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也感受到關鍵是高速電源對訊號暫態(slew rate)的改善而非一個又一個的串接嘍XDD.
可列印查看
這裡有嚴重的錯誤觀念喔!
USB裝置,『只能吃USB的供電』與『能獨立供電』完全不是判斷優劣的重點!!甚至可能剛好相反哩!!!
理由非常簡單:
第一、任何『只能吃USB的供電』的裝置,都能透過USB電訊分離轉接頭而得到獨立外接供電的效果。
第二是最重要的經驗:不知為何,所有USB裝置,就算它是USB孔斷電也能使用的獨立外接供電裝置,從USB孔灌1500W的效果就是遠遠遠遠遠遠遠遠勝過自身的外接供電孔灌1500W,猜想是有電子線路上的因素,導致從USB孔灌1500瓦是唯一正確的USB供電方式,其他外接供電1500W的方式反而比不上。
不對喔!!
上述原則是功能完全相同的器材進行串接,如兩個USB HUB 或兩個ROUTER或.............
如果『功能』不一樣,那結果就完全不一樣囉!!
例如我的蜈蚣陣:第二個U3TT其功能是把 USB 2.0 轉化成 USB 3.0,再來的USB 3.0 HUB 就是 HUB,第一個U3TT我猜想是隔離USB2.0線路的污染??所以每一個環節之『功能』都不一樣,導致串接越多聲音越正確。
在這樣正確的串接中,如果多加一個U3TT,或多加一個 HUB,聲音鐵定都是明顯變差!!這就是我前文所謂『完美的第一個就不需要第二個』之原則啦!!.....:D :D
USB DDC 便宜的方案,可以考慮以下這家的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u=l22sr8502c25
Switch 可以參考AVB/TSN 的方案
我看不懂上述說的?......(blush)
06 PLUS有舊版新版,我也忘了有沒有獨立外接供電的第二個USB?我推薦的XU208則是有好像是3.5MM的DC 5V外接電源孔。
我原先的意思是,除非是比較高價的USB裝置,否則外接供電通常不過是把USB孔本身的5V供電外接出來而己,所以不如直接從USB孔灌電還比較正確。所以使用5V的USB裝置,有沒有外接供電是不需要考慮的要素。
就算是比較高價的USB裝置會針對5V供電進行優化,可惜他們被音響或唱片的流行觀點污染,『優化』的結果往往是嚴重降低HI-FI性能,反而不要優化還正確多了!!這種情況下,直接從USB孔灌電是『正確太多了!!』。
更高價的USB裝置有兩種:一種是真的懂PC-HIFI,可惜沒有這個討論串那麼懂,所以USB優化了半天,還是比不上我們的U3TT+1500W+超大電容。另一種是不懂PC-HIFI,只能做個樣子,例如我的 Audiomat DAC,那個USB孔完全是垃圾,嚇得我都不敢花錢測試他們家的 UPNP網路界面能不能聽.........
看起來應該可以測試,但是USB轉SPDIF 不知道有沒有使用心得分享?而且要能通過我的殺音響測試才行!.....(blush)(blush)
在我的經驗,USB轉I2S還小事,把 I2S編碼成 SPDIF則是大事!!全世界幾乎沒有多少廠商可以做好這個。我目前傾向猜測:樂之邦的 USB轉I2S不見得大幅度贏過其他廠商,而其 I2S轉 SPDIF則是絕對的天下第一、而且應該是矇到連廠商自己都不知道......(giggle) (giggle)
所以 USB 轉 SPDIF裝置中,這個SPDIF是否可靠一定要嚴謹無比的測試、試聽才行。
昏倒!....(giggle) (blush) 電壓數不同,不能任意亂用啦!下面的 tetsuka也警告了!!!
我所謂從USB孔灌電,當然只能灌5V;所以如果某個USB裝置不是吃5V,那麼我說的原則就完全不適用了!!!
外接3.5吋傳統硬碟是吃12V,當然要用它本身的12V外接孔。
假設喔!!假設 樂之邦DT2 把內部 3.3V的供電做成一個外接 DC孔,那就廢話,當然一定要從這個外接孔灌 3.3V。
所以重新說一次:所以只會吃5V的USB裝置,從USB灌電就是最好的供電。
幸好你提醒,不然dearflight就要燒機鬧火災了!!.....(devil)
教授, 樂之邦官網上就有說明, Monitor 06 PLUS有:
<两个Micro USB接口,一个是USB2.0数据接口,一个是独立的供电接口,可以使用通用的USB充电器或者移动电源提供额外的供电(自动切换供电)。>
連結如下:
http://www.musiland.com.cn/index.php...t&a=show&id=32
教授您好,大家好, 跟隨着塞口教授指導玩了蜈蚣串也有4、5年了, 累積了一些電源供應, 想請問教授電源供應應該如何匹配現有的器材會有較好的效果。
電源供應:
A (Lambda HWS 5v 1000w)
B (Lambda HWS 5.5v-9.4v 1000w)
C (Lambda EWS(舊款) 5v 1500w)
D (Lambda HWS 6v 1000w)
器材
a(長芯盛 x 2)
b(Hub)
c(外置時鐘 淘寶貨)
d(DT2)
e(Nano Dac)
另外還有1個LT3045 四並聯電源穩壓(淘寶貨) , 1個LT3045 四並聯電源穩壓(日本制造)
現在的供電和器材配合如下:
*(長芯盛x2 + Hub + LT3045(淘寶貨) 配合電供B)
*(外置時鐘+ LT3045(日本) 配合電供D)
*(DT2 配合供電A)
*(Nano Dac配合供電C)
問題如下:
1. 依教授所說, 最好的電源先給Dac , 現在有兩款Lambda 電源供應, 新款的HWS供
電能力較小只有1000W, 舊款的EWS 有1500W 請問Dac應該配哪一個電源供應
較好?
