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WAMM是這樣賣的吧?
後來DW發現賣一體的大喇叭不必飛來飛去、價格就算更高大家也還能接受,就沒有這樣的賣法啦。
當年買WAMM的人真的算賺到,但是不曉得有幾個人在David Wilson設定好後又動手調得面目全非?還有,這樣的訂製產品如果換房子或要賣二手,不知道要怎麼辦?
名牌音響廠家,
最初受歡迎都是因某個人對音樂的認知及音響'正確'設計的概念,
但失去這個人後,
能依靠的只剩數據,
才能延續,
但結果都是欣賞它的消費者的出走,
而迎來不同客群的顧客,
這不單純的被聲音吸引,
而是其他手法。
還是有些大廠如JBL,留下來的比你想像的多很多喔......
當然,如Chanel已往生,還是找到人繼承概念及精神,延續輝煌
有些牌子因設計師出走,雖然還是大牌子,但已不是領導品牌了
曾幾何時都是一時無兩的風光
JBL也是有斷層過的
要不是現在靠山硬
能有機會等他慢慢找出路嗎
也不能說失去核心人物後就沒價值,管理制度、生產流程、測量標準、品管都能算是價值,看你當不當這些是精工藝品的核心價值
如果測量是在人耳的聆聽位置
那麼整體聲音就會聽起來有點反向了...另外一個還有相位差過於明顯的問題
紅:校正前,綠:校正後
http://4.bp.blogspot.com/_QtIX994Ul0...ull+linear.png
http://4.bp.blogspot.com/_QtIX994Ul0...5B3IR+full.png
最高那根沒壓低多少,其他的約莫在3~5dB。
http://3.bp.blogspot.com/_QtIX994Ul0...25B3IR+mid.png
看起來壓低非常多,不過這主要是整體高/中低頻比例變化的關係,
無論如何,校正後快速壓低到impulse本體的-15dB以下,算是非常乾淨了。
http://3.bp.blogspot.com/_QtIX994Ul0...25B3IR+low.png
這類似中低頻。
0.25秒之內便壓低到-60dB。
以下頻率響應圖加上另一組參數,紅:校正前,綠:參數一,藍:參數二,上面的綠色那組參數。
http://1.bp.blogspot.com/_QtIX994Ul0...R+mag+full.png
藍色在100Hz以上相當平順
http://4.bp.blogspot.com/_QtIX994Ul0...R+mag+high.png
6K左右那個嚴重的凹陷也沒補好...
http://1.bp.blogspot.com/_QtIX994Ul0...FR+mag+mid.png
800左右也是....
http://2.bp.blogspot.com/_QtIX994Ul0...FR+mag+low.png
藍色這組大體上相當好。
http://2.bp.blogspot.com/_QtIX994Ul0...phase+full.png
100以上相位就不錯了~
上回聽Nola Grand Reference V經DRC校正後,最讓我驚訝的是阿姐鼓中的卓瑪卓瑪
http://3.bp.blogspot.com/_QtIX994Ul0...%25BC%2593.jpg
這曲一開始是一群小孩嬉鬧的聲音,此起彼落,
在像話的系統上(jitter夠低),能清楚的聽出定位與微微的空間感;
而在這系統上,聽來就像是真有一群小孩在眼前奔跑玩鬧!
我說的是,真的如在眼前那般的真實啊!也就是說,像是一群透明的小孩在眼前嬉鬧奔跑!而不是只有"理解"這種層級而已...
為何如此?
事實上這個系統在許多方面並不算好,解析力不算很好,歌聲的形體感也顯得蓬鬆不實,
那為何獨獨這段表現如此驚人?
似乎唯一的差異在於這是套陣仗超大的系統,低頻近乎平順的延伸到20Hz,
事實上,這系統有10Hz的實力!
看看這張錄音圖面
http://1.bp.blogspot.com/_QtIX994Ul0...s1600/10Hz.png
上面是測量訊號源loopback回來,下面是microphone錄下的,二者有點時間差,因為聲音必須經過擴大機、喇叭、空間、microphone。
左側訊號開始時10Hz,右側是20Hz,訊號源約莫拉平那個位置約14Hz。
可以看出這系統+空間確實能夠再生相當低的頻率。
一直以來,我一直懷疑極低頻與空間感有極大的關聯,我的意思是指當你聽音響再生出來的音樂時,能夠聽出演奏當時那個空間的大小形狀。
如果你玩過RTA(Real time analysis),
http://1.bp.blogspot.com/_QtIX994Ul0...RTA+sample.png
大概會試著看看當周遭很寧靜時看看頻譜分佈,
你會發現,你以為沒啥聲音,但頻譜上最高的都在極低頻!
