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01-18, 10:58 PM
#6181
 作者: gangster.tank
關於之前提到的AOKO SATA轉USB3.1 GEN2 TYPE C的轉接裝置,從淘寶購入網址如下: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cket=15#detail
我2/9購入透過順豐2/11到台灣,拿到手第一件事情是狂噴消毒水,之後就進行測試。
附件 32980
我將這個轉接器接上HDD硬碟,透過Amber USB3.1 Gen2 TYPE C to TYPE A傳輸線連接到USB HUB上,並以Daitron 12V電源加三顆1800uF MKP薄膜無極電容供電測試。
初開聲,發現直接把伽利略的SATA TO USB3.0轉接器按在地上打,動態跟泛音都是勝過一截,但稍微不開闊(其實之前凡達克也有這個現象,但教授聽了沒問題)。
而伽利略SATA轉USB外接裝置透過之前用的benevo轉接頭,雖解析度跟開闊度極佳(平面聲音佳),可聲音深度不足,而AOKO轉接裝置則是聲音深度好上一截。
後來測試RIP發現,AOKO轉接器並無法使用在內接式光碟機上,只能用於內接式HDD,故測試的時候是使用伽利略專業加強版連接光碟機,而AOKO轉接器連接HDD。
RIP後發現伽利略的轉接讓聲音聽起來開闊、解析好,而後儲存的過程中,AOKO讓RIP的檔案聲音又有了厚度、深度、活生感,這意外的發現讓我驚喜。

小弟是一個新手,有幾個疑問,如gangster.tank 大大能解小弟的疑惑,不勝感激
1.Rip cd時,外接的BDR-S12J-X,採用的電供以下3者Cosel PBA1500、Daitron PFS300/12V及Daitron RFS50/12V, 何者最佳?
2.請問1800uF MKP薄膜無極電容的完整型號?在哪買?如何接?
3.而AOKO轉接器連接HDD時,電供須再接薄膜無極電容嗎?
此篇文章於 2021-01-19 08:59 AM 被 linbada 編輯。
-
-
2021-01-19, 12:17 PM
#6182
 作者: linbada
小弟是一個新手,有幾個疑問,如 gangster.tank 大大能解小弟 的疑惑,不勝感激
1.Rip cd時,外接的BDR-S12J-X,採用的電供以下3者Cosel PBA1500、 Daitron PFS300/12V及 Daitron RFS50/12V, 何者最佳?
2.請問1800uF MKP薄膜無極電容的完整型號?在哪買?如何接?
3.而AOKO轉接器連接HDD時,電供須再接薄膜無極電容嗎?
1.如果在意暫態的話以Cosel PBA1500為佳,在意音色的話以RFS50A最佳,但Cosel PBA1500加上一堆薄膜電容搭配real cable多股香堡DC線後,其音色差距會跟Daitron縮小,而Cosel PBA1500+薄膜電容會讓線材跟系統不斷進步,至於RFS50A進步幅度就很小,聲音沒有Cosel開闊。
2.現在沒有1800uF,有1450的,連結如下: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_u=jbl2golec2b
這是薄膜無極電容,不分正負極,不要白目把兩個螺絲相接短路就好,A電容的一端接正極連接到B電容的一端正極,接下來把A電容的另一端接負極,接到B電容的負極形成並聯,如果只用一顆電容就是相當於在線材中間並連一顆電容。
3.可以的話每個電供都這樣做,我全部的電供至少並聯3顆薄膜電容,包含rip CD用的PFS300 12V。
我再強調一次,我用過RFS50A不滿意又換回Cosel PBA1500,聲音幾乎是每幾天就進步一次,由於加上薄膜電容跟香堡DC線,慢慢RUN開後,聲音越來越生動活潑,重點是現場感越來越好,這是RFS50A不可能有的。
本來我是對RFS抱有很高的期待,但聽了一段時間還是覺得悶,雖然音色真的好,如果有什麼電供兼具了RFS的音色正確又有Cosel PBA1500的暫態,那就真的舉世無雙了!
此篇文章於 2021-01-20 11:04 AM 被 gangster.tank 編輯。
-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gangster.tank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1-01-19, 02:03 PM
#6183
謝謝gangster.tank大大的解惑,但是我還有疑問是電供的dc線是都要自己diy還是有店家賣(如:新天新地賣)?
