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0-03-04, 09:55 PM
#1191
我現在剛開學很忙,又忙著寫高雄音響展新天新地的唱片介紹,希望不會忘了這個討論串..... 
前幾次去 rendzaw 那裡聽 LP 與玩音響,先是確定那幾張 FORLANE 的 LP 是我所聽過『最』頂級的 LP 之一,太可惜了!根本不知道去那裡買....;(
可是,FORLANE 的 CD 卻很明顯次於新天新地的幾個超強廠牌,說不定還是最普通的那一級。也就是說, FORLANE 的錄音還不算是現代錄音藝術中最最頂尖的,比起這次高雄音響展的CD更是差了一大截。
這正是我對於LP/CD之爭最重要的COMMENT:不管誰好誰差,單單憑CD才有現代錄音藝術,就不可能丟掉CD;不過我也承認,因為一般LP族往往不知道真正的黃金,所以我很容易使用120元就可以買到真正的大師演奏與最佳的『老錄音』藝術;就此私利而言,我自己也會勸『真正熱愛聽音樂』的愛樂者,利用LP好好享受黃金時代的老大師。
因此無論在 rendzaw 那里聽到多麼完美的LP聲音,只要把這張CD一放出來,哈!看你們投不投降?

此外,請大家相信林主惟的推薦嘛!.... 雖然說我比較寫、解釋得也比較清楚,但是請別忘了林主惟的音樂與音響素養都遠遠在我之上。換句話說,你只需要擔心他推薦的『曲目』你不喜歡,只要是你喜歡的曲目,又可以當場試聽,保證一定就是我會大力推薦的好唱片! 只是,我不見得有時間每片都寫出來.....:P
例如最偉大的大提琴家 Dominique de Williencourt,他的巴哈還在慢慢等,但是他任何一張唱都是絕世精品,千萬別懷疑!除非是連我都聽不懂的現代曲目....
雖然沒有巴哈,但是這張海頓的大提琴協奏曲,錄音絕對是超級頂尖,只是你不要把『小型樂團』聽成『樂團規模不夠』。這張錄音水準還在巴哈那套CD之上呢!

再如貝多芬大提琴奏鳴曲集,一樣是超級經典:

最後就是這張德佛札克的大提琴協奏曲,錄音比海頓差一點點、幾乎聽不出來。但是演奏卻是令人瘋狂到不能再瘋狂,標準的法國風格的樂團與法國指揮,產生出足以對抗大師級大提琴家的美妙音色。就算不聽大提琴,聽樂團都值得!這兩天都在拼命聽這一張,雖然速度略慢了一些,但是第一次聽到這麼美的德佛札克,太爽快了!
-
-
2010-03-06, 12:13 AM
#1192
關於《2010高雄音響展紀念CD》最嚴苛的音響科學角度
雖然在音響展討論串說要寫嚴格一點,不過有些『最嚴格』的觀點還是寫在這裡比較好.....:P
雖說林主惟特意不選太殺音響的唱片免得過度曲高和寡,然而這些唱片通通有:『入門音響得到入門聲音、高級音響得到高級聲音。』的鑑別力。也就是說,它或許不會在暫態與頻寬讓音響爆掉,但是『音色的正確性』嘛......至少線材不正確的朋友們要挫咧等......:o
《2010高雄音響展紀念CD》的第八軌:
8. 這是夜半時刻
龐吉耶/指揮 - SKARBO - DSK2093 - 3'49
選自:

一開始的大鼓重擊當然可以嚇人,我想scs的丐幫音響應該可以輕易通過,但是真正可怕的在後面:
這首音樂大量使用民族樂器,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發現其他的樂器『不是』正常的音色、或者找不到六種以上(詳細我完還沒數完清楚)不同的民族樂器音色,這就是音響系統的『音色不夠正確』。
我猜音響展當場應該無人可以通過,這倒不是音響的問題,而是『音色正確』太容易被空間、材質與電源破壞掉,無法判定是音響本質問題還是後天環境問題。
-
-
2010-03-06, 02:15 AM
#1193
 作者: psycho
雖然在音響展討論串說要寫嚴格一點,不過有些『最嚴格』的觀點還是寫在這裡比較好.....:P
雖說林主惟特意不選太殺音響的唱片免得過度曲高和寡,然而這些唱片通通有:『入門音響得到入門聲音、高級音響得到高級聲音。』的鑑別力。也就是說,它或許不會在暫態與頻寬讓音響爆掉,但是『音色的正確性』嘛......至少線材不正確的朋友們要挫咧等......:o
我猜音響展當場應該無人可以通過,這倒不是音響的問題,而是『音色正確』太容易被空間、材質與電源破壞掉,無法判定是音響本質問題還是後天環境問題。
那廠商們會不會後悔這次的參展啊?!:P