這是Nola那個空間當安靜時的頻譜響應,那是個鄉下的房屋,四周相當安靜。
http://2.bp.blogspot.com/_QtIX994Ul0...ound+noise.png
極低頻最高,第三與第四高的分別是60與120Hz交流電感應雜訊,該排除不計。
可見得極低頻幾乎佔了全部!
其實,也不需要儀器設備,閉上眼,聽聽看,周遭的聲音,
安靜的室內,與安靜的室外,顯然大不相同,
室內總是有種微微的壓迫感、擾動感、吵雜感,那就是極低頻吧...
上回去mts家,他的空間超大,低頻也能相當程度的延伸到27Hz,
http://4.bp.blogspot.com/_QtIX994Ul0...R+mag+full.png
聽High Performance那曲Toreader時,
http://3.bp.blogspot.com/_QtIX994Ul0...l+Overture.jpg
那音場真是相當開闊啊~該是目前為止聽到最驚人的...
另一個驗證則是DRC,我調整DRC會走二個方向,
其一,讓impulse response很乾淨,其二,讓振幅頻率響應很平直,
後者聽來空間感就是特別明顯。
例如民歌蔡琴第一首被遺忘的時光,
http://3.bp.blogspot.com/_QtIX994Ul0...%25AD%258C.jpg
一開始那清唱,"是誰...",歌聲在空間中迴盪回來,聽的出來那空間有多大嗎?
以impulse response乾淨的參數,可以聽出那緩緩散去的高頻,
以振幅頻率響應平直的參數,則可以"看"出那個屋頂!
又如鄉間騎士第二首
http://3.bp.blogspot.com/_QtIX994Ul0...+Rusticana.jpg
一開始Pavarotti在左側非常遠處演唱,聽的出來有多遠嗎?他旁邊的空間的回音呢?
以impulse response乾淨的參數,可以聽出來,但覺得有點虛...
以振幅頻率響應平直的參數,還沒聽到Pavarotti開口,前面那幾聲輕柔的樂團演奏就能"看"出那個空間有多大了!
看看上述二段的頻譜響應,
被遺忘的時光
http://2.bp.blogspot.com/_QtIX994Ul0...%25AD%259C.png
鄉間騎士
http://3.bp.blogspot.com/_QtIX994Ul0...%25AD%259C.png
極低頻的振幅都在約-66dB左右。
就音樂而言,極低頻沒啥關係,
但就HiFi這個詞的意義而言,傳真的不只是音樂演奏,也包含演奏現場的氣氛,
那麼,極低頻該算是必要...
恕刪..
又如鄉間騎士第二首
http://3.bp.blogspot.com/_QtIX994Ul0...+Rusticana.jpg
一開始Pavarotti在左側非常遠處演唱,聽的出來有多遠嗎?他旁邊的空間的回音呢?
以impulse response乾淨的參數,可以聽出來,但覺得有點虛...
以振幅頻率響應平直的參數,還沒聽到Pavarotti開口,前面那幾聲輕柔的樂團演奏就能"看"出那個空間有多大了!
鄉間騎士
http://3.bp.blogspot.com/_QtIX994Ul0...%25AD%259C.png
極低頻的振幅都在約-66dB左右。
就音樂而言,極低頻沒啥關係,
但就HiFi這個詞的意義而言,傳真的不只是音樂演奏,也包含演奏現場的氣氛,
那麼,極低頻該算是必要...[/QUOTE]
這張..鄉間騎士.
非常考器材.尤其是CD Player..
很少碰到能將她唱"盡"的Player(sweat)
不少高.貴.銘機唱她.頭一曲就要出包的..不下10多次經驗了.
本以為是否錄製壞了.? 結果非也.
系統有任何缺失會立即印證給你聽..
也算一張會"殺..響"的片子.(blush):P
照片出自My Hiend小葉的訪問 http://www.my-hiend.com/vbb/showthread.php?t=3167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0b/IMG_1435e.jpg
單是看那與門板差不多大的喇叭在這空間中的比例,就知道這空間相當大。
喇叭背面與牆之間大到可以跳竹竿舞哪~(那些喇叭線與電源線架起來就像要跳竹竿舞...)
