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05, 11:15 AM
                                        
                                
                                
                                        
                                                #6231
                                        
                                        
                                        
                                
                        
		 
		
		
		
		
			 
			
				
					樓上yuntree兄提的應該是這兩張CD吧?右邊是來自愛爾蘭的Clannad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kevintran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1-02-05, 12:27 PM
                                        
                                
                                
                                        
                                                #6232
                                        
                                        
                                        
                                
                        
		 
		
		
		
		
			 
				
					此篇文章於 2021-02-05 12:33 PM 被 yuntree 編輯。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untree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1-02-05, 10:03 PM
                                        
                                
                                
                                        
                                                #6233
                                        
                                        
                                        
                                
                        
		 
		
		
		
		
			 
			
				
					
	我只有左邊那張唱片。說到這個我才想起來,左邊這張唱片似乎是兩個作者。我比較喜歡的是前面那一個。
		
			
			
				
					  作者: kevintran   樓上yuntree兄提的應該是這兩張CD吧?右邊是來自愛爾蘭的Clannad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yuntree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1-02-06, 09:12 PM
                                        
                                
                                
                                        
                                                #6234
                                        
                                        
                                        
                                
                        
		 
		
		
		
		
			 
			
				
					
	這套唱片中,第一張是socd363,第二張是364;其中第一張的第四號鋼琴協奏曲演錄俱特優,你是指那一張那一軌??
		
			
			
				
					  作者: gangster.tank   教授我的耳機是AKG K3003。  
[恕刪] 
我的系統現在可以聽[/COLOR]SOLSTICE_SOCD363_4(妲黑)這種現場感很好的專輯,也不會被殺了!
等未來有搬家肯定會想辦法弄一整套Audiomat跟JMR喇叭。 
 
 
 
	看起來你的耳機系統還是有能力天限??4.Bolero (Gergiev)的錄音與演奏水準都不是上乘哩!跟5.Boléro, M. 81那個轉錄失敗的martinon相比當然還好,但是跟 yuntree 找到的:
		
			
			
				
					  作者: gangster.tank   那可是相差十萬八千里!從錄音水準到演奏水準完全輸得一蹋糊塗呢!
 
 4.Bolero (Gergiev) 最大問題,就是沒有『樂器的合奏能力』:以 yuntree提到的 1040 開始,明顯只聽到『第一小提琴的首席』而不是聽到『第一小提琴的整體』,同時出現的木管也消失不見了。
 
 看起來耳機的天限是管弦樂錄音??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1-02-06, 09:25 PM
                                        
                                
                                
                                        
                                                #6235
                                        
                                        
                                        
                                
                        
		 
		
		
		
		
			 
			
				
					
	yuntree分享的內容太多了!!我只能挑最簡單的先回應,如果那一部份想要我特別回應的務必要提醒我,不然轉頭就忘了....
		
			
			
				
					  作者: yuntree   [恕刪] 
我順便附上現在新找到的影片(但時間也是2018年,所以也不算新。跟原始串時間差不多。)
https://youtu.be/6NDwT6SCfk4 
[恕刪] 
在4裡頭(我聽到的,可能不準。   正確解答請找教授吧。) 
和諧   不和諧 
1040 1127 
1217 1307 
1356 1445 
[恕刪] 
不過奇怪的是,我自己附上的法國團,我卻很難聽出他們的不和諧合奏!? 
若不是事先知道要聽什麼,我真的會聽不出來。 
問題是我認為他們合奏能力應該是比4強阿??? 
難道是我耳朵有問題?
 
