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還沒親身測試之前,先不要急.....因為 rendzaw 大概只懂得使用 TOSI的小提琴來測試,這樣子測airplay一定大大佔便宜的,我先前玩 La Rosita zeta 就發現了....:D
可列印查看
錄音質量是第二首比較好(midi音色每個音都是錄很多次,然後十里挑一,能不好嗎?呵呵)
琴是第一首比較高級和出名, 兩種琴音色風格也不同m一個比較激烈和瘦,一個比較柔和厚
感情當然是真的比midi好了,midi音色因為是重播聲波,每次都是一樣,沒有感情變化,
midi音色每個音通常都選錄的最完美的製成,所以顯的假.
看到這樣子的聽感分享真是開心,表示您也是認同『不加料錄音』的聽感,那就可以很有意思地對話了!....:D 這兩個錄音應該都是葛魯米歐最慣用的stradivari頂級琴,只是 PHILIPS 的加料把它加壞了......這段音樂可是來自第一版CD,二手拍賣可以賣到一張新台幣6000元的超高價二手片哩!....;) 這正是我玩音響最重視的一點:錄音(或音響)不能亂加料。
我是 JPLAY 的死忠派,也很清楚您一直覺得 JPLAY 高音太利還是什麼的;不過這兩個播放軟體誰好先丟到一邊,到是想請問一個技術上的問題,如果涉及您的獨門技當然可以不要公開......(blush)
FOOBAR2000 任何一版的原始聲音聽起來都是嚴重地加料,而您可以讓 FOOBAR2000 XA表現出這種水準,有動到其中的聲音輸出模組?還是只是單純大幅剪裁其程式的多餘部份、就可以得到如此強悍的正確聽感?
綜合目前台灣兩派CAT的觀點(一派是我們這裡的JPLAY派,一派是drkao與P900代表的 SEMPRON 140+ GA890派),我們都認為『聲音輸出模組』比較重要;因此無論使用什麼播放軟體,都會要求:
先把音樂檔讀進排烈整齊且連續不間斷的 RAM,再從 RAM 讀進聲音輸出界面。
透過這種動作,只要WAV的資料一樣,很多所謂的RIP差異或無損壓縮的聽感變化就會變得非常非常小,而錄音水準(是否加料)的分辨力卻是越來越強。
OK,很好奇您的 FOOBAR2000 XA 是走那一種方向去調整出正確的聲音的?.......(clapping)
JPLAY跟XA200應該是無可比性,除了高頻問題外,
JPLAY音場小幾圈,音色質感差很多,音色和感情變化幅度也更小
XA動過的地方,除了核心和介面部份幾乎全部重做,
連看似跟聲音最無關的地方也動了,比如manifest檔裡的microsoft-com:asm的版本聲明(v2比v3好聲)
(原因別問我,我不知道,細節有幾千個,真的沒時間一個個研究原理)
更多細節不想說,
做法理念倒不介意說,其實很多人都知道,只是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1.不能有多餘功能,而簡單不代表簡陋,剩下的細節要做到最優最完美.
2.用最新最高效能的編程技術,(跟上面同樣,是對細節質量的追求)
3.細節盡量完美不能有錯誤,因錯誤細節對音質危害很大,一個正確細節可令音質前進一步,而一個錯誤可以令音質倒退幾十步.
而正確最優的方式往往只有一種,錯誤方式則有99種,並沒有多項正確答案可隨意選擇,
就如同一座山,最高處是山尖山頂,而永遠不會是山腰山腳最高.
