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尋找那些檔案的方法通常是利用這個 System Informer 的功能,實際上是 internethandle 兄的分享:
https://github.com/winsiderss/si-builds/releases
http://jplay.eu/forum/index.php?/top...guide/?p=61653
另外還可以試試 VMMap:
https://learn.microsoft.com/en-us/sy...ownloads/vmmap
https://audiophilestyle.com/forums/t...omment-1229696
當然最「原始」的方法就是嘗試搬運 Win10XPE 版本的 DLL 檔,例如從 \Windows\System32 搬到 \Temp。
首先分為甲乙兩組,甲組就是 A???????.dll 至 M???????.dll 的那些檔案,乙組就是 N???????.dll 至 Z???????.dll 的那些檔案。
搬了甲組之後完全沒有問題的話,那麼就十分肯定那些不可或缺的檔案都是 N???????.dll 至 Z???????.dll 其中的某些 DLL 檔,反之亦然。
下一步就是分為丙丁兩組,丙組就是 N???????.dll 至 S???????.dll,丁組就是 T???????.dll 至 Z???????.dll。
以此類推,假如用盡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話也差不多了吧,畢竟只有 26 個英文字母。
(正在使用中的 DLL 檔應該不許搬運吧?)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seeteeyou For This Useful Post:
-
 作者: sigma
Ultralite WinPE 可以用Device Manager 嗎?
NirSoft 和其他網站有很多代替品,它們能夠提供一些跟 MMC 差不多的功能,而這個例子通常是用 DevManView,其餘的話敬請參考這個列表。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seeteeyou For This Useful Post:
-
 作者: sigma
Ultralite WinPE 可以用Device Manager 嗎?
"Init libusbK USB driver fail" 的訊息, 代表沒抓到libusbK. 因為畫面看不到test mode, 會不會是沒有設定成testing mode?
我也試著裝Ultralite WinPE 看看.
期待dequad 的WinPE聲音分享!
我試了一下, 開機後不會自動抓libusbK driver, 拔插usb ddc 後, 就抓到了.
DevManView 可以看到libusbK 已連上.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sigma For This Useful Post:
-
小弟有一個關於 libusbK 的問題,不知道有沒有任何方法令 Windows 得到類似 ALSA 的功能呢?
https://github.com/torvalds/linux/bl...d/usb/quirks.c
alsa/usb-audio: Generic DSD detection for Thesycon-based implementations
https://patchwork.kernel.org/[email protected]/
[2/2] ALSA: usb-audio: Generic DSD detection for XMOS-based implementations
https://patchwork.kernel.org/project...sonarnerd.net/
假如不行的話,是否只需利用那個 Inf-Wizard 製作個別 INF 檔?
https://www.cnblogs.com/AijunHe/p/7588156.html
https://blog.csdn.net/jiguangfan/art...tails/86579133
https://blog.csdn.net/qq_31094099/ar...tails/90230838
https://blog.csdn.net/yuelengloulan/...tails/71665213
https://blog.csdn.net/chengwenyang/a...tails/51592633
由於 USB_Audio_2_0_F1.inf 和 SMSL_USB_AUDIO_Interface_0.inf 兩者之間的分別不大,因此小弟還有另一問題。
少數的 XMOS 介面能夠支援 USB3 輸入,例如小弟的便攜播放器:
https://store.hiby.com/apps/help-center
1. Fixed the connection issue of USB 3.0 DAC in;
ASIO 驅動程式則是醬子的說:
https://pan.baidu.com/s/1O4t7uP44sJr...RcKhA?pwd=zy1q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5rF...Nx3FmZPP5/view
代碼:
"HiBy USB Audio" = _Install_0,USB\VID_32BB&PID_0004
不知道有沒有必要重新編譯任何檔案,還是只需沿用 Singxer F-1 專用的版本,然後獨立製作一個能夠對應那一組 VID 和 PID 的 INF 檔就可以了?
感謝 sigma 大的解答。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seeteeyou For This Useful Post:
-
 作者: seeteeyou
seeteeyou 大的問題難倒我了!
我不確定Windows是否可以產生類似-般化的driver?
對於新的device, 我也是利用inf-wizard來產生libusbK driver.
https://sourceforge.net/projects/lib...d.exe/download
用這個工具產生的libusbK driver, PlayWaveVC 就可以使用了, 你可以試試!
但是它並沒有用到我修改的特殊功能, 如果需要, 必須換掉libusbk.sys, 再重新打包.
如果你自行製作的便攜播放器libusbK 可以播放, 那麼可以將driver寄給我, 再幫你重新包裝我的libusbk.sys.
另外直接改inf, 我也不確定是否可行?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sigma For This Useful Post:
-
 作者: sigma
我試了一下, 開機後不會自動抓libusbK driver, 拔插usb ddc 後, 就抓到了.
DevManView 可以看到libusbK 已連上.
WinPE Ultralite 聲音好像解析比較好!
我原來的是Win10XPE版本, 已經一年了, 後來增加的Win11PE及Ultralite 我就沒再跟, 今天裝起來聽, 聲音似乎不錯 (但是我裝的機器不一樣, 而且新的還沒加網路, 舊的我都是聽串流).