另一個問題您提供的1450薄膜無極電容資料,我看是700V,但是外接的轉換器和電供都是12V, 這樣不會有問題?
-
-
2021-01-20, 12:31 PM
#6184
各位先進大家好
小弟以前上過塞口老師的全套通識課,通通僥倖高分過關...而這個討論串其實也是早早就知道,只可惜小弟對古典樂的興趣沒有因此被激發,出社會後大把的時間都用在跑馬拉松,這裡只有偶爾想到才會過來瞄幾眼...2020年初我的音響知識都還停留在金屬HUB、USB電訊分離、JPlay的程度,而且這些方案僅僅停留在腦海中,未曾有任何實踐...
去年因為疫情無法出國,正愁著錢沒地方花時...此時靈光一閃:那不如買台 RME ADI-2 娛樂自己的耳朵好了?
沒想到從此以後自己跳入一個大坑
-----
會想浮出水面是想分享電源隔離的心得:只是改變電源配置,不用花到一毛錢就能改善聲音,這比花錢提升音質還更令人開心。
上禮拜收到 micromega myamp,替換掉 DROP THX789。沒錯!這組合就是PTT耳機板的護板組合...只能說類比的世界真的不能只看數據,這跟塞口說 3C級法規排插可以屌打萬元級美規排插的概念類似:即使 THX789用上 Daitron,架構不對,後面不管怎麼改善都有限...
可是聽著聽著又出現一些問題:
「音質是升級了,但是升級感不大??但自己又說不出是哪裡怪!」
「是myamp 的內建電供太爛嗎...聽起來怎麼有點悶悶、放不開的感覺?」
「開機一陣子都會出現電流雜音!難不成人品爆發買到瑕疵品??」
後來我想到最近才看的電源隔離,趁著週末決定來試試看。
-----
電源環境:
房間只有兩孔110V壁插,也不清楚各壁插在牆後的走線。
起初的排插配置:
壁插1 => 一分二美規插座(各自帶電源開關) => 兩組(3C美規頭小黑線+3C級法規排插)
壁插2 => 3C級美規排插(有香堡大木盒) => 3C小黑線 => 單CAT
3C級法規排插-1 配置:
1. 香堡電源線 => Daitron 300W => 大電容x3 (接線為太平洋電纜拆線) => RME ADI-2
2. 3C小黑線 => myamp (原先耳擴組合是Daitron 300W + THX789,未有大電容)
3. 香堡大木盒
3C級法規排插-2 配置:
1. 3C小黑線 => Daitron 150W => 大電容x3 (接線為太平洋電纜拆線) => USB DDC
2. 3C小黑線 => Daitron 50W => USB HUB
按照先進的電源隔離心得,我能嘗試的方案是類比端與數位端分開,也剛好我的法規排插的進線是美規頭,那就把 3C級法規排插-2 移到 3C級美規排插(有香堡大木盒)。
結果是我更捨不得拿下我的耳機,沒想到數位端的干擾對類比端的影響如此之大。現在的myamp 聽起來像是移除干擾所帶來的束縛,聲音更有活力,現場感更好。我相信在此配置下,換回 Daitron 300W + THX789,表現一定會比起初的排插配置更好;但前面也提過了,類比器材的設計不對,其他地方再怎麼改進,也無法改變生硬的音質...
----
當然,以目前的系統,仍有許多地方可以改進,像是大電供、更多大電容、香堡寶、更多法規排插...例如前天終於拿到零配件,將數位端的Daitron 150W/50W換掉,換上COSEL 1500W,唉...這根本不用比嘛...雖然被打臉了,但也只能乖乖續用COSEL 1500W 
難怪老師常常用囂張的嘴臉說:信塞口,得永生  
有上過課的我,即使畢業這麼多年,我都還能想像那個囂張的嘴臉   
不過去年花的錢遠遠超出我的想像,也許是馬拉松給我的磨練吧(都已經會自己安排訓練課表):既然有心要玩了,不玩到一個程度不會罷手!只是今年不放緩速度也不行...而聽著聽著也開始肖想二聲道了,但空間實在太侷促 (租來的小套房),要是換下去根本就是貼著喇叭在聽音樂...
