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9-05-20, 10:20 PM
#1011
 作者: 將軍
喇叭的後牆,適度的使用擴散(不是全面)是有其必要!!
但若不正確的使用吸音....我看就|-)|-)|-)|-)|-)|-)
"純音響室"和AV視聽室的喇叭背牆是大不同哦!!
只是...每個人身處環境條件不同,盡力也就OK了!!
可否請將軍大解釋“純音響室” 和 “AV視聽室” 的喇叭背牆的差異? 從家庭劇院的雜誌上看到的AV視聽室幾乎大部分都是以吸音為主(不管是背牆或是側牆)。以前用Martin-Logan 的喇叭聽音樂,即使離後牆2到3公尺,如果沒有吸音,音場會亂成一團。現在用BW801S3,離背牆約2公尺,如果沒有吸音,音場會很明顯的淺很多。我沒有用過擴散板 (不好買, 也不好裝)。
純從理論上推想,用擴散板或是圓弧可以把射到反射面的聲波反射到不同的角度,在與直接音混合之後會產生比較好的包圍感。但是,我個人的看法,音場深度是來自錄音上發聲點的不同(距離和相差)。在我的聆聽環境中,直接音比反射音多很多。如果在唱片中有收錄到鼓聲和鼓聲反射到牆壁的聲音,我可以很輕易的聽到兩者的差異,從而感覺到音場的深度。如果拿掉了背牆吸音的東西,反射音就會和直接音太早混合而讓我無法判斷發聲點的遠近。
所以我個人的淺見是,擴散比純吸音要好。但是如果作不到擴散的話,用吸音還是可以有限的取得音場深度但需要犧牲一些包圍感和細節。
如果我說的不對,還請將軍大和何主任不吝指教!(bow)(bow)(bow)(bow)
-
-
2009-05-20, 11:48 PM
#1012
 作者: kevintran
可否請將軍大解釋“純音響室” 和 “AV視聽室” 的喇叭背牆的差異? 從家庭劇院的雜誌上看到的AV視聽室幾乎大部分都是以吸音為主(不管是背牆或是側牆)。以前用Martin-Logan 的喇叭聽音樂,即使離後牆2到3公尺,如果沒有吸音,音場會亂成一團。現在用BW801S3,離背牆約2公尺,如果沒有吸音,音場會很明顯的淺很多。我沒有用過擴散板 (不好買, 也不好裝)。
純從理論上推想,用擴散板或是圓弧可以把射到反射面的聲波反射到不同的角度,在與直接音混合之後會產生比較好的包圍感。但是,我個人的看法,音場深度是來自錄音上發聲點的不同(距離和相差)。在我的聆聽環境中,直接音比反射音多很多。如果在唱片中有收錄到鼓聲和鼓聲反射到牆壁的聲音,我可以很輕易的聽到兩者的差異,從而感覺到音場的深度。如果拿掉了背牆吸音的東西,反射音就會和直接音太早混合而讓我無法判斷發聲點的遠近。
所以我個人的淺見是,擴散比純吸音要好。但是如果作不到擴散的話,用吸音還是可以有限的取得音場深度但需要犧牲一些包圍感和細節。
如果我說的不對,還請將軍大和何主任不吝指教!(bow)(bow)(bow)(bow)
kevintran兄,你所說的也沒甚麼不對,因為人耳的生理,喇叭,空間大小均不相同!!
同樣的硬體在相同的空間,每個人想要的結果不同,調教方式自然不同!!
喇叭之背牆之所以要堅硬的牆面,是希望得到更多的低頻能量(扎實)!!這點,harrisonlin兄也說明過!!
問題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有這樣的條件!!
kevintran兄的音響室環境好像是偏向軟調(喇叭背牆亦是)!!如果直接音過多,聲音會太直接且乾澀!!
kevintran兄文中有提到一個重點"如果拿掉了背牆吸音的東西,反射音就會和直接音太早混合而讓我無法判斷發聲點的遠近。"
所以....如果喇叭之背牆要用硬調,那第一反射區的吸音就更要特別慎重!!
當然,這也牽涉到 1. 空間有多大 2. 嚀聽位置離喇叭有多遠(近)!!
尤其是空間大小不同,反射時間自然不同!!小空間,所要吸音的區域範圍比大空間會需要更多!!畢竟過多的殘響,是無法久聽!!
至於"純音響室"和"AV視聽室"的喇叭背牆的差異?的確就是AV視聽室幾乎都是以吸音為主(不管是背牆或是側牆);其原因就是只要直接音!!
而AV視聽室唯有直接音,才可以大聲的轟,用力的轟!!否則,太多的反射音參雜其內,一張片子還沒看完,人就陣亡了!!
此外,我個人還有一個見解.純音響室一般只使用二支喇叭,不像AV視聽室用到5-7支.
所以,這二支喇叭要負責定位,音場等等令人又愛又恨的結果!!
如果純音響室只有吸音,擴散,卻獨缺反射.....那又如何凝造出"可能"的結果??
