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吳哥窟回來了,沒想到年紀真的大了,居然在那裡中暑.....(iconfuck) 幸好撐到最後一天下午的採購時間才倒床不起。

爵士樂我不懂,所以請大家繼續聊,只是看到以下這兩段話實在有夠羨慕加嫉妒到起肖:

引用 作者: bluelounge 查看文章
很久沒上來這兒,一上來就看到爵士樂的話題。

不過今天上來不是來聊爵士樂,而是回應您很久之前在孫先生家所聽到的Audiomat opera。 因為數天前曾有幸在家中接上該機聆聽,剎那的聆聽震憾至今仍反應不過來,同時也更加了解到什麼是推的恰到好處的擴大機,因為無論速度、樂器形體、位置與聲音線條等都令人滿足。 當天測試的軟體曲目為 古巴爵士樂團Irakere於英國Ronnie Scott所錄音的Margaritas,此曲要角為薩克斯風,編曲設定的速度約300至350之間(前奏不算),特點為saxophone手必須以這個速度完成所有絃律。 所以,一開始抱持的聆聽重點便集中在saxophone上。 然而,當曲子播到saxophone開始狂飆時,我發現saxophone的線條變的非常平順圓滑,從前在快速轉折點處會有的鋸齒狀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有如絲綢般細緻的質感。 更重要的是,連原本高音泛音過多的問題也一併解決,讓我趕緊拆下座位後的吸音綿,以求更多細節。 總而言之,聽完這台管機後,的確會讓人有"我為何沒有錢可以抱一台回去"的遺憾。
引用 作者: bluelounge 查看文章
今天順便告知 Psycho兄,為了藉由音響科學的調整從而達到古典&爵士美感的體驗,Opera我決定衝了~
衝了 Audiomat Opera?天啊!我為什麼沒有錢買這種銘機?;( ;( ;(

我至今找不到任何一台『合理價位』的晶體機可以比得上Audiomat Opera 的『透明感』(音樂有三D空間的層次,而且層次之間有連續的聲音),更別說晶體機專長的高頻寬與大動態面對Audiomat Opera 照樣落敗居多。再誘惑下去,那天我受不了要賣掉錯誤錄音的第一版CD來買機器了.....(sweat) (sw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