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測試的是全系統,所有器材加上空間,
其中訊源都是我的DAC,但有loopback回來,作為校正用,因此這項可忽略
沒錯啊~確實就是會,
小耳機拿來當microphone都可以用勒~小時候就玩過...原理根本就相同...
喇叭的阻抗曲線,會隨著空間而變化沒啥好訝異的,
單體的阻抗曲線,裝上箱體後也不會相同,
所以才說喇叭表面上簡單,實際上最難...
空間的回授 vs 喇叭箱體的回授,哪個量大?
我猜後者應該大非常多...
可以簡單的推算一下,空間回授會有多大的量?
喇叭發出的音量,假設傳遞到數公尺外的牆面上,而後整面毫無損失的完整均勻的傳回到喇叭所在這個垂直面上,
那麼我們可以推算喇叭單體所受到的音壓將會是原本推出的音壓的,單體面積/牆面積,倍
這...該是個很小的數值吧...
而箱體回授呢?嘿...那該是大半都會傳回來...
我真的很想看看有啥機會在無響室內測測看箱音與繞射這二項...
上回那個1ms內impulse respone應該能看出一些...但沒有無限障板測試比較,無從知道哪些問題出自箱體...
不談Colin提到的現象,
單是看300B 8W,縱使ATC SCM100只有84dB sensitivity,要推出84dB SPL也是毫無問題吧?
84dB SPL夠高了吧?
當然,一般是指1KHz,
貝斯若低達50Hz,那300B的8W是否在50Hz也是完整的8W,是否阻抗很低也能推出足夠的電流維持電壓不掉,那當然是另外一回事囉...
若是駐波,應該能很輕易的聽出那個轟轟感,而且音像完全不成形吧...
另一方面,駐波必然與房間三個軸向尺寸相關連,通常三、四個,之間的頻率差往往有些很疏,若要全面的表現貝斯的演奏,應該蠻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