姑且列上我半猜測的答案 
和諧   不和諧 
1000 1047 
1132 1218 
1300 1347[恕刪]  
 首先上述所謂的『和諧』,是因為高音部所有的樂器都是『相同音高』演奏主旋律,所以會出現特別厚重的『重量感』,這個真的是十萬元以上才容易獲得的感受,不是很入門,所以你才會聽錯....:)
 
 而你所謂『不和諧』,是高音部從『相同音高』演奏主旋律改變成『和諧音程』演奏主旋律,也就是不同的高音樂器之間音高相差三度或五度。這時會喪失前述的『重量感』,而你的音響系統表現成『不和諧』。
 
 再者以1000 1047該組的1132 1218而論,1132原本回到1000的『重量感』,但是拉威爾進行變化,有些高音樂器是進行『相差八度音高』的完全和諧音程,會損失『重量感』但是會增加『壯麗感』。
 
 1300 1347 則是強調第一小提琴與許多銅管樂器一起進行相同音高的合奏,但是兩者音色相差太大!!不可能產生『和諧』的感受吧?還是你的音響系統把銅管的高頻泛音吃光光,聽起來跟人工弦樂相差不多??
 
 從以上看來,雖然 yuntree犯錯甚多,但是都是可以合理解釋的。也就是說,yuntree你的耳朵己遠遠超越了音響太多,音響己經過份不合格啦!!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1-02-06, 11:03 PM
                                        
                                
                                
                                        
                                                #6236
                                        
                                        
                                        
                                
                        
		 
		
		
		
		
			 
				
					此篇文章於 2021-02-07 12:40 AM 被 yuntree 編輯。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untree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1-02-07, 12:36 AM
                                        
                                
                                
                                        
                                                #6237
                                        
                                        
                                        
                                
                        
		 
		
		
		
		
			 
			
				
					這幾天試著點進前面貼的頻道裡頭看看有什麼影片。姑且從印象中看過的教授文章所提到的現代作曲家去找,
 目前有聽過拉威爾(Ravel)、克拉斯(Cras)、聖桑(Saint-Saëns)還有一首杜卡斯(Dukas)的不知道什麼。
 我是只憑名字就點下去看看。而目前這幾個人的幾部影片通過了我這個外行的一個標準:可以聽的完。
 這個其實對我來說不簡單了。因為以前我試過其他的古典樂。沒幾個成功的。
 還有幾個我覺得喜歡的,我想這是另外一個更嚴格的標準了。
 有一首拉威爾的鋼琴配交響樂,感覺是難度挺高的?
 (但本文主旨不在此,先不貼影片上來。)
 
 這邊我想到的跟前文有關的是我個人的一個問題:為什麼?
 至少目前看起來,我喜歡近代的古典作曲家勝過以前的。
 我的猜測是這樣,「近代的作曲家勝過以前的」有兩個原因:
 1.「音色」(或樂器)的豐富性。
 2.旋律的多樣(或複雜)。
 
 
 回顧一下我從教授的文章記下的。(僅憑印象)
 教授有提過,『越現代的作曲家技巧越好。換句話說,現代的隨便電影配樂都可以打掉以前時代的偉大作曲家。』
 
 而我之所以貼了前面的一些影片,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跟這個有關。
 我的第二個猜測是這樣:
 也許我的個人經驗,(不知不覺中)已經體驗過高過古代作曲家的現代作品(不管是遊戲配樂或電影配樂),所以我當然無法喜歡上古代作曲家。
 
 請教教授,如果凱撒大帝的這五支影片,這樣水準的音樂大概會是什麼時代的古典作曲家水準。
 換種問法大概就是,「這些音樂貝多芬當時(外行只大概知道那幾個)寫的出來嗎?」
 
 Caesar 3 - Rome 1
 https://youtu.be/v8bUPYSA3UI
 
 
 Caesar 3 - Rome 2
 https://youtu.be/SV4UG3Rz3z0
 
 
 Caesar 3 - Rome 3
 https://youtu.be/cxvEjoN89Y4
 
 
 Caesar 3 - Rome 4
 https://youtu.be/KO1zjfvX5WM
 
 
 Caesar 3 - Rome 5
 https://youtu.be/T1n_YJ7svMc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untree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1-02-07, 04:53 AM
                                        
                                
                                
                                        
                                                #6238
                                        
                                        
                                        
                                
                        
		 
		
		
		
		
			 
			
				