.(不過幸好如此,當做錯時還是比較容易發現的)
4.最重要的,就是喜歡音樂,邊做邊聽了 :)
前幾天網上看到這裡一位版主的好文,他寫的很好
http://menki.twgg.org/%E4%BD%95%E8%A...9F%B3%E9%9F%BF
我把它轉載到我的blog了,希望別介意
也不是光放到ram裡就可以,
ram也需要OS去管理,這裡面就有性能問題,
intel的ram管理(tbbmalloc_proxy)比windows高效很多,聲音好很多
而xa用的tbbmalloc proxy是我自己特製,聲音更好
細節真的太多了,"放到ram裡播放"佔的細節比例大約是1/1000
而ram管理性能問題我沒見到有人提過,這個更重要 (當ram做資料初始化,資料複製,搬移,刪除,切割等動作時,每個動作都是要消耗CPU的,都要跟其它所有軟件搶CPU的)
這就是為什麼我從不在某個細節上寫太多,因為單做一兩處細節,不會有什麼效果
這也是為什麼XS/XA是不可能被超越的,最少這數年內,
因為根本沒人注意到那麼多的(幾千個)對聲音有影響的細節 , 能發現十來個細節的人就已經很少了
順便勸一些朋友,不要被那些廣告詞迷惑, 不要老把注意力放在"ram" "asio" "輸出" 這些詞上, 這些真的是冰山一角
有經驗的耳朵是最強大的測試儀器,人腦的分析性能,只要經過訓練,遠遠超出一些人想像,現時最新科技也只能做到功能跟昆蟲差不多的大腦而已
現時最好聲的小提琴,都是幾百年前純人工做的,那時可沒測試儀器
買個幾千塊的CD回來,自己改造它,裝個幾千塊的最新最快的CPU+幾百塊的幾GB的RAM,把音樂都放到RAM裡,
然後它聲音會不會就比幾十萬的純數碼輸出的CD機好呢
當然不會
數碼音頻不是那麼容易,那麼表面,範圍不是那麼窄
airplay雛型測試機,
http://carmans.myweb.hinet.net/myav/airplay.jpg
空氣現場感十足*40
各位大小弟最近發現一個USB HUB3.0
他可以切換DC電源和USB電源
http://shopping.pchome.com.tw/?mod=i...CAD5R&ROWNO=18
對我這種沒那摸多前外接交換性電源的小玩家
音質會有提升嗎(原本沒用USB HUB)
謝謝各位大大
還有音響店老闆推薦是裝PCI擴充的USB
奇怪網上都沒網友推薦裝哩(看到都是推薦USB HUB)
謝謝
我看您的解釋似乎跟我玩CAT的方向不是很類似,不過我一向認為怎麼解釋不重要,重要的是聽感;幸好我們又都是使用CAT的,有什麼聽感問題直接下載WAV檔一聽就知道了....:D
很好奇您主張的 FOOBAR2000 XA(或XS) 面對『動態對比超大』、而且『大場面能聲音不混亂』的嚴苛考驗,又會出現何種聽感現象?以下試聽檔請先把音響關小聲,否則喇叭或耳機爆掉是極有可能的.....(blush) 這份錄音不知道讓多少音響玩家敗下陣來:
先聽這一段:
http://www.my-hiend.com/psycho/WAV/Jongen1.wav
OK,你己經聽到管弦樂在前、交響管風琴在後,而且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與低音提琴的每個聲部都歷歷分明了。
再來就要小心音量了!真的有很多發燒友因此燒機、燒喇叭或燒耳機!
http://www.my-hiend.com/psycho/WAV/Jongen4.wav
OK!上一段與這一段都是同一份『現場錄音』,絕無剪接拼裝的可能;如此強烈的動態對比下,每個樂器聲部的左右定位與前後定位是不是仍然清清楚楚?
我從來沒有聽過任何無限價位的CD轉盤可以通過這個考驗,只有電腦播放可以通過;至於您的FOOBAR2000 XA或XS能不能通過,就請您自行體驗看看了;有可能唯有您優化過的OS或電腦,才有辦法使用FOOBAR2000 XA或XS來通過這個音響考驗.....;)
插個話請問一下rendzaw大
您在改裝samsung的藍光機時
說改裝之前中頻不足是指有中頻凹陷還是指資訊量遺失?
以聽感來說
改裝後是樂器形體感變好嗎?還是韻味的提升?