2. 供電給 外置時鐘 是否應該加上LT3045(日本) 四並聯電源穩壓?
3. 供電給 DT2是否應該加上LT3045(淘寶) 四並聯電源穩壓?
4. Nano Dac 是否可以吃超過5v以上的電源? 如果可以便可以用Lambda HWS 6v
1000w 供電, 前提當然是新款的HWS1000w比舊款的EWS1500w優勝
以上是我的配置請教授與同好提供一下意見, 謝謝大家!
下面是Higuma兄前幾天的來悄:
----------------------------------------------------------------------
https://www.my-hiend.com/vbb/showthr...%BC%89/page352
您當年分享過時鐘相位噪訊的數據圖,但想請教一下
"音頻範圍內的相噪,除了OCXO以外,NZ2520SD是最好的。"
是指要看44.1khz 48khz的數據? 還是是指20K以內的數據?
我直覺是44.1khz 48khz(或是要再乘捨麼倍數)因為時鐘同步
頻率應該跟頻響無關吧? 音樂訊號再複雜,數位傳輸時,時鐘應該
還是用44.1/48k在同步.但看你後面的描述,要看的是較低頻
-----------------------------------------------------------------------
經Higuma兄同意,小弟就直接借教授版面回覆,請教授海涵~
在討論這些問題之前,小弟想再次聲明:
小弟非專業,以下論述如有錯誤,請諸位網兄各方大德糾正。 (angel)
首先,小弟想先再簡單解釋一下什麼是時鐘的相位噪音。如果把一個時鐘的時脈訊號,輸入一台完美理想的頻譜儀,
頻譜儀上的頻譜顯示如下圖:
(https://www.mathworks.com/help/msblk...semeasure.html)
附件 33791
然後將頻譜自中心頻率切開,只取半邊,或者是左右半邊對摺之後平均,接著將頻譜的強度,除以頻譜儀的頻率解析度 (術語為解析頻寬,RBW,也就是橫軸(頻率軸)每個點是總共多少Hz累積起來的功率。) 例如RBW=10Hz,就是將半邊頻譜的強度除以10,就可以將縱軸的單位轉換為dBm/Hz。但是請注意,因為dBm是對數單位,所以不能直接將dBm的數值除以10,而必須用對數的算法來處理。例如原來是10dBm/10Hz,轉換之後會變成0dBm/Hz。然後,以中心頻率的強度為基準(也就是當做0),算出半邊頻譜的強度值。這時候縱軸的單位就會被轉換為dBc/Hz。最後,先將橫軸轉換為相對於中心頻率的差值,(例如中心頻率為100MHz,而某個點本來為101MHz,轉換後就會變成1MHz。) 然後再用對數表示。因為橫軸用對數表示,所以中心頻率的地方(offset=0)就會自動被去掉(0的對數無意義)。
最終的圖就會是我們一般看到的single sideband (SSB,因為只有單邊) 相噪圖:
(https://www.mathworks.com/help/msblk...semeasure.html)
附件 33792
完美的時鐘,頻率完全不飄移的話,在理想頻譜儀上面會呈現一個寬度無限小的一根細線。
(https://i.stack.imgur.com/dRMey.png)
附件 33793
轉換成相噪圖之後,就會變成只有背景雜訊的完美0相噪。
換句話說,相噪圖,就是時脈訊號的頻譜功率分布圖,只是座標表示方式不同而已。
===========================================================
知道什麼是相噪之後,接下來就可以再更進一步了解DAC晶片所使用的時脈了。
DAC跟jitter有關的時脈,主要是LRCK和MCLK這兩個時脈。其中LRCK為左右聲道資料的選擇時脈,所以頻率會等同於音源的取樣頻率(fs)。例如CD訊源的LRCK時脈頻率就是44.1KHz。另外會有一個主時脈MCLK,通常會剛好是LRCK (或是fs) 的整數倍。DAC晶片通常會要求LRCK和MCLK必須同步,所以LRCK基本上都會直接由MCLK產生,以避免發生不同步的問題。因為一般訊源的取樣頻率分為44.1KHz和48KHz的倍數兩種,所以一台DAC內一般都需要兩顆時鐘,而時鐘的時脈就用來當做MCLK使用。
有的DAC晶片不需要MCLK,那麼BCK位元時脈應該也有可能是決定jitter的因素。以CD訊源來說,BCK = 44.1KHz x 2聲道 x 16bit = 1.4112MHz。這些時脈通常從晶振配上除頻電路來產生。
下表為AK4490 DAC晶片所支援的取樣頻率和時鐘頻率的對照表,取自AK4490 datasheet:
附件 33794
表中每一列就是不同的取樣頻率(fs),每一欄就是主時脈的頻率。例如256fs就是取樣頻率的256倍:
LRCK=fs=44.1KHz, MCLK=256fs=11.2896MHz。
從表中可以發現,如果時鐘頻率採用22.5792MHz/24.5760MHz,就可以讓DAC支援32KHz~768KHz之間的所有頻率。但如果時鐘採用11.2896MHz/12.2880MHz這個組合,最高就只能支援到384KHz。看起來22.5792MHz/24.5760MHz這個組合比較好,支援度較高,但是.... 頻率越低,越容易找到相噪低的時鐘。所以,如果真的要極致,盡量使用低相噪的低頻率時鐘組合。
(題外話:晶振時鐘的相噪,是用晶振的Q值來決定的。Q值越高,相噪越低。台幣幾十元的便宜時鐘,有時候還是能找到極高Q值的廠牌和型號。)
請恕小弟先寫到這裡,接下來待續.... (blush)
Hi 謝兄,我試著理解你講得相位噪訊概念,想問RBW是不是指這次測量的時鐘震動次數?
