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大你真了解我, 我就是想這樣玩啊!! 不過小空間不是有淺版的嗎? 應該不會不適合吧?
哈哈! 我也是想這樣玩:D 看起來很整齊,充分利用空間!
Realtraps Diffusor 與 RPG Abffusor (我有一對) 的設計類似。但 Realtraps Diffusor 的效果應該會更好。我目前的空間比較適合用深版,因將來有可能把音響移去房間:( 所以最終沒買。
Realtraps 的 Mondotraps 低頻陷阱相當有效,我與好友都在用:)
http://images2.snapfish.com/23232323...9%3A5345nu0mrj
最近天氣涼了, 不知道是不是鄰居用電不兇了, 所以聲音居然又進步了,
老實說, 現在這樣的空間能有這種聲音已經很滿意了, 特此紀錄一下,
老舊公寓, 沒甚麼特別的, 只是讓我一個人胡搞瞎搞, 傷了各位大大眼睛的話請見諒:P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269
系統正面圖, 喇叭上面是"調音道具" 呵呵~~~音響架也特別清出最上方的空間要擺黑膠系統, 但是老婆一直恐嚇我以後小孩一定會去玩, 應該是她的計謀吧, 哈~~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270
延伸的開放空間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271
後牆的處理, 以及牆角的低頻陷阱, 大女兒教壞了, 座得像個太妹的樣子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272
側牆, 老實說羅華得擴散板我不確定擺在那效果如何, 但是有了小孩後, 怕有一天從天花板上掉下來所以移開了,
側牆後續會變動, 小孩長大就不能這樣亂搞了, 計畫是會用Realtraps的擴散板來提高空間使用率
地上黑黑的也是擴散板, 自己一個人在家, 能夠長時間聆聽就會擺上去, 補上天花板的不足, (其實放在地上比較有用)
系統後續的計畫大概是
短期尋找後極的電源線
中期添購黑膠系統
長期就是一個真正的專屬空間摟~~~
這樣隨興地買著買著, 系統八字沒一撇, 軟體卻慢慢增加中,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273
不過都是重刻片, 老片沒有系統, 不敢亂買,
正是跳進去後黑膠還要請教何大等前輩呢:*:P(blush)
前天才講說側牆可能會變動, 今天側牆的擴散板就脫離牆壁了, 輕輕地掛著而已.....
索性就把它們拿下來了....
這莫非就叫做天意嗎??? :O:O:O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296
有準備很好~~~~~~
甚麼叫做因禍得福呢? 就是我的側牆拉,
昨天為了要收拾擴散板的殘局弄到三更半夜, 除膠阿, 清牆面的.....;(
但是為了好聲是值得的, 這是目前的側牆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307
把擴散板移到正確的位置 (以高音位置為準, 上下延伸, 並從接近第一反射點的地方往聆聽者延伸)
並且把低頻陷阱的覆蓋面積加大, 並多加實驗位置,
成果是,
低頻量感覺變多並且延伸也是變好的,
擴散板位置改了後, 氛圍變好(不確定這個是否該叫做包圍感), 細節也變多了
還有兩塊擴散板, 找個時間繼續實驗 :D
將Mirage控制與電源箱分開, 再分別上TAOC的墊材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350
利用數據來說明側牆的變化,
下圖是Realtraps原廠的吸音測試數據, 看紅色框框
一者是Realtraps, 一者是他廠的吸音棉,
看1kHz以上, 雖然Realtraps是低頻陷阱, 但是比較起吸音棉其實中高音的吸收力, Realtraps還優於一般的吸音棉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359
這樣說來, 原本的側牆處理並沒有太大的問題,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272
但說實話, 現在的側牆改成擴散之後, 卻是在各方面都有進步,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307
以上還是與一直以來的心得相互映證, 中高頻用擴散, 低頻要吸收, 重點位置每個都要顧到, 而每個重點位置都要能夠處理到每個頻段, 因此可能需要多種產品共用.
再來試試不同擴散板的效果,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390
左側牆也加上擴散板試試看,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391
用羅華的擴散板跟RPG的Hemiffusor我感覺差不多,
不過左側強多了擴散板後, 左聲道變得有點搶戲, 還是應該說是右聲道連接的是開放空間這個問題點被凸顯了?
另外喇叭也是左聲道離牆距離比右聲道離牆距離近, 這會不會也是因素之一?
不過這樣調整後, 機器熱機不足似乎可以更明顯地被聽出來
常用材質的吸音係數, 地毯擺放回地板中.......(sweat)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437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438
之前做了許多調整, 但是沒有太多時間好好聽, 最近隱隱覺得聲音假假的,
不知道是不是長久以來很多小道具留在空間裡沒有隨著空間的變動而調整, 現在終於到了一個臨界點了?:D:D:D
決定把這些小道具通通移走, 再從喇叭擺位開始慢慢調整,
通通移走後很快聽一下, 好像還是有不同的問題, 哈, 有得忙了
待續.......
目前喇叭擺位如此, 兩個喇叭距離縮短, 同時往後牆靠, 所以距離聆聽者的距離也得以拉長,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591
目前比例剛好還蠻符合Get Better Sound所建議的.....算是巧合嗎?! 哈哈~~~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176
原本的Y = 200cm X = 220cm左右, ratio為90%
由於喇叭距離變短, 所以離側牆也更遠了, 感覺音像定位也再進了一小步.........原本有往後牆推怕低頻有變太多, 但目前聽起來並沒有, 反而多了一些豐厚感.....
小道具移走後聲音比較自然, 音場有下降一些.......
待續......
那些黑色的木椎, 聽說是用來削減低頻的,
放在樑柱與牆面的交會處聽了一下好像真的有不錯的效果,
晚上再來補一些圖
右聲道有梁, 角落放一顆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740
這兩個角落也各放一顆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741
聆聽位置後方右聲道樑延伸的角落也放一顆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742
有沒有用嘛.......好像有, 再多聽聽:D8):P
自己打的應該也可以吧~~~~~~~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750
器材又是大搬風, 真是線到用時方恨短 ;(
話說在我的系統上 Argento PC似乎一直與EmmLabs犯沖,
之前為低頻苦惱時, 在訊源上用Argento似乎在低頻的某個頻率會有砰起來的現象,
換上Siltech Ruby Hill II這個狀況就消失了, 所以之前都是這樣子聽的:^)
後來經過努力, 低頻的問題或得不少控制, 也加入音響架,
沒想到線卻不夠長了, 因為Argento的標準線長是2.0M, 而 Siltech是1.5M,
只好把Argento接回去訊源, 所幸低頻沒有太多問題......
是高頻出問題了!
一樣是在某一個頻段會過多, 一邊聽來是沒太大問題, 這個頻段有點像是女聲如果很靠近麥克風會出現的嘶嘶聲......
為了把Siltech接回訊源只好挪動器材.......
但Mirage為了把主體與電源箱分離.......居然變成Argento不夠長........
原因是因為Argento的頭很硬, 所以線身有一小段僵直區.....造成線一直會拉AC母座歪一邊
所以現在只好搞成這種鳥樣......;(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751
不過這樣子的鳥樣是有價值的, 高頻恢復正常, Siltech接在訊源上真的為高頻帶來一絲華麗
而Argento在Mirage上在中低頻的厚度上都帶來好處, 卻也沒有損及系統的透明度.....
線材繞了一圈, 真的Siltech用在前端, 訊源電源與訊號線都用銀線, 其餘的器材全部都是銅線......
有升級到CDSA X 嗎 :O:O
3. 就是要等時間衝上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