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投票結果: 高解析檔案會取代CD在High End市場成為主流嗎?

投票者
105. 您不可以參加此投票
  • 56 53.33%
  • 不會

    31 29.52%
  • 其他 (如兩者都是主流)

    18 17.14%
第7頁,共11頁 第一第一 ... 56789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61 到 70 共計 101 條
  1. #61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695
    Thanks
    3,756
    Thanked 5,943 Times in 1,98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hilcoyuen 查看文章
    在我的認知裡是沒有高低手和密技的重播。在LP播放世界裡全都是講求數據.是完全沒有秘技可言。就看播放者對於音樂的理解、電子和物理的常識而已。
    小弟管窺之見還請 philcoyuen 網友不吝賜教....:)

    理論上無相位失真的 LP 系統的確應該『講求數據.是完全沒有秘技』,但是我接觸HI-END級LP系統往往完全不同調,相差『十萬八千里』,我正在努力想理解這現象是如何造成的?所以正在徵求LP唱頭進行『破壞性測試』,到時還請 philcoyuen 網友不吝賜教....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psycho大師有機會我們一起去找阿輝.....
    也是"粉科學"的啦~
    這是要到對岸嗎?好哇!看看有沒有時間可以安排上!:)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其實若這些大廠願意數位化,許多的音樂會更容易被"更有品質"的分享出來
    我比較擔心的是:在我的經驗,正確錄音的CD之頻寬就可以殺遍目前各家千萬系統了,比CD還高規格的母帶,是會造成現有的音響更好聽還是更難聽?所以如果原廠出版的不是母帶而是『加料』過的高解晰檔案(例如絕大多數的SACD),那真的會重蹈SACD的覆轍了。

    其實 SACD 為什麼會失敗?很簡單嘛!因為在絕大多數人的音響系統,SACD跟CD比起來只是『加料方式』不同而己,根本呈現不出規格的正向差異,誰會買SACD?當然有些SACD是非常發燒的,問題是標準的SACD市面上有多少張?能滿足古典音樂最基本的曲目嗎?

    wjhuang 說得好:"母帶一出, 誰與爭鋒",這才是高解析檔案的唯一優勢。少掉LP或CD這種唱片製作時後製污染(包含轉錄、版位種種問題),才可以聽到真正的音樂與音響樂趣。

    不過依我聽過母帶的經驗,它可是會殺遍天下音響的;大家可知道全頻段動態不壓縮的原始錄音有多麼可怕?別的不說,我可是親耳聽到『五十萬元級的線材』都當場破功的;也就是說,錄音室裡的專業線材之性能與家用的,相差十萬八千里;這種音樂來源普遍推廣之後,對於音響圈會有什麼有趣的發展與影響?真令人期待!.....

  2. #62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8,87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預設

    應該是爽到大師吧,呵呵
    目前已有廠商提供原始數位母帶
    當然收音後的後期製作還是要的
    這也是加不加料的關鍵處

  3. #63
    註冊日期
    2008-05-26
    文章
    756
    Thanks
    410
    Thanked 174 Times in 10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我比較擔心的是:在我的經驗,正確錄音的CD之頻寬就可以殺遍目前各家千萬系統了,比CD還高規格的母帶,是會造成現有的音響更好聽還是更難聽?所以如果原廠出版的不是母帶而是『加料』過的高解晰檔案(例如絕大多數的SACD),那真的會重蹈SACD的覆轍了。

    其實 SACD 為什麼會失敗?很簡單嘛!因為在絕大多數人的音響系統,SACD跟CD比起來只是『加料方式』不同而己,根本呈現不出規格的正向差異,誰會買SACD?當然有些SACD是非常發燒的,問題是標準的SACD市面上有多少張?能滿足古典音樂最基本的曲目嗎?

    wjhuang 說得好:"母帶一出, 誰與爭鋒",這才是高解析檔案的唯一優勢。少掉LP或CD這種唱片製作時後製污染(包含轉錄、版位種種問題),才可以聽到真正的音樂與音響樂趣。

