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共66頁 第一第一 ... 13212223242533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221 到 230 共計 652 條
  1. #221
    註冊日期
    2009-06-24
    文章
    205
    Thanks
    45
    Thanked 13 Times in 7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小佐 查看文章
    上次聽何老大分享空間處理前"拍手測試"獲益良多喔:O:P:*
    請教如何測試?謝謝.

  2. #222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小佐 查看文章
    上次聽何老大分享空間處理前"拍手測試"獲益良多喔:O:P:*
    我也要請何大分享~~

    我也常用拍手這招 但是............

    在房間各個地方拍手確實得到的殘響資訊不同,但是卻不知道怎樣把這種資訊轉化成空間處理的方向(sweat)

  3. #223
    註冊日期
    2007-06-12
    文章
    4,126
    Thanks
    9,257
    Thanked 688 Times in 39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chsiang 查看文章
    我也要請何大分享~~

    我也常用拍手這招 但是............

    在房間各個地方拍手確實得到的殘響資訊不同,但是卻不知道怎樣把這種資訊轉化成空間處理的方向(sweat)
    這塊那天時間不夠所以我也想學習~~~~~~~~~:P

  4. #224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chsiang 查看文章
    我也要請何大分享~~

    我也常用拍手這招 但是............

    在房間各個地方拍手確實得到的殘響資訊不同,但是卻不知道怎樣把這種資訊轉化成空間處理的方向(sweat)
    拍手這招,主要是測試(記得是 )500hz左右的殘響,

    如 chsiang 兄所言,(看chsiang 兄問話,其實就知chsiang 兄是大玩家)

    在不同的地點可簡單得到不同的殘響資訊,

    所以我到燒友家,如果沒有不禮貌之虞,

    一定是先拍拍手,看看空間資訊為何.


    對明顯的臭蟲/問題,

    如短邊平行面的 echo 可簡單發現,

    太長,太短的殘響也可簡單發現.

    以上其實均是空間處理重點.均可立即得到處理方向.


    如果您熟悉您的空間,

    您還可約略猜到空間處理異動後頻率的變化.

    甚至您會發現,不同時點您的空間會有不同的殘響.:o

  5. #225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前吸後擴

    這次在高雄音響展演講,

    特別提到"前吸後擴",

    百分之 99.9 的音響人均認同,

    但前吸後擴是對的嗎?

    我認為前吸後擴的說法絕對是錯誤的,

    絕對不可以把音響室 speaker 背牆吸太多,

    個人的經驗,音響室 speaker 背牆是能量來源,

    只能適當吸,絕對不可過度.

  6. #226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查看文章
    這次在高雄音響展演講,

    特別提到"前吸後擴",

    百分之 99.9 的音響人均認同,

    但前吸後擴是對的嗎?

    我認為前吸後擴的說法絕對是錯誤的,

    絕對不可以把音響室 speaker 背牆吸太多,

    個人的經驗,音響室 speaker 背牆是能量來源,

    只能適當吸,絕對不可過度.
    大家認同的前吸後擴不知道是不是來自Control Room的Live end dead end概念?

    我也認為LEDE不見得適用在聆聽室,因為功能取向不同.....

    前擴後吸,讓能量從前方來應更能符合一般音樂演奏的情境,且同時利用擴散避免喇叭後牆反射音對音場與定位的影響......

    希望何大再多提示一點!!

  7. #227
    註冊日期
    2008-09-05
    文章
    123
    Thanks
    15
    Thanked 15 Times in 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查看文章
    這次在高雄音響展演講,

    特別提到"前吸後擴",

    百分之 99.9 的音響人均認同,

    但前吸後擴是對的嗎?

    我認為前吸後擴的說法絕對是錯誤的,

    絕對不可以把音響室 speaker 背牆吸太多,

    個人的經驗,音響室 speaker 背牆是能量來源,

    只能適當吸,絕對不可過度.
    一吸多活生感就死光光

  8. #228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chsiang 查看文章
    大家認同的前吸後擴不知道是不是來自Control Room的Live end dead end概念?

    我也認為LEDE不見得適用在聆聽室,因為功能取向不同.....

    前擴後吸,讓能量從前方來應更能符合一般音樂演奏的情境,且同時利用擴散避免喇叭後牆反射音對音場與定位的影響......

    希望何大再多提示一點!!

    Control Room 多半很小,

    speaker 多半很近,設計不一樣.

    原本就是要低殘響的dead room.


    小弟的經驗,喇叭後牆其實是很重要的區域,

    如果您的系統夠敏感,放一張小地毯,

    就會有大變化.


    為什麼大家經驗上,喇叭後牆最好不要用大片玻璃?

    一方面聲音很容易跑到外面,

    一方面聲音不好控制.




    所以不建議強調前吸後擴,

    免得大家拼命吸,把活生感吸掉了.

    建議適量吸,盡量擴.

    看一下 audio research 的 listening room.

    能存活這麼久的公司,您可多放些眼光.


    您看到什麼呢?


  9. #229
    註冊日期
    2007-12-25
    文章
    25
    Thanks
    5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預設

    請問如因空間限制,喇叭背牆非得是落地窗時怎麼辦?當然有裝窗簾,可是若因採光原因
    白天窗簾一定得打開時怎麼辦?

  10. #230
    註冊日期
    2009-03-26
    文章
    7,165
    Thanks
    1,484
    Thanked 2,877 Times in 1,481 Posts

    預設

    兩叭間~有支大圓柱 ....
    虛空有時盡 我願仍無窮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