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投票結果: 您的音響室做過測量嗎?
- 投票者
- 154. 您不可以參加此投票
-
做過很多次 (3次以上)
-
做過1~3次
-
目前沒做過,以後想要做
-
沒做過,暫時也沒想要做
-
2010-09-11, 05:35 PM
#101
作者: 葉sir
如此測試精神..可嘉.!
本站 聞人們.都去 pk 訊源了..今晚有好戲啦.
現場PK嘿!新器材到家先唱個三 五天聽聽過了一星期二星期才專心聽。要聽的好放鬆慢慢聽一人二人還行,拔線開關机前15分到半小時音都不正確。机器要Run in 人聽的情緒也要 Run in
玩了半輩子的音響 世間喧嘩 不如孤獨 寧靜 思想 深山幽谷中的一股清泉
-
-
2010-09-11, 09:20 PM
#102
作者: 999369
但品質優產品好的品牌廠商之產品,高品管的生產 專業的測量過了並且有資料,還須要再測嗎?;是要測產品的品質是否原廠正確 還是是要測在自己系統上發音的品質
問題是,那些資料都不是我們消費者拿得到的:O:O 大部份的廠家只有提供沒什麼大用的資料. 先不提那些家電大廠(Sony, Yamaha,等等),我就很少看到,比方說,Crown 有提供什麼很詳細的資料,有像100Watt into 4 Ohm load less than 1% THD,就很好了. 有時候,input/output impedance 也沒標,是all channels continuously driven 還是 one channel only,這還是專業大廠耶!:O:O
-
-
2010-09-11, 09:29 PM
#103
作者: 999369
曾參過一些豪宅裝修非常華麗,也裝了全屋的系統連線全遙控系統音響,全是裝修在裝璜內傢俱櫃內,空間音的音的處理裝璜美觀為第一,所以一定要EQ來處理說他們不懂玩音響不知聽好聲,麥景圖功放JM Lab全屋音響花了60萬美金,朋友包工程一組人二星期才裝完。這情況EQ該不該用。:^)
豪宅當然要用EQ,
而且要加最頂級的.
不然頂級的EQ誰買呢?:o8):P
-
-
2010-09-11, 10:45 PM
#104
-
The Following 7 Users Say Thank You to kevintra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0-09-11, 11:10 PM
#105
很多人提到等化器,就好像提到牛鬼蛇神一般. 其實,您的音響器材裡早就有等化器了!等化器的功用,說穿了,就是把某些頻侓的聲音減弱,把某些頻侓的聲音增強.
您的唱放,一定有RIAA等化,不然您的唱片就不能聽了!
您的CD player裡有low-pass filter來把,比方說,20KHz以上的頻侓砍掉. 這也是等化啊!
除非您是用全頻喇叭,您的喇叭裡一定有分頻器,您猜您的分頻器是作什麼用的?啊!您猜對了
那,您還要對等化器那麼恐懼嗎?:O:O 以前的類比等化器(特別是中華路外面擺一排的),作的不好. 新的數位等化器和當年的路邊貨,早已不能同日而語了. 問題是在用的人會不會用(我是不很會的那個:O),機器的問題其實相對的小很多. Disclaimer:auto-eq 的問題很多,最好是多量幾個點,自己再加減看看.
-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kevintra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0-09-12, 12:10 AM
#106
作者: kevintran
我想Martin大有好幾點意見是我不能同意的,
1. 廠商測量喇叭的目的和我們消費者測量的目的不完全一樣!廠商是要知道某種單體,某個crossover的topology,某個零件,某個箱體的外型,等等對喇叭出來的聲音有什麼影響. 要是用room response,變數太多了!好的廠商不會那麼傻吧?
2. 空間對聲音的影響絕對是很大的!這麼說好了,如果您的聆聽室在 80Hz有一個+20dB的駐波,這個駐波您用什麼喇叭擺位都消不掉. 偏偏您對這個頻侓的聲音又特別敏感.請問您是要換線?換擴大機?換訊源?要是我,我要不就用bass trap要不就用等化器.
