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1-26, 11:29 PM
                                        
                                
                                
                                        
                                                #4611
                                        
                                        
                                        
                                
                        
		 
		
		
		
		
			 
			
				
					
	DuCULoN很強是沒錯,但DuCULoN應該是塞不進EVGA Nu的,而且散熱和周邊零件壽命都是問題。
		
			
			
				
					  作者: seeteeyou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2019-01-27, 12:28 AM
                                        
                                
                                
                                        
                                                #4612
                                        
                                        
                                        
                                
                        
		 
		
		
		
		
			 
			
				
					
	seeteeyou兄您好:請問比較範圍是電腦音效卡還是包括錄音卡,如 RME MADI FX 等?是以何項目比較來說是最強?
		
			
			
				
					  作者: seeteeyou   參照 Asoyaji 兄的 MINIMAL DAC Du,把 NZ2520SD 更換為『無敵』的 DuCULoN 後,基本上 EVGA Nu Audio 就成為史上最強的音效卡了: 
 
	
	
		
                        
                                
                                        
                                                2019-01-27, 01:19 AM
                                        
                                
                                
                                        
                                                #4613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k900733 For This Useful Post:
		
	 
	
		
                        
                                
                                        
                                                2019-01-27, 09:10 AM
                                        
                                
                                
                                        
                                                #4614
                                        
                                        
                                        
                                
                        
		 
		
		
		
		
			 
			
				
					
	k900733兄您好,
		
			
			
				
					  作者: k900733   [恕刪]首先想先請教一個可能很搞笑的問題...
 minimum phase 的副作用是高頻慢於低頻,
 那聆聽距離愈近,有沒有可能這兩者相位差愈不容易被察覺呢?
 [恕刪]
 
 這個相位失真造成的結果不是相位差,而是時間差。
 圖中的橫軸時間總長是25ms,所以可以直接看出20KHz頻率的發聲時間會比低頻慢了約20ms。
 這個時間差,用聲速可以換算成距離,約大於6公尺。
 也就是低頻的聲音跑了六公尺之後,20KHz的聲音才從喇叭出發。
 
 所以這個問題不能以近場聆聽解決。
 
	
	
	
	
		
			The Following 7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2019-01-27, 11:55 AM
                                        
                                
                                
                                        
                                                #4615
                                        
                                        
                                        
                                
                        
		 
		
		
		
		
			 
			
				
					
	協補:
		
			
			
				
					  作者: bchsieh   k900733兄您好,
 這個相位失真造成的結果不是相位差,而是時間差。
 圖中的橫軸時間總長是25ms,所以可以直接看出20KHz頻率的發聲時間會比低頻慢了約20ms。
 這個時間差,用聲速可以換算成距離,約大於6公尺。
 也就是低頻的聲音跑了六公尺之後,20KHz的聲音才從喇叭出發。
 
 所以這個問題不能以近場聆聽解決。
 
 bchsieh兄,以較簡單的問題說明,幫k900733兄跳過一個在這時間差上的影響性問題,以使k900733兄較方便了解。
 
 當電力聲之轉換成聲波輸出時,高低頻使用不同單體時,這時間差又會有所改變。
 
	
	
		
                        
                                
                                        
                                                2019-01-27, 03:28 PM
                                        
                                
                                
                                        
                                                #4616
                                        
                                        
                                        
                                
                        
		 
		
		
		
		
			 
			
				
					
	上述 bc大魔王從客觀角度說得很清楚了,我現在從主觀聽感角度來大膽回應一下.......
		
			
			
				
					  作者: bchsieh   [恕刪] 
[COLOR=#ff0000]所以,slow roll-off 優點:pre-ringing/post-ringing短,缺點:高頻些微衰減,超音波假訊號衰減較少。 
而sharp/fast roll-off 優點:頻率響應平直,超音波假訊號衰減較多,缺點:pre-ringing/post-ringing長。 
[恕刪] 
各位先想想看,在了解這些優缺點之後,您會怎麼選? 
這是一個非常值得討論的題目。 
當然小弟心中有自己的答案,小弟也會參與各位的討論。 
如果願意的話,請各位提出自己的看法。   
 pre-ringing 很強烈的音樂載體是什麼?你們一定想不到,答案就是很多人推崇為『聽感最自然』的『黑膠唱片』。理由我『猜測』是:因為都是同心螺旋的溝槽而且是用刻的,所以相鄰接近的兩條溝槽、這一條如果動態暫態很強,就會讓隔壁溝槽被『擠壓』出相似的溝槽。所以使用很hi-fi的黑膠播放系統加上很hi-fi的黑膠錄音(尤其是法國小廠的黑膠!),都可以清楚聽到以下情況:正在一段安靜音樂時,很小的聲音預告了下一段音樂是強烈合奏,所以海頓的驚愕交響曲在黑膠唱片是永遠無法成立的......
   
