引用 作者: lwc 查看文章
還用M30,不過已改用M30黑檀同學會版,此版的高頻表現跟舊版不可同日語,也符合新世代訊源在高頻的表現能力,這種中型書架的使用,是種取捨的藝術,在歷經大大小小的擴大機後,最終停留在單端管機,單端透明度直接感勝大功率,細膩度勝推挽,對於單端的無力處,推力太弱,則採取巧的方式,加大前端輸出,用高細節的pc訊源,近場,稍近背牆的方式解決,空間不做吸音擴散,純靠擺位解決,出來的聲音特色是音場深度定位雖不是很分明,低頻也不夠扎實,但細節超多,包圍感強,不挑軟體,音樂性強,易讓人融入音樂中.

不敢說完美,但以一套不到50萬的系統,應該是相當嚇人的performance,這也讓馬大一聽中標,扔掉Wadia投入pc訊源的行列.現在他成了pc訊源的十字軍....

高細節有個很有趣的聽感,就是樂器型體感會被放大,音樂中樂器的對談也變的很鮮明,音樂的起浮律動也清楚了,這種聆聽的樂趣跟一般使用不大一樣,像是交響樂協奏曲一般會以為聽氣勢合奏,大場面,高上天低潛地,事實上樂器間的對談一樣能引人入勝.

音響的設置,如果比喻成影像,或許有點像DLSR選配鏡頭,高能力的設備,可能像是全焦段的大砲,而單端機這類或許就像定焦大光圈,有缺點,但也有媚力,沒有誰可完全統一市場,音響的重播,設備的選用,也是這般.
lwc兄,可以多說明一下PC訊源的硬體資訊嗎?聽您這麼一說,蠻有興趣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