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投票結果: 您的音響室做過測量嗎?

投票者
154. 您不可以參加此投票
  • 做過很多次 (3次以上)

    38 24.68%
  • 做過1~3次

    18 11.69%
  • 目前沒做過,以後想要做

    66 42.86%
  • 沒做過,暫時也沒想要做

    32 20.78%
第28頁,共198頁 第一第一 ... 1826272829303878128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271 到 280 共計 1972 條
  1. #271
    註冊日期
    2010-04-19
    文章
    2,352
    Thanks
    668
    Thanked 1,132 Times in 55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musk 查看文章
    FM的做法應在於還原軟體 而不是為了耳朵...
    是是.. 馬大說得對.. :)
    是更高的..層次.!

  2. #272
    註冊日期
    2007-07-06
    文章
    3,191
    Thanks
    346
    Thanked 827 Times in 411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葉sir 查看文章
    是是.. 馬大說得對.. :)
    是更高的..層次.!
    這不是更高的層次, FM大家都知道 FM上的EQ功能大家也都看到, 但有些人看不到的是 FM原廠還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黑膠軟體修正參數資料, 其EQ的使用是搭配這套軟體數據資料在使用的, 而不是為了空間才設此EQ功能的

    它的存在是為了導正軟體重播的正確性 而非滿足耳朵的聽感

  3. #273
    註冊日期
    2010-04-19
    文章
    2,352
    Thanks
    668
    Thanked 1,132 Times in 55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musk 查看文章
    這不是更高的層次, FM大家都知道 FM上的EQ功能大家也都看到, 但有些人看不到的是 FM原廠還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黑膠軟體修正參數資料, 其EQ的使用是搭配這套軟體數據資料在使用的, 而不是為了空間才設此EQ功能的

    它的存在是為了導正軟體重播的正確性 而非滿足耳朵的聽感
    ㄤ 的 思 殿..:)

  4. #274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7,31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預設

    需要麥克風一隻
    腳架
    RME
    ARC
    note book or 電腦

  5. #275
    註冊日期
    2007-06-12
    文章
    4,126
    Thanks
    9,257
    Thanked 688 Times in 39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musk 查看文章
    我倒覺得topic下的很怪, "為什麼有些發燒友害怕測量?" 換我下topic的話會改成"為什麼有些發燒友不(想)測量?"
    我是因為空間太濫~~~不用測也知道~~粉慘!!!!!!!(sweat)

  6. #276
    註冊日期
    2007-06-12
    文章
    4,126
    Thanks
    9,257
    Thanked 688 Times in 39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我50幾歲了,周六見
    那要去看~幸福門診嚕~~~~~~~~~

  7. #277
    註冊日期
    2010-09-05
    文章
    847
    Thanks
    0
    Thanked 433 Times in 24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musk
    FM上的EQ功能大家也都看到, 但有些人看不到的是 FM原廠還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黑膠軟體修正參數資料, 其EQ的使用是搭配這套軟體數據資料在使用的, 而不是為了空間才設此EQ功能的
    它的存在是為了導正軟體重播的正確性 而非滿足耳朵的聽感
    能不能多提一點實際上怎麼操作呢?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也就是試聽時
    (1) 先測空間的曲線,讓大家大概瞭解試聽空間的曲線情形
    (2) 錄下原系統聲音 (測試曲目片段)
    (3) 錄下更換器材後的聲音(測試曲目片段)
    (4) 比對聲音的差異 (測試曲目片段)
    (5) 提供錄音檔給大家在自己系統上感受一下 (測試曲目片段)
    這樣的測試,應該是針對整個系統(也就是器材+空間)吧?
    錄下來的結果,倘若透過他人的系統(器材+空間)播放,縱使器材可能非常非常傳真,但我們知道空間非常不傳真,總合就顯得很奇怪...可以聽出差異,不過感受應該不太強...
    或許只能用耳機監聽,去除空間的影響...

    這件事,上週我妹正巧提過...

    又,錄音後的microphone響應補償用啥軟體做呢?
    記得Ableton Live可以加上這項...沒試過...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需要麥克風一隻
    腳架
    RME
    ARC
    note book or 電腦
    我的工具是
    microphone: ECM8000(有頻率響應資料)
    腳架: Superlux
    DAC/ADC: EMU-0404 USB改(電池電源)
    軟體:Audacity, DRC以及隨附的lsconv(for impulse response), Octave script(for graph)
    PC: MacBook Pro 15" Unibody

  8. #278
    註冊日期
    2009-04-19
    文章
    74
    Thanks
    26
    Thanked 31 Times in 1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musk 查看文章
    FM的做法應在於還原軟體 而不是為了空間也不是為了耳朵...

    而AQ的做法是在於測量空間特性曲線, 進而將其自動修正到AQ原廠所認為空間特性較佳的曲線, 若使用者再進而調整曲線值 這就是為了耳朵
    FM的音控介入選擇的介入頻域和Mcintosh的沒有太大不同,真的要說還原黑膠軟體,EMT的JPA66才是(依不同廠牌RIAA曲線不同切換等化曲線),不會提供+/-6db的可調範圍.再說,錄音再製的廠牌還有細節那麼多,我不相信FM有那麼多資料.在我的認知,這種方式就是參數等化器,就是調音用的,不管FM怎麼吹.使用音控,真的有這樣丟臉?

