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0-05-12, 01:56 PM
#5291
 作者: pawaslider
pawaslider兄您好,先不談SC-cut,只看OCXO就好。
要換成OCXO通常會有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尺寸,第二個是電源功率。
OCXO的全名是Oven Controlled Crystal Oscillator,也就是裡面有個烤箱把晶振的溫度加熱到80度左右,提升晶振的穩定度。
OCXO裡面既然有個烤箱,所以第一不可能做得小,目前小弟接觸過最小的OCXO大約是2公分左右的尺寸,已經非常厲害了。
而第二,絕對比一般無烤箱的XO耗電非常非常多,至少十倍功耗起跳。
因此,一般的晶振要換成OCXO,一定是必須在旁邊有空間的地方加一塊子板,另外提供高瓦數的供電,
然後用引線把時鐘訊號接到原來XO的位置。
除非原始電路板的設計就有預留未來要升級OCXO,要不然是不可能直接更換的。
-
The Following 8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0-05-12, 06:20 PM
#5292
 作者: bchsieh
pawaslider兄您好,先不談SC-cut,只看OCXO就好。
要換成OCXO通常會有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尺寸,第二個是電源功率。
OCXO的全名是Oven Controlled Crystal Oscillator,也就是裡面有個烤箱把晶振的溫度加熱到80度左右,提升晶振的穩定度。
OCXO裡面既然有個烤箱,所以第一不可能做得小,目前小弟接觸過最小的OCXO大約是2公分左右的尺寸,已經非常厲害了。
而第二,絕對比一般無烤箱的XO耗電非常非常多,至少十倍功耗起跳。
因此,一般的晶振要換成OCXO,一定是必須在旁邊有空間的地方加一塊子板,另外提供高瓦數的供電,
然後用引線把時鐘訊號接到原來XO的位置。
除非原始電路板的設計就有預留未來要升級OCXO,要不然是不可能直接更換的。
感恩!
看來只能選擇575x了....
這個尺寸還有更好的選擇嗎?
最後報告,這台機器空間不夠,957也不行..
放棄了,只能選用CCHD-575x-25-100。
我從使用 Tapatalk 的 Redmi K30 Pro 發送
此篇文章於 2020-05-12 11:47 PM 被 pawaslider 編輯。
原因: 更新資訊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pawaslider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0-05-12, 10:00 PM
#5293
在今天晚上日本音響BLOG作者已經收到小弟的Ian's FIFO DAC了。
因為時間比較晚了所以他沒有開始做測試,只有先把DAC給上機撥放音樂而已。
他的第一印象是明明新的DAC應該還需要燒機幾天後聲音才會穩定,不過剛開聲跟他手上的日本職人
原始版DAC比起來除了保留原本的超高聲音分解能力之外聲音整個厚實許多。
看來小弟的Ian's FIFO DAC開聲第一印象還不錯,接下來他有什麼新的測試心得小弟再分享給大家。
-
The Following 9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etsuka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0-05-13, 01:55 AM
#5294
 作者: Higuma
之前用Candy10 LTSB2016版,在UASP的支援上出了一些問題,
一開始沒想到是OS問題,搞了很久都搞不定,最後才發現是Candy 10
的小毛病.在FB上跟作者反應過,但可能他那段時間剛好在準備創業,
所以沒有回應,之後沒辦法只好裝回MS的官方原版..........................
結果發現,設定完聽起來好像根本沒啥差.
以上那麼多廢話只是要說最後一句XDD.所以LTSB板其實體質已經很好了,
基礎的精簡系統設定做一做就可以直接聽了.老實說比起是不是Candy版本,
我覺得採用LTSB版本身更重要,光是原生就拿掉一堆花俏功能這點就非常關鍵.
而且在版本更新上也非常慎重,基本只會有安全性更新跟Bug修復,不像一般版
Win10每幾個月就要賭一次心跳.缺點則是沒有零售版,只能採用MAK之類的
大量授權方式認證.
感謝分享,2017-2019這三年因為工作太忙,基本上連論壇都沒上,錯過了這個重大資訊。
昨天因為無法解決的系統問題,我從Candy win10重灌換到win10 LTSC版,聽起來好像更好了些。
聲底更乾淨、底盤更扎實,尤其是小睡神第七軌到第八軌,高潮部分華麗而不紊亂,不曉得是不是我的錯覺,
還是因為新系統的關係,總之LTSC應該很值得大家玩玩看!
