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1394 查看文章
[恕刪]11集 鋼琴,去聽那個 ㄣ ㄣ 哈一下就懂了!!

不過要為裡面被提到的大師喊冤,其實那就是他們的音色,不該被歸類到只有響度(吉利爾斯 跟 米開壘傑理)

怎麼可能有鋼琴大師光靠手指力度就能成名 ..還成名多時,甚至到現在
不想再像之前那樣問問題,但還是不經想問,為什麼要彈出 ㄣㄣ聲 才叫有音色?
[恕刪]
咦?我本來以為 1394 己經讀遍了我中日土木戈blog文章才發問音色問題,害我一直搞不懂為何還有疑問.... 現在看到你的問題,才發現你好像有幾篇沒有仔細閱閱讀喔!答案都在裡面....:P

http://my-hiend.com/vbb/showpost.php...3&postcount=80

我不是以『聲音的持續感』與『同樣的史坦威琴居然中低音的音色完全不同』兩個例子來說月何謂『音色營造』了?要不要以這兩個原則來討論看看?....:)

至於為何這個就叫做『音色藝術』,理由也很簡單;因為只有擁有上述能力的鋼琴家,才可以在演奏貝多芬的後期鋼琴曲之賦格樂段時,使用不同的音色標示不同的聲部,讓單純的鋼琴音樂出現堪與交響樂團相提並論的色彩感。相對的,沒有這種技術的,例如我深愛的吉利爾斯,演奏起拉威爾讓我吐血吐到爆。

至於這句話『怎麼可能有鋼琴大師光靠手指力度就能成名』有一個誤讀與一個問題...:) 讀是,我可沒有說『光靠手指』,尤其像霍洛維茲或吉利爾斯這種俄國派的鋼琴演奏家,反而是最不重視手指力而強調手臂力量的,所以不知道你的確實意思是?

問題是:成名的大師有沒有可能欺世盜名多時?我想我可以很肯定地說:有!至於是誰.....這個嘛.....這樣講好了,距今二十年前,阿胥肯納吉的貝多芬與莫札特被吹捧地比吉利爾斯與哈絲姬兒還更偉大,甚至少人認識Myra Hess。直到現在才終於沈寂下來;但是隨著『大DECCA』LP的瘋狂高價,阿胥肯納吉的貝多芬與莫札特拜『大DECCA』之賜又大師名盤了。我想這個例子應可以說明很多很多..... 更何況對於LP音響效果來說,玩大DECCA的LP族基本上我會懷疑他的音響水準有限....

而且,我這些影音不都昃證明了很多『公認』超高價老版位CD都禁不起檢驗嗎?那你猜何時這些唱片會崩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