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9-05-19, 12:34 PM
#1001
|-)
 作者: Musica
謝何兄
之所以會有這個疑問, 是因為在聽貝9時, 總覺得一些合唱者的發聲處已經到牆壁上了,
因為空間小, 喇叭距後牆估算最多只有130公分, 整個音場從前緣劃起, 假若這時候能將音場拖出來些, 說不定舞臺場景會大些??
地毯已經有了, 一開始就在那, 所以也沒研究過是好是壞, 只剩天花板因為施工困難作罷.
音場的起點, TOE-IN的角度會是一個決定關鍵嗎? 前傾的音場, 也是到後牆為音場的底部嗎??
目前是等腰三角形, 邊長180到200之間, TOE-IN角度大至在兩耳旁, 因為這個角度感覺還蠻適合大部分音樂, 所以想聽聽大家的看法, 以免誤殺忠良, 3Q~
音場深度,
小弟私以為和房間深度有關和低頻量也有關,
房間深度夠加上適當的低頻才能描繪出舞台深度.
音場的起點和音頻的分佈也有關,
有限的經驗,多一些的高頻似乎會使音場前傾.
不過這似乎不用擔心.
在 LP 資料庫提到的:
如何追求平衡的大訊息量才是問題重心所在.
有大訊息量,系統潛力才能發揮,
而基本功的實踐才是方向.
意在降低誤差,良好 setup stereo.
基本功有那些呢?
天花板的處理就是了,
經驗上,天花板處理好,聲音就跳二級.
除非預算多,升級至另一潛力層次的東西,
哈,多少人誤殺忠良呢? 換機多半是數年後的事..
TOE-IN 角度,大家看法不一且經驗不一,小弟就不在此獻醜了..
-
-
2009-05-19, 03:00 PM
#1002
 作者: hojuiyang111
書櫃以及窗簾是很好的調音材,
如果吸音不足,您可以試試加上地毯.
不過正常與否,非小弟能回答.
加強擴散仍是好的處理方向.
我來補充一些,望何兄指正...:
"喇叭背牆是一片水泥牆, 側牆的前緣也是水泥牆....."
如果喇叭背牆和側牆都是堅硬的紅磚砌成的水泥牆....
那相對的,在第一次反射音區到嚀聽位置的吸音是一定要加強!!
這其中包括了天井和地板!!
嚀聽位置的後方若離座位有1.5m以上,吸音和擴散可採互補並用的方式!!
嚀聽位置的後方若離座位太近,吸音為首要;
反之...擴散區可再大些!!

StevenCheng將軍
-
-
2009-05-19, 03:08 PM
#1003
 作者: hojuiyang111
|-)
音場深度,
小弟私以為和房間深度有關和低頻量也有關,
.....................................
天花板的處理就是了,
經驗上,天花板處理好,聲音就跳二級.
除非預算多,升級至另一潛力層次的東西,
哈,多少人誤殺忠良呢? 換機多半是數年後的事..
TOE-IN 角度,大家看法不一且經驗不一,小弟就不在此獻醜了.. 
音場深度,首要取決於你的喇叭能離後牆有多遠(不是無止境)...
而喇叭能離後牆有多遠,更取決於你的音響室有多長(深)!!
天井的作法...如果高度許可,最好是採取和地面不平形!!
至於TOE-IN 角度,就如何兄所言,各有所好...很難斷言!!
但肯定的是...喇叭多少還是要調些TOE-IN !!

