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andychu 好久沒跟我哈拉了,要不要買幾片我推薦的專殺LP之LP來玩玩看?....我最有興趣的還是玩『錄音藝術虐待音響法』....



黃大與scs,我剛剛使用超低針壓聆聽那張貴死人的蕾菲布LP,結果發現:

真糟糕,原先LP的真實頻寬不足,所以從唱放到擴大機的這一段訊號線,使用性能較差的ORTOFON 8NX訊號線(約一萬八)的效果跟超高頻寬的ESPRIT STRUCTURE 4(五萬元)是差不多的。

現在把超低針壓密技搞熟後,糟糕,真實頻寬一拉開,訊號線的品質馬上配不上!使用ESPRIT STRUCTURE 4(五萬元)把性能較差的ORTOFON 8NX訊號線(約一萬八)電個七昏八素,從HI-FI性能到音質美感通通電歪掉。

所以老實說,要發揮『超低針壓』密技的全部實力,連線材都要花大錢,要命啊!(sweat) (sweat)

因此在我調整後,你們的鋼琴......我知道問題出在那裡了!鋼琴的全頻寬暫態太可怕,實力不頂級的器材與線材通通被宰。為了實驗我故意換了一條不知道幾百元訊號線,沒錯!超低針壓變得比傳統針壓還難聽,因為超針壓的HI-FI性能把爛線材打個頭破血流,還把整套音響系統『最弱的一環』毫不客氣地暴露出來。

按照這個經驗,等我下周回來測試『大鍵琴唱片』,我猜會比鋼琴更可怕地專殺『最弱的一環』。

而依我玩 ORTOFON 105 的經驗,黃大的 521 應該是忠實反應前端的喇叭,也就是無論餵給它多貴或多便宜的器材,通通會忠實反應性能的差異。所以很有可能你給它換上十倍價差的『線材』,居然性能忠實的提高十倍....所以它無論多低價,照樣會忠實反映音響系統『最弱的一環』。

所以那天你與 scs 的鋼琴表現是相對來說比較差的,我猜可能正是這個原因。大家再來討論看看....

對了,我個人認可的線材沒有一條是『調音的』,通通都是『HI-FI性能派的』,只是價位反應性能差距。
先求出HI-FI性能,再慢慢求質感,若在能從價格不貴中求得那就更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