天花板在喇叭背牆處最高,往下傾斜到聆聽位置處。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1a/IMG_1494e.jpg
聆聽位置背後的廚房與餐廳約有五坪大。
器材
前級擴大機:Audio Research Reference 3
後級擴大機:Goldmund Mimesis 29.4
喇叭:Soundlab A1-PX靜電喇叭 + Nola 輔助低音x2
因為有輔助低音,照慣例,先調整輔助低音,因此首先看主喇叭的振幅頻率響應;
紅:左,綠:右,以加上microphone響應補償,且以1KHz振幅normalized。
http://4.bp.blogspot.com/_QtIX994Ul0...R+mag+full.png
空間幾乎對稱(除了右後方不同),因此測試所得左右聲道相當接近。
大體上400~3KHz之間落在+-3dB之內,55~400的峰值也不高,相當漂亮。
不過極低頻處駐波非常嚴重!而且是在26Hz!
http://3.bp.blogspot.com/_QtIX994Ul0...FR+mag+low.png
六年前的測量結果也是如此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1a/IMG_1515e.jpg
靜電喇叭能發出這麼低的頻率實在很驚人...
不過,這並不是駐波,
測量時,一開始的低頻訊號輸入後便聽到喇叭的下半部有異常的拍邊聲,而非空間迴盪造成的駐波。
這低音部分的問題,會導致低頻impulse response成了這樣
http://1.bp.blogspot.com/_QtIX994Ul0...600/IR+low.png
這狀況與b508591sam的狀況( http://records2ear.blogspot.com/2011...-response.html )相同。
再看振幅頻率響應細部
http://4.bp.blogspot.com/_QtIX994Ul0...R+mag+high.png
16KHz以上開始掉的比較陡,不過也不算嚴重,
該說遠比一般的例子好太多了,畢竟空間相當大,佔了不少便宜。
http://4.bp.blogspot.com/_QtIX994Ul0...FR+mag+mid.png
http://4.bp.blogspot.com/_QtIX994Ul0...FR+mag+low.png
排除26Hz處的問題不看,靜電喇叭低頻能直達36Hz,相當厲害!
那麼大片的門板可不是唬人用的。
相位頻率響應
http://3.bp.blogspot.com/_QtIX994Ul0...e+full+1-6.png
這比較不容易看懂,改成1/3 octave smooth就比較容易懂些。
http://1.bp.blogspot.com/_QtIX994Ul0...e+full+1-3.png
100~180之間在-180度左右,再高頻就變化不大,相當漂亮,
與之前測試Quad ESL63 pro類似。
http://4.bp.blogspot.com/_QtIX994Ul0...phase+high.png
1KHz以上幾乎都在0~60度之間。
http://4.bp.blogspot.com/_QtIX994Ul0...+phase+mid.png
200Hz以上就相當平緩。
http://1.bp.blogspot.com/_QtIX994Ul0...+phase+low.png
90~200Hz都在-180度左右,20~90Hz之間約為360度/octave變化。
查找絳(讀音~匠)州大鼓CD文時.見到一段話供 先進們參考.(blush)
(相位)是一般音響寫手含大發燒友.大Pro都不太敢講的地方.
原因在於自家音響系統可能還不太了解什麼是相位.
這種簡單講不簡單說明的相位問題..
一般是在喇叭單體愈多.系統愈複雜愈易有相位的問題.
各位燒友有空拿長笛的CD來測試即知.
如果音響系統能解析到(看到)長笛的形狀.
再看看長笛吹奏時的(氣柱)符不符合長笛所在的位置就可以了解..
當然啦.前題是音響系統能解析出長笛的形體再說吧..
至於錄音時要想避免(應說減少)相位問題.單點錄音是一帖良方.
可以避免多支Mic產生相位.樂器泛音不同調問題.....
問題在於擺位難...學問非常大....瑞典Opus3..就是單點Mic擺位高手...:P
上文摘取自某網站文章..若有冒犯唐突..先向 您致歉:)..
陳伯家寬是3.95米.在下有參與測/調..也是一次皆歡喜的經驗.:P.
現在回想到多年前在下~還有聽LP時期..聽Opus3唱片時的感受.
就有"某不少"的部份.有與在 陳伯家測DRC時做參數校正後..
聽到~郭金發..500..金門王..等等.
那種舞台(形體)感~變明顯~變清楚的改變..是不是相位校正過的好處呢.?:|[/QUOTE]
那就..
+1下..有關相位對音響表現的比喻..
聲明一下.
都是搜文或轉載..
覺得有意義而已..:P
主人家說,那不是廚房與餐廳喔...雖然說功能相同,那是專門拿來招待音響同好用的啦~引用:
羨慕嗎?引用:
Please correct it, it's not the kitchen/dining room (the formal one is on the second floor of my house), it just for the purpose of entertaining the visitors for more relaxation, such as hot coffee, wine, soft drink & snakes could be more easy & fast to be served (I don't have to pick up those from our ktichen), same as the reason why I designed the rest room at the back of my listening - for more convienience of the visitors to use. That's why most of the visitors said it is the paradise for the audiophils, they don't have to bother any of my family members at all which I am quite pround of.
