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0-04-20, 10:56 PM
#121
psycho殺音響 第13集 2010高雄音響展CD導讀
psycho殺音響 第13集 2010高雄音響展CD導讀
psycho殺音響 第14集 2010高雄音響展CD導讀
psycho殺音響 第14集 2010高雄音響展CD導讀
psycho殺音響 第15集 2010高雄音響展CD導讀
psycho殺音響 第15集 2010高雄音響展CD導讀
終於全部剪輯完成!!!!
-
-
2010-04-20, 11:47 PM
#122
-
-
2010-04-21, 03:33 AM
#123
今天才發現這堆影片,搞到現在還沒睡 哈
先感謝 psycho 再感謝 sean333
其實前面1-10都比較無法全面理解,但懂了大致上的理論
11集 鋼琴,去聽那個 ㄣ ㄣ 哈一下就懂了!!
不過要為裡面被提到的大師喊冤,其實那就是他們的音色,不該被歸類到只有響度(吉利爾斯 跟 米開壘傑理)
怎麼可能有鋼琴大師光靠手指力度就能成名 ..還成名多時,甚至到現在
不想再像之前那樣問問題,但還是不經想問,為什麼要彈出 ㄣㄣ聲 才叫有音色?
補充:忘記說 psycho 的客與人,相當有活力、幽默(上面唯一的問題一定要答覆喔 )
-
-
2010-04-21, 03:40 AM
#124
-
-
2010-04-21, 03:59 AM
#125
-
-
2010-04-21, 02:05 PM
#126
 作者: kevintran
我只想說,有時候一個人的對人,事,或 物 的喜愛會受到外界的強烈影響。 我個人在還沒讀過Psycho大的文章前,我也是米開蘭基理,阿格麗希,還有很多DGG, EMI,Decca上有名的演奏家的忠實聽眾。原因無它,我壓根兒就不只到還有另外一種演奏的可能:O :O:O!至於您喜歡或不喜歡另外一種演奏的方式,那就像吃臭豆腐一樣,每個人都不一定一樣囉!  
附注:我想沒有人會否定Karajan受歡迎的程度,也有很多人認定他是大師。但我相信也有很多人不能接受Karajan的音樂美學觀點。很多人喜歡古樂團(historically informed performance),也有很多人覺得那只是搞怪。成名大師的演奏,並不一定是每個人都會認同的演奏。
那正是我發問及我想在這了解的原因
 作者: kevintran
說的對,但我問的是 "為什麼沒有 ㄣㄣ聲的就不叫音色?" 這才是我要問的問題,有誰向我解釋過嗎? 不要老是在喜歡與不喜歡上打轉。
我喜歡我會分享,但我從來沒去想改變別人的喜歡變成只能喜歡我的喜歡!
"為什麼沒有 ㄣㄣ聲的就不叫音色?" 告訴我直接點多說其他那些真的很沒重點,因為我還是不懂為什麼?
-
-
2010-04-21, 02:24 PM
#127
 作者: kevintran
附注:我想沒有人會否定Karajan受歡迎的程度,也有很多人認定他是大師。但我相信也有很多人不能接受Karajan的音樂美學觀點。很多人喜歡古樂團(historically informed performance),也有很多人覺得那只是搞怪。成名大師的演奏,並不一定是每個人都會認同的演奏。
對 Karajan 我一點都不熟,我只知道他喜歡演奏慢速柴一,我不太聽交響樂
我知道在這裡談音樂欣賞有著很大的難度,因為這是個音響論壇
聲明:不是在我侷限每次就幾位鋼琴大師,就表示我只喜歡這幾位,把他們當作神拜
我總得要拿我熟悉的來介紹起。
我知道你有 Aldo Ciccolini 的德布西,希望你也有 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 的
就兒童天地就好 L113 Children's Corner No.1 "Doctor Gradus ad Parnassum" (moderement anime) 第一首就好
去聽聽看當作被我騙一次也好,然後說看看你聽得的是甚麼? 兩邊
-
-
2010-04-21, 04:59 PM
#128
-
-
2010-04-21, 05:13 PM
#129
臉皮在厚一點繼續寫一些感想,不發問我自己的問題會比較少
在音響上絕對有必要聽出聲音的最正確性,但音樂則不是正確的聲音就是好音樂
好的音樂在於演奏者,是否正確表達出他所表達的音樂內涵
最好的鋼琴家舉例來自 Arthur Rubinstein 魯賓斯坦,先不管聽者聽不聽得出彈錯
但大家都知道他常彈錯是事實(本人也非常誠實承認),但是為什麼大家仍然喜歡他的音樂
音樂又好比古人寫的 詩 ,詩與白話文有甚麼差別?