例如圖一RBW=2.7G指的是這些dBm的能量分佈是在2.7G次震動下累積的,所以除以
RBW等於轉換成單次震動的時基誤差機率分佈曲線.
之後再將橫軸座標從絕對域轉成相對域,得到相對於目標時脈的誤差(+-hz)機率分佈曲線?
Higuma兄您好,
RBW純粹只是頻率的解析度/頻寬,詳細介紹可以參考下面連結:
https://www.strongpilab.com/trace-operation-spectrum/
(再編輯.. 因為看來要解釋的東西越來越多...)
基本上頻譜儀分兩種:
傳統的頻譜儀是用掃頻的方式,可以設定每一個RBW(bin size)要積分多久。
如果設定成1秒,那麼就表示震動2.7G次,在這個RBW內累積了多少功率。
如果整個頻譜有100點,那麼更新一次畫面就要花100秒。
而另外一種頻譜儀是傅立葉轉換頻譜儀,是在時域上先把波型儲存起來之後,做傅立葉轉換之後,變成頻譜。
所以這個頻譜是所有的點一起累積,一起更新。
如果積分時間是一秒鐘,整個頻譜也是每秒都會更新一次。
以上面這個例子來說,這個功率的頻率分布圖,就是震動2.7G次的功率機率分布
(雖然用「機率」這個名詞並不是很精確,但小弟知道您想表達的意思 )。
而分布圖的bin size,就等於是RBW。
因為bin size/RBW在頻譜儀裡面是可調整的參數,所以在轉成相噪圖之前,必須先做正規化(normalization),使bin size變成1Hz。
JPLAY CAT 的電腦還是很欠 RUN.............
以下這篇文章寫於 2021-04-30,那是 AUDIO PC換成全新電腦的開始:
現在是8月1日,大約7月1 日左右??也就是約從5月1到7月1約 RUN 了兩個月,這台AUDIO PC才真正RUN開!!??或者說,因為JPLAY CAT主要兩台電腦都更換了,整套JPLAY CAT重新RUN IN,得 RUN 兩個月才能恢復正常。
而這個『恢復正常』是很難明言的!!...............
請看我在『從音響科學的調整到古典音樂美感的經歷(長篇連載)』所寫的:
https://www.my-hiend.com/vbb/showthr...333#post244333
這張 TIMPANI 出版的 1C1087唱片,Alain Jacquon 演奏 JEAN Cras鋼琴曲集。這是2012的新出版,買到199x的舊版反而聲音吃大虧喔!!
真正高明的數位播放系統,必需把這張唱片中,Alain Jacquon所演奏出來的『每一個音符』之演奏效果都能清楚表現出來!為此我才發現他擅於使用『左腳踏板』而製造出連蕾菲布的唱片都錄不到或沒表現的鋼琴音色,目前是唯一被我列入『蕾菲布級』的現存鋼琴大師,而且破天荒是男的!
除了極少數鬼才(我己經不是了!)可以使用『腦補』來欣賞Alain Jacquon的鋼琴絕藝外,只能靠音響來還原;類比當然要有一定的水準,但是box店裡比我更高級的類比端完全表現不出來,最大的差距就是我的數位播放系統是天下無敵的jplay cat。改裝藍光機+fifo雖然『不容易聽出』與jplay cat的差距,但是像這種鋼琴音色的絕藝,這麼超高難度的錄音解析能力,那完全是0與1的差距!!簡單來說,box那裡放這張唱片,可以覺得Cras很高水準,可以覺得Alain Jacquon彈得很棒,但是要像我的中壢音響室一樣,發現這張唱片的鋼琴音色效果完全打敗蕾菲布的任何唱片(因為錄音水準輸人一截導致無從判斷是否是演奏技巧進化?),只要聽三個音符就發現鋼琴家的音色效果,那真的只有JPLAY CAT才能成功解析出來。
正因為有這麼超高難度的標準,我才回想當初4月30寫那篇文章時,其實這張唱片的播放效果還是不正常的,只好反過來使用比較容易分辨音響性能的 Solstice 賽伐克鋼琴曲集François-Michel Rignol演奏。但是那套錄音雖然正確性遠勝這張timpani,可是『鋼琴家的演奏水準』相差太多!!在box那裡因為數位播放系統性能不佳,還真的不容易發現François-Michel Rignol的演奏問題,只覺得SOLSTICE錄音真強。但是在我這裡毫不客氣的,徹底凸顯François-Michel Rignol因病後而導致演奏失誤的問題,還可以預言SKARBO有一位老鋼琴家大概也快要完蛋了.......
也就是說:分辨『錄音的水準』還只是次高階能力,真正的最高階能力,是徹底分析『鋼琴家的演奏水準』!!!