不過...或許也可以看出玩音響有多打擾家人啊...哈...
既然是靜電喇叭,當然得看看impulse response細部
http://2.bp.blogspot.com/_QtIX994Ul0...linear+1ms.png
二聲道相當一致。
http://1.bp.blogspot.com/_QtIX994Ul0...R+full+1ms.png
一如預期,反應相當快速。
與同是靜電喇叭的Quad ESL63 pro(綠)比較
http://4.bp.blogspot.com/_QtIX994Ul0...2583linear.png
http://1.bp.blogspot.com/_QtIX994Ul0...%25BC%2583.png
整體而言,A1-PX顯得比較穩定。
但ESL63 pro反應比較快。
今天溜回台南囉~
傢伙都有帶回來,南部那位要測空間或試試DRC效果的,請招呼一聲吧。
這是主喇叭左聲道與左輔助低音相位調整比較,紅:主喇叭,綠:0度,藍:45度,洋紅:90度,水藍:135度
http://2.bp.blogspot.com/_QtIX994Ul0...7%25A6full.png
http://3.bp.blogspot.com/_QtIX994Ul0...B7%25A6low.png
顯然輔助低音成了壓低主喇叭在26Hz那問題的道具囉~真是與一般用途大不相同...
此外,與上回調整Nola Grand Reference V相同,這個Nola的低音的low pass filter也是斜率很低,一直影響到160Hz...
最糟糕的是90Hz處,加上輔助低音至少高了4dB...
整體而言,不開輔助低音或許好些,但26Hz處實在太高...
0度在40Hz處掉了5dB,45度在整體而言都偏高,90度在40Hz處比0度還低,135度就更低了,
取0度應該比較平衡些。
再看右聲道
http://4.bp.blogspot.com/_QtIX994Ul0...F%25B3full.png
http://1.bp.blogspot.com/_QtIX994Ul0...8F%25B3low.png
這取90度應該比較好,比較平均,但缺點是82Hz處會突出9dB來,不過頻段相當窄,或許不容易聽出來。
45度沒這問題,但26Hz處太高了...
取左0右90度合成一張,紅:左,綠:右
http://3.bp.blogspot.com/_QtIX994Ul0...+mag+full.pngg
二聲道相當接近。
整體而言,100Hz以下峰值比中頻段平均值高約6dB,不算嚴重,反倒會有低頻飽滿效果。
或許可以再嘗試調整輔助低音的音量,略微壓低些。
http://2.bp.blogspot.com/_QtIX994Ul0...FR+mag+low.png
55~200Hz大體上相當平均,30~55Hz之間凹陷比較大,是主要的缺點,但至少不會有嚴重的凸起。
或許可嘗試著改變輔助低音的位置,壓低55~90之間的效應,補足30~55Hz之間。
再看低音部分相位頻率響應與不開輔助低音的比較(綠)
左聲道
http://4.bp.blogspot.com/_QtIX994Ul0...%25B7%25A6.png
右聲道
http://1.bp.blogspot.com/_QtIX994Ul0...%258F%25B3.png
影響都相當小,幾乎算是同相囉~
輔助低音實際上是擺在主喇叭後方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1a/IMG_1448e.jpg這般擺法該比較容易得到與主喇叭一致的相位,
上回去測Quad ESL63 pro用的是Gradient SW63,那就更徹底了,前後雙向反相發聲,與主喇叭完全一致,而且就擺在主喇叭下面,更是完美~
http://www.onethingaudio.net/FOR/QUA...-IMG-63-B2.jpg
而且低音發出的音波也不會直接對主喇叭產生壓力進而影響那超薄振膜的運動。
極低頻是重要的.只要不感到"肥"或"擁腫"
那種20~30hz的"輕風彿面"是蠻幸福的感受.
借引上圖..說明一下.
其實除了-暴力級的POP或ROCK音樂.
我們常聽的音樂內容~對照到頻譜圖.大部份也是如圖示所分怖情況..或乾脆講~就多半是您.他.我-沒啥處理過的偏長型比例的空間聲學測量走向趨勢..可以說是巧合.也可以說是符合大部份音樂型態的走向..更能講~是人性的走向.(blush)
先聲明.我只是藉機印證說明.
我只是在半調子之中學習的一份子啦..:P
有時候..真要看到圖形~才赫然發覺..
有那麼多的頻率在發生(出)..
沒有夠水準的系統來表現時..
玩音響/聽重播...真是要謙虛一點...:)
音響不夠格
可在聽力與音樂素養上補回來
也是OK啦
音響夠格
聽力與音樂素養上不夠
也是枉然呀....
