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9-06-07, 05:12 PM
#161
LP 版位再探
跑去小宋唱片買了一大堆LP,重點在於日本版有非常多最頂級的 EMI FRANCE 之錄音藝術唱片,但是日本版位的LP是否會干擾唱片播放錄音藝術的效果?所以買了一堆 LP 回來好好研究研究....:)
再次感謝 Fred兄送我的 ortofon MC2000 MC唱頭,雖然無法使用正常針壓播放,但是偷偷參考MYAV網站上的 wecare網友與其跟隨者提出的『極低針壓』玩法,目前也得到不錯的播放效果。雖然在客觀科學上可以質疑『有問題的唱頭與未被認證的調音法是否足以客觀正確?』,但是科學是實證的,這套LP系統正不正確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將使用這套系統來分辨唱片錄音的現象與版位聲音的現象,現象對了就足夠了...
首先處理的版位問題,就CD而論,日本版往往沒有很好的聲音,那麼LP呢?
以下都是同一曲目:浦朗克為管風琴、弦樂五部與定音鼓的管風琴協奏曲,天下第一的偉大音樂,同時又擁有極緻的EMI FRANCE 錄音藝術。

這是 ERATO 的錄音,又是法國原版,其實錄音不差,但是遇到 EMI FRANCE 最正確的錄音藝術就徹底敗下陣來,無論是多爛的版位都鐵定輸。只要錄音藝術強一截,音響播放結果就一定是強一截,這是我一直強調錄音藝術遠比音響硬體還要重要太多的一貫原則。

這是 EMI FRANCE 的英國版,先前提過了,在我使用 MM 時會發現它的轉錄明顯比不上美國版;但是我換成 PRIMUSIC 電池供電唱放後,這張變得超級好聽,聽得出高低修飾一點,但是太平順美聲而不覺得輸給美國版。等到換了輕針壓MC後,完蛋了,這張英國版的種種加料修飾被徹底暴露出來,簡直就是 CD 中 EMI FRANCE 自己的出版與 GROC 之 ART 超爛轉錄那種差別!當然這張英國版沒有 GROC 那麼糟,但是錯誤轉錄的方向是一致的。所以我知道了,雖然就市場上來說,一般比較高價的都是英國版;但是對於我專挑的錄音藝術唱片來說,英國版是第一個要放棄的『違反錄音藝術』之版位。


說來奇怪,上述第二張明明是水藍標高級版位之angel版,結果與第一張日本版相比.....居然沒差!也不知道mc系統升級後會如何?所以買到這張日本版我真是中大獎了....
但是換了不同唱片公司,好像又不一定了。


這家 COMMAND CLASSIC 是啥公司?好像是 RCA 的子公司?他們使用35MM磁帶錄音技術,宣稱比較HI-FI,結果把我最愛的 戴沃與柯隆內樂團錄得......是沒有太糟,但是這種錄音藝術很像是 RCA LIVING STEREO 或 Mercury 的感覺,比其他公司好很多,比 EMI FRANCE 還是差了一截。
結果日本版輸了一截....雖然片況好很多,但是轉錄明顯有加料。
為什麼說這家 COMMAND CLASSIC 比不上 EMI FRANCE?因為讓我買到這張 EMI FRANCE 的王中之王錄音藝術:

同樣的戴沃與柯隆內樂團之黃金組合,這個錄音的空間感、音色的自然感,完全把上述公司徹底打趴。不過,這張日本版聽起來沒有前一張浦朗克管風琴協奏曲那麼好?不知道是不是日本版的 ANGEL 與日本版的 Seraphim 有先天水準的不同?
於是再談到 LONDON,日本版明顯輸一大截;好像錄音或唱片本身愛加料的話,變成日本版時就會更加料給你看:

這張蒙都與巴黎音樂院樂團的《春之祭典》是我唯一聽得下去的史特拉汶斯基,目前可買到的再版CD轉錄的還可以但是音質變差。不過這張是DECCA的錄音,所以很多樂器位置是加料過的。日本版LONDON讓加料造成音場與舞台不自然的感覺變得更糟。
再來是 DG。之前說 DG 在早期的錄音真實太多了,現代的 DG 錄音簡直就是徹底的XX....有一個絕佳範例:
聽說上面這張數位錄音的小克萊伯值很多錢吧?等到夠高價我鐵定賣,因為,跟下面這張便宜的日本版貝姆之舒伯特交響曲相比:

