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0-01-19, 08:58 PM
#5091
就耳機系統+單機CAT來說,JPLAY 6.2的聲音聽起來也有如教授所述的特質,但我也很喜歡JPLAY 7.0的聲音,由於JPLAY 7.0還能高度相容MPC-BE的插件使我看影片獲得很高品質的影音享受(讓音訊以JPLAY播放!),因此我還是繼續使用7.0,畢竟也沒多糟!
之前不是實驗過,外接供電HDD聲音較正確嗎?
後來發現連要播放檔案,也就是HDD到JPLAY(RAM)的過程中也必須使用外接供電的HDD聲音會較好。
後來我又測試了把
1.chrome暫存資料存到外接HDD。
2.netflix資料暫存到外接HDD。
即使不是使用JPLAY均獲得聲音更好的結果,且JPLAY跟這些暫存非JPLAY播放程式的差距拉大,意即能很明顯分辨出如youtube上的不同音質跟動態壓縮。
在亂玩的過程中有一點讓我訝異,也就是把JPLAY安裝到外接HDD的聲音居然比安裝到系統碟(PCI-E SSD)的聲音要好。
推測即使是程序,啟動從HDD到RAM的傳輸過程中也有jitter的影響。
如果有條件的人,看是否也能幫忙驗證JPLAY安裝到外接HDD的聲音是否較好,交叉驗證之,感激不盡。
當然用Ian's FIFO套件就不用這麼搞工了
*本文所用PCI-E SSD是Intel 750 400GB。
-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gangster.tank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0-01-20, 09:36 PM
#5092
昨天不小心把「凡達克NexStar® GX USB 3.1 Gen 2 Type-C 3.5” SATA HDD/SSD 硬碟外接盒(NST-371C31-BK)」燒掉了,而且我明明有關掉電源,沒想到DC頭通電插進去依然給他升天。
情急之下用伽利略旗艦版光速線來接HDD聽音樂,結果發現,Delock的線材比較薄聲?我本來以為是伽利略旗艦版光速線的設備不夠好,又在PCHome買了一個專業加強版,可以接兩台SATA設備那個,使用內附的USB線材,聽起來較厚聲了,但動態不夠好。
然而我早就預料到可能是線材的問題了,因此又多買了一個USB3.1 gen2轉接頭-BENEVO晶片版 USB3.1 A公轉Type-C母轉接頭 (BUSB31AMCFA)
https://24h.pchome.com.tw/prod/DCACLP-A9009JDL2
將此轉接頭配上「USB-IF認證 USB3.1 Gen 2 (10 Gbps)傳輸線,USB3.1 A 對 Type-C,1米」插在伽利略旗艦版光速線上...
https://24h.pchome.com.tw/prod/DCACPQ-A9009JOJC
賓果,這就是我要的聲音,動態比Delock更好且細節都還在,不愧是USB IF認證的線材。
因此上一篇提到的外接式裝置也會被線材大大影響。
伽利略有做電流保護,DC孔怎麼捅都不會死
然後專業加強版應該是比旗艦版更好...不過我找不到USB 3.1 GEN2的TYPE B轉接頭,所以用回旗艦版。
-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gangster.tank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0-01-21, 09:50 PM
#5093
意外的發現...原來BENEVO晶片版 USB3.1 A公轉Type-C母轉接頭 (BUSB31AMCFA)會開掛...
不只是Amber線材好以外,原來BENEVO這顆「晶片版」轉接頭似乎有降低jitter或重整訊號的功效?
因為測試的時候,一開始將轉接頭插在伽利略旗艦版光速線上,感覺還好,跟凡達克壞掉之前的聲音很類似,但反過來用,把轉接頭插在BENEVO USB HUB上,居然聲音聽起來更準確、更真實且更中性(不暖也不冷的聲音)?!
285298.jpg
至於我有用伽利略專業加強版光速線測試,也獲得同樣效果,而且專業加強版似乎比旗艦版好聽一點。
285297.jpg
Delock聽起來是比較開闊,但薄聲,而Amber也有Delock那麼開闊,且沒薄聲問題。
只是這轉接頭還真令人訝異
2020/02/03後來發現benevo轉接頭+伽利略外接裝置RIP出來的檔案會「動態壓縮」!
