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0-05-22, 12:24 PM
#5381
請問一下,這一陣在討論的Ian's FiFo,Iancanada的 TransportPi + FifoPi + RaspberryPi 4 ,即下圖:
49067512156_dd369f2658_o.jpg
和 Allo DigiOne Signature player 如下圖, 二者的運作原理及效果是否類似?
digione-signature-player.jpg
最近想在二者之間擇一,如果是類似的產品,打算入手 allo 的套裝,謝謝。
此篇文章於 2020-05-22 12:27 PM 被 frorefire 編輯。
-
The Following 6 Users Say Thank You to frorefire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0-05-22, 01:27 PM
#5382
用更嚴格的條件(.tran 0 500m 480m 0.001u)足足跑了超過1小時,結果一樣。
-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flying fish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0-05-22, 11:25 PM
#5383
 作者: flying fish
用更嚴格的條件(.tran 0 500m 480m 0.001u)足足跑了超過1小時,結果一樣。
多謝飛魚兄,辛苦您花了那麼多的時間。
OP37的規格很好,模擬出來的TIM很低,也是應該的。
但就如您之前所說的,電路模擬,僅供參考。
小弟覺得,下一步還是做一些實測,才會比較清楚我們實際在用的機器,真正TIM失真的大小。
此篇文章於 2020-05-22 11:49 PM 被 bchsieh 編輯。
-
The Following 7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0-05-23, 02:20 AM
#5384
萬能老虎的TIM模擬頻譜,表列的頻率幾乎都出現了。
萬能老虎-TIM TEST.jpg
-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flying fish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0-05-23, 02:17 PM
#5385
萬能老虎TIM測試,12K正弦波+1K方波,看不出TIM失真,可見這個組合不行。
萬能老虎-tim-12k+1k.jpg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flying fish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0-05-23, 02:48 PM
#5386
在昨天小弟順利的收到從日本轉運回台灣的Ian’s FIFO DAC了。
首先因為bchsieh兄提供的Ian’s FIFO技術情報之外,在DAC的規劃過程中也給了小弟相當多的建議。
在此小弟必須再次的感謝bchsieh兄,因為有bchsieh兄的幫助這部Ian’s FIFO DAC才能夠完成。
非常的感謝bchsieh兄!!
至於Ian’s FIFO DAC開聲給小弟的第一印象是聲音非常的中性,感覺忠實的還原訊源原本的聲音沒有任何的調音加料。
基本上聲音走向跟小弟原本的JPLAY雙機+U3TT+DT2相當接近,只不過聲音細節更完整且多種樂器的合奏效果更是大幅
的提升不少。在使用比平常聆聽的音量更大的音量時,聲音一樣輕鬆自然沒有什麼壓迫感。不過感覺上在聲音的透明度上
還有一些不足,或許是DAC的RUN IN時間還不夠吧。在日本音響BLOG作者將DAC寄出時有跟我提過說,DAC內部使用
的Vishay VAR電阻依他的經驗至少需要RUN IN兩個星期才夠。所以當我收到DAC使用一段時間後聲音應該還會繼續產生變化。
另外關於Ian’s FIFO DAC的無視前方訊源方面,因為之前日本音響BLOG作者已經做過測試了。
所以我也是簡單的測試了一下而已,基本上就跟他之前測試的結果是一致的。不過小弟隨手拿了
UMIK-1充當麥克風錄下了兩段不同播放系統的聲音。其中一段是JPLAY雙機+U3TT+DT2使用
數位同軸輸出到DAC的錄音,而另外一段是無任何優化小弟上網用的WIN10電腦使用Foobar2000
透過USB輸出到DAC的錄音。小弟借用了之前教授提供的小睡神試聽檔來錄音,有興趣的網友可以
下載回去比較看看聲音是否有差異。壓縮檔密碼是abc123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kh...EU2OKRglNCjvZZ
最後原本小弟預定5月底將DAC帶上去給教授實際測試比較,但是因為教授的DAC送修中來不及修好所以日期將會延後。
畢竟教授跟小弟對於兩部DAC實機比較後,會有多大的聲音差異也是很感興趣。
所以等待教授對Ian’s FIFO DAC的實機評價的網友們就請再多等一下了。
-
The Following 11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etsuka For This Useful Post:
andyhang,babymlin,bchsieh,chrischang0624,flying fish,gangster.tank,kevintran,LSP000,pawaslider,psycho,yuntree
-
2020-05-23, 05:08 PM
#5387
以下兩張圖,可印證我的論點:
1)加射極電阻可以降低TIM。
2)TIM失真並非普遍存在,現今的擴大機要避開TIM並不困難。
我想這可能就是TIM沒有列入測試項目的原因。
TIM-萬能老虎+Re-200R.jpg
TIM-KRELL-KSA50.jpg
-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flying fish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0-05-23, 05:12 PM
#5388
 作者: tetsuka
在昨天小弟順利的收到從日本轉運回台灣的Ian’s FIFO DAC了。
首先因為bchsieh兄提供的Ian’s FIFO技術情報之外,在DAC的規劃過程中也給了小弟相當多的建議。
在此小弟必須再次的感謝bchsieh兄,因為有bchsieh兄的幫助這部Ian’s FIFO DAC才能夠完成。
非常的感謝bchsieh兄!!