不是凹陷,
是平淡無味,
話說原動力來自我的電子師父前陣子購進c1612號角喇叭,
一直以來他都是使用apple mini notebook(方便.體積小)
和藍光升級版LX-70a,
NOTEBOOK則置放書房使用無線傳輸至客廳.音響空間,mini
則透過USB和無線傳輸,
想當然只要透過apple電腦播放和藍光機播放的音質落差很大,
即使是m牌無線接收內含dac也爾爾,所以我對itunes...無線
是很感冒的,
有一天我的電子師父拿一airport express給我難題,叫我參
考網路改機方式(線性.改同軸等)
於是只好試試看囉!.......有動動有進步%301++
我非常嚴重的感冒,加上喉嚨沙啞,所以任憑誰打電話來都不接.......結果看到這樣的討論還是要上來辨正!.....(angry)
rendzaw 真的是一個完全不懂得如何『描述聽感』、『講重點』的傢伙,唯一厲害的就是聽感與得到聽感的改裝技術而己;如果對他的作品有興趣,幫個忙不要問他,問我或者直接聽成品見真章。
所有藍光轉盤,先天上就是 jitter 比 cd轉盤小,動態比 cd轉盤大,這是 192k/24bit 必定 > 44.1/16 的基本現象。
問題是一般的藍光轉盤,因為設計有問題,所以送出的數位資料非常差,亂搞的 192/14 當然 <<<<<< 正確的 44.1/16。
結果林主惟太厲害了,憑空賭到三星的藍光轉盤剛好是數位資料比較像樣的藍光轉盤,所以我們得到超值的藍光轉盤了。
問題來了!三星藍光不是為了音響而設計,它的數位輸出是否己經到頂?所以就出現了 rendzaw 的改裝計劃。
改裝的結果沒錯,四仟元而己的三c產品,當然不會使用夠力的供電、夠力的電容與其他,於是改裝後的藍光轉盤,馬上發現『暫態反應』得到瘋狂的提升,直接可以剁掉沒有好好優化的CAT。後天相同的原理放在其他機器,才又發現其他改裝結果。
也就是說,數位訊號的『暫態反應』不知什麼原理,最後就是直接反應在類比聲音的『暫態反應』。而原始未改裝的三星藍光轉盤,暫態反應被封印了至少一半以上;其他更不合格的原始藍光轉盤,簡直沒有暫態可言了,連原裝版的OPPO93的一樣爛。
音響的『暫態反應』(反應速度)變佳,會有什麼聽感?這應該不必多說了吧?....:P 可以說是百分之百全面提升,如果有任何一部份沒有提升,那是被殺音響,不能怪人家前端太強....(giggle)
我有空會帶那台改裝的 BDP-150 去主惟那裡現一下的....:D
不過無論如何,改裝的藍光轉盤再強,JITTER(方波間JITTER)還是比不上我精心調整的 CAT;所以我的主力還是以 CAT播放,不會再去升級 OPPO93 或 LX55 了......;)
感謝psycho大的解說
的確原始的三星藍光的供電部分看起來就很糟糕
我也是在想有甚麼東西是可以動的
所以才問了這個問題
百分百全面提升
的確相當誘人啊 !!!
「USB 解決方案」又一創新應用
外接硬碟 接 USB 3.0 HUB 編號1 TYPE A 母座
樂之邦 03 USD 接 USB 3.0 HUB 編號2 TYPE A 母座
此舉用意
音樂檔由 外接硬碟 → 供電分離USB線 → 第一次經過 USB 3.0 HUB → 供電分離USB線 → 電腦 → 供電分離USB線 → 第二次經過 USB 3.0 HUB → 供電分離USB線 → 樂之邦 03 USD
Hi-End USB 3.0 PCE-e介面卡
友站的龐兄出了USB3.0卡
http://www.myav.com.tw/market/showth...eadid=20487602
嘿嘿!超值的USB 3.0應該更可更上一層樓,
不過悄悄話進不去了
剛開始時使用itunes rip CD時,存入的檔案都不知是以何種檔案儲存,後來發現一張cd的檔案僅有100多MB,
今天再仔細瞧瞧檔案竟然是MP4方式儲存,但是也眞奇怪聲音還出奇的好聽%310++
多拆個幾台,好聲音就跑出來了,
http://carmans.myweb.hinet.net/myav/airport01.jpg
都是我的錯!我英文爛,記不住apple lossless怎麼拼字,直接記 M4A,結果你們白操心了一頓......(blush)
rendzaw 最新的 airport 改裝我還沒有驗收,最後會如何嘛!......(giggle)
USB 3.0 解決方案再度出現重大發現!!
感冒快好了,就收到了 YU-STUDIO 的 USB 3.0 轉接頭,結果立刻到全新發現,大家趕快試試看!