StevenCheng將軍
-
-
2009-05-19, 04:01 PM
#1004
 作者: 將軍
我來補充一些,望何兄指正...:
"喇叭背牆是一片水泥牆, 側牆的前緣也是水泥牆....."
如果喇叭背牆和側牆都是堅硬的紅磚砌成的水泥牆....
那相對的,在第一次反射音區到嚀聽位置的吸音是一定要加強!!
這其中包括了天井和地板!!
嚀聽位置的後方若離座位有1.5m以上,吸音和擴散可採互補並用的方式!!
嚀聽位置的後方若離座位太近,吸音為首要;
反之...擴散區可再大些!!
聽將軍兄如是說,
就明白將軍兄是專家級的,
大概就是吸音要適當,擴散要足夠. :o8)
-
-
2009-05-19, 08:24 PM
#1005
 作者: hojuiyang111
聽將軍兄如是說,
就明白將軍兄是專家級的,
大概就是吸音要適當,擴散要足夠.  :o8)
專家級是真的不敢當!!
其實這是"純音響室"必備的基本要素!!
但新一代的觀念理,喇叭的後牆除了是堅硬扎實的反射區之外;
正中間區塊會有局部的擴散區,讓音場可以更深!!
請參考附圖(不是我家):

StevenCheng將軍
-
-
2009-05-19, 08:37 PM
#1006
另外,容我再雞婆些!!
喇叭背牆除了要堅硬扎實之外,也不能是全平面的!!
我看過許多的案例都是如此,其實是美中不足的!!
更正確的方法,是要採用凹凸不平的板岩(石頭或岩磚)!!
如此,才可以避免反射方向一至!!
萬一環境情況不允許如此,也要盡可能採取不平行的做法!!

StevenCheng將軍
-
-
2009-05-19, 09:45 PM
#1007
 作者: Musica
謝何兄
之所以會有這個疑問, 是因為在聽貝9時, 總覺得一些合唱者的發聲處已經到牆壁上了,
因為空間小, 喇叭距後牆估算最多只有130公分, 整個音場從前緣劃起, 假若這時候能將音場拖出來些, 說不定舞臺場景會大些??
地毯已經有了, 一開始就在那, 所以也沒研究過是好是壞, 只剩天花板因為施工困難作罷.
音場的起點, TOE-IN的角度會是一個決定關鍵嗎? 前傾的音場, 也是到後牆為音場的底部嗎??
目前是等腰三角形, 邊長180到200之間, TOE-IN角度大至在兩耳旁, 因為這個角度感覺還蠻適合大部分音樂, 所以想聽聽大家的看法, 以免誤殺忠良, 3Q~
如果您的喇叭離後牆只有130公分,音場深度不可能太深。多加一些吸音和擴散的東西在後牆可以打散或吸收掉一些反射音。這樣音場深度會深不少。您可以先用一個薄棉被掛在後牆上試試看效果如何。當然在這種情形下,您也會損失一些唱片裡原有的資訊。孰輕孰重,您就得自行衡量了。 
-
-
2009-05-20, 01:43 AM
#1008
 作者: kevintran
喇叭的後牆,適度的使用擴散(不是全面)是有其必要!!
但若不正確的使用吸音....我看就|-)|-)|-)|-)|-)|-)
"純音響室"和AV視聽室的喇叭背牆是大不同哦!!
只是...每個人身處環境條件不同,盡力也就OK了!!

StevenCheng將軍
-
-
2009-05-20, 02:27 PM
#1009
 作者: 將軍
喇叭的後牆,適度的使用擴散(不是全面)是有其必要!!
但若不正確的使用吸音....我看就|-)|-)|-)|-)|-)|-)
"純音響室"和AV視聽室的喇叭背牆是大不同哦!!
只是...每個人身處環境條件不同,盡力也就OK了!!
某名人說前吸後擴,
但小弟的經驗,喇叭的後牆,絕對要小心吸,
一不小心就動態,細節全被吃掉了..:^)|-)|(|-:o8)
-
-
2009-05-20, 08:58 PM
#1010
感謝許多大師的開講, 心中有了些規劃
喇叭後牆, 應該還是不變應萬變, 實在沒太多的空間可以考慮擴散板, 最多可能加幅畫在中間位置, 想很久了, 只是還沒中意的作品
重點會著重在聆聽後牆的吸音, 會上個兩大塊壁毯, 兼具吸音及美觀
至於, 天花板.... 無解 (mem)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