3. 如果您手邊有一些唱片有,比方說,1KHz到2KHz的突起,100Hz左右有令您聽不下去的凹陷,您為了“修正錄音“用FM前級或Cello調色盤去調整這些問題. 而我呢?我的房間碰巧和那些錄音有同樣的問題,我放每張唱片都需要”修正“,所以我用等化器去做同樣的”修正“. 您說,這兩者有什麼不同嗎?對後級或喇叭來說,它們看到的訊號有什麼不同嗎?:O:O:O:^):^) 它們會分的出來,” 哈!這是修正錄音用的,我要好好唱!啊!那是修正空間的,讓我亂唱一氣,嚇死那個用等化器修正房間的傻瓜:O:O:O“
4. 一條牛,牽到北京,還是一條牛. “維也納愛樂到國家音樂廳”,他們不會變成“NSO在國家愛樂廳”. 沒錯,您只有到維也納愛樂廳,才能聽到維也納愛樂廳的聲音. 但我想聽眾買票是去聽“維也納愛樂”的演奏不是去聽“維也納愛樂在維也納愛樂廳的演奏”. 我想這是很明白的.
另外,您在別的post中提到,在很爛的展覽房裡,聽到很感動的聲音. 這,好像和用等化器去“修正”房間與否沒多大關係吧?就算在浴室裡,如果調整合宜,我想要弄出讓人感動的聲音也不是不可能吧?:O 另外,聰明的廠商可以選不會“自曝其短”的錄音啊!這個可能性太多了,好像沒什麼好討論的
1. 大部分的喇叭設計要素其實電腦模擬程式都可以算出來。無響室測量主要的好處就是可以驗證「軸線上的頻率響應(也就是直接音)是否平直」,嚴謹的廠商甚至願意標示正負2dB的數據。若是直接音頻響曲線可供大家任意EQ來配合房間使用,那喇叭何苦追求直接音的平直呢?
2. 我在myav的討論串有提過,在此再澄清一次:低頻段的空間問題做EQ修正是可行的,只要用對方法測量跟修正(絕對不是只有「拉直曲線」這麼簡單)。大家應該都有發現,這幾年許多數萬元的主動式超低音都有附送麥克風與數位等化修正功能,如果這真是靈丹妙藥,數百萬的喇叭為何不送一個?
3. 錄音有扭曲跟空間有扭曲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情。一個是直接音、一個是間接音,兩者到我們耳朵的時間差約在數十毫秒之間。若是音響系統在數十毫秒之間發出的聲音訊號是沒有變化的,那我們也不必管什麼時基誤差、上升速度了。我們的聽覺會以直接音的印象為主,不然我們大可以在喇叭背面聽音響。
4. 之所以用維也納愛樂做例子是有原因的。這是唯一自己擁有名琴給樂手使用者的樂團,也就是說,不管演奏空間的變化,他們認為聽眾應該都能夠靠著直接音,聽到維也納愛樂想要營造的特殊音色。
另外,能讓我心蕩神馳的音響系統絕對不會是只有放某些音樂好聽這麼簡單而已。我對我的聆聽標準還算有點自信。:o 您提出的問題我相信也是很多音響迷們都會有的疑惑,加分!
