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Martin大有好幾點意見是我不能同意的,
1. 廠商測量喇叭的目的和我們消費者測量的目的不完全一樣!廠商是要知道某種單體,某個crossover的topology,某個零件,某個箱體的外型,等等對喇叭出來的聲音有什麼影響. 要是用room response,變數太多了!好的廠商不會那麼傻吧?
2. 空間對聲音的影響絕對是很大的!這麼說好了,如果您的聆聽室在 80Hz有一個+20dB的駐波,這個駐波您用什麼喇叭擺位都消不掉. 偏偏您對這個頻侓的聲音又特別敏感.請問您是要換線?換擴大機?換訊源?要是我,我要不就用bass trap要不就用等化器.
3. 如果您手邊有一些唱片有,比方說,1KHz到2KHz的突起,100Hz左右有令您聽不下去的凹陷,您為了“修正錄音“用FM前級或Cello調色盤去調整這些問題. 而我呢?我的房間碰巧和那些錄音有同樣的問題,我放每張唱片都需要”修正“,所以我用等化器去做同樣的”修正“. 您說,這兩者有什麼不同嗎?對後級或喇叭來說,它們看到的訊號有什麼不同嗎?:O:O:O:^):^) 它們會分的出來,”哈!這是修正錄音用的,我要好好唱!啊!那是修正空間的,讓我亂唱一氣,嚇死那個用等化器修正房間的傻瓜:O:O:O“
4. 一條牛,牽到北京,還是一條牛. “維也納愛樂到國家音樂廳”,他們不會變成“NSO在國家愛樂廳”. 沒錯,您只有到維也納愛樂廳,才能聽到維也納愛樂廳的聲音. 但我想聽眾買票是去聽“維也納愛樂”的演奏不是去聽“維也納愛樂在維也納愛樂廳的演奏”. 我想這是很明白的.
另外,您在別的post中提到,在很爛的展覽房裡,聽到很感動的聲音. 這,好像和用等化器去“修正”房間與否沒多大關係吧?就算在浴室裡,如果調整合宜,我想要弄出讓人感動的聲音也不是不可能吧?:O 另外,聰明的廠商可以選不會“自曝其短”的錄音啊!這個可能性太多了,好像沒什麼好討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