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列印查看
擴散的目的是要各方向均勻散射, 並不會破壞任何頻率.. 擴散器也會吸音...才是問題所在...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過度吸音會欠活力. 過度擴散會欠活力嗎?沒聼過.. 音樂廳會過度擴散嗎?
引用: 作者: soongsc 這一定只是想法而無理論依據 :^) 我說話很少無依據, 可以看看 RPG 的散射實驗. RPG Skyline 的吸音 http://img51.imageshack.us/img51/2343/skyac2.gif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測量已說得落落長, 但空間問題的處理卻沒有進展, 如何處理空間問題呢? 有何具體作法? 有何便宜好用的作法? 版主應該..率先申論一番..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擴散的目的是要各方向均勻散射, 並不會破壞任何頻率.. 擴散器也會吸音...才是問題所在... 依據為何..耳朵還是測量還是只看廠家資料..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音樂廳會過度擴散嗎? 請舉實例... 音樂廳不宜直接類比到音響空間. 雖然錄音在音樂廳.但實際已經過不少調整.希望重現現場. 請想想.如果在音樂廳放家用音響系統..會啥表現.?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我說話很少無依據, 可以看看 RPG 的散射實驗. RPG Skyline 的吸音 http://img51.imageshack.us/img51/2343/skyac2.gif 看圖..200hz以下效益並不大.. 這如何解決改善一般空間200以下的問題.
200Hz以下非低頻陷阱不可 低頻段的擴散幾乎不切實際 (除非空間超大, 但這又需要超大的系統....)
引用: 作者: Yeh捨 版主應該..率先申論一番.. 依據為何..耳朵還是測量還是只看廠家資料.. 請舉實例... 音樂廳不宜直接類比到音響空間. 雖然錄音在音樂廳.但實際已經過不少調整.希望重現現場. 請想想.如果在音樂廳放家用音響系統..會啥表現.? 看圖..200hz以下效益並不大.. 這如何解決改善一般空間200以下的問題. 我也希望率先申論一番, 但能力有限..無法系統的整理. 兄不見有專家說了半年,仍比我們說的少? 在音樂廳放家用音響系統..會啥表現.? 我不確定,但音樂廳也有音響系統. 200hz以下,另有 bass trap 處理. 不過有個說法,中高可善用擴散,低音能吸就吸. 中高用擴散,意在不要吸太多.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我也希望率先申論一番, 但能力有限..無法系統的整理. 兄不見有專家說了半年,仍比我們說的少? 在音樂廳放家用音響系統..會啥表現.? 我不確定,但音樂廳也有音響系統. 200hz以下,另有 bass trap 處理. 不過有個說法,中高可善用擴散,低音能吸就吸. 中高用擴散,意在不要吸太多. 是的 何大 "中高可善用擴散, 低音能吸就吸"也是我的體悟 另外建議先從重點位置開始處理, 不要一開始就施用太多空間處理的物件 慢慢體會 相信會更有心得 :)
引用: 作者: chsiang 是的 何大 "中高可善用擴散, 低音能吸就吸"也是我的體悟 另外建議先從重點位置開始處理, 不要一開始就施用太多空間處理的物件 慢慢體會 相信會更有心得 :) chsiang 兄可以分享一下: 重點位置是何處? 當然是以chsiang 兄的實戰心得為主..:)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chsiang 兄可以分享一下: 重點位置是何處? 當然是以chsiang 兄的實戰心得為主..:) 我得心得是 擴散/吸音的話, 聆聽位置背後比喇叭後牆重要 地板比天花板重要 兩側牆中間到聆聽位置很重要 低頻的話, 四個牆角最重要, 最好從天花板到地板都涵蓋 再來就是天花板與牆面的中間交會處, 地板與牆面的中間交會處, 這是外觀問題可能不好處理:) 吸音與擴散, 我偏好擴散 重點位置先處理, 聽聽差異, 再放在次要位置實驗看看, 以上幾點心得與大家分享, 不論對錯, 請大家多多指教
引用: 作者: chsiang 我得心得是 擴散/吸音的話, 聆聽位置背後比喇叭後牆重要 地板比天花板重要 兩側牆中間到聆聽位置很重要 低頻的話, 四個牆角最重要, 最好從天花板到地板都涵蓋 再來就是天花板與牆面的中間交會處, 地板與牆面的中間交會處, 這是外觀問題可能不好處理:) 吸音與擴散, 我偏好擴散 重點位置先處理, 聽聽差異, 再放在次要位置實驗看看, 以上幾點心得與大家分享, 不論對錯, 請大家多多指教 吸音, "從SP旁的兩側牆到聆聽位置之間"不是很重要,是最重要. 是2聲道音響室的吸音第一首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