					
	教授,我說的是363的第一軌~第三軌,當然第四號鋼琴協奏曲演錄俱特優,可是這也不影響我欣賞363的第一軌~第三軌。
		
			
			
				
					  作者: psycho   這套唱片中,第一張是socd363,第二張是364;其中第一張的第四號鋼琴協奏曲演錄俱特優,你是指那一張那一軌??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作者: psycho   看起來你的耳機系統還是有能力天限??4.Bolero (Gergiev)的錄音與演奏水準都不是上乘哩!跟5.Boléro, M. 81那個轉錄失敗的martinon相比當然還好,但是跟 yuntree 找到的:
 
 那可是相差十萬八千里!從錄音水準到演奏水準完全輸得一蹋糊塗呢!
 
 4.Bolero (Gergiev) 最大問題,就是沒有『樂器的合奏能力』:以 yuntree提到的 1040 開始,明顯只聽到『第一小提琴的首席』而不是聽到『第一小提琴的整體』,同時出現的木管也消失不見了。
 
 看起來耳機的天限是管弦樂錄音??
  
 的確聽了yuntree兄分享的影片,直接把我上述分享的那兩段影片給電爆,看來我的耳機跟鑑賞水平還是有很大進步空間。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gangster.tank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1-02-07, 11:12 AM
                                        
                                
                                
                                        
                                                #6239
                                        
                                        
                                        
                                
                        
		 
		
		
		
		
			 外行來聽古典樂
			
				
					這篇要來分享一下前面說的幾隻影片,第一支是拉威爾的
 Ravel : Concerto en sol (Martha Argerich / Orchestre national de France / Emmanuel Krivine)
 https://youtu.be/vlvWfP-iFmY
 
 當然會放上來,就代表他通過我個人的兩個標準。
 1.我可以聽完。
 2.至少有點喜歡(還願意再聽一次)。無論那原因是什麼。
 
 
 但我先聲明,我是個外行,也懶得查資料(因為我覺得查資料跟我會不會喜歡毫無關係),所以現在我還是不知道這首完整名字叫啥。這部影片也是我第一次聽這個曲目,因此我無從比較,一些想法都是第一印象跟猜測。
 此外,受到教授影響,我查影片也是非法國團不可(最好是法國團,法國地區演奏),其他地區的直接略過。
 我姑且分享幾點聽這影片的感覺,至於其他技術性或音樂素養的之類的內行問題,就看教授要不要發表。
 
 1.我第一次聽第一部份的前面合奏就覺得喜歡。聽完全部,我認為我個人喜歡第一部。但第三部我覺得是「火力展示」,我用這個形容不知道對不對。但我覺得第三部是個作曲、演奏都要超強才有辦法演奏的好聽。
 
 2.第一部份我聽完覺得彈鋼琴的跟樂團的合奏能力(0800開始可以當例子)應該都很厲害,應該是一流水準吧?第一部份有鋼琴跟樂團的合奏,那音色聽起來不錯,沒出錯且有種融合在一起的感覺。後面的合奏也都是如此。
 
 3.這個彈鋼琴的好像挺厲害的。我這麼說有幾個判定標準。從簡單到困難排序:
 3.1)她沒彈到自己亂掉,大概能上台表演的都要過這關。
 3.2)她的聲音很清楚、穩定。第三部份就可以從影片(手的動作)看出來,速度這麼快還能這樣應該不簡單吧。
 3.3)教授說的音色營造。她真的弄出不同的音色。整體的話,可以比較第一部份跟第三部份。
 