大家一起加油吧....
取輔助低音設定為左0度右90度
http://3.bp.blogspot.com/_QtIX994Ul0...ull+linear.png
http://2.bp.blogspot.com/_QtIX994Ul0...58DIR+full.png
空間大,所以很乾淨,
最嚴重的反射音很慢,約17.5ms,也就是近6m遠,而且振幅相當高,可能是天花板;
次之的那根約18.5ms,6.3m處;
再來就低很多,約9.5ms,3.2m處,大概是側牆;
2ms那根大概是矮桌;
聆聽背牆倒是不明顯,可能與沙發後的長桌有些關係。
整體而言,左聲道比右聲道差,該是因為左側後方比較空。
http://2.bp.blogspot.com/_QtIX994Ul0...258DIR+mid.png
依舊是左比右差很多,最高的仍舊是18ms左右那根,
整體而言,還是因為空間大乾淨的很。
看nomalized比較容易看出差異,
http://1.bp.blogspot.com/_QtIX994Ul0...normalized.png
左聲道二十幾ms那幾根或許有些是源自於餐廳背牆。
http://2.bp.blogspot.com/_QtIX994Ul0...low+linear.png
26Hz的問題壓的比較低了。
http://2.bp.blogspot.com/_QtIX994Ul0...258DIR+low.png
18ms在低頻部分竟然沒有!看來真的是天花板造成的(斜面朝喇叭方向)...
低頻最後還是因為空間大,拖了些...尤其是左聲道,導致RT60超過0.35s。
整體而言,最大的問題是18ms左右的反射,這都在200Hz以上,或許可以用餘數擴散板之類的打散之,當然,不太容易,擴散板的深度是個問題...
再來是左聲道拖尾巴,這該是後方空間比較大的效應,倘若在聆聽位置後面加上些大物體或許可以打散,例如在餐廳最前緣參差立一些表面吸音的圓柱(做成羅馬式列柱風格如何?)
紅:校正前,綠:校正後
http://1.bp.blogspot.com/_QtIX994Ul0...inear+24ms.png
http://3.bp.blogspot.com/_QtIX994Ul0...+full+24ms.png
除了18ms左右那二根之外,原本已經相當乾淨,能壓低的量也很有限,
而18ms左右那二根實在與impulse本體差太遠,也不容易處理,只壓低了約1dB。
看細部
http://2.bp.blogspot.com/_QtIX994Ul0...ull+linear.png
http://1.bp.blogspot.com/_QtIX994Ul0...5A6IR+full.png
約壓低3dB。
http://1.bp.blogspot.com/_QtIX994Ul0...25A6IR+mid.png
中低頻段差異約5dB,不過這主要是頻段量的調整,間接音與直接音的比例幾乎沒變。
http://3.bp.blogspot.com/_QtIX994Ul0...25A6IR+low.png
低頻段亦同中頻段。
http://3.bp.blogspot.com/_QtIX994Ul0...R+mag+full.png
整體如預定中的分布由低往高緩降。
http://4.bp.blogspot.com/_QtIX994Ul0...R+mag+high.png
2~12K那段拉的比較平了。
http://1.bp.blogspot.com/_QtIX994Ul0...FR+mag+mid.png
中高頻段相當平緩。
http://4.bp.blogspot.com/_QtIX994Ul0...FR+mag+low.png
低頻部分相當不錯,只有40Hz左右比較低。
http://4.bp.blogspot.com/_QtIX994Ul0...phase+full.png
200Hz以上都在+-30度之內,很漂亮。
drunkenlife兄,小弟有幾個問題想請教您一下,若公開版面不方面說,請私下告知小弟,感謝!
1.請問三劍客是哪三位先生?
2.上面李先生的音響室的格局是否有尺寸?
3.天花板的斜率多少?
4.沙發距喇叭的距離如何?距輔助低音的距離如何?
5.喇叭的高度,寬度如何?
6.喇叭.沙發各在什麼位置上?
7.兩旁的LP櫃子深度多深?
李富桂、林清榮與王克勤三位前輩
http://4.bp.blogspot.com/_QtIX994Ul0...tgarde-Uno.jpg
最近連續去測的二套都是Avantgarde Uno,是同一代的(就是圖上這隻),而且都是白色~(雖然說顏色差一點點)
Dean家選擇Uno,是我慫恿的...原因很簡單,漂亮嘛~
我知道Jessica是視覺系的,而負責室內設計的歐妹(就是宜蘭那貴的要命的民宿--浮線--的老闆娘啦~)也慣常設計現代簡潔明亮風格,
當然推薦Avantgarde囉~鼎賀這筆生意可是我促成的哪...