我買了一大堆:
USB3.0電源/訊號分離轉接頭-B公轉2B母 420 x 2 = 840元
附件 21392
USB3.0電源/訊號分離轉接頭-B公轉B母+DC座(5.5/2.1) 380 x 2 = 760元
附件 21393
USB2.0電源/訊號分離轉接頭-A公轉B母+DC座(5.5/2.1) 280 x 2 = 560
結果發現非常重要的現象。
我放棄線性電源改走交換式電源,使用的是 rendzaw改裝的10A 與 20A 工業級交換式電源。使用 USB 3.0 HUB 解決方案:
CAT => CARBON(外接YU-STUDIO電源線+10A) => 3.0 HUB => REAL-CABLE(外接COFFEE電源線+20A) => MONITOR 03 USD。
兩段分離轉接頭都是 USB 2.0的。
今天改使用 3.0 轉接頭,不得了!!聲音的正確性全面升一大級!大約就是 COFFE線與 REAL-CABLE的進步幅度。
更可怕的是『聲音的正確性』。使用 2.0頭插到 3.0孔,有些金屬片是沒有接觸的。依震動原理,沒有接觸的金屬片因為聲波而震動,將會出現微小電場或電磁場而干擾聲音,這也是為什麼沒有用到的插座如果塞住會讓聲音改善的原因。
沒想到連 USB 3.0 的『洞』也會有這種問題!測試的是 03 USD 的 USB 3.0母座之『洞有沒有塞滿』。
使用雙鋼琴測試,一直覺得一開始第一台鋼琴的高音有金屬振動聲;原本以為是鋼琴家製造的,後來使用 USB 3.0 轉接頭把洞塞滿了,幹~~~~~~金屬振動聲不見了!居然是我自己的音響沒調整好造成的音色錯誤!.....(angry) (angry)
再來是更驚奇的 USB 3.0 HUB 的『3.0 與 2.0 電腦性能差異』。
使用 COFFEE 線當成訊號線,因為是 2.0規格,所以電腦會把 3.0 HUB 辨識成 2.0 HUB,只是硬體仍然是 3.0 的晶片,被當成 2.0 而己。如此會得到 3.0 HUB >>>> 2.0 HUB 的結果。
現在使用一般便宜的 USB 3.0 線材,加上 YU-STUDIO 的 3.0 轉接頭,這下子 3.0 HUB 被辨識成 3.0 了,聲音會有什麼改變?
結果真的是嚇死我了!聲音明確 > CARBON!!!!這分明是 3.0 與 2.0 的電腦性能差異嘛!
不使用 3.0 轉接頭,使用 2.0 轉接頭,讓 HUB 被辨識成 2.0 的話,CARBON >>>>>>> 3.0便宜線,根本不用比。但是使用 3.0 轉接頭,讓 HUB 被辨識成 3.0 的話,電腦性能將>>>>>>音響性能。
這一招對於 MONITOR 03 USD 當然無效,因為03 USD 原本只是 2.0晶片的性能而己,只要把洞塞滿就夠了。
這下子多了一條CARBON怎麼辦?突發奇想,把電源端換掉,這下子又發現電源的影響有多大了。
我使用的是 USB3.0電源/訊號分離轉接頭-B公轉B母+DC座(5.5/2.1),電源直接從交換式電源接到轉接頭,夠簡化夠單純了吧?
使用CARBON當電源線,必需電源直接從交換式電源,先接一段爛轉接線變成 USB母,再接CARBON,再接上 USB3.0電源/訊號分離轉接頭-B公轉2B母,多了兩個轉接頭與一段超爛線。
結果後者這個複雜又亂七八糟的電源線,只因為加了一段 CARBON,鋼琴的低音鍵就立刻從模糊不清變得非常清晰!供電真的是音響之本啊!而電源線的改良,依我看可能是『高級線產生快速的電容充放效應』在做怪;否則怎麼會出現這種『多兩隻香爐少了一群鬼』的誇張現象?
結論:使用 3.0 解決方案的同好,這個 3.0 的轉接頭,非買不可啦!.....:D :D
(END)
「USB 解決方案」的 USB 3.0 HUB 有四個 TYPE A 母座,其中一個接 03 USD,我再把其中一個接USB供電分離的外接硬碟
一樣使用 JPLAY 播放同一首WAV,只差來源不同
一個是 電腦內部硬碟
一個是 供電分離的外接硬碟
結果 來源是外接硬碟,能聽到的細節更多
pshcho 兄之前文章曾提過沒試過串接兩台 3.0 HUB 情形,改成上述接法音樂檔就可經過 3.0 HUB 兩次
為何是經過兩次??因為外接硬碟接在 3.0 HUB 上,JPLAY 載入音樂檔經過第一次,最後再把音樂檔送給 03 USD 再經過一次
如果每經一次 3.0 HUB 都很重要,還可輕易達到 4次或 6次 ....這我沒試了
我這次確實有偷懶,憑借之前測藍光機接供電分離外接硬碟的經驗來簡化對比
之前測過一樣都接在 3.0 HUB 上
供電分離的外接硬碟,細節多於未供電分離外接硬碟與未供電分離USB隨身碟(未試過供電分離USB隨身碟)
我大膽假設外接硬碟經過 3.0 HUB 一定較好,所以並未測
供電分離外接硬碟直通電腦 跟 供電分離外接硬碟先經 3.0 HUB再接電腦 情形
psycho 兄提到 3.0 HUB 再接 USB 無線網卡會「明顯破壞音質」,我猜想是延遲增大造成
12/17 補充:USB 3.0 線材 + 3.0 HUB + 3.0 埠 延遲低於 USB 2.0 線材 + 3.0 HUB + 2.0 埠
感冒以來好久沒有出門踢館了!今天又去 欠踢的 rendzaw店裡踢 airplay,結果當然證明我是對的!同時還發現了很極為重要的現象,我確信這些發現比升級音響硬體要重要,任何玩數位流的發燒友都要非常注意!直接看到我們這些心得分享,賺到了....:D
簡而言之如下:
第一、確認 USB 洞口填滿原則,凡是使用USB 3.0者,請參考前一篇『USB 3.0 解決方案再度出現重大發現!!』,今天三個燒友,我、rendzaw與一位台積電老燒友都共同發現:
即使從cat接的是usb 2.0,只要hub是3.0,那麼 USB 3.0 洞口填滿原則,遠比usb線材的等級還要重要太多太多!!