一直以來在展場中器材搞得好的,並不多,但耳朵利的人,可不一定...:o
-
-
2010-03-06, 08:58 AM
#1194
 作者: psycho
雖然在音響展討論串說要寫嚴格一點,不過有些『最嚴格』的觀點還是寫在這裡比較好.....:P
雖說林主惟特意不選太殺音響的唱片免得過度曲高和寡,然而這些唱片通通有:『入門音響得到入門聲音、高級音響得到高級聲音。』的鑑別力。也就是說,它或許不會在暫態與頻寬讓音響爆掉,但是『音色的正確性』嘛......至少線材不正確的朋友們要挫咧等......:o
《2010高雄音響展紀念CD》的第八軌:
選自:
一開始的大鼓重擊當然可以嚇人,我想scs的丐幫音響應該可以輕易通過,但是真正可怕的在後面:
這首音樂大量使用民族樂器,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發現其他的樂器『不是』正常的音色、或者找不到六種以上(詳細我完還沒數完清楚)不同的民族樂器音色,這就是音響系統的『音色不夠正確』。
我猜音響展當場應該無人可以通過,這倒不是音響的問題,而是『音色正確』太容易被空間、材質與電源破壞掉,無法判定是音響本質問題還是後天環境問題。
TOSI那張小提琴真的很厲害,CD如果都是這種錄音lp就沒得混了,音色正不正確是一回事,不過我的LP系統最近大突破聲音脫胎換骨,有空再來聽聽差多少,看來堅持不隨便換器材用力把基本功練好是對的.............  
-
-
2010-03-06, 01:32 PM
#1195
-
-
2010-03-06, 02:26 PM
#1196
 作者: psycho
參展廠商才不會後悔!...  因為『音色的正確性』沒有那麼容易聽出來....:P 而且音響玩得越兇、音樂會聽得越多,有可能『越聽不出來』....8)
音響玩得兇,但是根據的都是錯誤錄音,很可能會比不玩音響的,更聽不出『音色不正確』。音樂會聽得越多的,往往因為『在台灣』現場往往音響與演奏皆不佳,聽不到真正高水準的現場與音色的調合感,從而『更無法』分辨音色的正確性。
至於常常跑國外音樂會的,試問絕大多數去那個國外?美國?柏林?維也納?..... rendzaw 才被我用不到二十張 LP 狂電之後,就己經學會只有『法國樂團』與『法國演奏』才比較容易得到音色的正確性。換句話說,就算常常跑國外音樂會,沒有聽到真正高水準的樂團現場,還是學不會音色的正確性....:P
因此在音響展大概只能聽到頻寬與動態(暫態),最多再加一個『均衡感』(或平衡感,多謝淡水幫的指教!);至於聽出音色正不正確,這實在是太超高難度的要求了....:)
但是我得強調,頻寬、動態(暫態)與『均衡感』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功力,沒有這種穩固的基礎是絕對不可能進階到『音色的正確性』的。這也是為什麼被我狂電的這些新竹幫,都可以快速學會入門的音色分辨能力。因此基礎夠穩。
再者,雖然『人』可能有自身實力的問題(聽不出音色),但是『科學』是不會騙人的。有幸直接認識了 rendzaw 那喇叭的原始製造者曾先生,他根本不知道什麼音色正確、更不懂什麼錄音藝術。問題是,他根據最正確的音響科學來設計喇叭;結果造成,也許設計者與製造者自己都聽不出來,他的喇叭有多麼可怕的實力。rendzaw 那對大號角,完美無缺地通過我的所有嚴苛標準,那些標準連 rendzaw 自己都沒有想像過可以如此嚴苛;上次去竹南聽另一對TAD,原本聲音完全錯誤慘不忍聽,後來被曾先生重新設計分音器,當場AB TEST的結果,垃圾當場變成黃金。
所以人可以偏差,但是科學不會騙人;因此我總是希望音響設計師拜託、千萬、絕對不要有任何『音樂素養』或『人文品味』!!!因為音樂素養意謂著『人』的主觀偏差,注定絕對污染了音響科學的正確性。音響家只要符合科學的正確性就夠了,聲音先正確再說,其他音樂欣賞問題慢慢來就可以.....
scs 你敢發誓『CD如果都是這種錄音lp就沒得混了』這句話是真心話?是的話,找一天到新天新地,我隨便都可以找到四十張以上小提琴錄音水準勉強可以跟Tosi那張一拼的唱片喔!最好因此逼你升級你那套『完全不能聽』的爛cd系統(跟LP差太多了!)....
首先買這張被選入高雄音響展的CD,聽你們說什麼小提琴要ㄋㄞ,然後拼命調整LP.......太辛苦了啦!把這張CD買回去,從頭到尾每一首,保證都可以ㄋㄞ到讓你們流口水......