當然這也是因為在推薦之前,我去鼎賀試聽,店家招待的很好,合該賺這筆,沒話說。
不過,對日月就抱歉了,那時去聽JBL,聲音不是很對,因此沒推薦;
但日月的招待更是好,讓我聽了二小時到打烊時間後哪~
另外一位Magen家,想來也是因為室內設計風格而挑了同樣白色的Uno吧...
二家都是現代簡潔明亮風格,也就是說,石材、木做、布料、布沙發...這些基本素材都很近似(看看浮線的網站就知道囉~ http://www.p-water.com.tw/ )
http://4.bp.blogspot.com/_QtIX994Ul0...7%259A0610.png
都是公寓的客廳,但空間尺寸不太相同;
Dean家取長邊的中間擺喇叭,聆聽位置就在對向的沙發上,離牆約50cm;
Magen家則是取短邊擺喇叭,聆聽位置的沙發約離喇叭3m,後面是書桌,離背牆約2.5m;
看到這裡,應該可以看出Dean家的問題會比較大,Magen家則是近距離聆聽,間接音低很多。
二家左側都是落地窗,右側都有開放式廚房,不過位置不太相同,Dean家在喇叭旁及後側,Magen家在聆聽位置旁;
這又是Magen佔便宜,聆聽位置比較不容易有駐波。
二家的喇叭都離背牆不遠,但Dean家空間大,離左側落地窗2m,右側則是半開放空間,Magen家則是離二側牆都約1.5m;
這點則是Dean家比較佔便宜。
Dean家二喇叭間隔約4m,Magen家則約2m;
二家都是大大的布沙發,沙發前當然有矮桌。
Magen家還有隻可愛的虎斑貓咪大腸~Dean則是人人都身高超過180cm!
二家的擴大機不同,Dean用Avantgarde自家的Model 5,Magen則是用GamuT SI100。
當然,這二隻都只推中高音,低音部分是內附擴大機的主動式設計。
那,就先來看看受空間影響比較小的中高音部分的振幅頻率響應吧。
紅/綠:Dean家,藍/桃紅:Magen家
http://4.bp.blogspot.com/_QtIX994Ul0...R+mag+full.png
二個空間的高低二端很接近,中間呢...大體上也很類似,但 起伏變化的差異,不可謂不大啊...
這也順便也可以看出中音號角只到300Hz,以那樣的尺寸而言,已經算很吃力了吧...
高音10KHz以上就掉的很快...似乎快了點...
看細部
http://1.bp.blogspot.com/_QtIX994Ul0...R+mag+high.png
這差異,不小吧?
也就是說,縱使是中高頻,受空間的影響也不小。
那,這圖面與聽感有啥關連呢?
當然越是平順,高音聽來就越真實自然啊~
上下抖來抖去表示該發出某個頻率的聲音時音量變大或變小,這聽來當然就怪怪,
例如小提琴拉個極高的C,1760Hz,這會有二倍、四倍、八倍的泛音,每把小提琴這泛音比例不同,
音響發出的高頻若是不平直,就會扭曲這泛音的比例,聽來就分不出是昂貴的百萬古琴,還是便宜的學生練習琴囉...
再來開低音擴大機的電源,二家的設定差一點,但很接近,
分頻都設在mid段,Dean家分頻點設在6,音量左右都是7.5;
Magen家分頻點設在5.5,音量左7右6.5。
看振幅頻率響應
紅/綠:Dean家,藍/桃紅:Magen家
http://1.bp.blogspot.com/_QtIX994Ul0...R+mag+full.png
哇~Dean家果然如預期,很慘啊...駐波高達15dB啊...貼牆坐果然不佳...
Magen家離背牆遠果然佔便宜,駐波約8dB,
所以說空間大不見得就比較好,與位置大有關係~
那,這圖面又代表啥?