等到能正確分析出『鋼琴家的演奏水準』之後,『錄音的水準』就不是唯一重要的。現在我根本不愛聽 Solstice 賽伐克,因為鋼琴家的演奏水準己經妨礙我享受音樂了。幾乎天天聽Alain Jacquon,因為根本不必聽 Cras,只要聽他彈出來的鋼琴聲音,就是至高無上的美聲了。就算錄音真的比SOLSTICE、HORTUS與SKARBO輸給多,但是鋼琴家的演奏技巧更令人感動。
我以上瘋狂的感動,在剛換PC時,連錄音效果都被破壞,Solstice 賽伐克都變得難聽,Alain Jacquon還能聽。約兩周後,Solstice 賽伐克變好了,Alain Jacquon還是『只是』還能聽。等到RUN兩個月,Solstice 錄音效果>>>>Alain Jacquon,但是Alain Jacquon的演奏效果變得天下無敵、足以剁掉任何蕾菲布的錄音。
所以再次發現,玩到我這種等級 JPLAY雙CAT,不只是天下第一,只怕還超車第二名超車很多。我自己猜想是我瘋狂加強了『音響性能』,也就是全套香寶寶線材與瘋狂三十顆大電容,才有可能展現這麼可怕的音響性能。會猜測是音響性能,是因為要RUN兩個月;如果不必RUN這麼久,我就會猜測是電腦性能的差距了。所以說,JPLAY CAT 的電腦還是很欠 RUN.............
以下附上主要論述與試聽檔,在己經RUN開且正常的中壢音響室,只要聽這麼一小段鋼琴,就己經發現 Alain Jacquon的強悍了!
最近從淘寶上買了國行版的AX1600i,上面雖然電壓寫AC200~240V,不過我上網查,發現110~115V也可以用的,只是瓦數只能到1300W。
因為今天剛換,初開聲細節跟暫態就電爆HCP1300了。
而且AX1600i三頻比HCP1300更均衡,HCP1300聽起來就像中頻凸出,差距就像明瑋跟Daitron那樣。
沒想到初開聲就那麼好聽了,RUN開來應該高潮不斷。
另外也發現一樣BIOS設定下,滑鼠移動更絲滑,螢幕畫面變得更柔和但不失銳利。
AX1600i我買3099人民幣,應該是跟以前一樣無誤,聲音的改變不會騙人。
最近在音響室用力測試了一些前、後級擴大機,目的當然是換掉理論上失真較大的真空管機,結果...........
只能說,類比端的音響器材真的是藝術,沒有任何簡單原理可以說明一切。數位端就簡單了:方波越方,聲音越正確。
在這樣的測試過程中,發現我的JPLAY雙CAT之方波己經是世界第一級的『方』了,相對的反而BIT-PERFECT不是那麼重要。這句話給 bchsieh大魔王看到非氣死不可,但卻是真實體驗,鬼才知道要怎麼測量??
測試方法很簡單:
一台完全單純的D類500瓦以上之純後級(容之後詳述),沒有前級,AUDIOMAT DAC直入後級。這時調節音量的方法只有兩種:一種是調節FOOBAR2000上的音量BAR,這是透過刪減bit導致 bit-nonperfect公認最失真的方式;另一種就是jplay內建的bit-perfect音量調整法,先前bchsieh解釋過不知道在那裡?
結果在我的百萬音響系統中,這兩種方式雖然FOOBAR2000 bit-nonperfect還是比較差,但是並沒有太差。如果是桌上兩萬元系統,那差別可大了!換句話說,百萬音響系統的jplay cat是世界第一級的方波,桌上系統是很普通的方波;前者比較不怕bit-nonperfect,後者會要命。
當然了!jplay 之 bit-perfect音量調整法也未必是萬能。使用原來的audiomat solfege,把音量vr轉到最大,再透過bit-perfect音量調整法降低音量;與原先jplay不調整音量直接轉vr相比,聲音變得非常粗糙!?但是不知道SOLFEGE的VR轉到最大究竟是不是反而造成大量失真??
在這種『聲音變得非常粗糙』的情況下,jplay 之 bit-perfect音量調整法與FOOBAR2000 bit-nonperfect音量調整還是差別有限。所以在我的感覺與經驗中,只要方波非常方,甚至可以超越bit-nonperfect。其實從新天新地的藍光轉盤之改裝就可以預見了:藍光轉盤的jitter相對於檔案播放一定超大,但是後端拼命用『讓方波非常方』的方法可以救回很大的一部份。
同時測試 CHI-FI,這是數位端很成功但是類比端就問題一大堆的代表。選用的是TOPPING的A50s,看上它可以外接電源。當然就是1500w加三個大電容直入了。雖然原廠是15v,外接這重量級的12v當然還是狂電原廠的15v。然後加在上述的d類後級,結果......結果當然是吃細節!!的確,量測數據之佳讓它不會壓縮頻寬、背景很黑,但是音樂的細節少了一大堆,從頭到尾都被證明了加上前級不如不要加。
但是同一台後級,加上四十多萬元的audiomat前級,卻是完全相反:加上正確的前級,音樂的活生感才跑出來,細節爆增......
