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之前用的不是NES-100-5嗎?
可列印查看
P大:
請教一下,如果使用雙電源,該如何分配?MB/CPU/SSD(系統碟)/HD(資料碟)
謝謝!
因為要拖人下水玩極緻的 JPLAY CAT,所以寫了一些入門文字,轉貼與下並更新本討論串第一篇文章....(angel)(angel)
以下文章使用前,請先理解我對音樂、錄音與音響的理念,只要認同,那我就保證照著做的 JPLAY CAT一定可以超值又極緻。不認同,那就真的不敢保證....(blush)(blush)
目前最簡化的超值又極致之電腦訊源的三大基本條件:
最重要的基本工作是:JPLAY播放程式、樂之邦 03 USD 與 『USB解決方案』,只有這三個條件都符合,我討論的 CAT 才有意義,缺任何一個條件都不可能。
JPLAY 至今沒有任何播放程式能取代,三仟元絕對跑不掉。
樂之邦 03 USD 在露天拍賣可以用5500元買到,在中國當地買更便宜,有可能最新推出的 06 MX會贏過它但是我還沒有時間測試。其他的 USB DDC都不用試了,不夠超值。
USB解決方案的定義請參考:
http://blog.chinatimes.com/psycho/ar...6/2239249.html
目前最容易買全的方案是:
隨便買一台一千元以上、B母座的USB 3.0 HUB,我們最推薦的是 USBGEAR 的鐵殼 3.0 HUB,露天拍賣代購價約2600元。
http://search.ruten.com.tw/search/s0...%B4%DF+3.0+HUB
1、如果你己經有 USB 發燒線,例如 REAL-CABLE 的USB線:
買兩個 USB 3.0 轉 2.0與 DC 5.5/2.1 轉接頭: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304181408912
把現有的發燒 USB 線當成訊號線。再買一台明緯交換式電源 MSP-100-5 自行 DIY電源線的 DC線;或請上面連結中的 AUDIO-REALITY 代製。例如: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402243449500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402157401445
2、如果沒有任何 USB 發燒線:
買兩條 USB 3.0 A 轉 B 與 DC 5.5/2.1 訊號分離線: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212221231548
記住!要要商家讓 DC端『越短越好』,我要求的DC端才不到兩公分。以下外接電源同上面。
※ 為何使用 USB 3.0 HUB?因為聲音狂勝 2.0 HUB;為何使用 3.0線?因為 03 USD的接孔是 3.0,而 2.0的頭插在 3.0,聲音會差一截!猜想是沒有固定的 USB 3.0金屬片振動之故,這個可是我第一個發現的。
以上三條件如果沒有做到,那麼便宜的三星藍光轉盤 BD-E5300 改個電源線就可能勝過電腦播放了。
供應源源不斷的power
http://www.my-hiend.com/vbb/attachme...7&d=1393329877
小蝦米力拼大鯨魚
http://www.my-hiend.com/vbb/attachme...6&d=1393329867
%300++
老servo老當益壯,會選用他只因零件還能拆裝,
http://www.my-hiend.com/vbb/attachme...8&d=1393333952
看了Psycho大和bchsieh大的介紹和分析,一時衝動,今天就殺到中華路去買了明緯SP-100-5(NT 1,100)。傍晚立馬花了100 NT請水電裝上電源線(一般電腦用的電源線),同時把剛到手的Real Cable Nano DAC的電線剪掉,裝上SP-100-5。訊號線暫時先用Nano附贈的,接上Mac mini,聽iTunes的音樂。在這種週邊軟硬體都不到位,Nano也還沒run in的條件下,音響效果居然一出聲就還不錯!? 真是奇哉怪哉!不曉得run in 要多久?! 之後還要把訊號線換成Real Cable的,再買個Amarra來試試,以見真章!
Psycho教授,請教兩個可能有點stupid的問題:1. 為什麼使用交換式電源,電源線需要用到Real Cable的電源線和切售喇叭線? 是不是因為電阻比較小,導電的效果較好? 畢竟Nano DAC的電壓只有5V而已。 2. 如果交換式電源也可以用在音響器材,那麼是不是可以直接用交換式電源接電腦訊源(如Mac mini),不需要用到市面上較昂貴的線性電供?
看起來我與 bchsieh 的勸敗功力不錯!....(devil)
nano dac 要 run-in 200個小時以上喔!
我自己猜的啦!交換式電源比較高傳真,因此前端電源品質太差,後端就會有很負面的影響。所以我在使用交換式電源的經驗都是:電源線的品質非常重要!所以才會吏用real-cable這級的。
使用 real-cable 純粹只因為它是我認定聲音最正確的線材,使用切售線是因為real-cable沒有夠細的切售電源線,只好用喇叭線替代.....(blush)
我一向都強烈反對電腦(包括mac、linux電腦)使用線性電供喔!越是數位相關的器材,越需要交換式電源的高性能,類比堆才可以考慮線性電源。
所以我的確想過要拿明緯電供當成電腦電源....不過,海韻或其他高品質的電腦電供,說不定不會輸給明緯,這部份目前還沒有時間心力去測試......(blush)(blush)
PCI-E USB 3.0 擴充卡 與 USB 3.0 HUB 的音響播放效果比較
因為 rendzaw 改裝主機板與與改裝 usb hub都得到飛躍的性能提升,所以請他也改裝 pci-e擴充卡,看看對於 usb ddc而言,pci-e卡 與 hub 那一個重要。
我還請 rendzaw改裝兩片,連同audio pc原本的 pci-e卡,一台電腦插了三片擴充卡,再與 有改裝與未改裝的鐵殼 usb 3.0 hub各一台,交叉比較下,得到以下的結果。
1、pci-e 卡似乎更需要 run-in;全新的hub經過改裝,一下子就剁掉未改裝的用了一年多的舊hub;而全新的改裝pci-e卡,跟舊的用了一年多的pci-e卡聽起來簡直差不多;直到run-in了72個小時以上,才開始有明顯的改善效果。run了200個小時,己經差不多了。
2、如果沒有加上hub,改裝的pci-e卡之改善效果如果是10;那麼加上未改裝的hub,改裝的pci-e卡之改善效果只剩下6;如果加上改裝過的hub,改裝的pci-e卡之改善效果只剩下3。
3、改裝過的pci-e卡一定強烈改善聲音的『質感』;但是如果加上改裝過的hub,加上改裝的pci-e幾乎無法提升任何暫態或動態等hi-fi性能,只剩下質感。
4、pc內的濾波卡應該有效,因為多插了兩片改裝卡、多了一堆電容,明顯讓原先未改裝的pci-e卡變得較好聽。
最後總結:同樣是請 rendzaw 以完全相同的方法改裝,改裝 pci-e usb 3.0卡的提升效果 << usb 3.0 hub,可能近1:4以上。
我的推測是,電腦裡面是一個超大電磁污染源,pci-e卡又會吃到主機板的髒電流;而外接 hub 經過我的兩次分離線隔離後,主機板的髒電流己經降低,而遠離電腦的超大電磁污染更是一大利多。所以 hub 的提升效果會遠勝 pci-e卡。電腦本身是超大電磁污染的這觀念,我同樣應用在把電腦的電源拉到電腦機箱之外,買一條主機板與cpu的電源線延長線就可以移出去了。
因此,hub 真的比較重要...... (angel)(angel)(clapping)(cla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