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7-29, 04:29 PM
                                        
                                
                                
                                        
                                                #5661
                                        
                                        
                                        
                                
                        
		 
		
		
		
		
			 
			
				
					關於Ian’s FIFO能不能確實消除前端訊源的差異,小弟覺得對教授來講這只是次要其實並不是那麼的重要。就算Ian’s FIFO無法完美消除前端的差異,但是只要聲音的表現跟正確性能夠取代或是超越DT2對教授來說
 就有使用的價值。所以不少網兄在意的Ian’s FIFO在教授音響室無法消除前端差異究竟是什麼原因,至少就
 目前為止Ian’s FIFO的表現我想教授他應該不是很在意了。
 
 雖然小弟的DAC在教授音響室測試時因為電源線接在類比側排插上,使得dirty side和clean side的地相通讓
 消除前端差異的性能和聲音表現受到了不少的影響。不過小弟推測就算沒有出現這個意外,或許Ian’s FIFO還
 是必須使用上Dozen等級的穩壓基板供電聲音才能讓教授滿意。
 
 不過小弟請日本職人代工的Ian’s FIFO DAC似乎也給日本職人帶來了不少困擾。最近小弟也聯絡日本職人詢問
 了一些基板接地的相關問題,他後來跟小弟說他以後不太想再接這種不了解工作原理特殊基板的代工了。或許是
 日本方面他也接到不少關於Ian’s FIFO DAC的相關問題詢問,可能也有台灣方面的網兄寫信去詢問。在昨天日本
 職人在他的網站上了公告說暫時不再接單代工成品機,也暫時不提供基板的海外販售了。在網站上的所有完成品
 的資料也都全部移除了,暫時恢復為只販賣他自行設計的各式基板而已。還好的是未來小弟的DAC如果要送回日本
 升級為Dozen的話,日本職人他有答應還是會接單幫我處理DAC的升級的。
 
 另外關於小弟之前提出的測量DAC的數位同軸跟類比RCA是否有相通的方法可能需要修正一下。因為小弟在聽從
 之前bchsieh兄說過的建議去購買了True RMS電表後,使用新電表再重新測量了數位同軸跟類比RCA的地是否有
 相通。新的電表的電阻測量是自動偵測變化檔位的,當再次測量之後居然跑出了14.6MΩ的數值。也就是說之前小
 弟說的便宜電表電阻檔位調為200Ω來測量的話,當偵測棒不測量時數值為1可是當電阻超過200時電表顯示數值
 也會是1。所以之前小弟的DAC在家中測量時以為地沒有相連,實際上雖然電阻值很高但是其實還是有相連的。
 
 雖然小弟請教bchsieh兄後他說14.6MΩ這麼高的電阻值應該對dirty side和clean side的地影響不大,但是理論上
 應該是要完全測量不出來才是。
 
 在現在小弟已經找到家中系統的問題點也已經排除了,也因此建議各位網兄最好也使用True RMS電表來測量才不會
 出現像小弟一樣的誤判情形。另外在問題排除之後小弟會找時間再測試使用電池供電的WIN10電腦棒是否能夠消除
 不同播放軟體和RIP的聲音差異,如果各位網兄有什麼對於測試的相關建議也歡迎提供給小弟。
 
	
	
	
	
		
			The Following 9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etsuka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0-07-29, 04:40 PM
                                        
                                
                                
                                        
                                                #5662
                                        
                                        
                                        
                                
                        
		 
	
	
	
	
		
			The Following 6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0-07-29, 04:42 PM
                                        
                                
                                
                                        
                                                #5663
                                        
                                        
                                        
                                
                        
		 
		
		
		
		
			 
			
				
					
	這邊小弟要修正一下教授的說法,小弟在到教授中壢音響室測試完隔天的確有在家中重複了這個測試沒錯。
		
			
			
				
					  作者: psycho   再來討論討論這些實驗問題:第一、使用 『我的cat』遙控『電池win10』進行jplay接上tetsuka的日本職人dac,然後讓『電池win10』使用bit-perfect的不同數位播放,結果有明顯有差異。
 
 1、tetsuka用自己的音響系統,使用『電池win10』進行jplay接上tetsuka的日本職人dac,然後讓『電池win10』使用bit-perfect的不同數位播放,結果沒有差異。
 不過後來小弟所發表的測試報告內容並不是沒有差異喔,而是跟教授音響室測試結果一樣使用bit-perfect的
 不同數位播放軟體時聲音還是有差異。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etsuka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0-07-29, 06:04 PM
                                        
                                
                                
                                        
                                                #5664
                                        
                                        
                                        
                                
                        
		 
		
		
		
		
			 
			
				
					
	謝謝arnoldonomics兄回覆!
		
