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恕刪]
我們常常誤認為:音響的正確性在於『音量』是否足夠。如果只聽測試訊號而不是欣賞音樂細節,當然這種態度沒有錯。問題正在於,我們聽的是音樂,它的內容與細節不是『絕對的DB值大小』,而是『相對的DB值大小』。因此,我才會強力辨明上述圖表是完全與玩音響徹底脫節的....
咦?這篇文章的爆炸性是超級的,怎麼沒有炸出火花來?.... :P

再提幾個常見的關於『音量』之聽覺心理學的迷思:

第一:聲音舞台的左右定位是左右聲道的音量大小 ==> 我早就說過這是完全錯誤的了,因為右右定位最重要的訊息是相位而不是音量,所以很多優秀的mono錄音與轉錄即使是1934的老錄音、照樣有清的左右定位。

第二、越好的音響越大聲越不會『吵』==> 這個常常是『修飾』的結果,只要設計成大音量時『高頻衰減』且『反應速度(暫態)變慢』,保證大聲絕對不會吵;但是,大音量的音色正確性就會徹底完蛋。很多LP玩家宣稱LP大聲時不會吵,『經常是』LP調整成暫態反應嚴重不足造成的結果。很多CD族覺得CD吵,『更常是』擴大機與喇叭跟不上CD的暫態反應因而失真。

第三、小音量仍有清楚的細節是優點 ==> 這個最常出現在只有中頻而沒有高低頻的錯誤全音域系統;因為只重視『細節』而不重視『音色的正確性』,結果把中頻的微動態細節誤認為全頻段的細節完整。

還有一些.....慢慢再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