PS:何兄,拍謝,換你補充....!!

StevenCheng將軍
-
-
2009-05-21, 01:33 AM
#1013
謝謝將軍大!這樣我懂了。不過,如果主喇叭低頻受到後牆的影響,那加上超低音幫忙呢?在此先不consider主喇叭與超低音銜接的問題(音色,量感,等等)。
再次謝謝將軍大的解惑。:):):) (bow)(bow)(bow)
-
-
2009-05-21, 08:15 AM
#1014
 作者: kevintran
謝謝將軍大!這樣我懂了。不過,如果主喇叭低頻受到後牆的影響,那加上超低音幫忙呢?在此先不consider主喇叭與超低音銜接的問題(音色,量感,等等)。
再次謝謝將軍大的解惑。:):):) (bow)(bow)(bow)
很抱歉.....
由於我沒玩過超低音,所以不敢妄加斷言!!
但據我所知....超低音一般是無指向性,大都是用"感受"的,不是一般我們所謂扎實的低音!!
所以我(純屬個人)認為:以純音響室而言,主喇叭如果有足夠的低頻,再加超低音似乎就有待商榷!!

StevenCheng將軍
-
-
2009-05-21, 10:56 AM
#1015
 作者: kevintran
可否請將軍大解釋“純音響室” 和 “AV視聽室” 的喇叭背牆的差異? 從家庭劇院的雜誌上看到的AV視聽室幾乎大部分都是以吸音為主(不管是背牆或是側牆)。以前用Martin-Logan 的喇叭聽音樂,即使離後牆2到3公尺,如果沒有吸音,音場會亂成一團。現在用BW801S3,離背牆約2公尺,如果沒有吸音,音場會很明顯的淺很多。我沒有用過擴散板 (不好買, 也不好裝)。
純從理論上推想,用擴散板或是圓弧可以把射到反射面的聲波反射到不同的角度,在與直接音混合之後會產生比較好的包圍感。但是,我個人的看法,音場深度是來自錄音上發聲點的不同(距離和相差)。在我的聆聽環境中,直接音比反射音多很多。如果在唱片中有收錄到鼓聲和鼓聲反射到牆壁的聲音,我可以很輕易的聽到兩者的差異,從而感覺到音場的深度。如果拿掉了背牆吸音的東西,反射音就會和直接音太早混合而讓我無法判斷發聲點的遠近。
所以我個人的淺見是,擴散比純吸音要好。但是如果作不到擴散的話,用吸音還是可以有限的取得音場深度但需要犧牲一些包圍感和細節。
如果我說的不對,還請將軍大和何主任不吝指教!(bow)(bow)(bow)(bow)
反射音就會和直接音太早混合?
這在小房間的第一次反射才會發生.
吸音及擴散均是有理論根據的,
如何巧妙運用就是努力的目標.
背牆吸音大概很難免,但中央部分擴散似更重要.
在空間入門中有不少照片,kevintran 兄可以參考看看..
-
-
2009-05-21, 10:59 AM
#1016
 作者: 將軍
kevintran兄,你所說的也沒甚麼不對,因為人耳的生理,喇叭,空間大小均不相同!!
同樣的硬體在相同的空間,每個人想要的結果不同,調教方式自然不同!!
喇叭之背牆之所以要堅硬的牆面,是希望得到更多的低頻能量(扎實)!!這點,harrisonlin兄也說明過!!
問題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有這樣的條件!!
kevintran兄的音響室環境好像是偏向軟調(喇叭背牆亦是)!!如果直接音過多,聲音會太直接且乾澀!!
kevintran兄文中有提到一個重點"如果拿掉了背牆吸音的東西,反射音就會和直接音太早混合而讓我無法判斷發聲點的遠近。"
所以....如果喇叭之背牆要用硬調,那第一反射區的吸音就更要特別慎重!!
當然,這也牽涉到 1. 空間有多大 2. 嚀聽位置離喇叭有多遠(近)!!
尤其是空間大小不同,反射時間自然不同!!小空間,所要吸音的區域範圍比大空間會需要更多!!畢竟過多的殘響,是無法久聽!!
至於"純音響室"和"AV視聽室"的喇叭背牆的差異?的確就是AV視聽室幾乎都是以吸音為主(不管是背牆或是側牆);其原因就是只要直接音!!
而AV視聽室唯有直接音,才可以大聲的轟,用力的轟!!否則,太多的反射音參雜其內,一張片子還沒看完,人就陣亡了!!
此外,我個人還有一個見解.純音響室一般只使用二支喇叭,不像AV視聽室用到5-7支.
所以,這二支喇叭要負責定位,音場等等令人又愛又恨的結果!!
如果純音響室只有吸音,擴散,卻獨缺反射.....那又如何凝造出"可能"的結果??
PS:何兄,拍謝,換你補充....!!
將軍兄說得很清楚呢..
看來將軍兄的音響室很有"聽"頭:o8) ..
-
-
2009-05-21, 10:12 PM
#1017
 作者: hojuiyang111
反射音就會和直接音太早混合?
