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0-05-18, 03:02 PM
#5341
Nano DAC
小弟花了些時間測量了Nano DAC。
為了建立基準值,此次測試的Nano DAC為完全原廠設定。
光纖輸入未拆,並使用原廠電源供應器,前方並加裝隔離變壓器。
光纖和同軸輸出用的DDC為加拿大廠牌Musical Fidelity V-Link,測試訊號皆為44.1KHz/24bit。
如果沒有特別註明,測試皆使用光纖連接。
另外,由於測試軟體不同的關係,小弟已經盡量將圖做得接近AP的圖,以方便比較。
但是總是會有一些無法完全相同的地方,請各位在比較的時候,要特別注意。
左右聲道皆有測,但是相差無幾,為了省貼文空間和簡化圖面複雜度,小弟就只貼右聲道的結果。
Fullscale_2.03V_THD+N_R.jpg
Nano DAC 全輸出電壓為2.03Vrms,THD為0.0041%,THD+N為0.036%。
THD+N換算成SINAD約為69dB。
60Hz及其諧波很強,但THD並不會將60Hz的諧波算進去,所以並不影響結果。
2次諧波失真為主要諧波,接下來是7次諧波和4次諧波,但皆低於-100dBc。
所以失真以偶次諧波失真為主。
在1KHz+/-600Hz的範圍內,有特別高的底噪。
大約比範圍外的底噪高了約20dB。
這個突起的底噪只有在全電壓輸出時會出現,稍微把輸出降低為1.99Vrms,這個現象就會消失。
如下圖:
1.99V_THD+N_dB_R.jpg
接下來是19KHz+20KHz互調失真,為stereophile固定會測試的項目:
IMD_R.PNG
接下來是Multitone的結果,Audiosciencereview固定會測試的項目:
multitone_R.PNG
請注意這張圖multitone的強度為-13.88dB左右,所以如果要跟Audiosciencereview的圖做比較,
底部雜訊的高度要往上加13.88dB左右,也就是約為-110dBc左右。
另外要注意的是,Audiosciencereview在做multitine測試時用的訊號格式為192KHz/24bit,跟小弟使用的並不同。
老實說,Nano DAC在multitone的項目表現非常不錯。
重頭戲來了,J-test (光纖):
J-test_toslink_R.PNG
J-test (同軸):
J-test_coax_R.PNG
可以看到同軸輸入的broadband jitter比光纖輸入的大很多,讓底噪升高了約10dB。
除了broadband jitter以外,其他種類的jitter也是同軸輸入遠高於光纖輸入。
從J-test看來,光纖輸入比同軸好。
唯一有問題的地方,是在17.9KHz的地方有個突起,原因未知。
最後,看一下Nano DAC的濾波形式:
white_noise_filter_R.jpg
從20KHz之後開始降低,至22KHz的時候約為-17dB。
謝謝各位收看,有問題歡迎討論。
-
The Following 1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07080722,andyhang,frorefire,gangster.tank,k900733,kevintran,LSP000,psycho,seafood,stchen,tetsuka,yuntree
-
2020-05-18, 07:43 PM
#5342
 作者: bchsieh
LSP000前輩您好,很抱歉小弟沒有解釋清楚。
Ian's FIFO的作用只有「隔離」,隔離了地雜訊、也隔離了Ian's FIFO之前的任何數位信號的擾動(包括jitter)。
既然只是隔離,Ian's FIFO所能保證的,只是前端的差異可以完全消除,而非保證後端可以有比前端更好的訊號品質。
Ian's FIFO後端要有比前端更好的訊號品質,Ian's FIFO的clean side必須使用比前端更好的時鐘,加上比前端更好的供電。
如果clean side用普通的時鐘和普通的供電,加上Ian's FIFO之後搞不好聲音還比較差呢...
另外,如果Ian's FIFO的I2S輸出又拉得老遠去接DAC晶片,
又或者是再經過轉換晶片轉回SPDIF,再用同軸線拉去給DAC機器,再由DAC機器把SPDIF轉成I2S再送進DAC,
即使Ian's FIFO的輸出訊號再厲害再漂亮,也英雄無用武之地。
你知我知但有人可能還不知......