Dean家的低音會轟的亂七八糟啊~打個鼓就會讓人受不了。
Magen家會好一點。
另外可以看出230Hz左右的凹陷很嚴重,主動式低音的設定不對,
分頻點該調高一些補足凹陷。
再來取二側同是落地窗的左聲道來對比impulse response,
紅:Dean家,綠:Magen家
http://4.bp.blogspot.com/_QtIX994Ul0...ull+linear.png
http://1.bp.blogspot.com/_QtIX994Ul0...5A8IR+full.png
二家的反射音大不相同,
Dean空間大,一直到23ms還有很強的反射音;
Magen家17ms之後就很低了。
Dean家集中在8ms之前(周遭牆面),與23ms之後(遠處餐廳);
Magen家則是3ms之前(左右側牆、地板、天花板),與9~17ms之間(後方三面牆及餐廳)。
也就是說,Dean家的喇叭發出聲音後,傳到沙發上的人耳之後,
接著8ms之內有不少喇叭的聲音打到地板、天花板、矮桌、沙發、落地窗的聲音反射後,陸陸續續傳到沙發上的人耳;
再來直到23ms那些反射音都不大,最後才來個右邊餐廳的回音。
Magen家沙發上的座位離喇叭近,一開始的反射音很快就到了,
之後稍微慢一點背後三個牆面的反射音才傳來。
二家的回音大不相同,結果就成了上面那個振幅頻率響應的差異。
再看低頻部分
http://4.bp.blogspot.com/_QtIX994Ul0...25A8IR+low.png
果然Dean家很嚴重,消散的慢,轟轟然哪...
二家差了約5dB。
好啦,這故事呢,是告訴我們說,
音響受空間的影響真的很大,我沒有騙你吧~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3415
主聆聽區~約8坪再+開放空間..主系統 ASR Luna8四件式.SP Marten Coltrane.電源供應器Burmester948.算中~偏硬調空間.木作範圍不多於背牆天花板與頭上方-間接照明兼投影機位..
已設置部份-聲學調音裝置..
主區型算對稱.但左牆面有加封板並填充棉.右牆為伙頭磚面.上白漆.沙發下往SP方向有大片硬表面薄毯.中間僅一小造型置物几..
上次呈現的測量結果,顯然同樣的Avantgarde Uno擺在不同的空間結果大不相同,
好在這喇叭的低音部分可調!
完整的說,低音部分,也就是下面那個黑箱子裡,有二個椎盆單體,包含擴大機,
而且可以調整這二個單體發出的頻率範圍,還有音量,不過沒有相位調整(位置固定在上面二個號角下,應該不用吧...)
好啦,那該怎麼調?
顯然原來設定分頻點在mid(原廠建議)似乎不通....
http://1.bp.blogspot.com/_QtIX994Ul0...R+mag+full.png
220Hz大凹陷!該往上拉高才對,改成設定在high囉~
分頻點微調呢?音量呢?
使用手冊上都沒寫,當然都不知道,只能且戰且走,多測幾次。
Magen家,左聲道,紅:不開低音擴大機,綠:原來設定值
http://4.bp.blogspot.com/-8LhQqyLRo1...R+mag+full.png
http://2.bp.blogspot.com/-LwqhZeMY_p...FR+mag+low.png
水藍色看起來不錯吧?
但,看中高頻細部
http://4.bp.blogspot.com/-BBmREYz7jZ...FR+mag+mid.png
水藍色在200~500間凹陷太連續了...
取駐波峰值較高的橙色或許好些...
右聲道,紅:不開低音擴大機,綠:原來設定值
http://4.bp.blogspot.com/-AG0LJi1aJi...R+mag+full.png
這就難了...
http://3.bp.blogspot.com/-IIGB49k5mF...FR+mag+mid.png
每個設定在200~500間都比原本的設定好,甚至不開低音也是。
但25~70之間全都很慘...
http://3.bp.blogspot.com/-1QC7eXLBZ0...FR+mag+low.png
偏偏低音分頻電路又不能調相位!
這,就只好靠移動喇叭或聆聽位置處理了...不過,那麼漂亮的室內設計,喇叭能有多少移動的範圍啊...
當然,還有另一個手法,用DSP,如DRC。
上回ken兄幫忙測試, 轉眼已經約四個月了!
DRC的整體房間測試開啟了我音響的另一扇門, 因為以往幾乎都集中火力在喇叭測量,
頂多再加上XTZ room analyser幫忙減少駐波.
弟沒辦法如ken般厲害, 喜歡喝牛奶居然去養牛, 我只能喜歡喝牛奶就去seven找林鳳營.
底下是改用DEQX HD-express做電子分音, 利用商品化產品校正頻響, delay, phase,
及 room特性的最後結果. 這時已經不能把電子分音/六聲道後級/喇叭/空間/經驗調整等
分開看了, 因為是整體獨一無二的專用系統.
看圖前先說明DEQX無法如樓上DRC把 impluse起點normalization, 就是將起點改為0ms,
DEQX是 show 出真實經過DSP運算, 校正各聲道的group delay, 及喇叭到麥克風時間等
的最後結果.