此篇文章於 2020-02-03 02:19 PM 被 gangster.tank 編輯。
-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gangster.tank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0-01-22, 09:56 PM
#5094
為何我的JPLAY7.0在安裝過程沒有選擇安裝到哪個驅動器的選項?我不明白gangster.tank 是如何把JPLAY安裝到C盤之外的其他分區的。
此篇文章於 2020-01-22 10:04 PM 被 ucyga 編輯。
-
-
2020-01-22, 10:30 PM
#5095
 作者: ucyga
為何我的JPLAY7.0在安裝過程沒有選擇安裝到哪個驅動器的選項?我不明白 gangster.tank 是如何把JPLAY安裝到C盤之外的其他分區的。
要先把之前的JPLAY全部解除安裝,不能直接安裝,解除安裝後重新安裝在第二步就會出現選擇安裝位置的選項。
另外JPLAY安裝到外部HDD聲音好的前提是用對電源、線材、轉接裝置...等,上方文章皆有照片可參考。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gangster.tank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0-01-29, 11:39 AM
#5096
話說小弟在過年前跟教授約好初三要再過去拜訪中壢的音響室並順便帶一些東西過去讓教授測試。
在此感謝教授特地空出時間給我之外,另外再感謝受我之邀一起到教授音響室做測試的Higuma兄。
之前小弟去拜訪教授音響室時都會帶一些東西過去給教授測試,不過幾乎教授都認為會讓聲音不夠正確。
但是這次帶過去給教授測試的小道具,居然意外的有兩件讓教授覺得除了提升音質外沒有甚麼負面作用的。
首先是原本U3TT中使用的7port USB3 HUB。我自己拆開鐵殼後在鐵殼底部跟上蓋都裝上日立金屬磁力隔離紙,
然後在電路板上塞滿了日本三菱化學的除靜電棉最後再把所有空的USB port都裝上我自製的USB3除靜電接頭。
教授把原本的USB3 HUB換上我帶去的USB3 HUB後開聲測試後,Higuma兄說低頻下淺更深更穩而教授說不只
這樣連微小的聲音細節都聽得更清楚了。在教授確認我的USB3 HUB聲音正確沒問題後,USB3 HUB就先不換回
原本教授使用的USB3 HUB直接繼續測試下一個小道具。
接下來測試的小道具我是看了日本音響BLOG強力推薦後,我才特地買回來使用的工業用接地噪訊處理器。
https://www.amazon.co.jp/dp/B013QHMP...v_ov_lig_dp_it
接地噪訊處理器.jpg
一開始測試教授先把接地噪訊處理器接到類比器材使用排插的地線上,測試後教授認為背景雖然變黑了但是動態有點
被壓抑住了。再來原本教授的AudioPC有接了兩條USB端子地線分接到兩個小地盒上,先把其中一條地線改接到
接地噪訊處理器做測試。測試之後發現背景變得更黑卻沒有動態壓縮的問題產生,於是教授把第2條地線再接上第2顆
的接地噪訊處理器再做測試。結果接上第2顆之後就又出現了動態壓縮的問題,所以還是拔掉第2顆維持使用1顆就好。
再接下來換ControlPC也接上USB地線連到接地噪訊處理器上測試,測試後跟AudioPC一樣背景變得更黑沒有動態壓縮。
然後一樣接上第2條地線連接地噪訊處理器再測試,結果還是一樣會有動態壓縮的問題。最後再把USB3 HUB也接上USB
地線連接地噪訊處理器測試,結果還是一樣會有動態壓縮的問題。不過我猜想因為USB3 HUB是從AudioPC上接出來的,
接地搞不好跟AudioPC有相通所以才會有跟AudioPC接上2顆接地噪訊處理器後一樣的動態壓縮問題。
不過因為接地噪訊處理器接在PC上的效果實在太好了,所以Higuma兄馬上決定要購買1顆來使用在PC上而教授也決定要
購買回來使用在JPLAY雙CAT上。但是原本接地噪訊處理器原廠的設計是設備的接地先經過接地噪訊處理器後再串接上實體
接地。所以或許接地噪訊處理器後端再接上地盒或是真實地線後的效果還會再更好,不過因為時間不夠所以沒來得及測試。
看來等教授購買的接地噪訊處理器收到後,可以請教授再試試看接地噪訊處理器後端接上地盒的效果如何了。
此篇文章於 2020-01-29 01:18 PM 被 tetsuka 編輯。
-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etsuka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0-01-29, 09:55 PM
#5097
-
The Following 6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0-01-29, 10:08 PM
#5098
看了tetsuka兄跟教授分享的文章,突然覺得Ian's FIFO DAC真是非買不可了....簡直太超值。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gangster.tank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0-01-31, 03:38 PM
#5099
-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0-01-31, 05:03 PM
#5100
 作者: psycho
嘿嘿,我認為跟 Ian's FIFO 無關喔!