    不過依我聽過母帶的經驗,它可是會殺遍天下音響的;大家可知道全頻段動態不壓縮的原始錄音有多麼可怕?別的不說,我可是親耳聽到『五十萬元級的線材』都當場破功的;也就是說,錄音室裡的專業線材之性能與家用的,相差十萬八千里;這種音樂來源普遍推廣之後,對於音響圈會有什麼有趣的發展與影響?真令人期待!.....
    難怪買了這麼久的SACD,還都挑發燒片買,聽一聽都還是沒有CD好(sweat)

    所以我是覺得不管是否是發燒音樂,如果發燒是高解析檔案標準配備,而且價位也合理,相信有可能如現在CD跟LP的現象!:^)

    不過包括psycho兄另一個古典唱片版位的討論,除了其本身錄音上的問題,我發現在CD部分,好像CD片本身的狀況會影響播放效果,不知psycho兄有沒有什麼看法(think)

  4. #64
    註冊日期
    2009-03-24
    文章
    100
    Thanks
    6
    Thanked 1 Time in 1 Post

    預設

    數位檔案应该是针对高档客户的,普通cd应该还有存在的空间。

  5. #65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8,87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預設

    現在CD除了流行偶像市場外
    也已是針對高檔客戶才會去買
    一般都聽mp3....

  6. #66
    註冊日期
    2009-03-16
    文章
    254
    Thanks
    13
    Thanked 38 Times in 2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小弟管窺之見還請 philcoyuen 網友不吝賜教....:)

    理論上無相位失真的 LP 系統的確應該『講求數據.是完全沒有秘技』,但是我接觸HI-END級LP系統往往完全不同調,相差『十萬八千里』,我正在努力想理解這現象是如何造成的?所以正在徵求LP唱頭進行『破壞性測試』,到時還請 philcoyuen 網友不吝賜教....



    這是要到對岸嗎?好哇!看看有沒有時間可以安排上!:)



    我比較擔心的是:在我的經驗,正確錄音的CD之頻寬就可以殺遍目前各家千萬系統了,比CD還高規格的母帶,是會造成現有的音響更好聽還是更難聽?所以如果原廠出版的不是母帶而是『加料』過的高解晰檔案(例如絕大多數的SACD),那真的會重蹈SACD的覆轍了。

    其實 SACD 為什麼會失敗?很簡單嘛!因為在絕大多數人的音響系統,SACD跟CD比起來只是『加料方式』不同而己,根本呈現不出規格的正向差異,誰會買SACD?當然有些SACD是非常發燒的,問題是標準的SACD市面上有多少張?能滿足古典音樂最基本的曲目嗎?

    wjhuang 說得好:"母帶一出, 誰與爭鋒",這才是高解析檔案的唯一優勢。少掉LP或CD這種唱片製作時後製污染(包含轉錄、版位種種問題),才可以聽到真正的音樂與音響樂趣。

    不過依我聽過母帶的經驗,它可是會殺遍天下音響的;大家可知道全頻段動態不壓縮的原始錄音有多麼可怕?別的不說,我可是親耳聽到『五十萬元級的線材』都當場破功的;也就是說,錄音室裡的專業線材之性能與家用的,相差十萬八千里;這種音樂來源普遍推廣之後,對於音響圈會有什麼有趣的發展與影響?真令人期待!.....
    期待不久之將來能和psycho大師交流。母帶一出, 誰與爭鋒。。這句說話我也不甚贊同。

  7. #67
    註冊日期
    2009-03-16
    文章
    254
    Thanks
    13
    Thanked 38 Times in 20 Posts

    預設

    以現在的錄製科技來說,絕對肯定比幾十年前優勝。。但現在的音樂製作人和音樂人有多少個會投入其中。都是商業掛帥,講求銷量和利潤。那又怎會有好的音樂和錄音出現!唉!!!!!