先看超過60ms的整個狀況: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3464
學ken只 show 約20ms的狀況: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3465
整體而言應該是相當不錯 (讓弟自誇一下), 整體最明顯的反射波就在約1.5ms 的地方,
這是約距mic 52公分的後牆引起的, 目前無解! 除非沙發向前移, 但還好此牆壁有damping,
讓這反射波的強度至少降低至原來聲波強度的28 %以下, 若背牆無 damping, 這麼短的距離
絕對是接近原來聲波強度的95 % 左右! 各位可以想像, 若如此不管器材多好, 聲音能聽嗎?
簡單報告到此, 當然, 弟是業餘好玩而已, 若有錯請見諒! 謝謝收看! :):*
抱歉.刪文.(bow)
是整體獨一無二的專用系統.
對不起..又刪..(bow)(bow)
的最後結果.
整體而言應該是相當不錯 (讓弟自誇一下)(party)(party),
整體最明顯的反射波就在約1.5ms 的地方,
這是約距mic 52公分的後牆引起的, 目前無解! 除非沙發向前移, 但還好此牆壁有damping,
讓這反射波的強度至少降低至原來聲波強度的28 %以下, 若背牆無 damping, 這麼短的距離
絕對是接近原來聲波強度的95 % 左右! 各位可以想像, 若如此不管器材多好, 聲音能聽嗎?
簡單報告到此, 當然, 弟是業餘好玩而已, 若有錯請見諒! 謝謝收看! :):*[/QUOTE]
恕 在 下..(clap)(clap)(bow)(bow)(bow)
聆聽位置緊貼背牆.的確是空間效應大害..一定要處理之.
如舍下..聆聽點距~未處理之背牆約70cm.
當初設計不佳.已不易根治或回頭.
但是幾個月前.在下自 po重測時~ mic往前移90cm之頻響..改善可謂大.
70cm-->160cm差在哪.?
100hz以降頻率..困擾百分之80-?中小空間玩家之~肥..轟..效應.立減或說~
改善達4倍左右..為何4倍? 音壓降低6dB啦.(blush)
論及其他部份改善.相對略小囉..
但是你得..付出.
1.改變空間/行為習性
2.更接近喇叭
3.家人的..疑.?
請問你一定會做嗎.?:P
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ictureid=13431
此測圖~
是舍空間(全無校正).繼上文.mic由前移90加大到110cm處.(有加-與-無加調整過的適度超低音SP)
也就是離背牆180cm..之頻響差距.
將圖-垂直剖開.中間略左.下方標示0.6(600hz)處起向左邊看去..
再將其橫向.再中剖開看..先看下半部..紅線低端(下面的尖銳點).
也就是振幅(擺盪)的低點看..紅(未加SW):藍(有加SW)~是8:2(改善比例)之大..再看-
上半部..相對比值~亦達到6:3..改善比例依舊大呀.
自推此理..乃因為空間效應~對聆聽位置之相對值..改變後所產生的變化..
你也可以延伸解釋為..若改變喇叭位置(擺位)..而人不(方便)動~那一樣會有差距.
搞不好也很大..如我認識的某些-擺位/調音-達人級的..也很有本事一樣.
為何要 po以上加 與未加SW(超低音療效)之前後比較測圖..
也是受~上上文.. Brachy 兄所起啟發後-自己後來漸體會-而致.
聽感+實測+反覆印證..而已.:P
DEQX這東西,實在很便宜,能將ADC/DSP/DAC弄在一起做成那樣一個箱子,價格還那麼低,又是澳洲公司,實在不簡單...
聲音品質如何?當然,我問的是ADC/DAC部分
對電源是否如Yamaha D2040那麼敏感?
這也是用log sine sweep測的嗎?
這張是上回測( http://records2ear.blogspot.com/2010/10/brachydrc.html )的結果
http://2.bp.blogspot.com/_QtIX994Ul0...�IR+linear.png
二者比較,顯然DEQX處理後低很多啊~
這張是上回左聲道的DRC校正後(http://records2ear.blogspot.com/2010/11/brachydrc.html)
其中一組參數的simulation結果(也就是推論值,非實測值)
http://2.bp.blogspot.com/_QtIX994Ul0...ull+linear.png
多提一下DEQX的功能吧?
校正前後的振幅頻率響應與相位頻率響應如何?
既然Brachy有新玩具了,那麼大家應該湊一湊再來去登門拜訪鬥鬥DEQX vs DRC囉~
要去的,快報名啊~
上週又測了我現在的空間,看看這張高頻部分的振幅頻率響應
http://1.bp.blogspot.com/-NIcHGWDzGn...R+mag+high.png
如何?延伸的夠漂亮吧~沒有DRC處理過的耶~
PMC FB1這喇叭高頻真贊!
才怪...
因為聆聽位置就貼牆,而且我是席地而坐,後面整面牆只有上半部掛張薄毯而已,幾乎沒吃掉高頻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