依我經驗,這應該是所有居家任何供電系統運作後產生的雜訊,『倒灌』進音響系統;所以 Ian's FIFO 固然能擋掉『雜訊對數位訊號的汙染』,可完全擋不掉『雜訊對類比訊號的汙染』。而從這次經驗與我日後到現在利用『除靜電風扇(SIMCO SL001)』的測試結果,很大的信心正是『雜訊對類比訊號的汙染』。
這也是映證我一直對 Ian's FIFO 的唯一疑慮:按原理而論,數位播放系統本身造成的電氣雜訊,明明一定會倒灌給類比系統(擴大機或DAC);那麼使用 Ian's FIFO DAC的用家,應該立即會發現它的數位播放系統是使用小黑盒供電還是用 MSP600供電會相差很大!因為小黑盒沒有主動式PFC又太低價,理論上對於110V的供電端應該會大量倒灌雜訊;相對 MSP600 就好太多了!
所以當天 tetsuka 與 Higuma 都嚇了一跳:只是接上散熱風扇,還跟音響專線完全不同迴路,為什麼要使用 MSP600 接散熱風扇啊?理由就是我的類比系統太龜毛,用小黑盒接上散熱風扇,聲音會明顯變差啊!
這是非常高階的『雜訊倒灌回類比訊號的汙染』之問題,依我推測整套音響系統沒有專線、沒有破一百萬台幣,應該很難發現這種龜毛問題,所以大家也不必太擔心,『應該』聽不到啦...????....?????.....  ...  .... 
(其實我懷疑 Higuma 那種神耳可能只要五萬元的便宜系就可以聽到了...  )
(end)
關於雜訊對類比訊號的汙染這方面教授你的想法是完全正確的,在教授那極度敏感的音響室做測試時就可以確認這一點的存在。
我在請日本職人代工Ian's FIFO DAC時,我自己也認為電源雜訊對類比訊號的汙染是Ian's FIFO所無法消除的。
就算我的Ian's FIFO DAC製作完成開始使用後,我把Audio PC目前使用的AX1200i電供換成便宜的一千以下的電供後可能還是會聽出聲音的些微差異。但這個差異不是電供造成數位輸出品質差異所影響的,而是不同電供本身的噪訊差異對於整個類比迴路電源所造成的影響。
記得bchsieh兄曾經提過在他使用Ian's FIFO自行DIY的DAC之後,他目前所使用的前端數位撥放設備耗電量不到10W。其實這個我想就是使用Ian's FIFO後的另一個重點,在Ian's FIFO可以無視前端數位訊源品質之後可以把前端訊源設備極端的精簡。在使用Ian's FIFO DAC後我就可以把U3TT跟JPLAY雙機電腦和所使用的電供都收起來,之後找個耗電量10W以下的樹梅派或是PC電腦棒使用低噪訊的線電或是交換式變壓器就好。不過我想我應該會找個大容量行動電源來給樹梅派或是PC電腦棒使用,這樣子一來就可以把DAC前端數位器材的電源噪訊徹底跟類比迴路給分離出來。
-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etsuka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