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天剛回美國 (很難相信,我們這兒比台北還熱!(sweat)(sweat)). 趕快寫寫感想.
真高興這次回台能參加Psycho大的講座. Psycho大真是文如其人,非常風趣,也非常”臭屁“. 不過,我得承認,Pyscho大的“臭屁”是有他的根據和事實的.   
我遲到了一點,沒趕上小提琴的音色比較(只聽到一部份). 後面的音響大展CD的評論,倒事都聽到了. 我還沒拿到CD,所以沒法驗證Psycho大講的重點(主惟大,麻煩您快些寄,小弟望眼欲穿呢(bow)(bow)). 不過,我倒是聽到小牡神的第五段的鞭擊聲. 哈!和我在家裡聽到的差不多(新天新地的高音更清楚些).
該去上班了,再續......
-
-
My-HiEnd《殺音響》座談會序論:從科學哲學的思考談『正確』
於是從上述的論證,我們歸納一個最簡單最好玩的現象:《殺音響》。拿公認錄音效果絕佳的第一版CD與便宜大全集紙盒CD相比,明顯可聽出正確音響會彰顯出最大的差距,而錯誤音響會減小差距。這個現象是舉世公認的,連這麼最起碼的共識都要質疑我就完全沒輒了......:P 好,循著這個共識,我找到幾組唱片都是最流行的第一版CD,二手市場超高價,這些通通是我所謂的第二組。相對的我找到相同的演奏家與相同的曲目,差別在於正確的錄音或轉錄,OK,它們就是第一組。結果第一組與第二組的各種操作,通通符合上述判準。OK,第一組就是『正確錄音』,第二組就是『錯誤錄音』,除非你敢公開宣稱便宜大全集的CD比第一版CD更好聽、更正確......
其餘恕刪, 減少空間,想請教psycho一些問題:
1. 如何判斷一張 CD 是不是"第一版CD"
2. 文章中提到的'第一版CD"是第二組 ,第二組就是『錯誤錄音』,那第一版CD 都是『錯誤錄音』嗎?
-
-
 作者: watson0612
教學評鑑,我給滿分!您這樣的老師學生不會打瞌睡的!
教學評鑑?watson0612 是同行!....
 作者: scs
好狠!....本是同艮生,相煎何太急?....:P :P
 作者: wei123wei123
看了一下影片,本人跟文章一樣,
只能說PSYCO老師是雅痞,0.0
說話就是蠻P的,哈哈,希望沒有冒犯,趕快來殺音響
雅痞?雅痞不都是裝西裝打領帶的?那會是我這個樣子....
 作者: chariots
哈哈!小弟倒覺得psycho老師這樣給人感覺很『真』 
真是謝了,我就是偏愛『真』....
 作者: kib71350
所以這結論告訴我們 真正想聽的演講一定要擠到前排啦 ... 反之就躲後面啦 
好的,我跟坐後面的通通結仇了.....咦?好像就是小葉坐後面?.... 
 作者: Tommy Chang
話雖如此, 我還是要幫 Sonus Faber 說句公道話8),....[恕刪].
我完全同意 Tommy Chang 上述觀點喔!我一向認為:什麼叫做正確、錯誤、好聽、難聽.....一點都不重要,要把我所謂的『正確錄音』改名為『三八錄音』我也一點都不反對。重要的是,我們有沒有真真實實地理解自己最忠實的聽感?所以 Tommy Chang 如此忠實的聽感描述比什麼都重要....
 作者: remo
其實我是先接收到psycho兄的理念在先,而是在聽到林老闆的座談之後,才對psycho兄的想法有更多的理解,對我而言那是場有很收穫的演講,甚至有了極大的改觀!:o
到底有什麼改觀?說來聽聽,暗罵我也無妨!.... 
 作者: kevintran
[恕刪]真高興這次回台能參加Psycho大的講座. Psycho大真是文如其人,非常風趣,也非常”臭屁“. 不過,我得承認,Pyscho大的“臭屁”是有他的根據和事實的.   
[恕刪]
該去上班了,再續......
等你的完整心得喔!........寫完了再來虧你!...
-
-
 作者: teddy-wu
1. 如何判斷一張 CD 是不是"第一版CD"
2. 文章中提到的'第一版CD"是第二組 ,第二組就是『錯誤錄音』,那第一版CD 都是『錯誤錄音』嗎?
第1:如何判斷我不夠專業,我只知道我幾乎是台灣第一個買下來的(198X年),應該就是第一版....:)
第2:慘了,真的造成誤解了....
前文首先談到EMI FRANCE第一版CD,是『第一組』,相對的『第二組』是紙盒大全集。
再來談到的第一版CD是PHILIPS、DG、KLAVIER..(DECCA、EMI ENGLAND),它們通通是『第二組』,相對的第一組請參考前面列表。
第一組與第二組最主要的差別是『錄音方式』,為了客觀比較,所以才會故意拿錄音正確的兩種不同版位CD拿來當成比較基準。
-
-
我其實滿想知道小葉大大當天放的韓國流行樂是哪張唱片說!.....印象中的流行專輯普遍加油添醋不是?...呃~~~似乎與這個主題沒啥關係吼!
-
-
-
-
 作者: 小葉
其實stsd最厲害的是韓國流行樂
要請他來解答啦
怪不得今天去他那時 ,正在撥放的就是韓國流行樂 !!
