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啊!但是“自然的相對深度”就有問題了!特別是,有些製作人會特別在某些樂段強調某個樂器(通常是主旋侓),然後過一會又把它推回去。聽起來的感覺就像那個樂手在舞台上晃。
DGG的阿巴多指揮的Prokofiev的基傑中尉,裡面有一段定音鼓的強音幾乎要從喇叭飛出來了。相反的,Naxos的這張
http://www.hbdirect.com/coverm/81/816481.jpg
定音鼓就乖乖地站在舞台的後面(一樣的曲目)。
可列印查看
可以啊!但是“自然的相對深度”就有問題了!特別是,有些製作人會特別在某些樂段強調某個樂器(通常是主旋侓),然後過一會又把它推回去。聽起來的感覺就像那個樂手在舞台上晃。
DGG的阿巴多指揮的Prokofiev的基傑中尉,裡面有一段定音鼓的強音幾乎要從喇叭飛出來了。相反的,Naxos的這張
http://www.hbdirect.com/coverm/81/816481.jpg
定音鼓就乖乖地站在舞台的後面(一樣的曲目)。
martin兄您好,您與其他網兄的執論小弟無意亦無興參與,僅就聲學中的小部份,提供淺見與您卓參,對於聲學的認知與了解,小弟僅懂得一丁點皮毛,相信在所有相關網站上的各大家.各前輩們都比小弟還懂還厲害,期望小弟錯言之處您能海涵,關於"現代聲學到底給了我們什麼保證"?
此問題說來真大,電聲.建聲.心理聲學.音樂聲學,水中聲學....,聲學的領域非常的廣還常是跨學科,從martin兄的文脈來見,似要言建築聲學,若以建築聲學來看,是否沒有給我們什麼保證?建築聲學的學科約於一世紀前由物理學中再脫離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進而開始研究關於建築聲學的定性及定量研究,漸漸研究出對於影響廳堂音質的因子,截至今日的發展,建築聲學亦隨理論.實務.科技等持續發展中,雖然它目前尚無法保證每一個廳堂都能造出如柏林愛樂.科隆歌劇院.維也納樂友等有機會被世人評入全球前20名列的音樂廳(此牽扯因素很廣),然在現今的建築聲學發展下,循目前的研究成果進行設計建造,能保證不易出現需要推倒的廳堂,至少皆有一個水準,在建築聲學學科尚為發展前,所有的廳堂建築乃為碰運氣,而廳堂建築與當代當地的樂風又有許多相關性,若延舊時之經驗及碰運氣,相信面對今日的流行音樂要造其專用廳堂,亦絕對是常常有需要推倒的廳堂.
一個音樂廳大者2000人以上的座席,其所需耗資之龐大,是可以想見的,近百年來全球大大小小的廳堂若未受到建築聲學所帶來的保證,能快速的建造出這麼多大大小小的廳堂,而不致於面臨絕大多數是需要推倒的命運?若然以碰運氣的方法,全球是否有辦法如此快速的創建這麼多大大小小的廳堂?且聲學效果不至於令人一定需推倒它.
或許氣象報告颱風路徑無法精準到大家的期望值,或許氣象報告會言明日是晴時多雲偶陣雨,但卻無法精準地預測告訴你何時何地你站在哪會晴,過多久會會多雲再過多久會被陣雨淋到,在一兩百年前,我們的祖先可能對未來一週的氣象還無法如現在般進行預測.相信我們應該也不能說"現代氣象學給了我們什麼保證"?
好聲的定義牽扯上很多的主觀性,影響聲學的變異因子非常多,在建築聲學中,它並非沒有保證它帶來好聲,只是現今無法百分百的帶來一定的頂級廳堂,相較於過往,它帶來更多可以不被列為推倒的廳堂.
在建築廳堂設計中,現今常無法使聲學廳堂得到較多好聲的機會在於主導建築的權責人,此事在許多相關建築與聲學界早已提出過不少次,聲學廳堂以聲學為主,然主倒建物之人多為建築師.
樂器的發展可視為一種技藝,它常經過許多的演化到穩定的成熟態,如同許多著名的百年料理,一個已然到了穩定成熟態的事物,除非在學理及技術工藝上有辦法進行更深的突破,否則一般較難以再達另一穩定成熟態,樂音樂律等古人早以利用各種方法進行研究與開展,古人並非沒有分析技術,有興趣可參研音樂聲學.樂器聲學等事物.
"樂器與電聲器器材器件是不同的."
現今科學或科技難以達成的事很多,但其發展與努力卻無法抹滅,它帶來的許多的發展與進步,若沒有這些發展相信各位無法分坐各地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