另外這版Ultralite 無法顯示中文. 不知道要另外裝什麼?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sigma For This Useful Post:
-
 作者: sigma
我試了一下, 開機後不會自動抓libusbK driver, 拔插usb ddc 後, 就抓到了.
DevManView 可以看到libusbK 已連上.
試了插拔和斷電(我的 DT2 接了分離轉接頭用 Cosel 供電,可以把從 Cosel 來的電源線拔起重插)都可行。謝謝 sigma!
這是 DT2/libusbK 在 DevMan View 裡顯示的樣子(Ultralite flatboot):
Ultralite flatboot libusbK.jpg
之後製作了 Win11XPE 和 Ultralite 兩個版本的 USB 碟,用一般的 WinPE 運作模式從 USB 載到記憶體跑。沒想到兩個版本都出現找不到 libusbK/DT2 的情況;插拔及斷電重插還是找不到。既然已有兩個版本的 flatboot 可用,USB 開機版本的問題就等有空再想辦法了。
喇叭框架已大致完成。很想趕快組起來,聽 WinPE+PlayWave/libusbK 這三個極具特色的元素組合起來的聲音。
acorn frame.jpg
此篇文章於 2023-03-01 09:27 PM 被 dequad 編輯。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equad For This Useful Post:
-
昨晚想先聽一下音質/音色,就翻出放在儲藏室很久沒用的 German Maestro GMP400 耳機。開箱發現線材表皮已完全脆化,花了一些時間將表皮剝除。
用 WinPE Ultralite/PlayWave (BufSize 0,StreamWait 3)/libusbK 跟 JPlay 單機 (UltraSTREAM 200 Hz) 先後播放,因時間關係只播了 Reference Recordings Nojima Plays Liszt 的 La Campanella(24-176.4)。初步的印象是兩者聲音走向相當不同,Ultralite/PlayWave 較直接,JPlay 則 laid back、泛音多、音色及空間音豐富。至於音像及音場,因為我用耳機聽音樂完全沒辦法想像,得等喇叭開聲再試。
多年沒戴過耳機,雖然把音量控制到跟用喇叭播放接近、應不至於過大,來回比較聽了快20分鐘後,耳朵和頭腦發熱,聽覺也變得遲鈍。本來想幫 GMP400 換上好的線材,想想還是讓它繼續在儲藏室休息好了。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equad For This Useful Post:
-
 作者: dequad
昨晚想先聽一下音質/音色,就翻出放在儲藏室很久沒用的 German Maestro GMP400 耳機。開箱發現線材表皮已完全脆化,花了一些時間將表皮剝除。
用 WinPE Ultralite/PlayWave (BufSize 0,StreamWait 3)/libusbK 跟 JPlay 單機 (UltraSTREAM 200 Hz) 先後播放,因時間關係只播了 Reference Recordings Nojima Plays Liszt 的 La Campanella(24-176.4)。初步的印象是兩者聲音走向相當不同,Ultralite/PlayWave 較直接,JPlay 則 laid back、泛音多、音色及空間音豐富。至於音像及音場,因為我用耳機聽音樂完全沒辦法想像,得等喇叭開聲再試。
多年沒戴過耳機,雖然把音量控制到跟用喇叭播放接近、應不至於過大,來回比較聽了快20分鐘後,耳朵和頭腦發熱,聽覺也變得遲鈍。本來想幫 GMP400 換上好的線材,想想還是讓它繼續在儲藏室休息好了。
我簡單說明一下 PlayWaveVC 的功能:
1. BufSize: 主要用在asio 及wasapi, 如果用Internal Direct Link 是沒有影響的.
2. StreamWait: 是我用在串接串流播放使用的, 如果播放音樂檔也是沒有影響的.
3. IRQL: 只能用在我修改的libusbK driver, 一般我都會設定在12或18. 這對聲音會有影響.
期待dequad 大更多的分享.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sigma For This Useful Post:
-
 作者: sigma
WinPE Ultralite 聲音好像解析比較好!
我原來的是Win10XPE版本, 已經一年了, 後來增加的Win11PE及Ultralite 我就沒再跟, 今天裝起來聽, 聲音似乎不錯 (但是我裝的機器不一樣, 而且新的還沒加網路, 舊的我都是聽串流).
另外這版Ultralite 無法顯示中文. 不知道要另外裝什麼?
我加上以下中文的字體, 並且修改registry, 現在可以顯示中文了.
可以直接在flatboot OS修改, 電腦\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Fonts
或者load 正常Windows 修改:
reg load HKLM\OFFLINE_SOFTWARE f:\Windows\System32\Config\Software
Microsoft JhengHei & Microsoft JhengHei UI (TrueType) msjh.ttc
MingLiU & PMingLiU & MingLiU_HKSCS (TrueType) mingliu.ttc
SimSun & NSimSun (TrueType) simsun.ttc
reg unload HKLM\OFFLINE_SOFTWARE
另外我安裝了無線網路driver, 用Win10XPE 的PENetwork_x64, 但是無法起動無線網路. 看來無法替代我原來的Win10XPE.
但至少Ultralite 版聲音確實不錯, 單機播放檔案也很好聽, 而且開機速度蠻快的.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sigma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