			
			
				
					  作者: arnoldonomics   Psycho教授好,小弟很喜歡這段音樂,謝謝分享~ 
k900733兄您好,
 
小弟猜想k900733兄在聆聽時可能陷入了文字上的誤區,教授的鋼琴抖音應該是指藉由琴弦彼此之間的共振影響創造音色變化。 在特殊的音程(和弦)或踏板運用下,會有音色"顫動"的感受。
 
弦樂器對"音高"的抖(揉)音(vibrato)在正常的鋼琴上是不存在的~
 
義大利鋼琴家Robert Prosseda有介紹過"piano vibrato"(奧地利學派),效果是延長聲音並造成音量的連續起伏。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1663842453682875 
(以前德布西月光的討論串好像有某些法派鋼琴家一個音彈兩聲之類的說法,說不定也是類似的技巧。)
 
想在Severac這段錄音捕捉抖音的音高變化小弟覺得不太現實   
回到音樂,以0:05第一個強力高音F來說,右手先彈了低八度的降G和F,並搭配延音踏板。這時降G和F這兩個相鄰的半音同時發聲,小弟猜想除了共振外也會產生beat frequency,造成教授所謂的鋼琴抖音效果。 
(小弟更喜歡稱為音色的顫動就是~)
附件 33349 
k900733兄的RME ADI-2 應該是AK4490的版本? 如果用不到耳擴和EQ的話,小弟壞心建議可以升級了   
附帶一提: 
小弟目前的器材是 筆電 -> SONCOZ SGD1 -> JDS Atom -> AKG K7XX 其實我也不太相信我目前器材會播不出來XD,
 我比較傾向於我「辨認」不出來,
 包括以前教授那篇蕾菲布巴哈的鋼琴抖音技巧,
 也是反覆讀了聽了好幾次但都無果哈哈。
 似乎就像您說的,
 我看到「抖音」,腦海中浮現的就是弦樂器的揉弦效果,
 也就一直往這方向尋找,或許真的找錯方向了也不一定
  所以回台時真的得去找教授特訓一下耳朵了XD
 
 說到器材,我這台RME是ADI-2 DAC fs,
 不知道是不是您說的更新版本,
 但似乎目前看來都是說要用到耳擴EQ才超值,
 只用他的DAC功能的話就沒那麼超值哈哈。
 
 目前小弟的升級清單裡太多項了:
 再一台AHB2組biamp、加前級、升級DAC...
 每一項都得上簽呈給老婆核准才行,
 難啊
  
 
 Sent from my iPhone using Tapatalk
 
	
	
	
	
		
			The Following 8 Users Say Thank You to k900733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0-07-29, 08:12 PM
                                        
                                
                                
                                        
                                                #5665
                                        
                                        
                                        
                                
                        
		 
		
		
		
		
			 
			
				
					
	之前小弟有用lrc電錶量線材絕緣電阻,有絕緣的情況開超高頻率其實還是能量到幾M歐,頻率降低就測不到了,tetsuka如果有頻率檔可以設定看看
		
			
			
				
					  作者: tetsuka   另外關於小弟之前提出的測量DAC的數位同軸跟類比RCA是否有相通的方法可能需要修正一下。因為小弟在聽從之前bchsieh兄說過的建議去購買了True RMS電表後,使用新電表再重新測量了數位同軸跟類比RCA的地是否有
 相通。新的電表的電阻測量是自動偵測變化檔位的,當再次測量之後居然跑出了14.6MΩ的數值。也就是說之前小
 弟說的便宜電表電阻檔位調為200Ω來測量的話,當偵測棒不測量時數值為1可是當電阻超過200時電表顯示數值
 也會是1。所以之前小弟的DAC在家中測量時以為地沒有相連,實際上雖然電阻值很高但是其實還是有相連的。
 
 雖然小弟請教bchsieh兄後他說14.6MΩ這麼高的電阻值應該對dirty side和clean side的地影響不大,但是理論上
 應該是要完全測量不出來才是。
 