    AQ的機器,Voicing和EQ是可以分開的,你可以只用Voicing測量,也可以用EQ.這時候它就是多段的音控.AQ是以1/6Oct來分段的,錄音室的專家當然可以用的很好(不然唱片怎麼做出來),一般用家若無對音域特別敏銳,不容易用的好,所以才會有用voicing來提供一個基準的技術.我想會上這網站的玩家應該沒人會相信機器量出來的一定對吧?一定都會去轉的嘛.
    所以參數等化器和圖示等化器有什麼不同? 工作選定點是預設(參數)和全域(圖示)而已
    你說是還原錄音源也好,空間響應修正也好,對擴大機和喇叭沒有不同,響出來的聲音喜不喜歡,好不好,正不正確,不都是耳朵收貨?為什麼在牆角放個吸音擴散板人人稱讚,用個等化器調音就罪大惡極---不,很貴的機器例外,因為它是調整軟體---造成聲音劣化?

  9. #279
    註冊日期
    2008-04-08
    文章
    352
    Thanks
    211
    Thanked 379 Times in 145 Posts

    預設

    其實我有去看drunkenlife提的DRC軟體(http://drc-fir.sourceforge.net/ ),其中有一項作者與聲學工作者的討論被紀錄在這套軟體的Wiki中,大概就跟這串討論串中間所爭辯的內容大同小異:

    http://www.duffroomcorrection.com/wi...rection_limits

    我覺得這個辦論跟解釋算很清楚,看了以後大家應該更清楚「空間修正」(複雜度遠勝於單純的等化)可以做些什麼、限制在哪裡。

    我想我們都不是因為等化器會劣化音質而排斥它,我們的出發點都是:它並沒有解決什麼空間問題。當你中槍了,用OK繃貼起來是不會痊癒的,這不代表OK繃沒用,只是用錯地方而已。

  10. #280
    註冊日期
    2007-07-06
    文章
    3,191
    Thanks
    346
    Thanked 827 Times in 411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jagdzaku 查看文章
    FM的音控介入選擇的介入頻域和Mcintosh的沒有太大不同,真的要說還原黑膠軟體,EMT的JPA66才是(依不同廠牌RIAA曲線不同切換等化曲線),不會提供+/-6db的可調範圍.再說,錄音再製的廠牌還有細節那麼多,我不相信FM有那麼多資料.在我的認知,這種方式就是參數等化器,就是調音用的,不管FM怎麼吹.使用音控,真的有這樣丟臉?

    AQ的機器,Voicing和EQ是可以分開的,你可以只用Voicing測量,也可以用EQ.這時候它就是多段的音控.AQ是以1/6Oct來分段的,錄音室的專家當然可以用的很好(不然唱片怎麼做出來),一般用家若無對音域特別敏銳,不容易用的好,所以才會有用voicing來提供一個基準的技術.我想會上這網站的玩家應該沒人會相信機器量出來的一定對吧?一定都會去轉的嘛.
    所以參數等化器和圖示等化器有什麼不同? 工作選定點是預設(參數)和全域(圖示)而已
    你說是還原錄音源也好,空間響應修正也好,對擴大機和喇叭沒有不同,響出來的聲音喜不喜歡,好不好,正不正確,不都是耳朵收貨?為什麼在牆角放個吸音擴散板人人稱讚,用個等化器調音就罪大惡極---不,很貴的機器例外,因為它是調整軟體---造成聲音劣化?
    您這說法就模糊焦點了, 從頭至尾個人不曾說過使用等化器調音罪大惡極, 討論的重點仍在"測量"... 再者若沒人會相信機器量出來的一定對, 那為何還要用機器量? 求心安? 還是心理上比較踏實有個寄託? 好不好聽與正不正確是兩件事, 可能好聽且正確 也可能好聽但不正確或正確了但不見得人人接受...

    當系統能重播的訊息量越多 此系統要處理到至善的難度相對更高, 因此要快速且容易的搞到自己覺得"順耳"的方式 那就是讓訊息量減少 處理的難度自然降低, 真正要至善仍需最大的訊息量與耳朵聽覺上的最高順服度! (不信的話您可看一下您所測試的最後一張圖表曲線, 10khz以上的衰減,若不是刻意衰減就是系統表現不出來 再不就是使用在空間上的調音道具出錯, 很多樂器的倍音消失殆盡, 整個聽下來或許順耳但聲音是死的)

    這又讓我想起psycho說過的"破嗓之音", 該破的地方就要破 那才真實活生!

    所以, 即便有了圖示參數器(測量器), 曲線也出來了 但仍無法善加運用也枉費了這部機器

    題外話: Pagode音響架很好,但不是每一部機器都適合被放到Pagode音響架上, 體質不佳還真經不起被完整重現的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