另外,小弟的記憶力不怎麼好,這個討論串我也是花很多時間整理資訊才能慢慢吸收與記憶。如果要進一步分析聲音的某些特質改變多少,目前還是沒有辦法,我頂多只能分辨整體的聲音有沒有改善。
2021-01-20_114040.jpg
-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ermdoxa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1-01-20, 01:16 PM
#6185
 作者: linbada
謝謝 gangster.tank大大的解惑,但是我還有疑問是電供的dc線是都要自己diy還是有店家賣(如:新天新地賣)?
另一個問題您提供的1450薄膜無極電容資料,我看是700V,但是外接的轉換器和電供都是12V, 這樣不會有問題?
1.電供的dc線可以請新天新地依你的需求製作
2.700V是電容的耐壓,可以接沒問題
-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kent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1-01-20, 08:23 PM
#6186
這年頭,辛苦教導了學生,還會回到網路上來嗆我? ,不知你是那一年度畢業的?來過中壢音響室接受洗禮嗎?如果還沒來過,找個時間來,好好嚇死你!
最近一次找學生又沒有繼續連絡的應該是兩年前....? 那我現在的音響室己經比兩年前瘋狂進步太多了!
 作者: termdoxa
各位先進大家好
小弟以前上過塞口老師的全套通識課,通通僥倖高分過關...[恕刪]
電源環境:
房間只有兩孔110V壁插,也不清楚各壁插在牆後的走線。
起初的排插配置:
壁插1 => 一分二美規插座(各自帶電源開關) => 兩組(3C美規頭小黑線+3C級法規排插)
壁插2 => 3C級美規排插(有香堡大木盒) => 3C小黑線 => 單CAT
3C級法規排插-1 配置:
1. 香堡電源線 => Daitron 300W => 大電容x3 (接線為太平洋電纜拆線) => RME ADI-2
2. 3C小黑線 => myamp (原先耳擴組合是Daitron 300W + THX789,未有大電容)
3. 香堡大木盒
3C級法規排插-2 配置:
1. 3C小黑線 => Daitron 150W => 大電容x3 (接線為太平洋電纜拆線) => USB DDC
2. 3C小黑線 => Daitron 50W => USB HUB
[恕刪]
難怪老師常常用囂張的嘴臉說:信塞口,得永生  
有上過課的我,即使畢業這麼多年,我都還能想像那個囂張的嘴臉   
[恕刪]
所以又多一個人體驗到『電源隔離』方案的能耐了,就說信psycho得永生無誤!....  
同時根據你吞吞吐吐的原文,也是發現 1500W 勝過 Daitron 50W 沒錯吧!
那麼,前面最高度的YAMAHA琴音色問題,你的心得是怎樣?分享一下吧!....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1-01-20, 09:33 PM
#6187
請教各位先進, 有沒有推薦連接PC(不是手機)的"DAC+耳擴"?
幾年前psycho大教授有推薦對岸G&W AT-F100, 不曉得現在有沒有更新的推薦?
-
-
2021-01-21, 10:38 AM
#6188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1-01-21, 06:56 PM
#6189
 作者: psycho
我正在辛苦測試線性電源,不過考慮方向又與一般CAT玩家不大一樣。
1、電腦的USB => 線性電源廠商提供的 usb電源分離線 => 07220708手工 NEC晶片的USB訊號延長線(只有80公分長)。==> 這一段應該己經把來自CAT的髒電源隔離了不少,而且USB訊號經過NEC晶片的重整,應該更正確了些。
2、NEC延長線 => 07220708 USB電源分離線 => NEC HUB,NEC HUB的外接電源改吃線性電源。 ==> 再次以NEC晶片重整USB訊號。
3、NEC HUB => AUDIOQUEST CARBON USB線 => 07220708 USB電源分離線(吃線性電源) => MONITOR 01 USD。 ==> 所以 01 USD 吃到的線性電源應該夠乾淨了。
想請教psycho教授或網友
1:NEC晶片的USB訊號延長線(只有80公分長)有地方買嗎?哪兒?
2.NEC HUB在搜尋露天並沒有?是否CoolgearMetal USB替代(https://www.amazon.com/gp/product/B004ESTX0W/ref=oh_o00_s00_i00_details?th=1)
-
-
2021-01-21, 09:15 PM
#6190
那改稱psycho黃金雙耳教授, 應該可以吧!
如果是給PC用的單純耳擴呢, 教授會推薦哪一個?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