以上的聽感測試,都是使用目前最高難度的兩大測試法:一個是管弦樂錄音測試法,另一個是鋼琴「踏板音色」測試法。這兩大測試法是最高難度,對數位播放與類比系統的要求都是一樣嚴苛。
如果不使用這麼高難度的測試或音響硬體,例如使用兩萬元的桌上系統或耳機,那麼加強電供的A50s都是絕對正向的。換句話說,它的邏輯很可能是『犧牲高級音響應該聽到的東東』來強化『低級音響的固有性能』,後者可以測量地很客觀,但是遇到前者就完蛋了。
dac還可以用超大電供把聲音救回來,前級就完全無藥可救了。why?鬼才知道。只能說好像從dac類比端開始,越後面的類比端,藝術的成份越高,越無法使用科學理論來預測了。
(end)
再來要囂張一下本人的發現:
八、psycho版『電源隔離』方案:
https://www.my-hiend.com/vbb/showthr...555#post243555
這個方案實在...太偉大了!!雖然 bchsieh大魔王提出解釋與驗證方法,但是我一直沒時間去測試。相反的直接拿一條5公尺太平洋5.5平方+法規PDU+法規電源頭來測試實在太方便了。
原先測試400瓦級別的D類擴大機,覺得音質差一截,相位失真又嚴重導致管弦樂之深度空間與音色融合效果欠佳;原本想說二十萬的D類與四十萬的真空管機相差這麼多,有錢真好.........
突然想到:D類是交換式電供,倒灌回電源的污染絕對大過Dartron、說不定比Cosel還差,那當然需要『電源隔離』方案。於是,拿一條5公尺+法規PDU+法規電源頭來測試。
原先是:類比專線 => bc大魔王排插(兩個香寶大地盒) => 分別接 dac 與 擴大機。
現在是:類比專線 => bc大魔王排插(一個香寶大地盒) => dac 與 5公尺+法規PDU(另一個香寶大地盒) => D類擴大機。
天啊!一隔離之下,聲音的水準至少上升十萬元級!!相位失真是進步地最最誇張的,原先深度空間嚴重出問題,現在深度空間勉強可以比得上四十幾萬的solfege了!原先『鋼琴的踏板音色』幾乎聽不清楚,現在勉強可以分辨幾個了!可以說,沒有使用電源隔離,玩D類擴大機,根本是浪費錢!!!
不過當然還是比不上SOLFEGE,只是這下子我也承認這台D類擴大機很超值了!前提是:你懂得使用電源隔離方案。
當然了,最主要是因為我使用的AUDIOMAT DAC對電源太敏感才會跳級跳地這麼誇張,不過,以數位系統的電源隔離經驗而論,就算DAC使用交換式電源,電源隔離方案也一定有巨大改善,可能沒有我這裡相差那麼多就是了。
D類擴大機出來這麼久了,高價機種也很多,就沒有聽過有人分享電源隔離的『重要性』......@#%^#%&^*........
回過頭來,這套電源方案對於傳統變壓器的真空管機 SOLFEGE 有效嗎?答案當然是:完全無效!反而有害!!!
無效且有害早就測試過了,只是與D類擴大機的改善放果一比較,才知道音響的眉腳還真多。
玩到這裡,我己經百分之百肯定:沒有什麼音響空間不足或不好看的理由,只要用到交換式電源,電源隔離方案就是絕對重要的一個音響組件,放棄它就是把音響的價值打對折!!至於能不能使用bc大魔王的理論來進行更方便容易的電源隔離方案?那就留給大家測試。
電源隔離方案的幾個重要原則:
1、一定要使用『法規電源頭與插座』!!根據經驗,增加美規頭與美規排插只會增加污染!!
2、傳統變壓器或許可以測試後不用隔離(例如我的audiomat dac與擴大機),交換式電源一定通通要隔離。
3、越接近喇叭端,電源隔離越重要!
(end)
教授能否幫大家聽一下,版裏很多用家都在用的,fidelizer優化軟體是否有用?聲音會變好嗎?優化軟體無需安裝,運行后,重啓電腦就能復原。
https://www.fidelizer-audio.com/downloads/fidelizer.zip
另外還想請教大家,聽起來,youtube 這20支麥克風比較,哪一個錄音更好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xqG...st=LL&index=53
可以看一下這部由景秉仁錄音師的影片,裡面8字型麥克風,轉個方向,聲音就不一樣了。
https://youtu.be/ILbWIZIjx7I
發生慘烈的事,把 DT2 的外接時鐘燒掉了......*37
發文的目的是要徵求測試維修者,無論是付費店家或個人皆可!!
先回顧舊文:
這個讓 DT2 聲音質感連升N級的外接時鐘,原先我把SMA接頭弄得要斷不斷,請 chinpunto幫忙焊過。最近為了測試某個5v電供,事先量過輸出是5.14v,想說還在安全範圍。先用小系統測試接 D50S 完全正常,然後就接上外接時鐘,這下慘了,外接時鐘完全故障啦!
稀奇的是,測試了兩百萬系統上的 DT2,居然無法使用?見鬼了,回頭用另一個DT2接小系統接該電源,沒問題啊??我有一個很詭異的經驗是:當我的交換式電源系統與cat,長期吃 5.0x V後,如果突然給 5.1 V,系統會莫名奇妙當機!?只有這套系統長期斷電(要好幾天以上!),它才能使用 5.1V以上且正常使用。只能說見鬼了。
總之,外接時鐘掛了,DT2還活著。
問題來了!!拆了外接時鐘,看起來都很正常,不知道要檢查那裡掛了???
上述『SS14那顆是電源極性反接保護用的蕭特基二極體』接腳看起來有點焦,但是GOOGLE後檢查方法:三用電錶紅黑電阻測試一個是1(無限大),交換紅黑後理論上是300,測出來是160,看起來好像沒問題??