 在現在小弟已經找到家中系統的問題點也已經排除了,也因此建議各位網兄最好也使用True RMS電表來測量才不會
 出現像小弟一樣的誤判情形。另外在問題排除之後小弟會找時間再測試使用電池供電的WIN10電腦棒是否能夠消除
 不同播放軟體和RIP的聲音差異,如果各位網兄有什麼對於測試的相關建議也歡迎提供給小弟。
 小弟看了一下絕緣安規是開dc檔大於4M歐就算通過了
 
				
					此篇文章於 2020-07-30 12:33 AM 被 henry1266 編輯。
				
				
			 
	
	
	
	
		
			The Following 8 Users Say Thank You to henry1266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0-07-29, 09:56 PM
                                        
                                
                                
                                        
                                                #5666
                                        
                                        
                                        
                                
                        
		 
		
		
		
		
			 
			
				
					
	教授您好,小聲的音樂會凸顯中頻,其實就是人耳EQ...
		
			
			
				
					  作者: psycho   [恕刪]
 其實連機器自己也會有不同的EQ?『小聲的音樂』,會突顯中頻而削弱超高頻或超低頻的細節,簡而言之就是變成全音域喇叭了。所以我聽得比較大聲,當然也沒有bc大魔王那麼大聲就是。
  
 
 
	您會耳朵痛,不是因為太大聲,而是因為失真。
		
			
			
				
					  作者: psycho   [恕刪] 
可是用你的音量聽音樂,我的擴大機就失真慘烈,我的耳朵也痛到起肖了......我到底是有重聽還是沒重聽啊?....   小弟也一直聽到您的絲帶高音在哀嚎...
 
 您需要更大瓦數的擴大機..
  其實,除非使用超高效率喇叭,不然大部分擴大機的瓦數真的很難做到如現場的音量,自然難以避免人耳EQ的問題。
 
 
 
	小弟的Ian's FIFO跟大家的完全相同。
		
			
			
				
					  作者: psycho   [恕刪]請 bc大魔王公開你的 ian's fifo的電路板與相片,我賭一瓶紅酒:你一定把上面的元件大改特改!!不然我不相信你可以忍受 ian's fifo原始電路板的聲音。我就完全無法忍受。
 Ian's FIFO經過FIFO buffer之後的clean side電路簡單到不行,主要元件就只有晶振和整型晶片,沒有其他的了。
 而整型晶片又已經是最頂級的高速晶片,自然不用改。
 至於clean side的電源,就各憑本事自由發揮囉..
   
	
	
	
	
		
			The Following 1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andyhang,babymlin,chinpunto,chrischang0624,flying fish,gangster.tank,kevintran,LSP000,pawaslider,psycho,seafood,tetsuka
			 
	
		
                        
                                
                                        
                                                2020-07-30, 07:21 AM
                                        
                                
                                
                                        
                                                #5667
                                        
                                        
                                        
                                
                        
		 
		
		
		
		
			 
			
				
					
	所以我才開始想要前級啊!你要幫我找的變壓器呢?我哭哭了...............
		
			
			
				
					  作者: bchsieh   您會耳朵痛,不是因為太大聲,而是因為失真。 
小弟也一直聽到您的絲帶高音在哀嚎...  
您需要更大瓦數的擴大機..  
其實,除非使用超高效率喇叭,不然大部分擴大機的瓦數真的很難做到如現場的音量,自然難以避免人耳EQ的問題。 
 其實試用過大瓦數的晶體機了!什麼牌子就先不必說.......反正新台幣一百萬元以下的擴大機,『音色的豐富度與正確性』要找到能跟 audiomat solfege比的,只有audiomat的前後級......哭哭............
 
 我發現從dac的類比端開始,我們辛苦研究的數位端知識完全派不上用場,只有耳朵與$$是唯一因素。
 
 
 
	哼哼,這次我不會再讓你逃了!....
		
			
			
				
					  作者: bchsieh   小弟的Ian's FIFO跟大家的完全相同。 
Ian's FIFO經過FIFO buffer之後的clean side電路簡單到不行,主要元件就只有晶振和整型晶片,沒有其他的了。 
而整型晶片又已經是最頂級的高速晶片,自然不用改。 
至於clean side的電源,就各憑本事自由發揮囉..    
 重點明明就是『clean side的電源』,什麼叫做『各憑本事自由發揮囉』??一點科學的再現性都沒有。
 
