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真利害
對於mono錄音及stereo錄音都有很精譬的發言
小弟只知道如果聽Mono錄音時覺得很好聽的話,
那個系統就已經調整到很可怕(利害)。
在小弟的系統聽海飛茲是慘不忍聽...
目前努力中......目標讓海飛茲變好聽.....
可列印查看
大家真利害
對於mono錄音及stereo錄音都有很精譬的發言
小弟只知道如果聽Mono錄音時覺得很好聽的話,
那個系統就已經調整到很可怕(利害)。
在小弟的系統聽海飛茲是慘不忍聽...
目前努力中......目標讓海飛茲變好聽.....
放在Transparent調音盒下方的是hojuiyang111自己研發的墊材,上下兩片類似壓克力的材質,中間則為彈簧,在家訪的過程當中,發現了許多東西居然都是hojuiyang111自行設計請人製作出來的,真是太有心了...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08b/IMG_9220t.jpg
PAGANINI-KK 兄太客氣了,我只說得一口音響,也不知有沒有誤導他人,還請你多多指教!:)
多謝何大,我的確會緊張『我到底那裡沒有表達清楚』;落落長吹牛一大堆,大家能有相互交流的果效,當然最開心了!..:D :D
多謝 harrisonlin兄分享!而『自然感』我是先使用前文卡拉揚不同期錄音為例,目的是求最清楚不易誤解的說明。但是清楚易懂的同時就是簡化過度,我個人是認為『自然感』當然沒有前文講得那麼簡單,只是再來說又要落落落落..長了,等我有空再專文討論....(blush) (blush)
我可沒有去何大家朝聖過;如果何大首肯小葉肯帶路,大夥兒來個南北大交流很不錯哩!:D :D
多謝 steven041612 兄,不過,『在小弟的系統聽海飛茲是慘不忍聽』,不見得一定是你的音響系統差;說不定是音響系統太好,讓你聽到海飛茲的演奏缺陷或錄音缺陷....:P
我個人是一直認為,分享音響,最重要的還是『軟體得講清楚』;因為很多時候,我們誤以為音響有問題,其實是軟體有問題;不見得是軟體本身不好,而是不同的軟體其錄音取向完全不同,音響調整結果會天南地北地產生巨大差異。
最後,5.1 的情況如何?這裡我到是有一個特殊的唱片與音響之體驗,就是五隻麥克風的五聲道唱片。再貼在這裡實在太了喧賓奪主了,所以我先貼回我在軟體區的『 從音響科學的調整到古典音樂美感的經歷(長篇連載) 』:
http://www.my-hiend.com/vbb/showthread.php?t=579&page=5
很高興能一次跟這麼多網友有如此深入的交流分享,再次謝謝何大啦!...:D :D :D
不怕大家笑,小弟很小氣的.
為了省錢,有些小道具都是自己請人製作的.
如金屬椎,調音塑材..甚至圖中的音響架還是小弟自己弄的.
為什麼要自己弄呢?
除了省錢, 好玩. size 和材料需求是考量之一.
不過小弟多是針對震動的處理,
看一下小的 mentor 升級版..:D
http://img76.imageshack.us/img76/5535/kuzuma1xa6.jpg
注意其第二層和本體是用不銹鋼柱固定的..
第二層再用不銹鋼柱接地.
上下不銹鋼柱是用內六角縲絲鎖起來的.
用意在增加盤的重量,淢少震動.
多謝 steven041612 兄,不過,『在小弟的系統聽海飛茲是慘不忍聽』,不見得一定是你的音響系統差;說不定是音響系統太好,讓你聽到海飛茲的演奏缺陷或錄音缺陷....:P
---------------------------------------------------
感謝psycho抬舉小弟的系統了..
不過..應該不是小弟系統太好.而是調整不好..:)
因為同一張CD我台北朋友家裡聽時,卻是完全兩回事
在我自己的系統放出來的海飛茲,雖然可以聽出他的運弓技巧..
但是感覺上卻非常地冷(也有人說硬),聽到最後要開暖氣那種:)
而在朋友聽時,卻讓我有那種享受他運弓技巧同時,又能感受小提琴的溫潤那的感覺。
中文不好,可能形容的怪怪地.但經過這次體驗,體會到音響調整的重要性。
真的是調得好,CD上天堂,調得不好,CD進墳場(=>垃圾筒)
所以目前還在調整中..
以後有問題還請多多指教..
*另外,半夜有一次在聽時,同一CD卻突然覺得變得很好聽,聲音不硬又很溫暖,但隔天又再聽一次時卻又回到原來的又冷又硬..現在還想不透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