時脈輸出的SMA是否正常要怎麼測??用交流電V數測試?用直流電V數?好像都測不出來??結論是:投降!
雖然己經再買了一個,但是這個看來應該可以修好的,有沒有人打算幫忙維修?請容我貪心一下:能改裝成更高級的時脈更好喔!無論花多少錢我都願意投資!!.......(clapping)(clapping)(clapping)
但是先小心一下:
很久沒有『認真測試過』外接時鐘與內建時脈之差距了,這次時鐘撓掉後,我才發現:使用外接時鐘與內建時脈之差距,好像變得非常小了??應該說,因為給DT2的電供實在太頂級了,導致內建時脈的優勢大幅上升。
願意幫忙(不管是否付費)的同好請報名,謝謝大家啦!!
(END)
教授,您购买时钟的链接,贴一下,我看看。
btw,今天有看到一篇好文,介紹数字音頻, 推薦給新手看看, 一共8章
科學角度看音響1:先了解聲音,再認識音樂,最後挑音響https://www.techbang.com/posts/15882...a-sound-system
XH2.54 的 3PIN ,這是什麼怪風扇接頭嘛!!
啊你們有用過 tdk lambada 或 ETA 這種需要接上風扇才能使用的大電供的傢伙,怎麼沒有人遇到我的問題??
六個月前買了一台 TDK-lambda HWS1500-12V 想來玩,結果發現不能拆風扇?原廠風扇絕對吵死人,所以要換成靜音風扇.....那是什麼怪頭!?買了兩種 3pin 風扇接頭都不能用!!一氣之下就把電供丟在地上的垃圾堆中不管了.............
這星期想說買不到 COSEL PBA1500-12V,那就買低階一點的明緯 RSP1500-12V 總可以拆風扇了吧?結果他XX的!!明緯1500瓦也給我搞拆了風就不能用!?奇了,為什麼 COSEL 1500-5 就可以啊!?一看風扇接頭,昏倒!!!跟 HWS1500-12V 完全一樣..............@$%&^#$%&(*%&()............
也因此肯定那一定是公用規格,只是找資料方法不對;找了半天才發現它是:XH2.54 的 3PIN 頭,什麼鬼啦.............(angry)(angry)(angry)
等到插頭到了再來玩這兩台 1500W 的 12V......
(END)
教授也許可以換一個OCXO的鐘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d=613058502754
可惜 bchsieh大魔王現在太忙,否則我會跟他討論以該淘寶商店為例、訂製一個最正確的時鐘(包含內部晶片、穩壓、電容)與SMA或BNC......到時就可以升級了!只可惜 BC大魔王現在好忙好忙...............
昨天再三測試以目前瘋狂的電供與電源隔離下,DT2的外接時鐘還有優勢嗎?結果真糟糕...........
1、管弦樂測試法:內建與外接幾乎聽不出差別...........
2、鋼琴音色測試法:終於有差別了!雖然很小,但是有改善無誤。
2.1、原先認為DT2外接時鐘『最怕被污染』,所以還接在110專線上與220V專線徹底電源隔離。但是最新的測試,220V還是很重要,所以改變如下:
原先使用的『電源隔離方案』是:
==========================
1、220V 數位專線經過小電箱,連到『分接用工業級PDU』,從此分接:一條新竹rendzaw電線+3孔PDU,再一條PSOCC+ATL進入『220V數位專線最佳排插』(一個香堡大地盒);另一條是使用工業級五公尺延長線PDU進入『CONTROL PC專用排插』(一個STSD小地盒)。
(『220V數位專線最佳排插』,3X3香寶寶線接ETA1000,PSOCC+ATL接COSEL 1500,PPSOCC+ATL接CONTROL PC)
2、使用『太平洋 5.5mm 5 公尺 法規排插』從『CONTROL PC專用排插』延長到網路交換器附近。再使用PSOCC+ATL電源線進入 COSEL 1500 +三個大電容(連接線為普通線),再進入網路交換器。
3、單獨一條110v無任何器材使用的專線,直接接在六孔法規PSU, 再經過太平洋 5.5mm 5 公尺 法規PDU,使用 PSOCC+ATL電源線 接一台 COSEL 600W(三個大電容+全套香寶寶2X2 DC線),進入 DT2 的外接時鐘。
4、另一條220類比專線經過小電箱,連到『PSOCC線』直入第一代白色3C法規排插,香寶寶3X3進入bchsieh大魔王排插,香寶寶4X4 接擴大機,香寶寶4X4 接dac,兩個香堡大地盒。
5、使用psocc原廠線從『CONTROL PC專用排插』連到一個德規pdu(一個熱狗地盒),再接psocc線到外接硬碟。使用psocc+atl線從『CONTROL PC專用排插』到control pc。
=======================
現在改成:
現在使用的『電源隔離方案』是:
==========================
1、220V 數位專線經過小電箱,連到『分接用工業級PDU』,從此『三個』分接:第一條是 PSOCC+ATL進入『220V數位專線最佳排插』(一個香堡大地盒);第二條是使用工業級五公尺延長線PDU進入『CONTROL PC專用排插』(一個STSD小地盒)。
第三條是:太平洋 5.5mm 5 公尺 法規PDU,使用 2X2香寶寶電源線 接一台 COSEL 1500W(三個大電容+全套香寶寶2X2 DC線),進入 DT2 的外接時鐘。
從『220V數位專線最佳排插』開始,3X3香寶寶電源線接ETA1000(DT2、USB HUB),2X2香寶寶電源線接COSEL 1500(兩個長芯盛),2X2香寶寶電源線接AUDIO PC。所有DC線都是香寶寶2X2 DC線。
2、使用『太平洋 5.5mm 5 公尺 法規排插』從『CONTROL PC專用排插』延長到網路交換器附近。再使用 2X2香寶寶電源線進入 COSEL 1500 +三個大電容(連接線為2X2香寶寶DC線),再進入網路交換器。
3、另一條220類比專線經過小電箱,連到『PSOCC線』直入第一代白色3C法規排插,香寶寶3X3進入bchsieh大魔王排插,香寶寶4X4 接擴大機,香寶寶4X4 接dac,兩個香堡大地盒。
4、使用psocc+atl線從『CONTROL PC專用排插』到control pc。再使用psocc原廠線從『CONTROL PC專用排插』連到一個德規pdu(一個熱狗地盒),再接psocc線到外接硬碟。
=======================
也測試過:把網路交換器的電源插在其他地方,奇了!聲音就是變差一點??