 要複製這個討論串的 jplay雙cat + usb解決方案 +dt2 簡單得要命,所有器材通通公開了!要用什麼音樂檔來測試最佳效果也都公開了,對不同等級後端音響效果的影響也都公開了,這才能具有科學的再現性。
 
 samshu 的 ian's fifo套件再怎麼錯,他使用的是我最熟悉的交換式電源大法,絕對不應該發出那鳥聲!就算是在我這裡,直接使用 amxxxx usb,也沒有 ian's fifo 那麼聲音劣化。當然我說劣化大家請不要緊張!tetsuka 說得很清楚:我的劣化是指無法換下 DT2,那是最高標準。
 
 所以一切的根源就是你 bc大魔王的『clean side的電源』,你到底用了什麼『各憑本事自由發揮囉』?請乖乖一五一十自首無罪。不然我實在不相信能抓到正確錄音中的微小加料之強力黃金雙耳(就是bc大魔王),『clean side的電源』只使用了簡單的電源處理?騙鬼哩!.....
   
 『整型晶片又已經是最頂級的高速晶片』也不要躲問題,上次測試淘寶套件四並連,雖然電路計嚴重錯誤導致實質只有一顆在運作,但是對前端給的dc電源敏感地要命!!所以你到底給了什麼『clean side的電源』?哼哼,如果我猜得沒錯,裡面一定大有文章。
 
 然後順便讓我們知道你所謂的 國外 diy界使用了 ian's fifo後就不重視數位播放轉盤,他們是使用什麼『clean side的電源』吧!如果他們都只使用沒什麼的電源,呵呵,從此我就要認定我的黃金雙耳原來是世界級而不只是華人級的了....
   
 所以我還要跟 tetsuka 說,可能要請日本職人試試看能不能提供你的dac有可以繞過 ian's fifo(雖然他應該會氣死),我是認為dt2+u3tt 直接上你的dac,聲音才會比較好。除非 bc大魔王告知『clean side的電源』應該怎麼處理才不會破功......
   
				
					此篇文章於 2020-07-30 07:32 AM 被 psycho 編輯。
				
				
			 
	
	
	
	
		
			The Following 8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0-07-30, 07:31 AM
                                        
                                
                                
                                        
                                                #5668
                                        
                                        
                                        
                                
                        
		 
		
		
		
		
			 
			
				
					對了,我想到了!
 我的 dt2 本身給最好的電源:香寶寶3x3電源線 => eta1000w =>香寶寶4x4 dc線 =>三個大電容全部用香寶寶4x4 dc線連起來=>香寶寶2x2 dc線與dc頭 => yu-studio usb轉接頭 => dt2。
 
 dt2的時鐘則是:RC PSOCC電源線 => cosel 1500w =>香寶寶 1x1 dc線 => 只有1個大電容 =>香寶寶2x2 dc線與dc頭 => 時鐘。
 
 我猜,你的『clean side的電源』,時鐘的供電 與 fifo的供電是不是完全獨立供電啊?
 
 不過,從『直接使用amxxxx usb』>『使用amxxxx usb的 ian's fifo』看來,最主要還是 ian's fifo的『clean side的電源』,你到底搞了什麼鬼?能讓垃圾變黃金??
 
				
					此篇文章於 2020-07-30 07:35 AM 被 psycho 編輯。
				
				
			 
	
	
	
	
		
			The Following 7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0-07-30, 11:06 AM
                                        
                                
                                
                                        
                                                #5669
                                        
                                        
                                        
                                
                        
		 
	
	
	
	
		
			The Following 10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etsuka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0-07-31, 08:51 AM
                                        
                                
                                
                                        
                                                #5670
                                        
                                        
                                        
                                
                        
		 
		
		
		
		
			 
			
				
					
	教授您好,級間變壓器只能讓您的擴大機聲音密度提高,但無法解決功率不足所造成的失真。
		
			
			
				
					  作者: psycho   所以我才開始想要前級啊!你要幫我找的變壓器呢?我哭哭了...............
 其實試用過大瓦數的晶體機了!什麼牌子就先不必說.......反正新台幣一百萬元以下的擴大機,『音色的豐富度與正確性』要找到能跟 audiomat solfege比的,只有audiomat的前後級......哭哭............
 [恕刪]
 
 
 
	如果用的是McFIFO而不是FIFOPi + PiTransporter的話,其實真正的重點在DAC。
		
			
			
				
					  作者: psycho   [恕刪]重點明明就是『clean side的電源』,什麼叫做『各憑本事自由發揮囉』??一點科學的再現性都沒有。
 McFIFO真的沒什麼好改的。
 
 
 
	SPDIF的眉角太多,以前玩過一大輪,應該該玩的都玩過了。
		
			
			