因為你們的方向有問題....:P 小提琴要不要ㄋㄞ是演奏者『自行選擇』使用的音色,太ㄋㄞ,其他音色就會不正確。例如Tosi,保證不能ㄋㄞ,一ㄋㄞ就是錯誤。相對的,這張cd的小提琴家不但主動選擇ㄋㄞ,而且其演奏學派傳統也是ㄋㄞ,所以使用他來調整ㄋㄞ才是正確。不妨試試看!.... 
喜歡ㄋㄞ的不是我,我比較喜歡奶,黃大放tosi這張給我聽時心中帶有懷疑,他一定是嫌不夠飽滿,我說這才是小提琴正確的音色,而且錄音極佳,擦弦聲極為真實,在黃大的大號角甚至要把鑽石高音off掉更自然,JC VERDIER磁浮盤聲音比1200ㄋㄞ,簡直要奶進骨頭去了,不過低頻極低頻確比較鬆散,類比世界是蹺蹺板........:P:P:P有這麼棒的CD錄音我所聽過不少調整不好高價lp被巴假的,但是調整得當的類比系統的自然鮮活感目前的數位系統再厲害也比不上,不信的話拿張錄音好熱門或是爵士LP一下子就把CD給打趴,LP以後可能會沒的混但不是現在 
-
-
2010-03-06, 06:11 PM
#1197
 作者: psycho
參展廠商才不會後悔!...  因為『音色的正確性』沒有那麼容易聽出來....:P 而且音響玩得越兇、音樂會聽得越多,有可能『越聽不出來』....8)
音響玩得兇,但是根據的都是錯誤錄音,很可能會比不玩音響的,更聽不出『音色不正確』。音樂會聽得越多的,往往因為『在台灣』現場往往音響與演奏皆不佳,聽不到真正高水準的現場與音色的調合感,從而『更無法』分辨音色的正確性。
至於常常跑國外音樂會的,試問絕大多數去那個國外?美國?柏林?維也納?..... rendzaw 才被我用不到二十張 LP 狂電之後,就己經學會只有『法國樂團』與『法國演奏』才比較容易得到音色的正確性。換句話說,就算常常跑國外音樂會,沒有聽到真正高水準的樂團現場,還是學不會音色的正確性....:P
因此在音響展大概只能聽到頻寬與動態(暫態),最多再加一個『均衡感』(或平衡感,多謝淡水幫的指教!);至於聽出音色正不正確,這實在是太超高難度的要求了....:)
但是我得強調,頻寬、動態(暫態)與『均衡感』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功力,沒有這種穩固的基礎是絕對不可能進階到『音色的正確性』的。這也是為什麼被我狂電的這些新竹幫,都可以快速學會入門的音色分辨能力。因此基礎夠穩。
再者,雖然『人』可能有自身實力的問題(聽不出音色),但是『科學』是不會騙人的。有幸直接認識了 rendzaw 那喇叭的原始製造者曾先生,他根本不知道什麼音色正確、更不懂什麼錄音藝術。問題是,他根據最正確的音響科學來設計喇叭;結果造成,也許設計者與製造者自己都聽不出來,他的喇叭有多麼可怕的實力。rendzaw 那對大號角,完美無缺地通過我的所有嚴苛標準,那些標準連 rendzaw 自己都沒有想像過可以如此嚴苛;上次去竹南聽另一對TAD,原本聲音完全錯誤慘不忍聽,後來被曾先生重新設計分音器,當場AB TEST的結果,垃圾當場變成黃金。
所以人可以偏差,但是科學不會騙人;因此我總是希望音響設計師拜託、千萬、絕對不要有任何『音樂素養』或『人文品味』!!!因為音樂素養意謂著『人』的主觀偏差,注定絕對污染了音響科學的正確性。音響家只要符合科學的正確性就夠了,聲音先正確再說,其他音樂欣賞問題慢慢來就可以..... 
對啊,聲音正確的確是音響首善,而且我覺得從這“一點”出發的要求,會同時得到“多點且正面”的結果!:o
不過我也大概了解,要去聽出正確與否真的不是隨便的事,那的確要音響之外的實體感受經歷,而且是諸多不同形式的實體感受!
這次高雄音響展,我12日或許可以也聽聽林老闆的演講喔!
-
-
2010-03-06, 11:40 PM
#1198
-
-
2010-03-07, 05:46 PM
#1199
-
-
2010-03-15, 09:33 AM
#1200
空間...空間...還是空間
老師此次高雄音響展有否注意到空間問題???
曾經深受空間所害,所以特別注意:)
四樓的空間都不好,最大間的更差錯(分兩半)
還是圓山一般展房比較好:)
CALL:0932-377626黃先生
新竹市光復路2段882號6F~1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