這在小房間的第一次反射才會發生.
吸音及擴散均是有理論根據的,
如何巧妙運用就是努力的目標.
背牆吸音大概很難免,但中央部分擴散似更重要.
在空間入門中有不少照片,kevintran 兄可以參考看看..
謝謝何兄的回答。吸音和擴散正如您所說的是有理論根據的。您的喇叭以大角度toe-in。加上後牆的弧狀反射板,弧狀反射板間的牆壁(恕我眼拙,看不出那部分是吸音或是反射),加上側牆的吸音(我猜的),所以背牆的反射音大部分都散射到別的角度(不是和入射角成180度的反射)。在您精心設計的環境下,我說的情況當然不成立。
很多人的聆聽室無法像您的那麼好(我猜將軍兄的一定也是非常人所能達到),喇叭離背牆近,背牆也無法裝擴散板或圓弧。在這種情況下,喇叭單體出來的聲音和聲音到背牆反射出來的聲音在到達耳朵的時間差是非常小的。如果不吸音(減少反射音),要有很深的音場在理論上是很難的。
您在MyAV上的討論串是我常常讀的。只是限於財力和時間無法依樣畫葫蘆。;(;(;(
-
-
2009-05-22, 12:29 AM
#1018
 作者: hojuiyang111
將軍兄說得很清楚呢..
看來將軍兄的音響室很有"聽"頭:o8)  ..
不敢當....是向何兄看齊!! 

StevenCheng將軍
-
-
2009-05-22, 01:03 AM
#1019
 作者: kevintran
謝謝何兄的回答。..........
很多人的聆聽室無法像您的那麼好(我猜將軍兄的一定也是非常人所能達到),喇叭離背牆近,背牆也無法裝擴散板或圓弧。在這種情況下,喇叭單體出來的聲音和聲音到背牆反射出來的聲音在到達耳朵的時間差是非常小的。如果不吸音(減少反射音),要有很深的音場在理論上是很難的。
您在MyAV上的討論串是我常常讀的。只是限於財力和時間無法依樣畫葫蘆。;(;(;(
由於我最後決定要搬進某巨獸級的SP,之前規劃的空間不夠大,所以將之前砌好的磚牆全敲掉,最後是挪一整層樓做為音響室.因此已經是更改第二次了.
最後定案是長10M,寬6-6.5M(不平行的關係).這其中不包括唱片室,因為我非常不習慣將唱片存放在音響室裡.
所以喇叭離背牆可以有足3-3.5M!!SP離座椅位置4.5M,座椅位置離後牆2M.
喇叭背牆的正中間採寬2.4M,高1.8M的擴散板(和牆面平齊的坎入式);背牆左右兩側則為不平行(和何兄的圓弧有異曲同功之妙)!!
另外,喇叭後兩側也採用不平行之規劃!!其餘為中吸,後擴(寬3.6M,高1.8M和牆面平齊的坎入式)+吸...!!
唯....上述所說的喇叭背牆和側牆部份,都是先將和外面的隔音先做好,裡邊再用紅磚砌成規劃的不平行但對稱的空間!!其餘才是在室內做軟調措施!!
也就是說,我是在自己的一整層裡,將外圍的隔音先做好,再用紅磚砌成我要的空間形式;如此一來,何處該硬調,何處該軟調就可放手去做.
目前的進度大都成定,也已經完成60%....!!
提出我的規劃和設計定案讓kevintran兄參考,看的出kevintran兄已經盡力,而我亦然;好不好聽...最後只求一個自怡自在了!!

StevenCheng將軍
-
-
2009-05-22, 02:12 AM
#1020
 作者: 將軍
最後定案是長10M,寬6-6.5M(不平行的關係).這其中不包括唱片室,因為我非常不習慣將唱片存放在音響室裡.
所以喇叭離背牆可以有足3-3.5M!!SP離座椅位置4.5M,座椅位置離後牆2M.
喇叭背牆的正中間採寬2.4M,高1.8M的擴散板(和牆面平齊的坎入式);背牆左右兩側則為不平行(和何兄的圓弧有異曲同功之妙)!!
提出我的規劃和設計定案讓kevintran兄參考,看的出kevintran兄已經盡力,而我亦然;好不好聽...最後只求一個自怡自在了!!
謝謝將軍大的資料!這那是音響室?這簡直是個football field!:P:P:P:P:P
我的音響室在地下室。原本的喇叭擺在離後牆3公尺,坐位也差不多離喇叭三公尺(後面離牆約10公尺(裝了一張乒乓桌跟小孩玩)。音場當然很深!前幾年,岳父指示要坐西朝東(風水,唉!),只好把喇叭訪到現在的位置(離背牆約2公尺,坐位離喇叭約2.5公尺,背後離牆約1公尺)。我是不信風水的,但是老婆大人一聲令下, 就乖乖聽話:(:(:(:
“最後只求一個自怡自在了”,這真是我內心的寫照啊!
祝將軍大的音響室完美完工,早日落成,早日享受!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