至於是不是每個人,都覺得詩比較有文學上的美感,那是另外一回事
但音樂正如詩一般,音符才是白話文,演奏者該如何把白話文變成詩,音符變成音樂
簡言之太過清晰每個音符的聲音這變成白話文了 ..(為了清晰而清晰)
第三集在小提琴比較上那仁兄感受的極好
所以即便 MONO 是正確的小提琴,但 ..音樂,人們應該要聽得是音樂,而不是單獨小提琴正確的聲音
我不太看電視,但舉例歌唱比賽收視率比較高的節目,比較容易讓更多人懂
其中評審會對歌手說: 雖然你中間有忘詞(或唱錯),但整首氣氛處理得很好,我完全不感覺你唱錯。(當然沒唱錯絕對會更好)
這正是基於音樂,所以雖然細節出錯但音樂是好的,希望這樣生活化的舉例,大家能夠體會到欣賞音樂所該注意的不一定全然是細節。(或許也能說是聽覺上的缺陷美,明知道唱錯)
附註:
基於殺音響上 psycho 必然是少人能做或有的專業知識能力,請 psycho 把音響弄對了
之後音樂的事就真的得靠大家,不要太過在意聲音正確,應該多聽聽音樂所要傳達的是甚麼。
-
-
2010-04-21, 06:39 PM
#130
 作者: psycho
咦?我本來以為 1394 己經讀遍了我中日土木戈blog文章才發問音色問題,害我一直搞不懂為何還有疑問....  現在看到你的問題,才發現你好像有幾篇沒有仔細閱閱讀喔!答案都在裡面....:P
http://my-hiend.com/vbb/showpost.php...3&postcount=80
我不是以『聲音的持續感』與『同樣的史坦威琴居然中低音的音色完全不同』兩個例子來說月何謂『音色營造』了?要不要以這兩個原則來討論看看?....:)
至於為何這個就叫做『音色藝術』,理由也很簡單;因為只有擁有上述能力的鋼琴家,才可以在演奏貝多芬的後期鋼琴曲之賦格樂段時, 使用不同的音色標示不同的聲部,讓單純的鋼琴音樂出現堪與交響樂團相提並論的色彩感。
哇~抱歉你的文真的太多又長,我沒先爬文完  非常抱歉
等我有時間看完在一併後續的討論。
不對!!這些我看過了,如果是那幾篇文章,很抱歉容許我這麼說,這樣跛像您自己的一家之言
首先書籍上也會提到音色這兩字,然則這音色應該並非你所指定,或指稱的那種延續感
如此在寧您講述音響時一併提及,很可能造成危險的誤導,當他們讀到不管正確或錯誤的書籍 音色 這兩字已然變成一種誤導 ..
不過如果大家(包括書上)說的音色是指延續感,那一定要明確的告訴我不然我
不然以瑋現在的觀念還真的錯很大。
 作者: psycho
相對的,沒有這種技術的,例如我深愛的吉利爾斯,演奏起拉威爾讓我吐血吐到爆。
這我非常好奇,但我沒有CD 無法聆聽,能稍微說一下聲音上的特色嗎,是聲音上很乾嗎?
 作者: psycho
至於這句話『怎麼可能有鋼琴大師光靠手指力度就能成名』有一個誤讀與一個問題...:) 讀是,我可沒有說『光靠手指』,尤其像霍洛維茲或吉利爾斯這種俄國派的鋼琴演奏家,反而是最不重視手指力而強調手臂力量的,所以不知道你的確實意思是?
是這樣這是基於你說他們的鋼琴聲音,沒有音色只是力度的控制(響度)
我想指的應該是這點 夜深迷糊下弄錯了,說錯了抱歉 (為自己找藉口脫罪)
正確應該是[怎麼可能有鋼琴大師光靠力度控制就能成名]
 作者: psycho
問題是:成名的大師有沒有可能欺世盜名多時?我想我可以很肯定地說:有!至於是誰.....這個嘛.....這樣講好了,距今二十年前,阿胥肯納吉的貝多芬與莫札特被吹捧地比吉利爾斯與哈絲姬兒還更偉大,甚至少人認識Myra Hess。直到現在才終於沈寂下來;但是隨著『大DECCA』LP的瘋狂高價,阿胥肯納吉的貝多芬與莫札特拜『大DECCA』之賜又大師名盤了。我想這個例子應可以說明很多很多.....  更何況對於LP音響效果來說,玩大DECCA的LP族基本上我會懷疑他的音響水準有限.... 
阿胥肯納吉! 連我這個外行人都知道演奏 ..得很無感,這個在音樂上原本就不是運動比賽
我知道大家聽會覺得索然無味,我自己也是 ..也沒聽過他的貝多芬
但 吉利爾斯 米開朗傑理 不是這種盜世欺名的大師,這我 .. 我只肯定 米開朗傑理
吉利爾斯 我太不熟,不是我否認他。
 作者: psycho
而且,我這些影音不都昃證明了很多『公認』超高價老版位CD都禁不起檢驗嗎?那你猜何時這些唱片會崩盤?.... 
我不知道你指誰的唱片,但只要具有良好音樂性的CD 絕對是不會崩盤
除非大家都變得不會欣賞音樂了,只要聲音上的音樂。
附註:
交流之中或多或少有錯誤希望別介意,讓我能在錯誤中取得進步,先盡可能的直接,在求更進一步正確上的表達與溝通
一如武學上,先練一擊必倒,在求一擊必中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