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9-06-25, 11:06 AM
#711
-
-
2009-06-25, 12:11 PM
#712
-
-
2009-06-25, 11:03 PM
#713
-
-
2009-06-26, 12:03 AM
#714
最近買了一些NAXOS感覺聲音很乾澀,還是MADE IN GERMANY,
新的錄音雖然聲響很好,但是演奏起來就是少份感動,除了幾張演奏很好,
老師說那片ROSSINI聲音也還可以,但是聽起來很乾澀。
結果喇叭單體上的螺絲會是會晃,我把他上一點白膠,好了 一點。
還是EMI FRANCE聲音比較活潑,東歐我也去過,的確是比較單純的地方,
但是感覺少了一點活力就是拉。應該是說演奏者的心境沒融入音樂八,
也許是PSYCO老師的唱片聽太多,耳朵也開始挑片拉
-
-
2009-06-26, 01:12 PM
#715
-
-
2009-06-26, 01:19 PM
#716
 作者: psycho
我才不相信會因為我推薦的唱片就讓一個人莫名奇妙開始熱愛某一種音樂,又不是洗腦 :P,所以remo直不喜歡音樂本身無妨啊!....
但是上述話講一半,吊人胃口,快快講!...:o
其實也沒什麼好說的,因為~果然沒有空間感! 的確非喇叭不可(sweat)
不過我還沒有專心的去聽過一次,有時間再好好聽!:P
-
-
2009-06-27, 02:44 AM
#717
 作者: psycho
我『以前』也是這樣『序列式』聽音樂的,直到現在重視錄音藝術與音響科學後,才開始有能力『平行式』聽音樂:聽一張唱片,一開始就同時注意到旋律、音色,和聲,配器,演奏技巧,錄音水準......
我想您說的是對的。昨天買了幾張LP(大部分是Philip的),其中有一張是Silvia Marlowe 的 Goldberg Variations(Decca)。錄音當然是和您介紹的Alpha的那張差很多,聽著聽著我突然覺的少了什麼東西。把那張Alpha的那出來,只聽第一段的Aria。然後又拿了手邊的好幾個版本來聽同一段。原來我以前聽不出Goldberg Variations的變奏主題是因為其他的演奏(時間有限沒拿Glenn Gould 84 年的版本)大部分都把左手的低音部當成伴奏。因此,左手的旋律就不容易被注意到。當然,我在聽到第一段變奏開始是就不知道變奏的主題是那來的。:(:(:(
另外提個題外話。聽美藝三重奏的Brahms的三重奏(LP),證實您所說的Philip錄音的問題:高音不足,中音太厚。同樣演奏的CD版,也有同樣的問題(也許更嚴重,晚上有時間再比一下)。也許很多人喜歡這種溫厚,圓潤的聲音,不過這和真實的樂器聲顯然差蠻多的:(:(:(
-
-
2009-06-29, 10:06 AM
#718
-
-
2009-06-29, 07:11 PM
#719
 作者: psycho
我陷入最嚴重的改作業地獄了!直接的反應就是無力回應很多文章....(sweat) (sweat)
kevintran 第一段就是最明顯地『平行式』音樂欣賞能力啊!那我猜之前你所謂的聽不下去,應該更高層次的『音樂風格』問題了;也就是『詮釋』之外,與作曲家的心靈共鳴。這種HIGH LEVEL的藝術欣賞層次,就不是我那些科學性的文章可以處理的層次了....
就如你上次問我為什麼浦羅高菲夫我無法共鳴?一方面是我一向在領域內會『趨窄』,另一方面我的確與北歐、俄羅斯的音樂比較有距離;不是說它們不好,就是與個人不搭哩!如果欣賞音樂遇到這種問題,我一向是主張『管他的』....
kevintran 的第二段就明顯中了我的錄音藝術理念的劇毒了,要麻煩了!....:P :P 我還沒說,本來使用 MM 唱頭播放我那張好像要800元的PHILIPS LP(米同樣是美藝),聽起來HI-FI性能還算可以。等到我調整成『超低針壓』密技之後,一放.....#%^$^&.....真的是反而『變得難聽』了!有些唱片就是會與 HI-FI 性能有仇....:P
昨天聽philips 小澤徵爾的貝九還好丫,除了音場沒EMI的寬深之外聲音很平衡好像沒中頻突出的現象,是不是我耳朵還是系統有問題?(sweat)(sweat)(sweat)
-
-
2009-06-29, 09:27 PM
#720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