可能正因為電源處理太強悍了!強過了外接時鐘本身的品質,所以造成外接時鐘改善效果大幅下降??因此的確是需要更好的外接時鐘....(blush) (blush)
RUN IN了幾天AX1600i覺得真的與HCP1300差異很大。
但我不知道AX1600i有沒有真正RUN開,AX1600i一開始的暫態優勢就非常明顯,這個優勢甚至連RIP也存在。
測試了Rip CD,分別是HCP1300與AX1600i的檔案,有興趣的可以聽看看差別。
有Track01、08。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XY?usp=sharing
唱片是INTEGRAL INT221141
上文的檔案,其實我後來認真比對了一下,就飽滿程度以及音色上,HCP1300比較飽滿、殘響更多,AX1600i則是活生感稍好。
這是因為我用AX1600i RIP CD的時候,CPU電壓、記憶體電壓使用HCP1300的BIOS設定,電壓是偏低的狀態,一開始這麼做目的是為了消除更多雜訊以及噪感。
可是,我發現在AX1600i這個現象幾乎逆轉了,可能是AX1600i的噪訊跟紋波夠低、夠穩,讓我在更高CPU電壓、記憶體電壓下可以獲得更飽滿但卻沒有噪感的聲音。
HCP1300的設定是,
CPU電壓 0.88V
CPU Cache電壓0.85V
記憶體電壓 1.27V
比較適合AX1600i的設定是,
CPU電壓 0.885V
CPU Cache電壓0.885V
記憶體電壓 1.30V
如果電壓太低,發現AX1600i的聲音聽起來會偏乾瘦,但三頻聽起來是比HCP1300更均衡且活生感更足。
這次的實驗,發現記憶體電壓從1.27V到1.30V對於聲音飽滿的改善很大。
Clock 目前很多說法都是建議用電池或超級電容供電,可以參考以下連結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d=524506194470
我覺得JPLAY CAT影響暫態最多的主要就兩個,
1.CPU頻率
2.DRAM頻率以及時序
CPU頻率越高暫態越好。
DRAM頻率越高暫態越好,但是這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變數,就是時序,而不同時序在相同的頻率下會有天差地遠的差距。
我今天把DDR4 2800 13-13-13-18-1T 1.30V,調整到DDR4 2800 11-11-11-18-1T 1.45V,出現了可怕的暫態反應,聲音變得更正確,為了追求這種極致的暫態反應,我才會選用超頻主機板以及超頻記憶體,當然我還可以提高記憶體電壓讓時序盡可能低,不過考慮到發熱,我不建議這麼做。
CPU的延遲遠比DRAM的來得小,因此降低DRAM的延遲改善幅度會比CPU超頻還大。
之後的DDR5 6400雖然頻率很高,可是時序默認是40-40-40-77-1T(或2T),時序非常高來到90ns左右足足有DDR4的一倍。
雖然DDR5的頻寬相當高,但我認為對JPLAY CAT來說延遲應該才是最重要的。
外接時鐘或許能改善一部分,不曉得時鐘能校準訊號多少,效能能不能跟電腦CPU匹敵,延遲是幾ns?但外接時鐘應該無法跟電腦CPU相提並論。
玩了這麼久的CAT,才慢慢認識到CPU以及DRAM如何對聲音造成影響。
當然用電源可以彌補,但只要不調低記憶體延遲,就永遠無法體會到JPLAY CAT真正的暫態反應。
暫態反應快了,會影響聲音的音色、結像感、空間感、定位,並且聽起來非常寬鬆、自然、活潑,而如果僅僅是加料或者改變音色,或者增強結像感,總會覺得不耐聽,或者少了些什麼。
也因為調整BIOS這些經驗,讓我非常正確地體會到何謂「暫態」。
其實JPLAY CAT可以調整(玩)的地方太多,只會玩到起肖,所以我們都只能挑一部份玩......(blush)(blush)
這幾天又發現,CONTROL PC 接上的外接傳統硬碟,其電源原先使用明緯MSP-200,想說先把AUDIO PC端玩夠了再來搞。現在玩夠了,回頭過來把 MSP200升級成 MSP600,慘了!有改善!!只是改善幅度當然比不上AUDIO PC端的COSEL 1500W。再把MSP600的DC線換成香寶寶線,慘!還是有改善!!只是改善幅度依然比不上AUDIO PC端。最後火大了,把這個MSP600進行『電源隔離』,完蛋了!改善幅度最大!!回不去了............結果我的CONTROL PC身邊又多了一條5公尺+法規PDU。
牽一髮動全身,外接硬碟的電源搞定之後,更麻煩的問題就發生了!!JPLAY MINI進行檔案播放時,會把檔案全部COPY到記憶體中。再一次播放同樣檔案時,就不會重新讀硬碟,而是從記憶體中的『快取』去讀,硬碟是不會重傳資料的。
這意謂著同一個音樂檔,『第一次播放』的聲音會跟『第二次以後』不一樣!!這個『不一樣』不知何故,『第一次播放』會明顯比『第二次以後』正確很多。只能說有鬼..........