劉名振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marti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0-09-12, 01:03 AM
#107
-
-
2010-09-12, 01:11 AM
#108
作者: kevintran
林先生的文章最少是有褒有貶。 :*:*
謝謝你的厚愛,但我必須說,至少在兩年前,那時我還完全無法抵抗這個該死的評論環境-這個只允許評論員要「君子有成人之美」,只能寫「好,很好,非常好」的評論環境,寫一點點惡言,代理商,經銷商就會跳腳說:你們雜誌評論員很不會寫,很不懂聽,同時,手中還拿出另外一本同業雜誌說:你看人家比你們專業多了。那個時候,我也寫過很多閃閃躲躲,隱惡揚善的文章。我不怕承認這種事情,且我也希望這些爛文章可以在我們雜誌的部落格公開給大家檢驗。
上述情況我忍受了許久,總算在兩年前,我逐漸可以當家作主,獨當一面,我才敢開始說我想說的話。於是,當媒體環境都在稱讚去年FM Acoustic音響展上的聲音有多好時,我仍然持我的看法:現場的聲音糟透了。之所以我敢這樣說,因為我在日本,在台灣某位玩家家中聽過調整好聽的FM Acoutic。最讓我意外的是:台灣的演出居然是原廠自己調的,於是,這更不能讓我忍受了,全部寫在雜誌。當然,事後我也得到一些來自公司業務的責難,因為這些負評害他們拉不到廣告了。也有來自總編的責難,因為他跟全台灣的代理商都是舊友,所以這些長輩總愛直接告京狀。
又曾經有家耳擴,我記得My Hi-End這裡的評論寫得嚇蝦叫,但我從他是試作機聽到正式出貨品,都認為問題很多,最後,我作了大篇幅的報導,找來各家旗艦耳機,來檢驗該耳擴是否「全能」,並且不只是利用聽感,還利用「測試」來輔佐我的聽感。最後文章出來,當然又害業務被罵了,而原廠甚至找了我們總編去聊聊,我很不以為然。
我想我一直是高傳真的頭痛人物吧。但是,每每總編約談我時,我只問他:你為什麼崇拜張繼高?高傳真的創刊精神是什麼?如果有一天我們總編回答我:高傳真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聽命廠商的聖旨,看前說話,寫好聽的話,聯合欺騙消費者,大家相安無事,你賺你的,我賺我的,那我當下立刻走人,別浪費我時間。工作多的是,我不怕沒頭路的,我只想作自己喜歡的,且不愧對良心的工作。
一直以消費者的民意代表自居,一直以評論就是主觀的觀點(這世界上沒有客觀的,除非你是一個沒有個性跟主見的人)來看待評論這件工作,所以我寫得評論文字就完全代表我的品味,我的美學,我的價值觀為己念,正是如此,當我現在能力夠了,我才更能作我自己。鍾愛的器材,我願意用不合成本的方式大幅報導,絕得美中不足的器材,我會用有褒有貶的方式給與鼓勵與「愛之深,責之切」的期勉。最糟糕的是,有些器材實在讓我聽不下去,寫不下去,就Pass給別人去寫,敬而遠之。總之,我不希望掛上我名字的文章有任何虛言欺騙,任何汙點。這樣的堅持,不只是寫音響評論,也包括我在寫影評,寫樂評,寫藝評,寫社論,參與社會運動等。畢竟自己的個人招牌還是要顧,尤其當你要作到一位讓人信任的評論員時,受到的檢驗越多,自我要求就要更高。
回到這串討論串關於「測試」的看法。眾所皆知,高傳真是本非常強調「測試」的雜誌,我們從擴大機、喇叭到AV擴大機,電視投影機都有測試儀器(其實,還有一套測試耳機的假人頭,但已經壞了,修理費太高,作罷)。社內幾位長輩總認為完全理性的測試數據會比經常受感性因素左右的人耳聽感更值得信賴。但是,我抱持不同的看法,我認為:美學賞析是無法用理性、數據、科學去完全解釋分析的。測試存在的意義只能幫助我們解釋「原來這個廠牌喜歡創低頻衰減快,高音失真多的聲音阿」,「這個人原來喜歡創低頻衰減快,高音失真多的的聲音阿」。當然,測試數據也可以幫助某些音響設計者:「你看,你的低頻衰減過快,高音失真過多,應該要怎樣做才會達到你想要企及的聲音」。但是,我最忌諱的是:「你的低頻衰減過快,高音失真過多,這個聲音是錯的」。錯的?如果人家就是想創造這樣的聲音怎麼辦?我們憑什麼用我們的主觀去評斷對方是對的,還是錯的?美學賞析分明就沒有對錯,只有喜歡或者不喜歡。
如果說,設計音響都是要朝全頻段平直,低失真為共同最高目標,沒作到這個目標,全都是垃圾,那麼我所聽過,所測試過的音響有99.99%都是垃圾,唯一少數真的全頻段又平又直又沒什麼失真的,像是瑞士的Soulution就是那少數的0.01%。但說實在的:「水至清,則無魚」,這種乾淨見底的聲音我實在無法喜歡,倒不如回去聽以前的床頭音響,會感覺「人味」多了些。儘管如此,我還是會給予達到品牌設計觀的Soulution應有的肯定與鼓勵。
再說:評論觀點若是如此機械化,統一化,那麼全世界的音響應該就只有一種聲音而已?全世界的鑑聽喇叭都只能有一種標準?全世界的錄音設備都只能有一種音色?這樣的世界,你們可以想像嗎?