先不談詮釋,其實就算談詮釋,貝姆照樣可把小克萊伯先天不佳的布拉姆斯第四響曲狠狠打趴。就錄音來說,貝姆的錄音清楚楚呈現弦樂在前、木管在中、銅管在後的聲音舞台,音場更是充滿整個房間,任何樂器主奏時都不會位置錯亂。若說輸給 EMI FRANCE,那只是很小的差距而己,比起前述的 COMMAND、LONDON 與 EMI ENGLANG 都贏之太多了。欣賞 DG 的錄音藝術千萬別聽卡拉揚,因為不知何故卡拉揚的 DG 錄音完全沒有上述優點。
DG 的日本版就我手中幾張CD與LP都表現地不錯:

這張庫貝利克與巴黎管弦樂團的貝多芬《田園》簡直把我嚇死!高明至極的錄音,聲部平衡的美感,通通是第一流的《田園》;這麼偉大的唱片不知道有沒有出cd?只可惜原始版位應該不頂級,顯響到『音質』也跟著不夠頂級。
所以把先前覺得非常棒的 EMI ENGLANG 一放:

嗚.....英國版一定跟我有仇,音響越差它越好聽,音響越好它越有扭曲加料的問題..........
-
-
2009-06-08, 01:30 PM
#162
 作者: jfli0325
小弟是買了音響後才開始聽古典樂的, 所以真的認真買古典 cd 是這2年在拍賣網站搶標來的, 這套老德版 cd 當然也是y拍買來的
為何會不計價標下這套 cd ? 大家有注意到嗎, 單片cd 裡, 封面照片是歐伊斯特拉夫在右, 而剛琴在左, 可是cd “春”第一軌一放, 明明小提琴就是在左才對, 當我標到這套老德版 cd 時, 翻了裡面解說冊, 終於謎題解開了
今天才進來這個討論串,真是走寶。(sweat)(sweat)
亂入的ps.關於j大提到的小提琴左右邊問題,小弟對於封面一直以為那只是拍照而已說 從來沒有和CD內容聯想在一起哩:P:P
-
-
2009-06-08, 02:14 PM
#163
-
-
2009-06-08, 09:50 PM
#164
 作者: psycho
CYPRES CYP1640 音樂一 音樂二
引用林主惟寫的介紹:
CYPRES CYP1640
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的經典地位已無需多言,但這個版本展現出一個企圖「重現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的當年樣貌」。
貝多芬時代以來被妥善保存、經過精心調校的Storioni小提琴與Schanz鋼琴,在J.Fleezanis的手中散發端莊典雅的氣質,古鋼琴專家C.Huve則展現出理解透徹的演奏。現代鋼琴的響度與力度極容易強調出貝多芬樂曲性格,但古鋼琴有賴明確清晰的觸鍵、穩定的速度與微妙的力度變化,對於完成於中期以前的這些作品來說更為恰當。
全集在羅亞爾河流域最美麗的瓦隆賽城堡音樂廳中錄音,貝多芬曾多次造訪此地演奏,此聲此景令人神往。
(END)
Psycho大!這家唱片公司還有什麼好唱片?麻煩推薦一些吧!謝啦!:P:P:P
-
-
2009-06-08, 10:38 PM
#165
 作者: psycho
我覺得 ec337280 應該是迷上『音樂』而不是『音響』吧?....
就此而論,大歐這套固然有名而且小提琴真的演奏絕佳,但是錄音『極差』,造成歐柏林的鋼琴完全無法與大歐小提琴二重奏式的對抗,完全變成『小提琴主奏而鋼琴像小媳婦般可憐兮兮的伴奏』;就此而論,會嚴重影響對於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音樂本身內容』的欣賞旨趣....
如果要回歸貝多芬『兩件樂器平等且同樣重要地相互對抗』這種音樂旨趣,建議先不要管是不是大師名盤,而是先要求『錄音』能忠實表上述旨趣。唱片可以找 EMI FRANCE 或新天新地的唱片,當然依我個人對錄音藝術與演奏技巧的要求,會推薦這一套:
CYPRES CYP1640 音樂一 音樂二
引用林主惟寫的介紹:
CYPRES CYP1640
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的經典地位已無需多言,但這個版本展現出一個企圖「重現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的當年樣貌」。
貝多芬時代以來被妥善保存、經過精心調校的Storioni小提琴與Schanz鋼琴,在J.Fleezanis的手中散發端莊典雅的氣質,古鋼琴專家C.Huve則展現出理解透徹的演奏。現代鋼琴的響度與力度極容易強調出貝多芬樂曲性格,但古鋼琴有賴明確清晰的觸鍵、穩定的速度與微妙的力度變化,對於完成於中期以前的這些作品來說更為恰當。
全集在羅亞爾河流域最美麗的瓦隆賽城堡音樂廳中錄音,貝多芬曾多次造訪此地演奏,此聲此景令人神往。
(END)
有機會能聽聽比較能了解為何該片價位為何會居高不下:P
-
-
2009-06-08, 10:53 PM
#166
我想請教一下psycho兄,看您所說,如果同一張專輯有不同地區的版本,哪個版本比較正確?還是得靠運氣?
您之前所說的日本版在轉錄上有問題,也是指“加料”嗎?
還有就是在不同地區的同一張專輯的母帶,已經是跟原母帶不一樣了嗎?
-
-
2009-06-08, 11:07 PM
#167
[QUOTE=psycho;8936]再談一個範例,是我在另一個討論串提到的PHILIPS之 I MUSIC 的 《四季》。
/QUOTE]
最近買到一些I Musici 的LP。三張US$10。只比一頓午飯貴一點。晚上回家聽聽看。我以前在台灣很喜歡I Musici,他們來台表演時還和老婆一同去聽。我個人感覺他們的“特點”就是“平順”。不過太“平順”了就讓音樂缺少了活力。
順便一提,昨天下午聽大歐在Melodia拉哈察都量的小提琴協奏曲由哈察都量自己指揮。個人覺得錄的不錯(除了大歐站的地方與一般的不同)。有高有低,中頻不會太多,也不會有樂器被探照燈掃到。
-
-
2009-06-09, 02:49 PM
#168
 作者: kevintran
Psycho大!這家唱片公司還有什麼好唱片?麻煩推薦一些吧!謝啦!:P:P:P
咦?這家唱片你在美國應該買不到喔!向原廠網購又貴,難道要直接向新天新地訂購?
這家的好唱片『相當多』,但是我挑的怕是你沒聽過的作曲家.....確定要?:P 先前推薦的是上述貝多芬與聖桑的《管風琴》交響曲,再推一張極為精彩莫札特:

廠牌:CYPRES 編號:CYP7609 音樂一 音樂二 ← 試聽
 作者: remo
我想請教一下psycho兄,看您所說,如果同一張專輯有不同地區的版本,哪個版本比較正確?還是得靠運氣?
您之前所說的日本版在轉錄上有問題,也是指“加料”嗎?
還有就是在不同地區的同一張專輯的母帶,已經是跟原母帶不一樣了嗎?
哪個版本比較正確?還是得靠運氣?:應該說,某個地區出的某系列通常比較好,運氣不好的話就會較差。而某些地區則是通常不好。
一般而言,老LP族會認為公的原產地之唱片最佳,所以 EMI ENGLAND 就是英國版最好,DECCA 是英國版最好,DG 是德國版最好,PHILIPS是荷蘭版最好。不過我認為錄音決定一切,所以並沒有去追究上述觀點。
日本版是很多人都說差,而我因為日本版有太多錄音正確的LP唱片,所以正在驗證對這唱片來說日本版有沒有不一樣。
日本版CD,尤其是 EMI CD,很容易讓我覺得極高頻與極低頻有加料;所以我才會判斷是轉錄問題。至於原始母帶是不是不一樣?我就不知道了....:P :P
 作者: kevintran
最近買到一些I Musici 的LP。三張US$10。只比一頓午飯貴一點。晚上回家聽聽看。我以前在台灣很喜歡I Musici,他們來台表演時還和老婆一同去聽。我個人感覺他們的“特點”就是“平順”。不過太“平順”了就讓音樂缺少了活力。
等著分享喔!...
-
-
2009-06-09, 07:58 PM
#169
 作者: psycho
咦?這家唱片你在美國應該買不到喔!向原廠網購又貴,難道要直接向新天新地訂購?
這家的好唱片『相當多』,但是我挑的怕是你沒聽過的作曲家.....確定要?:P 先前推薦的是上述貝多芬與聖桑的《管風琴》交響曲,再推一張極為精彩莫札特:
廠牌:CYPRES 編號:CYP7609
Psycho大,這個年代誰還管從那買?  我都是找幾家很常用的網路公司啦!這個牌子英國的MDT有賣,價錢也算公道。您就行行好,多介紹幾張吧!:P:P:P
昨天兒子初中畢業典禮回家太晚沒時間聽音響。
-
-
2009-06-10, 04:04 PM
#170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