原先早就知道『第一次播放』會明顯比『第二次以後』正確很多,只是差異不夠大,就假裝它不重要。等到把外接硬碟進行電源隔離後,天啊!『第一次播放』是新ORFEO,『第二次以後』就變成 舊ORFEO了!!這個差異也未免嚇死人了,這下子要怎麼辦?寫個程式每次播放音樂前先清空記憶體與磁碟快取??
目前還在研究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只能說JPLAY CAT可以調整的東東太多了!!不要玩都沒事,一玩就出事......(angry)(angry)
================
此外,要來哭哭,燒掉了一台1500W的 Lambda HWS1500-12,五萬元飛了....(其實是買二手的(giggle) )
先前發現它的風扇是 XH2.54 的 3PIN,上露天買了接頭,把一顆4公分的12V靜音風扇按照同色電線接上,開機,結果風扇完全不轉??但是12V可以輸出!太好了,獲得無條件靜音風扇功能,於是把它接上12V的A50s開始run......大概一個半小時,突然『ㄅ一ㄤˋ !!!!』一聲,電源燒了!!.....幸好沒有爆炸........(devil)
xx的我的三個 cosel 1500w 5v完全沒有風扇,開機24小時也不會死,就是你12v比較會燒??
什麼東東燒了也不知道如何檢查,有人想要這個屍體嗎??免費贈送......(giggle) (giggle)
(end)
不好意思,小弟借個版面,如果有對 MKP 電容有興趣的,就是大家在這個討論區講得讓聲音更好的電容,請用悄悄話聯絡小弟,小弟要出售。不是不好用,很好用喔,因為小弟想買更大的。謝謝。
想到應該把先前詭異的問題通通重新測試一次,看看現在的系統跟之前有什麼根本不同。
2016年,bchsieh提出這個 bughead:
https://www.my-hiend.com/vbb/showthr...635#post227635
現在己經到了 12.25版,其中的 Rewrite data 程式,在2016年的測試中,覺得這個程式可行,但是受到作者本身的音響美學干擾,聲音還是走向『特色』;所以就不使用了。
現在成為天下第一的音響系統,回頭再測試一次,慘了!!!
使用 rewriter,幾乎沒有差異!!似乎有一點點不同,但是比起前述:『第一次播放』比『第二次以後』的差距,小到可以忽略。當然更比不上外接硬碟的電源隔離效果,連dc線換掉的效果都遠遠勝過rewrite。
測試方法是使用 solstice賽伐克鋼琴曲,先複製成4個,再把第1、4進行 rewrite,然後比較這4個聲音檔,結果幾乎沒有差異。
看起來『數位播放』這件事情的複雜度還真的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Bug head官方網址是 http://www.mics.ne.jp/~cdorya/
最新下載是http://www.mics.ne.jp/~cdorya/9038/p...ughead_x64.zip
軟體版本是13.16,也可以配合Jplay使用
Rewriter 的最新版本是4.08 ,Rewriter 只是四個優化 中之一,
重點是目錄下還有三個優化軟體可以選擇開啓,這三個都開啓後,聼感會變好,效果很不錯,
Low frequency Resampler
LemonadeElite 8
MinorityClean 241
Jplay.eu論壇有關於bughead的長串討論 http://jplay.eu/forum/index.php?/top...minorityclean/
使用AIDA64 Extreme,可以量化你的電腦延遲以及記憶體頻寬,記憶體延遲(Latency)是電腦操作性能的唯一指標,North Bridge 頻率的提高能進一步降低Memory Latency以及L3 Cache Latency,CPU主頻超頻至4600MHz(4.6GHz)也能略微降低記憶體延遲。
附件 33873)
照片中我將記憶體超頻至DDR4 4000 (2000MHz),時序為CL15-15-15-35-CR1,tRFC為350。
North Bridge 頻率從 2400MHz 超頻至 3200MHz,此項對降低記憶體延遲也有著極大幫助。
記憶體延遲為48.5ns左右,這個性能等於電腦暫態反應,這個數值越低,聲音暫態越好。
這個數據完全對得上聽感變化,因此應該能通過大魔王以前說的「儀測」、「聽感」的雙重標準。
CPU電壓1.16V
CPU快取電壓(北橋)1.05V
DDR4記憶體電壓1.52V
CPU VCCIO 電壓1.1V
CPU SA電壓1.1V
PCH電壓1.0V
CPU輸入電壓2.1V (這項越高,聲音動態會有差,聲音顯得較有力)
總的來說,暫態要快,CPU頻率高、DRAM頻率高低時序、北橋頻率高,三者缺一不可。
未來推出的DDR5,延遲據說是90ns左右,應該是難聽到爆,因為60ns我就覺得很難聽了。
我懷疑這個軟件的準確性。我的電腦性能比你的低得多,怎麼延遲比你的還低?我的內存只是DDR3,2400,CPU主頻只得3.6G.附件 33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