行文至此,我必須強調,身處在最重是測試數據的高傳真,我不是一個反對測試的評論員,但我認為測試數據只是在輔佐我去檢驗:1.我的聽感心得有無錯誤?2.原廠所提供的標稱數據有無誇大不實?3.原廠的品牌聲音美學其來何自?上述三點,前兩點非常好理解,第三點則很有趣:這是一種我們過去在評論音樂,評論藝術,評論政治(人物)時最常作的「縱向分析」。在音響圈,有些品牌總是作出「低頻很少」,或者「大中音」,或者什麼特性的聲音。在我看來,如果該廠牌,該設計師每套音響都作這樣的聲音,我認為這一定是該廠牌所想表達的品牌獨特美學。測試過後,發現真的是這樣,那麼我絕對不會說他的測試數據有問題,不對,不正確,不真,我會說:「他們又繼續保持他們的品味,美學,格調,作出他們認為好聽的聲音」。或說「其音響性雖然某些人會不以為然,想表現的,如果你不喜歡,就別買了,反正他們本來就不是要賣給你的。」
順帶一提,我從來不會拿數據來說某個器材,某個喇叭作對了,還是作錯了,是正確的,還是不正確的。有關對、錯、正確這些字眼,我一質避諱使用,因為實在太武斷了,我沒有權力去評斷什麼是對的,錯的,正確的,頂多只能說『「我認為」是對的,錯的,正確的,但你們要不要接受又是另外一回事。你不認同嗎?我們來繼續討論下去。』
寫了這麼多,我想我已經交代完我對測試這件事情的看法與使用方法。最後,我還想分享另一層觀點:無論是測試擴大機,唱盤,喇叭,所有的測試儀器裡頭少說有10幾項項目可測,多則數百種可測,我們常見到的不過那幾種測試,但我們所聽到的聲音卻是所有測試項目加總的結果。甚至說,有些聲音,某些特性還不包括在儀器可測試的容忍範圍內,譬如說低至於0.000x以下的失真值,但還是被我們人耳聽到了。光是如此,我們就能把測試奉為絕對標準,而否定敏感度更高的人耳嗎?
反過來思考,人耳受內在感性因素,外在民族性,溼度,緯度,燈光等變數影響過多,即便是同一環境,同一時間,同一系統,不同的兩個人聽同一套音響還是會有不同的感覺,此時,測試數據就變成相對公正的評斷標準。但這個時候拿出來數據不是要爭得你死我活,證明「我的聽感才是對的」,而是:「原來你對高音比較敏感」「我對高音沒有好感」。
寫了那麼多,但願各位能理解我對儀器測試與人耳測試的觀點與看法。分享一下我的工作習慣:先人耳試聽,然後再去看本刊的測試數據,檢驗我的耳朵有沒有壞掉。如果儀器測試跟我的耳朵聽感結論不同,我會去想是不是我搭配錯了,是不是哪裡有問題了,如果還是找不到答案,我只能說音響真是一門很玄的美學賞析。
最後,再分享剛剛我所提到聲音與民族性的關係,這也是我經常在文章提到的「民族性聽感」:英國人講話偏中低音,所以他們的音響就是以中低音表現為主,如果你理解這點,就不應該抱著數據說:這英國喇叭的高音表現爛透了。同樣的例子還有:德國民族講話每個子音都要發的清清楚楚,抑揚頓挫異常有力,收尾短(Attack大,Release短);法國民族相反,尾音都要拖一下,浪漫一點(Attack小,Release長,難怪延伸式喇叭多)。美國就是喜歡吃24Oz牛排,建築物走陽具崇拜的國家,什麼都要大,所以音響大,功率大,但聲音表現又有其東西岸之分,也反應有其多民族熔爐的個性。至於日本呢?一個日常生活就用假高音招呼客人的國家,音響當然是走高音調。北歐呢?緯度那樣高,空氣那樣稀薄,聲音普遍會那樣乾淨,有點潔癖感也就不足為奇了。
如果尊重各國民族性,不管我們用人耳,還是用儀器來檢驗這些國家的音響,都要先認同他們的民族性,再去談評論這件事情。
如果全世界的音響都只有一種聲音,我希望現在就是2012年,讓我死了算了。