				
					  作者: psycho   samshu 的 ian's fifo套件再怎麼錯,他使用的是我最熟悉的交換式電源大法,絕對不應該發出那鳥聲!就算是在我這裡,直接使用 amxxxx usb,也沒有 ian's fifo 那麼聲音劣化。當然我說劣化大家請不要緊張!tetsuka 說得很清楚:我的劣化是指無法換下 DT2,那是最高標準。 說好聽一點是可玩性很高,隨便動一個東西聲音就會變。
 說難聽一點就是SPDIF無論怎麼做,就是無法完美。
 光是一個data dependent jitter,SPDIF輸出端無論搞得再完美也沒用。
 
 transportPi有一些可以升級改良的地方,而山姆兄當時用的是RCA同軸輸出,是有脈衝變壓器隔離的。
 之前小弟有提過,因為您的Audiomat DAC也是脈衝變壓器隔離,讓同軸數位線的屏蔽完全無效,訊號很容易感染/被感染。
 再加上脈衝變壓器用的是PE65612,聲音普通一點也不奇怪。
 其實當時就算是用BNC無隔離的輸出情況也相同,因為clean side完全沒接地,也是隔離狀態,所以數位線的屏蔽仍然無效。
 
 說到這裡,其實有一點小弟一直忘了提,看來真的是老了.. XD
 還記得很久以前大家在討論DC電源線時,小弟有提過DC電源線的容抗要大,感抗要小,速度才會快。
 所以正負極如果是兩條單線對稱結構的話,最好是兩線緊密絞繞...
 如果正負極線各走各的,又拉很長,後端的電容負載又夠大的話,很容易震盪。
 
 
 
	小弟的clean side電源,只是明緯普通的交換式電源,而且還不是大瓦數的,加上之前提過的MPS高頻DC-to-DC降壓模組,
		
			
			
				
					  作者: psycho   所以一切的根源就是你 bc大魔王的『clean side的電源』,你到底用了什麼『各憑本事自由發揮囉』?請乖乖一五一十自首無罪。不然我實在不相信能抓到正確錄音中的微小加料之強力黃金雙耳(就是bc大魔王),『clean side的電源』只使用了簡單的電源處理?騙鬼哩!.....    
[恕刪] 
上次測試淘寶套件四並連,雖然電路計嚴重錯誤導致實質只有一顆在運作,但是對前端給的dc電源敏感地要命!!所以你到底給了什麼『clean side的電源』?哼哼,如果我猜得沒錯,裡面一定大有文章。 然後再過兩次LT3042+NPN擴流。
 總共四組電源,供電給McFIFO的5V和三組3.3V(XO clock、driver、reclock)。
 
 其實這樣做應該是比不上四顆LT3042/LT3045並聯,更絕對比不上12顆LT3042/LT3045並聯。
 但總是有很多細節要注意。
 
 例如LDO的前方供電如果是交換式電源預穩壓的話,LDO就不能有輸入電容濾波。
 淘寶LT3042四並聯對前端電源敏感,就是因為那顆輸入電容,拆掉就沒事了。
 
 又例如LT3042/LT3045的輸出阻抗為1mΩ,並聯越多就越低,這對暫態反應有絕對正面的幫助。
 但是再好的鎖式端子,其接觸電阻都至少是3mΩ起跳,大部分都是10mΩ以上,遠遠高於LT3042的輸出阻抗。
 如果接線不用焊接方式連結,雖然方便安裝維修,但是對供電速度非常不利。
 
 除了供電的種種細節,I2S輸出要注意阻抗匹配和線長越短越好等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 psycho   我猜,你的『clean side的電源』,時鐘的供電 與 fifo的供電是不是完全獨立供電啊?
 
 McFIFO上面本來就可以無痛升級為四組獨立供電。
 
 寫在最後,XO需要長時間熱機才會穩定,通常供電半小時之後才會「剛進入狀況」,一兩天之後才會進入最佳狀況。
 所以小弟一直認為要評論DAC好壞,除非是在長時間開機下做比較,不然其實是非常困難的。
 
	
	
	
	
		
			The Following 1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andyhang,babymlin,chinpunto,flying fish,gangster.tank,k900733,kent,kevintran,LSP000,pawaslider,stchen,tetsuka,yuntree
			 
 
	
	
 
	
	
	
	
	
	
	
		
		
			
				 發文規則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您不可以發表回覆您不可以上傳附件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