至於Ian’s FIFO DAC開聲給小弟的第一印象是聲音非常的中性,感覺忠實的還原訊源原本的聲音沒有任何的調音加料。
基本上聲音走向跟小弟原本的JPLAY雙機+U3TT+DT2相當接近,只不過聲音細節更完整且多種樂器的合奏效果更是大幅
的提升不少。在使用比平常聆聽的音量更大的音量時,聲音一樣輕鬆自然沒有什麼壓迫感。不過感覺上在聲音的透明度上
還有一些不足,或許是DAC的RUN IN時間還不夠吧。在日本音響BLOG作者將DAC寄出時有跟我提過說,DAC內部使用
的Vishay VAR電阻依他的經驗至少需要RUN IN兩個星期才夠。所以當我收到DAC使用一段時間後聲音應該還會繼續產生變化。
另外關於Ian’s FIFO DAC的無視前方訊源方面,因為之前日本音響BLOG作者已經做過測試了。
所以我也是簡單的測試了一下而已,基本上就跟他之前測試的結果是一致的。不過小弟隨手拿了
UMIK-1充當麥克風錄下了兩段不同播放系統的聲音。其中一段是JPLAY雙機+U3TT+DT2使用
數位同軸輸出到DAC的錄音,而另外一段是無任何優化小弟上網用的WIN10電腦使用Foobar2000
透過USB輸出到DAC的錄音。小弟借用了之前教授提供的小睡神試聽檔來錄音,有興趣的網友可以
下載回去比較看看聲音是否有差異。壓縮檔密碼是abc123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kh...EU2OKRglNCjvZZ
最後原本小弟預定5月底將DAC帶上去給教授實際測試比較,但是因為教授的DAC送修中來不及修好所以日期將會延後。
畢竟教授跟小弟對於兩部DAC實機比較後,會有多大的聲音差異也是很感興趣。
所以等待教授對Ian’s FIFO DAC的實機評價的網友們就請再多等一下了。
何不拍點照片上來讓大家流口水?
從我的iPhone使用Tapatalk 發送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pawaslider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0-05-23, 07:13 PM
#5389
 作者: pawaslider
何不拍點照片上來讓大家流口水?
從我的iPhone使用Tapatalk 發送
說實在話DAC外觀很普通沒甚麼特別的,小弟就隨便拍個幾張給大家看看吧。
DAC01.jpg
DAC02.jpg
DAC03.jpg
DAC04.jpg
DAC05.jpg
-
The Following 1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etsuka For This Useful Post:
andyhang,babymlin,bchsieh,chrischang0624,frorefire,gangster.tank,k900733,kent,kevintran,LSP000,pawaslider,psycho,seafood
-
2020-05-23, 07:19 PM
#5390
 作者: tetsuka
有沒有人試聽了這兩段音樂啊!?
我剛剛使用『兩萬元音響糸統』隨便聽了一下,明顯jplay+u3tt的低頻比無優化Foobar2000量感要多太多了!但是無法比較優劣,等一下使用一百五十萬系統測試後再說。
兩者差異不一樣對我來說不是好事,有可能是jplay+u3tt太耗電,反而污染類比端。看起來有點麻煩了.....:~~~~~~ 當然也可能是沒優化的電腦反而數位播放的過程會產生一大堆污染。鬼才知道了!
這幾天有查了一下,『現成可以買到的數位播放器』,不知道那一台是保證 bit-perfect的?超過兩萬元以上的當然有可能,不過理論上買 幾千元的再加上自己的電供就應該很夠了。找了半天不知道那裡有保證 bit-perfect的數位播放器?請記住不要有轉盤的,從Ian’s FIFO的邏輯,轉盤對類比端的電源污染應該會是最嚴重的。
補充:使用一百五十萬元的音響測試過了,用的是RUN透的SMSL DAC。很明顯 00-JPLAY 全面打敗 01-Foobar,我頭疼了我!
00-JPLAY 頻寬 >> 01-Foobar, 01-Foobar有未優化電腦最常出現的中頻凸出問題,不過 00-JPLAY的超低頻己經讓『tetsuka的音響系統失真了』。但是中頻凸出會造成音場高度變小的現象很明顯。所以,完了,頭疼中.................
此篇文章於 2020-05-23 07:36 PM 被 psycho 編輯。
-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