以上
高傳真,林家樑。
-
The Following 18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zaralin For This Useful Post:
8850168,ahniou,AndyChu,DeadHeart,ericc0922,gotowin,jackiex,jagdzaku,kevintran,lyyoung,milescheng,Musk,psycho,remo,taipei 101,Yeh捨,布萊客
-
2010-09-12, 01:57 AM
#109
作者: martin
2. 我在myav的討論串有提過,在此再澄清一次:低頻段的空間問題做EQ修正是可行的,只要用對方法測量跟修正(絕對不是只有「拉直曲線」這麼簡單)。大家應該都有發現,這幾年許多數萬元的主動式超低音都有附送麥克風與數位等化修正功能,如果這真是靈丹妙藥,數百萬的喇叭為何不送一個?
3. 錄音有扭曲跟空間有扭曲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情。一個是直接音、一個是間接音,兩者到我們耳朵的時間差約在數十毫秒之間。若是音響系統在數十毫秒之間發出的聲音訊號是沒有變化的,那我們也不必管什麼時基誤差、上升速度了。我們的聽覺會以直接音的印象為主,不然我們大可以在喇叭背面聽音響。
2.最後那個問句,說真的,不是很好的說法...是吧?
3.正巧前陣子不默老先生正好提到人們可以輕易的分辨電話中的說話者,但,我們也很清楚的知道,電話300~3KHz的頻寬明顯的漏了一堆訊息,失真嚴重囉~
記得曾看過,愛迪生初發明留聲機時,聽到的人都說那聲音像真的一樣~
會不會,如今的我們聽受到空間影響很大的一套HiFi系統,也如當年那些聽聞留聲機之聲的人一般呢?
正面對這點的回答是,沒錯,空間影響雖大,人耳對直接音似乎更敏感,
在同一空間中,也能明確分辨出不同的器材的優劣與特質,
但,我們追求的不是高傳真嗎?能除去那些間接音,不是更好嗎?
倘若間接音帶來三分的缺點,若任何除去間接音的手法,能移除這三分中的二點五分,但也加上了另外一種一分的缺點,
這造成最後只有一點五分的缺點的手法,是否值得?
更何況,某些空間中駐波甚至高達15dB以上!豈止三分?
可別說靠喇叭擺位手法,三公尺空間哪來的地方擺?
若是在這樣的空間,以一分的缺點來換掉那15dB駐波,是否值得?
口袋裡的錢,總是不夠多,你我都只能妥協,
求的不過是找個總體效果較佳的妥協法而已。
最終的,還是老話,耳朵聽了算。
又,我想,EQ與空間這題目,似乎該轉到另一個主題去討論吧?
擺在這裡似乎離題了...
作者: tzaralin
如果全世界的音響都只有一種聲音,我希望現在就是2012年,讓我死了算了。
以上
高傳真,林家樑。
說的好啊~
我想,我們都知道,我們所說的“測試”,不是用我們的耳朵,而是用儀器,
儀器不是我們的耳朵,測試的方法,也不見得是用我們耳朵聽聲音的方式去測,
誤差在所難免。
最終驗收,當然還是靠耳朵,
但,你我也都不能否認,某些測試似乎與我們耳朵聽聲音的方式有正關聯,值得倚重吧?
只是,別搞錯了輕重,耳朵,才是最終驗收者,
可別買鞋還得回家拿尺啊...
-
-
2010-09-12, 02:07 AM
#110
StevenCheng將軍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