第二、改裝的 airport express 想跟我辛苦發現的 monitor 03 usd 與usb 3.0解決方案相比?早睡早有暝啦!早就說rendzaw你的垃圾線材會誤判,換上全套 real-cable線又便宜又hi-end之下,airport express 憑什麼跟 03 usd相提並論?
不過,airport express 真的贏過改裝的藍光轉盤了!但是有一個重要前提:aiplay的CAT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重要,與USB DDC的CAT完全同等級的要求就對了!千萬別以為AIRPLAY之下,CAT可以隨便;CAT一但隨便,聲音就會很隨便。
第三、小余推廣的 SYNALOGY NAS之 DS AUDIO 的 AIRPLAY方案果然天下無敵強!!大家要向小余致敬!對了,rendzaw你要買一台nas,當然一定要向小余買!否則沒良心喔!
可是,我們三個人共同發現一個令人跌破眼鏡的現象:
nas airplay的原理,是透過一台電腦或手機,遙控 nas,從nas的 linux系統之 ds audio程式進行airplay。理所當然,我們都會認為:遙控 nas所使用的電腦或手機,對聲音怎麼可能有太大的影響?
結果下巴掉下來了!
先使用 rendzaw 一台很破爛的電腦進行 nas airplay,結果聲音居然完全比不上高級CAT使用 itunes進行airplay??雖然我有聽出nas airplay的優點,但是聲音水準相差太多了,正打算叫rendzaw改裝 nas。
結果為了教他們兩個人使用 nas airplay,把rendzaw最高級的 CAT 安裝了 SYNALOGY 遙控程式;高級CAT遙控 NAS 進行AIRPLAY 一播放之下....下巴掉下來了!!狠狠把高級CAT使用 itunes進行airplay 踢到外太空去!!
可以說,使用爛電腦遙控 NAS AIRPLAY,聲音就會像爛電腦未優化的聲音一樣爛;使用高級CAT遙控 NAS AIRPLAY,聲音就會像高級CAT優化的聲音一樣好;而且,優化的聲音走向是什麼,AIRPLAY的走向就是什麼!!
遙控的電腦居然如此誇張地決定聲音品質,夠嚇死人了吧?....:D :D
所以正確的 CAT觀念(不是電腦觀念!!),應該把 NAS 當成 MONITOR 03 USD一樣,只是電腦的『外接音效裝置』;所以遙控NAS的電腦完全必需比照本討論串的極緻CAT原則辦理,除了永遠無法使用JPLAY外都一律相同。
當然了,如此正確的 NAS AIRPLAY之下,03 USD 還是大勝啦!....:D
第四、線材非常重要啦!一切的誤判都是來自線材的等級不足、限制了音響系統的整體表現。rendzaw己經乖乖中毒要去買全套 real-cable了,還有誰敢說線材只是如何如何?我知道博學又發燒的 bchsieh不認同線材的重要性;沒關係,下一個就對付你;找個時間看是去rendzaw店裡還是來我家或去你家,一定要讓你把線材吞下去......(devil) (clapping) (giggle)
好複雜^_^
想聲音好,不要接usb hub(上面那個分離供電USB頭倒不錯),
用一台電腦就好,不要搞兩台玩遙控,USB線好一點短一點
OS和播放軟件優化好(請參考我的shanpcaudio blog,軟件亂搞的話音質也會變差喔)
電源可以搞些再生濾波,ATX電源裡的保險絲可以換掉或短路掉
就好了
搞太複雜,太花俏真的沒必要,聲音也不容易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