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看一看,感覺又是另一種神話嗎?問題很多啦!
這讓我想起MYAV的一篇文章"高檔玩家=高階玩家?",去看別人在寫什麼?為什麼寫?
真是....................................無解.
功成何必在我
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之日
離開之時
-
-
-
-
Physco,
這種重量級的家訪, 可否以後通知小弟並請向Musk大大安排向他的超級CD系統朝聖一下, Boulder耶, 光後級就比我整個系統貴很多, 真羨慕!
聲音的平衡我也覺得是最重要的, 平衡的聲音聽起來才舒服, 舒服後再調整音場, 呈現出立體音場後再苛求細節, 細節有了, 更貪婪的話可再在追求聲音之高貴感, 最後再增加一點旋律之歌唱性及律動, 以前剛玩時都先追求細節, 平衡整個破壞了都不自知, 怎麼聽都不舒服.
CD要攪到聲音平衡我想要很有耐心及毅力(及體力), 空間及擺位就夠傷腦筋了,這也是我覺得LP方便的原因, 動動小指頭就有很多變化可玩, 況且, 要玩DCS可要掏出很多小朋友ㄚ!!!!(sweat)(sweat)(sweat)(sweat)
-
-
 作者: psycho
後來我們也播放了蕾菲布貴死人的LP與平價的CD,結果更是CD把LP打趴到哭;不是好不好聽的問題,而是蕾菲布演奏出了十幾種不同的音色,在CD一清二楚完全不同(我終於知道蕾菲布比我想像還要更偉大!),在LP解析出不到六、七種。我個人雖然看好偏好 CD,但是LP不應該輸這麼多。所以 musk 現在可傷腦筋要怎麼重新調整 LP 了.....當然了,也很有可能是 DCS 太強了!
月童還指出,雖然CD實在正確無比地高傳真,但是這樣的蕾菲布完全沒有辦法『輕鬆聽』:訊息量實在太高太可怕了,好像不專心就會被蕾菲布敲腦袋一樣。的確,蕾菲布的確是太嚴謹了不能輕鬆聽;但是能把蕾菲布表現地這麼好,我實在完全服了 musk 的 CD 系統。於是,專心聽 CD 了。
LP之版本, 膠質及厚度不一是造成無法單一LP設定就可放好所有LP的原因, 蕾菲布的LP就小弟的經驗而言對於VTA調整非常敏感, 小弟的系統放你的佛瑞夜曲及我的德步西Image I&II就有很大的差別, 是不? 你的佛瑞明顯比我的德步西的片子厚, 因此我就德步西Image I&II最佳化的設定放你的佛瑞聲音較死較暗是可以解釋的過的, 我只要VTA往上敲一點聲音的活力及鮮度應會呈現出來. 單一設定就斷定LP錄音的好壞可會誤殺忠良歐!
-
-
 作者: michael99
我正在變賣家產中8)8)8)
這裡就是我最窮,別害我了....;( ;(
 作者: hojuiyang111
音響必需妥協時?
這我就不太懂了.
為何有高中低音的分別?  :^)
何大忘了我是從『三萬五仟元』的音響開始玩起來的....:)
這種等級的音響,當然必需妥協,所以會有我上述先要求『高頻的正確性』之歷程。
而即使是 musk 的千萬音響:剛開聲、放新空間,一定都會有不夠圓滿之處。這時有一種是管他的,另一種就像musk一樣:隨著系統與空間的熟化程度而進行一些調整,目的是音響與空間沒熟化前先要求『還算好聽』的起點。所以,就會有我所謂『基本美學立場』的區別了...:)
 作者: harrisonlin
看一看,感覺又是另一種神話嗎?問題很多啦!
這讓我想起MYAV的一篇文章"高檔玩家=高階玩家?",去看別人在寫什麼?為什麼寫?
真是....................................無解.
harrisonlin 這篇讓我看得滿頭大汗...(sweat) (sweat)
不知道『問題很多』是指何處?我知道 harrisonlin 打字辛苦,不過這個批評令我很緊張,只好厚著臉皮請 harrisonlin 再多指教!
問題是不是發生在我強調的『音場高度的層次』與『音場深度的層次』?
音場高度的層次之定義為:第一層『樂器全體發聲』、第二層『往上衝』、第三層『迷漫在屋頂』。
音場深度的層次之定義為:播放管弦樂唱片時,能聽到第一層(最前面)是弦樂、(中間層)第二層是木管、(後方)第三層是銅管與定音鼓、(更後方)第四層是銅管被音樂廳後牆反射的回音、(更前方)第五層是全體樂器往前衝出的感覺、(全包)第六層是全體聲音包圍住身體的感覺。
 作者: michaelwmwang
Physco,
這種重量級的家訪, 可否以後通知小弟並請向Musk大大安排向他的超級CD系統朝聖一下, Boulder耶, 光後級就比我整個系統貴很多, 真羨慕!
musk 那裡是店面,人家很和善的,你隨時都可以去被當成顧客或朋友一樣對待,那需要我帶你去?...
-
-
-
-
PSYCHO兄:
你完全誤會我的意思.ewewe兄了解我一些的意思,所以才說去看看那篇.
功成何必在我
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之日
離開之時
-
-
多接觸現場演奏大概就更能明瞭一切
本期論壇劉總編的話值得好好詳閱
-
-
永遠生活在自我空間,無法體會真正的生活,接觸太多正面的言語 往往忽略負面的言語,人前人話 人後人話 意思大不同.
想的通 路是通,想不通 只是人後的人話而已.
功成何必在我
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之日
離開之時
-
-

StevenCheng將軍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