簡言之,
除非有特殊目的, 否則 Ian's FIFO inside 的 USB DDC 是沒有太大作用的!!!
此篇文章於 2020-05-18 07:48 PM 被 LSP000 編輯。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LSP000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0-05-18, 08:15 PM
#5343
 作者: LSP000
你知我知但有人可能還不知......
如果有長期看本串 bchsieh 前輩發言的應該都知道,最近才進來看,還沒時間往前翻的才會不知道, bchsieh 前輩以前的發言就說得很清楚了,並沒有隱瞞、不清或誤導
此篇文章於 2020-05-18 08:29 PM 被 andyhang 編輯。
-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andyh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0-05-18, 08:57 PM
#5344
andyhang兄謝謝您。
就如您所說,最近或是偶爾來這教授討論串的網兄,也許真的會不知道小弟在說什麼。
所以LSP000前輩也是好意提醒小弟的。
畢竟,教授這串發展得那麼長,要搜尋一些討論過的東西說實在的其實也真的不太容易。
小弟也是喜歡這邊熱鬧討論的氣氛,才會來這邊跟各位打屁聊天~~ 
反正就是聊天嘛.. 如果有任何不清楚或是疑問的地方,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如果小弟有說錯的地方,也請盡量用力打臉~~
-
The Following 7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0-05-18, 09:14 PM
#5345
我只是覺得bc謝兄客氣有禮, 有時候回答網友問題不方便直說, 那我來幫他挑明了說.
如此而已, 別想多了! ;-)
也希望提問的人錢要花在刀口上, 苦日子看著就要來了!
此篇文章於 2020-05-18 09:28 PM 被 LSP000 編輯。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LSP000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0-05-18, 09:51 PM
#5346
-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0-05-18, 10:02 PM
#5347
 作者: bchsieh
[恕刪]
又或者是再經過轉換晶片轉回SPDIF,再用同軸線拉去給DAC機器,再由DAC機器把SPDIF轉成I2S再送進DAC,
即使Ian's FIFO的輸出訊號再厲害再漂亮,也英雄無用武之地。
我還是覺得:從大多數人都無法DIY或改裝音響的角度,Ian's FIFO => FPGA => SPDIF 這種機器才是出路。
把 I2S 透過 FPGA 編碼成 SPDIF,就算有任何問題,基本上己經把最難解決的RIP差異、播放程式、電腦優化...通通歸零了,這樣子就夠啦!反而有 SPDIF,才能讓『不懂Ian's FIFO』但是『很懂DAC』的高手產品可以好好活下來。
我還是在徵求:上次那個把PI透過Ian's FIFO再轉成SPDIF的DIY產品,誰做好了?請賣我一套,或恭請到中壢音響室指教指教??
(END)
-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0-05-18, 11:05 PM
#5348
 作者: psycho
我還是覺得:從大多數人都無法DIY或改裝音響的角度,Ian's FIFO => FPGA => SPDIF 這種機器才是出路。
把 I2S 透過 FPGA 編碼成 SPDIF,就算有任何問題,基本上己經把最難解決的RIP差異、播放程式、電腦優化...通通歸零了,這樣子就夠啦!反而有 SPDIF,才能讓『不懂Ian's FIFO』但是『很懂DAC』的高手產品可以好好活下來。
我還是在徵求:上次那個把PI透過Ian's FIFO再轉成SPDIF的DIY產品,誰做好了?請賣我一套,或恭請到中壢音響室指教指教??
(END)
是這個吧?SPDIF_FIFO.jpg
-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flying fish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0-05-18, 11:30 PM
#5349
 作者: LSP000
你知我知但有人可能還不知......
簡言之,
除非有特殊目的, 否則 Ian's FIFO inside 的 USB DDC 是沒有太大作用的!!!
沒錯.
"特殊目的" 這句, 就是為 psycho兄加的.
但這又變成了另一個不完美的過渡方案.
此篇文章於 2020-05-18 11:36 PM 被 LSP000 編輯。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LSP000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0-05-18, 11:48 PM
#5350
 作者: flying fish
請問有了這套是不是我們現在的方案在DDC以前的硬體設備(包括線材)都能無視,專注在SPDIF之後就行了?
我從使用 Tapatalk 的 Redmi K30 Pro 發送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