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篇文所寫,最近因為生活忙碌的關係,所以有些不務正業(指換成聽兩千多元的電腦喇叭這件事:P) 不過,現在卻覺得即便是兩千多元的電腦喇叭,仍能享受音樂(是不是越來越倒退了? 哈哈!) 當然,我這組電腦喇叭很多地方,是不如另一組系統,但某種程度內,偶而反其道而行也沒什麼不好(多多比較差異,也是學習經驗的方式)。
最近,我因為延長線不夠用的關係,上網尋找有無什麼選擇可買,結果找到二手的電源濾波排插。我覺得雖然是二手,但售價便宜很多,且我也沒用這種產品,就買了一組回來試。如之前寫的,很多音響上的現象,我覺得理論上可能,但我不覺得我的器材有敏感到此程度。 買回來之後,我就先把DAC插上去試一試,結果...我不太想拆下來了! :P
以下是一些我對一些音響上的''現象''之新體驗與簡短比較(整組系統不含電腦,含電源濾波排插低於八千元),對於其他資深的網友,請多多見諒我的''大驚小怪'' :)
1.電源濾波排插 VS 排插
測試的時候,即便是使用流行樂,也可感受到差異。但為了簡化測試過程,我使用psycho提供Tosi 2010的測試檔(自殺式測法..兩種組合各聽3~5次)。
使用我原本的排插,整個能量感明顯較強,音樂蔓延空間的範圍也較大,小提琴音能量比重較高(與鋼琴音相比,大概是百分之55~60比40~45)。鋼琴音與共鳴比較發散,到一些力道較輕的琴音(細節)時,比較不明顯與沒變化。
更換到電源濾波排插時,能量感降下來了(大概降到百分之90~95),音樂蔓延的範圍也收縮下來,大概降到百分之95。小提琴音與鋼琴音的比重變了(大概五五上下變動),而小提琴音兩端的音(較高與較低)變得更收斂與集中,同樣鋼琴音與共鳴也變得更收斂與集中,鋼琴細節的部分,也變得較清晰與富變化。
2.電源濾波排插插在使用中的壁插 VS 插在之前還未使用過的壁插
家裡目前使用的壁插,是普通Panasonic的插頭,但搭配太平洋5.5mm平方的電線。原本測試電源濾波排插時,並未注意到這個問題,直到在測試USB Hub延長線(因為開始修改零件了8))時,發現怎麼聲音聽起來很悶,就是很奇怪的感覺。我才忽然想到測試中的電源濾波排插,是插在一個之前未使用過的壁插上,為了確認這點造成的差異,拿psycho提供的拉摩大鍵琴測試檔來測試(也是自殺式測法)。
在之前未使用的壁插上,弦震動的沒有堅韌感(那種弦緊繃,且帶有金屬堅硬的感覺),震動產生的殘響與空間蔓延感,被吃掉非常多。
換到有使用中的壁插上,弦帶有堅韌感的震動回來了,而震動產生的殘響與空間蔓延感也豐富很多。
3.下載的音樂 VS 我自己rip的音樂
第三點是我自己無聊(與電源濾波排插無關),某天忽然想到的事。因為我還蠻喜歡江美琪的歌,所以某天rip她的原版CD到電腦裡面,想到電腦內也有同CD網路下載的無損檔,就無聊想比比看兩者是否有差? 不比就還好,隨便挑了一首歌,比前三十幾秒的鋼琴獨奏與人聲,果然,以後還是乖乖的買CD回來自己rip。兩相比對後,網路版的鋼琴,層次差很多,因為泛音與共鳴都沒了,人聲的層次與泛音(少)也單調尖銳許多|(|-。隨機挑選歌曲,還只聽三十幾秒,就有這種差距了,我可以死心的去買原版CD了! 所以當人與硬體設備提升,就越可以體會原版CD的價值,就像我現在就很心甘情願的去買原版CD了! 哈哈!
延續之前psycho對個人修改的USB Hub延長線實驗品所表示的感想,之前我自己列出的三點,第二點已經完成(用延長線的線材,修改出1.5M USB訊號線,主要是想看看與T-Lab的差異 :^)),第三點目前正在進行中,已發現一些有趣的問題8),但更換部份零件後,我只能說差別很大(即便是在八千塊的組合下測試)。最後剩下的第一點,我也會盡快完成。
至於NEC USB Hub延長線,psycho提供的連結,其實已經在我的追蹤名單內(之前寫到的NEC USB Hub延長線,我找到的也是這家)。 我上周也有入手了,修改也算完成了! 只是目前在修改FE1.1s的線,所以還需這組NEC的線,來做些比較。待FE1.1s修改到一定程度後,我會把這些線材都寄給psycho比較。而所有修改的過程,留到下篇再來敘述囉!
以上供大家參考,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