此篇文章於 2020-05-13 01:58 AM 被 pawaslider 編輯。
-
The Following 6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awaslider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0-05-13, 08:34 PM
#5295
在今天日本音響BLOG作者拿了一台低階賽揚1.7G的WIN10筆電來測試不同軟體的聲音是否有差異。
他說他在測試時受到巨大的衝擊,明明筆電沒有任何的優化但他現在不敢拿他原本的撥放系統來作聲音的比較。
今天他在筆電上測試比較了下面四種撥放軟體是否會有聲音差異:
①Foobar2000
②TuneBrowser
③JRMC21
④JPLAY6.2 mini
比較結果是四套軟體不管是撥放PCM或是DSD檔案,在聲音上完全沒有任何的差異存在。
而且撥放時的聲音非常的棒,他認為聲音幾乎是完美了。
明天他預計比較更換各種數位線材對聲音是否會有差異,等明天比較結果出來後小弟再分享給大家。
後來他又追加今天還有測試更改檔名和檔案放在SERVER上跟放在筆電硬碟撥放的比較,結果還是一樣的聲音無任何差異。
此篇文章於 2020-05-13 09:00 PM 被 tetsuka 編輯。
-
The Following 11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etsuka For This Useful Post:
07080722,andyhang,babymlin,bchsieh,chinpunto,gangster.tank,kevintran,LSP000,pawaslider,psycho,yuntree
-
2020-05-13, 09:21 PM
#5296
 作者: tetsuka
在今天日本音響BLOG作者拿了一台低階賽揚1.7G的WIN10筆電來測試不同軟體的聲音是否有差異。
他說他在測試時受到巨大的衝擊,明明筆電沒有任何的優化但他現在不敢拿他原本的撥放系統來作聲音的比較。
今天他在筆電上測試比較了下面四種撥放軟體是否會有聲音差異:
①Foobar2000
②TuneBrowser
③JRMC21
④JPLAY6.2 mini
比較結果是四套軟體不管是撥放PCM或是DSD檔案,在聲音上完全沒有任何的差異存在。
而且撥放時的聲音非常的棒,他認為聲音幾乎是完美了。
明天他預計比較更換各種數位線材對聲音是否會有差異,等明天比較結果出來後小弟再分享給大家。
後來他又追加今天還有測試更改檔名和檔案放在SERVER上跟放在筆電硬碟撥放的比較,結果還是一樣的聲音無任何差異。
看來,這串討論快要可以收尾了.
倒是,1Ghz跟200Mhz突然變得讓人很在意啊~~~~~~
-
-
2020-05-14, 01:47 PM
#5297
請問有玩cosel的前輩,電供是否是PBA600F-5(12)這個系列?
我找到超便宜的貨源,4顆只要560人民幣...
我從使用 Tapatalk 的 Redmi K30 Pro 發送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awaslider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0-05-14, 05:40 PM
#5298
 作者: pawaslider
請問有玩cosel的前輩,電供是否是PBA600F-5(12)這個系列?
我找到超便宜的貨源,4顆只要560人民幣...
我從使用 Tapatalk 的 Redmi K30 Pro 發送
通常是真的,但都很老舊,灰塵一堆且不知道有沒有故障,之前在淘寶買第二顆COSEL 1500 12V就壞了,因此要買請三思。
或考慮找沒屋頂代購daitron交換式電源,如要比較Daitron>ETA>COSEL,但沒高瓦數的,5V最高到150W,12V 300W。
此篇文章於 2020-05-14 06:30 PM 被 gangster.tank 編輯。
-
The Following 6 Users Say Thank You to gangster.tank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0-05-14, 06:42 PM
#5299
感謝gangster.tank,小弟人在中國,比較容易取得的可能只有cosel,如果有問題也可以馬上換,之後能回台灣再買Daitron試試!
不過小瓦數的暫態表現能比cosel好嗎?
還是質感的部分好到能cover暫態不足?
我從使用 Tapatalk 的 Redmi K30 Pro 發送
-
-
2020-05-14, 08:32 PM
#5300
在今天日本音響BLOG作者拿了3條不一樣的USB線來測試在筆電上播放是否會有差異。
①オヤイデContinental 5S V2
②asoyajiのゴアUSB線
③日本百元商店買的USB線
因為1跟2都是相當高檔的USB線,所以2條的聲音沒有差異時他並不感到特別驚訝。
但是換上3後聲音也跟1或2沒有任何差異時,他還是忍不住感到非常驚訝。
後來他實在忍不住直接使用他的總價將近100萬日幣的Daphile雙機主系統來跟WIN10筆電測試比較。
當然Daphile雙機播放出來的聲音還是跟WIN10筆電一模一樣沒有任何的差異。
原本他準備今年要將DAC送回日本職人那邊加裝降低Jitter的基板和電源升級為DOZEN。
今天他做完測試之後馬上打電話給日本職人,請他將原本規劃的降低Jitter的基板更換為Ian's FIFO。
說實在話這樣子一來有點影響日本職人的基板販賣,真的是對日本職人感到非常的不好意思。
但是小弟就是害怕會有這種情形發生,在聯絡日本音響BLOG作者之前有先問過日本職人是否同意。
不過那時DAC還未開始動工,日本職人或許也不相信Ian's FIFO真的能夠消除前方數位訊源的差異吧。
所以日本職人回答小弟說將Ian's FIFO DAC先送去給日本音響BLOG作者測試他沒有任何的意見。
不過有在觀看日本音響BLOG的日本發燒友們,接下來應該會有不少人聯絡日本職人要訂製Ian's FIFO DAC
或是將DAC送回去改裝Ian's FIFO吧。希望這樣子可以彌補一些小弟帶給日本職人的基板販賣上的損失。
-
The Following 11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etsuka For This Useful Post:
07080722,andyhang,babymlin,bchsieh,chinpunto,gangster.tank,kevintran,LSP000,pawaslider,psycho,yuntree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