 不過我姑且列上我認為他是不同音色的對照,因為影片好像有拍到手的位置
 第一部份
 0800 左右
 應該是第二部份
 1540 1722
 
 與第三部份
 1925 2014 2200
 
 我的理由是這樣:「看起來位置差不了太遠,但聲音聽起來會讓我以為是不同鋼琴彈出來的。」我想這應該就是所謂的音色營照。
 
 4.這一點是我聽第一次的感覺,但重聽時卻發現那部份好像不見了。就姑且列上。
 我會認為第三部是「火力展示」的原因是,
 第一個這聲音像是作曲家本身的技巧。開頭的那個管樂聲(的合奏)似乎是種「我沒聽過」的音色。
 再來是鋼琴,從影片的動作都可以感覺的出來難度很高,加上音色。
 第三是管樂的合奏。
 我是聽到2100左右開始的部份有這種感覺,其中我最驚訝的是這之後出現的幾支管樂的聲音。
 理由是「在合奏當中還能清晰展現出單獨的樂器聲」,我的猜測是這應該要比合奏能力難上加難。
 但我重聽卻不覺得有在合奏,所以這裡可能我搞錯了。
 
 附上一個反例,這個影片我只聽了前四分鐘半就放棄。
 然後,因為不知道名稱,所以可能兩隻影片演奏的不是同一個曲目。
 (我就外行
  ) 放本影片是想對照一下彈鋼琴的差異。我想這個女鋼琴家應該是挺厲害的?
 https://youtu.be/J9O_JwYuhWo
 
 ---
 
 原本想問說她跟教授與新天新地心目中的世界第一勒菲布(yvonne LEFEBUR)誰比較厲害,所以才去google一下這個女鋼琴家。看到中文名字我就知道,這個應該不用找了,因為就符合教授不知道在那提過得那個人名。
 翻了一下是隔壁串的 #3478
 https://www.my-hiend.com/vbb/showthr...267#post243267
 
 既然都這樣講了,那我想世界第一還是世界第一(也許現在有新人出現了,但至少曾經是)。
 以前搜尋她只有拉威爾的水之嬉戲,其他幾個都是比較古老的作曲家。
 說到這裡我又去水管搜尋一下,結果發現這部,本文的第三部份
 Yvonne LEFEBURE, Ravel-« Concerto en sol » (Presto)
 https://youtu.be/STrB6iyvF9U
 
 不過這錄音實在很爛,然後有稍微地影音不同步。這讓我想判定兩者的鋼琴演奏誰比較厲害實在很難。
 我就姑且列上幾個時間點,是讓我覺得「好像不一樣」的地方。
 0223
 這裡有轟轟的聲音,我意思是有很多聲音出現在這裡所以聽起來是轟轟的。但那應該不是反射音或噪音。
 只是我在想這是不是鋼琴彈出來的,還是樂團的合奏。
 
 0324 跟 0330
 有相同的旋律。但我想說的是這個音色,跟本文貼的好像不太一樣。
 我有種感覺,聽勒菲布的第三部份好像跟本文的是不同的曲子一樣。雖然我不知道是什麼因素。
 
 
 再來還有一部第二部份的
 
 Piano Concerto in G Major: II. Adagio assai
 https://youtu.be/aC6WBQEOJZQ
 
 但這個就不比較了(因為打太長想偷懶了
   ) 只說說聽這首的幾個印象,
 1.這鋼琴聲好像真的不一樣。問我喜歡哪個(只比鋼琴的話),我想我會說勒菲布的鋼琴聲。
 2.奇怪,我總覺得聽不到樂團聲。很像一台鋼琴配上幾把樂器伴奏,而不是一個樂團。
 我是在懷疑難道是錄音的問題,但一看封面,左邊Solstice右邊Ina。印象中左邊教授評為好棒棒,但右邊好像有缺點。怎麼兩個會放在同一張唱片,這個我這外行就無法理解了。
 但耳朵聽到的就是這樣,樂團好像不見了。但那伴奏挺有味道的。
 
				
					此篇文章於 2021-02-07 11:14 AM 被 yuntree 編輯。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untree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1-02-08, 10:28 AM
                                        
                                
                                
                                        
                                                #6240
                                        
                                        
                                        
                                
                        
		 
		
		
		
		
			 
				
					此篇文章於 2021-02-08 10:28 PM 被 termdoxa 編輯。
				
				
					原因: 發現問題,移除錯誤的RME ADI-2聽感心得
				
			 
	
	
	
	
		
			The Following 6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ermdoxa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您不可以發表回覆您不可以上傳附件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