  8. #68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695
    Thanks
    3,756
    Thanked 5,943 Times in 1,98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remo 查看文章
    不過包括psycho兄另一個古典唱片版位的討論,除了其本身錄音上的問題,我發現在CD部分,好像CD片本身的狀況會影響播放效果,不知psycho兄有沒有什麼看法(think)
    CD片本身的狀況會影響播放效 ==> 一點都沒錯啊!在該討論串我分享過更誇張的經驗:emi france自暴自棄的超低價大全集cd,正確錄音、正確轉錄(不加料就是正確)、超爛製版。所以把該唱片 eac 到電腦再使用好一點的燒錄片燒成cd後,居然發生燒錄版直接幹掉原版的妙事!....

    同樣的,如果有消磁器或靜電槍,打一打cd唱片,不要太過份,通常會有很正面的效果。簡而言之,cd唱片本身的狀況,對音樂的影響可是非常非常大!玩cd的人說剛開始是dac重要、等到hi-end後發現轉盤重要,其來有自....:)

    所以我才這麼期待電腦檔案,理論上可以跳脫轉盤的荼毒,等於只要挑好轉錄就夠了、不必挑版位了....:) :) ( 那我手中一大堆第一版CD還能高價售出嗎?:P )

    引用 作者: philcoyuen 查看文章
    期待不久之將來能和psycho大師交流。母帶一出, 誰與爭鋒。。這句說話我也不甚贊同。

    以現在的錄製科技來說,絕對肯定比幾十年前優勝。。但現在的音樂製作人和音樂人有多少個會投入其中。都是商業掛帥,講求銷量和利潤。那又怎會有好的音樂和錄音出現!唉!!!!!
    都是小葉啦!什麼大師的....我都不敢回文了.......(sweat)

    philcoyuen 這麼熱心,等時間配合必定好好造訪!....

    philcoyuen 說到現代的音樂演奏與製作不用心,這是真話,例如古典音樂大廠唱片,約 1980之後的錄音一個比一個混、爛,造成大家誤以為錄音的黃金時期在60年代,其實應該說這些大廠的黃金錄音時期是在60年代。

    不過,如果我們不要看大廠、透過學有專長的高手幫我們找到『現代的地區性小廠』的唱片,那可就不一定了!多的是演奏可以拼過老大師、錄音更是贏得一蹋糊塗的高級唱片。我在軟體區常常推薦的法國小廠唱片是一例,前幾年去德國的萊比鍚買郅當地的地區小廠出的唱片,哇哩咧,幾乎重現我在萊比錫大教堂現場聽到管風琴演奏的所有感覺!那是五大廠那些又混又爛的現代錄音唱片可以比得上一絲一毫的?更不必說演奏水準了,單單憑『合奏能力』,一個地區性不知名的萊比鍚XXXX樂團,就可以把當紅的所謂世界名團狠狠地打趴。

    所以我一向提醒『愛樂者』不要灰心喪志,世界大勢常常走向沒落也許是事實;但是有人的存在就一定有理想主義的存在,在一定存在著使用最高的錄音藝術製作演奏極佳的真正好唱片,只是等待跨國的愛樂者努力發掘就是了....

  9. #69
    註冊日期
    2008-04-16
    文章
    233
    Thanks
    242
    Thanked 335 Times in 114 Posts

    預設 其實不是下載母帶

    目前母帶格式很多,最新的是 dxd, 352.8khz 是 44.1khz 的 8 倍,24或32bit.

    所以,不太可能給你下母帶,
    頂多是降頻的「子帶」或是多年前舊處理設備處理的母帶。
    就是如此,也比「孫帶」、「曾孫帶」或是 「曾曾孫帶」的 cd 好太多了。
    人的聽感很奇怪,dsd 就規格來說是較類比的及較好的。
    但好像大多數的人比較喜歡 multi-bit (24bit) 的聲音,而不喜歡 1-bit 的 dsd...
    所以如果有 24 bit 48khz 與 16 bit 192khz 兩種的聽感比較,可能大多人會說 24 bit 48khz 比較好聽。

  10. #70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8,87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預設

    for example

    RR => HRX
    Currently we record at 176.4 kHz/ 24 bits, with HDCD, and that is what we put on our HRx discs
    http://www.referencerecordings.com/HRx2.asp

    And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09b/ajp-reviewt.jpg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