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共57頁 第一第一 ... 9171819202129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181 到 190 共計 563 條
  1. #181
    註冊日期
    2010-09-05
    文章
    847
    Thanks
    0
    Thanked 433 Times in 24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AndyChu 查看文章
    Drunkenlife兄....不好意思,指正一下,LaCampanella不是離子高音
    喔,太好了~這就更能理解為何會有那種波形了~
    是哪種振膜?

  2. #182
    註冊日期
    2010-04-25
    文章
    602
    Thanks
    40
    Thanked 102 Times in 69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drunkenlife 查看文章
    老是看那些圖,也挺無聊的...
    來玩個花樣,比較最近收集的一些高價喇叭的impulse response!
    有啥意義?看看這些高音單體有多精準啊~

    前提是,我測試的是整個系統,器材加空間,
    不過以impulse一開始的1ms而言,該沒受到空間的影響,因此所得的結果便是器材的總和,
    其中訊源都是EMU-0404 USB,而且loopback回來校正振幅與相位,所以差異就在擴大機與喇叭。

    理想的impulse response該長這樣

    衝上去,快速的收回來,訊源與擴大機是電訊號,要做到這程度很容易。
    而喇叭單體的振膜都有重量,總是會衝過頭,收不住...

    接著的圖面各曲線分別為
    紅:Acapella La Campanella--離子圓號角高音
    綠:Avalon diamond--鑽石凹半球高音
    藍:CC Admonitor--鈦凸半球高音
    洋紅:Dynaudio C4--絲凸半球高音
    水藍:Quad ESL 630 Pro--靜電平面振膜高音
    正好每種類型都不同

    看來很亂?沒錯,實際上就是長這樣,與輸入訊號差異蠻大...
    0ms處是impulse頂點,大半的系統都有相位偏移,因此本該是一根往上衝到頂,實際上相位偏到反相去,就成了出現在下半部...
    再來就是拉回來收不住的狀態有多嚴重,衝的越多,當然就越差...
    不過,這張圖不太容易看得出來,下一張再談。

    我們先看0.5ms以後,看誰比較快收到幾乎沒振動,
    顯然,綠色最穩定!Avalon Diamond的鑽石高音!這個厲害...
    但,水藍最快收到訊號很小,Quad ESL 63 Pro!靜電喇叭果然瞬發瞬收!0.83ms處那根凸起或許是框架或是外圈振膜造成的問題...
    再次之的是洋紅,Dynaudio C4,絲凸半球,果真有如Dynaudio所說的,沒有ringing。
    另外二隻分別是離子高音與鈦振膜,就沒那麼漂亮了...一堆不太正常的振動...

    改看能量消退圖,這張經過normalize,比較清楚

    先看0.2ms處,
    紅色看來收的最快,離子高音,但立刻又彈上去,且之後亂七八糟...
    最好的該是水藍,靜電振膜,
    次之是洋紅,絲半球;接著是紅,離子高音;
    綠色鑽石高音反倒最差...但0.5ms後,鑽石高音卻是最好...怪怪...這是阻尼偏高嗎?
    對此我認為其實很正常的,我參與過的一堆產品,成品狀態和原始模型的差距也都很大阿,以頻率產品來說(考慮到要在一般空間使用),這樣的差距算是很小的了

  3. #183
    註冊日期
    2007-05-23
    文章
    4,982
    Thanks
    2,157
    Thanked 3,874 Times in 1,491 Posts

    預設

    其實測量還是有效的,跟聽感互相印證,Drunkenlife兄到府測量的時候,大家聆聽前我在家訪中就已經在提及,並在聆聽前就先指出了這個問題,這時剛好是我正為中高音的問題煩惱的時候,這個測試如果是說高音的話,那跟我的聽感就符合了。

  4. #184
    註冊日期
    2007-05-23
    文章
    4,982
    Thanks
    2,157
    Thanked 3,874 Times in 1,491 Posts

    預設

    完全找不到提及的出處(sweat)(sweat)(sweat)(sweat)

    引用 作者: drunkenlife 查看文章
    喔,太好了~這就更能理解為何會有那種波形了~
    是哪種振膜?

  5. #185
    註冊日期
    2010-09-05
    文章
    847
    Thanks
    0
    Thanked 433 Times in 24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AndyChu 查看文章
    完全找不到提及的出處(sweat)(sweat)(sweat)(sweat)
    這...真是太遺憾了...
    希望能有機會測量離子高音的impulse response...

  6. #186
    註冊日期
    2007-05-23
    文章
    4,982
    Thanks
    2,157
    Thanked 3,874 Times in 1,491 Posts

    預設

    La Campanella是配置他家自己專利設計的號角

    Violon以上才是配備離子高音

  7. #187
    註冊日期
    2010-04-19
    文章
    2,352
    Thanks
    668
    Thanked 1,132 Times in 558 Posts

    預設


    這是未加上microphone校正的,實際上二端各拉高3dB就是。[/QUOTE]
    今天發現有趣解釋..

    Avalon與ATD可以分為一組..中~高居於較高位--曲線.

    而C4與Quad近似噎..:O..意外.!

    而這只是所測"基本數據"的一部份而已..與我所聽到"實際部份"做感覺比較..

    C4..Quad..確是與自己ATD有大的差異..:P

    以人耳最敏感的4khz接收頻率來講..'討好度"乍然之下真不同呀..

    呼叫--何 大..

    剛好府上..現/前任SP正是..C4之哥哥 與 Avalon之"兄弟"高音~鑽石8).

    敢問..您之聽感..對於兩者之性格/表現或..可否給大家開釋一番..:P:).

  8. #188
    註冊日期
    2010-09-05
    文章
    847
    Thanks
    0
    Thanked 433 Times in 246 Posts

    預設 回台南去囉~

    今天回台南去,
    有人需要測試空間請招呼一聲~

  9. #189
    註冊日期
    2008-04-08
    文章
    352
    Thanks
    211
    Thanked 379 Times in 145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drunkenlife 查看文章
    這...真是太遺憾了...
    希望能有機會測量離子高音的impulse response...
    Stereophile前不久測過High Violoncello II呢。
    測試結果在此,中音與高音單體也都是用反相連接的。

    想到一個小問題:測試時是否都用主人家中的擴大機?如果是的話,那測的就不只是喇叭跟空間的互動關係了,還要加上不同擴大機的特性參與在其中。
    擴大機的表現怎麼會影響喇叭在空間中的測量結果?Colin桑的這篇文章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這也許就解釋了為何當年三泰小劉用300B後級推效率不高的ATC SCM100,卻能得到讓我驚艷的貝斯演出。

    劉名振

  10. #190
    註冊日期
    2010-09-19
    文章
    812
    Thanks
    66
    Thanked 196 Times in 123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martin 查看文章
    請問有人知道Colin桑對"駐波"的定義為何?

該主題的標籤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