-
-
 作者: psycho
第1:如何判斷我不夠專業,我只知道我幾乎是台灣第一個買下來的(198X年),應該就是第一版....:)
第2:慘了,真的造成誤解了....
前文首先談到EMI FRANCE第一版CD,是『第一組』,相對的『第二組』是紙盒大全集。
再來談到的第一版CD是PHILIPS、DG、KLAVIER..(DECCA、EMI ENGLAND),它們通通是『第二組』,相對的第一組請參考前面列表。
第一組與第二組最主要的差別是『錄音方式』,為了客觀比較,所以才會故意拿錄音正確的兩種不同版位CD拿來當成比較基準。
那天有提到海飛茲,你有提到為了迎合大家印象中的冷冽所以cd再製時故意把成弄成硬梆梆沒感情,這兩天把海老的LP通通拿出來聽一遍!速度是快一點觸弦力道沒那麼重不過很有感情呀,有點像加快版的francescatti,只有mono錄音轉成stereo的線條硬一點,再把cd通通拿出來,哇勒有夠難聽當初怎麼會去買這些垃圾(sweat)(sweat)(sweat)現在聽布拉姆斯小協,rca red seal的,好像一張250有夠細膩好聽小提琴跟樂團比例還算正常,比柯岡那張emi重刻版好多了(ED1好像好幾萬),柯岡好像站在舞台前面樂團在後面很遠的地方縮成一團.............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scs For This Useful Post:
-
 作者: 小葉
其實stsd最厲害的是韓國流行樂
要請他來解答啦
小葉貼照片吧?當天比試的四組唱片分別是什麼,幫我貼一下....
-
-
 作者: scs
那天有提到海飛茲,你有提到為了迎合大家印象中的冷冽所以cd再製時故意把成弄成硬梆梆沒感情,這兩天把海老的LP通通拿出來聽一遍!速度是快一點觸弦力道沒那麼重不過很有感情呀,有點像加快版的francescatti,只有mono錄音轉成stereo的線條硬一點,再把cd通通拿出來,哇勒有夠難聽當初怎麼會去買這些垃圾(sweat)(sweat)(sweat)現在聽布拉姆斯小協,rca red seal的,好像一張250有夠細膩好聽小提琴跟樂團比例還算正常,比柯岡那張emi重刻版好多了(ED1好像好幾萬),柯岡好像站在舞台前面樂團在後面很遠的地方縮成一團.............
scs 上課很認真嘛!..... 
當初(1950、1960?一時忘了)人人都說海費茲冷冽,以上引自我在《古典音樂雜誌》的舊舊.......舊文:
『 海費茲的台風和超技給人一種冷靜無情的印像,但艾爾曼(Elmam)則被認為較溫暖;如果在實驗室中不告訴受試者目前播放的是誰的演奏,則相同曲目下,評海費茲是冷靜無情的比例不會太大;針對某些特定曲子,受試者反而會一面倒地主張艾爾曼是冷靜無情的。』
記得這個音樂心理學的實驗好像就是在1960左右,因此有上述有趣的實驗。問題是,縱使有這個足以嘲笑音樂的科學實驗,當時的樂評與愛樂者仍然『不敢相信自己真實聽感』,只願相信『廣告文宣的形容詞』,繼續堅持著海費茲很冷冽的『謊言』,一直延續到1980之後的CD時代。
CD時代開啟了唱片市場徹底商業化、毫不精緻的『庸俗時代』,唱片大廠尤其嚴重,連一些法國小廠都跟著死掉(例如CALIIOPE)。為了行銷更多海費茲的唱片,迎合所謂冷冽就是客觀忠於原譜的文宣口號,很明顯的所有CD的音質都徹底與LP完全相反、聽起來變得非常冷冽(高明的音響家會覺得扭曲與不自然),比我家中四十年的台版盜版LP還糟糕。
而且相反的,華爾特被公認很溫暖,所以明明相同的唱片公司,CD偏與LP一樣溫暖。歸納這些證據,我敢保證一定是製造CD時主動幫海費茲加料來營造『冷冽的謊言』,反正他們的銷售對象不是我們這種發燒友,而是一大堆沒有信心忠於耳朵又想學習入門古典音樂的有心人;這些人就被這種謊言活生生踐踏了,日後會對古典音樂有多少『真心的好感』實在令人懷疑!
幸好我們是玩物喪志、沒有人文只有科學的發燒友;正因為我們只有科學,所以更可以擺脫『古典音樂市場學』裡的種種假象。海費茲只是其中之一例而己.....:P
相對的,EMI FRANCE明明是唱片大廠,卻可以保持一定的錄音藝術之客觀性;只可惜面對現代的微利趨勢,超低價唱片是絕對不可能有良好的聽感的。有極少數約一張260左右的EMI FRANCE是極極少數演、錄、版位三者妙絕的唱片,偏偏都是在台灣極端不知道的法國歌劇或喜歌劇;有誰聽過法國喜歌劇《微笑之國》?還是以中國當成背景喔!偏偏知名度完全比不上杜蘭朵,對大家來說曲目應該太冷門了,比新天新地的唱片還要更冷門....:P
所以我花了無數錢試了半天,最後還是乖乖去新天新地買唱片比較安全....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