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言重了!這組電腦喇叭(也買了好幾年了)只是我無聊且沒太多時間時,簡短的聽聽音樂來放鬆心情的測試品。當然,這喇叭也不是標準品(應該也買不到了!),內部的一些零件,之前也被我沒概念的做過更換。近兩三個月,因發生諸多事情,才再把這組喇叭搬出來做學習與''再''修改(也是自找麻煩吧...:P 看看這種價位帶的東西,表現距離另一組音響有多遠)。
不過,目前可以肯定的是,這組喇叭在現階段,肯定無法通過''錄音藝術''的測試。因為,以我這段時間的使用感覺,這喇叭在兩端都有問題待''解決''(sweat)=>在殺音響的神聖空間與相位測試,很多部分(空氣感與擴散感..都被吃掉了|(|-),而在低頻與大能量的測試(像''琴震''的大能量..),喇叭本體的重量承受不住這麼大的能量,而震得很厲害。所以,即使這組喇叭在未來經過繼續修改後,仍無法通過''錄音藝術''的機率還是很高的|(|-,我也是想測試看看,我的USB DAC搭配電腦喇叭能有什麼表現,哈哈!
關於之前psycho提到的Monitor 01 USD,我那時有翻過一些介紹,不過因為我手邊沒有純DAC,所以無法做什麼。在我很久之前的規劃裡,找一台純DAC來用,原本就是下個階段的目標,但那時的考量的因素不少:^)
1.DAC的價位起伏很大(數千到數萬)
2.DIY的套件選擇較少,且價位也高不少,以實驗角度來看=>毀損率的考量
3.我經驗尚不足,不宜太早進入
4.廠機的DAC,試聽與DIY修改後無保固的問題
5.我的設備夠格用DAC了嗎?
在今年又開始DIY與接觸''錄音藝術''後,就開始以壓榨器材的極限為目標(以DIY的角度),
光一個KECES USB DAC,就讓我玩得不亦樂乎8),再加上最近的USB Hub延長線。而這段時間的調整與感受,也讓我懷疑我的擴大機,可能已卡到我目前器材的極限:^)=>表示我該開始學習,並再調整擴大機內部的零件。當然,即便是擴大機未調整好的狀況下,純DAC應仍會對聲音有所提升,所以我對純DAC還是很感興趣,只是還未認真考慮要用哪款。 但另一方面,對我來說,選擇大概也不多吧... 在這前提下,我應該會考慮二手的DAC,一是省料錢,二是才比較有機會玩,所以先列入購物清單 :P:P。
回到修改USB Hub延長線的部份,之前我自己列出的三點
1.第二版的USB 2A公轉1B公轉接線
2.純USB訊號線(訊號與電源一起)
3.FE1.1s電路板上的零件更換
第一點的部份,第二版的線,訊號線的長度與第一版差不多,純電源線的部份,我做了約兩公尺的長度,再把psycho提到的A母也做進去了。所以,純電源線部分,有一組A公與一組A母可供使用。
第二點的部份,就是截了一段USB Hub的延長線,做成一條1.5公尺長的A公轉B公的USB線(訊號線加電源線),以與T-Lab 1.5M做比較。
第三點的部份,之前曾寫到Hub的品質,和晶片體質與電路板的設計有關,以手邊這組FE1.1s的電路板設計,讓人覺得可以再改進。這次更換零件的過程裡,簡述幾個重點
1.原電路板上零件的特性不夠好=>更換特性更好的零件。
2.原電路板上的零件,仍用的不夠充足=>增加更充足的零件。
3.原電路板上,因設計的關係,能修改的位置有限=>沒什麼空間使用音響用料,混用的效果,也差強人意。所以調整的結果,還是有其極限。
4.原電路板上,全使用SMD料=>為了能塞回外殼,這次修改也都使用SMD料。
5.原電路板上,某些特定零件,特性很特別=>修改時,能搭配的料有限。
以這段時間的實驗,大概有抓到一種還能接受的組合,但我還需購買一些料件,才能調整好,希望這週內,有機會完成初次的修改。
至於psycho外加的NEC USB Hub延長線,把組線材拆開後,才發現它是用排線的方式與電路板連接:O。所以,我把原排線拆下來,以FE1.1s的延長線線材,修整成1.2M左右的長度,也以排線的方式連接回電路板(且所有電路板上零件不動),以求盡可能做晶片間的比較。 順帶一提,這塊PCB上的零件用料比FE1.1s好,設計的部分似乎也更嚴謹。因此,先不考量晶片的差異,這條NEC USB Hub延長線,就已經比FE1.1s占優勢了!
最後,這兩天又想到一件事,所以再外加一點,USB訊號與電源分離的USB線,我也會盡快完成這部分。:)
寫到目前為止,總共會有以下的線材
1.第二版的USB 2A公轉1B公轉接線
2.USB Hub(FE1.1s)延長線線材,所修改的1.5M USB線(訊號與電源一起)
3.USB Hub(FE1.1s)延長線線材,所修改的1.5M USB線(訊號與電源分離)
4.USB Hub(FE1.1s)零件修改版的1.2M 延長線
5.USB Hub(NEC)搭配USB Hub(FE1.1s)延長線線材,所修改的1.2M延長線
希望第三與第四點這週能順利完成 :o
P.S 這陣子的感覺,這些實驗其實都是概念簡單的東西,可是DIY與測試花費的時間,卻都是動輒數小時計的。 所以,有興趣的網友,建議在碰之前先做好心理準備,哈哈!
以上供大家參考,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