 因此從我的心理學聽覺現象之立場,我會直接猜測:pre-ringing 很強烈應該不至於影響音樂欣賞,否則聽黑膠就是完全沒救了。雖然我個人完全不認同黑膠播放,但是我對於『黑膠播放比較自然』這個現象還是會當成很重要的借鏡。
 
 相對的,slow roll-off 甚至 non oversampling,我的直接聽感都是會強烈影響到『暫態』,記得bc大魔王說過從學理上明明slow roll-off才有最正確的暫態,但是我的聽感無一例外都是暫態不足??暫態可是音樂訊號中最重要的聽覺心理因子,完全不能有任何一點點妥協。
 
 因此,我從主觀聽感選擇的答案是:永遠只挑sharp/fast roll-off,只有要說明『錯誤錄音也可以很好聽』或利用jplay雙cat來模仿黑膠播放的聽感時,才會使用slow roll-off來詐騙一下.....
   
 抛磚引玉囉!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2019-01-27, 09:42 PM
                                        
                                
                                
                                        
                                                #4617
                                        
                                        
                                        
                                
                        
		 
		
		
		
		
			 
			
				
					
	教授,您可能誤會pre-ringing了。
		
			
			
				
					  作者: psycho   [恕刪] 
pre-ringing 很強烈的音樂載體是什麼?你們一定想不到,答案就是很多人推崇為『聽感最自然』的『黑膠唱片』。理由我『猜測』是:因為都是同心螺旋的溝槽而且是用刻的,所以相鄰接近的兩條溝槽、這一條如果動態暫態很強,就會讓隔壁溝槽被『擠壓』出相似的溝槽。所以使用很hi-fi的黑膠播放系統加上很hi-fi的黑膠錄音(尤其是法國小廠的黑膠!),都可以清楚聽到以下情況:正在一段安靜音樂時,很小的聲音預告了下一段音樂是強烈合奏,所以海頓的驚愕交響曲在黑膠唱片是永遠無法成立的......    
因此從我的心理學聽覺現象之立場,我會直接猜測:pre-ringing 很強烈應該不至於影響音樂欣賞,否則聽黑膠就是完全沒救了。雖然我個人完全不認同黑膠播放,但是我對於『黑膠播放比較自然』這個現象還是會當成很重要的借鏡。 小弟上文貼圖中的pre-ringing/post-ringing裡面的紅色格線,一格是0.5ms,也就是萬分之五秒。
 這些ringing再怎麼長,最不會長過5ms,也就是千分之五秒。
 
 哈斯效應(Haas effect)指出,當兩個聲音之間的時間間隔小於40ms時,人類會認為只有一個聲音。
 所以我們是不會聽到這些pre-ringing/post-ringing和主音是分開的情形。
 
 
 
	小弟想請教教授,您的slow roll-off是搭配short delay還是沒有short delay?
		
			
			
				
					  作者: psycho   [恕刪] 
相對的,slow roll-off 甚至 non oversampling,我的直接聽感都是會強烈影響到『暫態』,記得bc大魔王說過從學理上明明slow roll-off才有最正確的暫態,但是我的聽感無一例外都是暫態不足??暫態可是音樂訊號中最重要的聽覺心理因子,完全不能有任何一點點妥協。
 
因此,我從主觀聽感選擇的答案是:永遠只挑sharp/fast roll-off,只有要說明『錯誤錄音也可以很好聽』或利用jplay雙cat來模仿黑膠播放的聽感時,才會使用slow roll-off來詐騙一下.....    
抛磚引玉囉! 如果是short delay slow roll-off,short delay會讓不同的頻率在不同時間發聲,所以暫態會變差是一定的。
 如果沒有short delay,slow roll-off聽起來仍然暫態不足,那應該就是高頻衰減的問題了。
 
	
	
	
	
		
			The Following 6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2019-01-28, 07:57 PM
                                        
                                
                                
                                        
                                                #4618
                                        
                                        
                                        
                                
                        
		 
		
		
		
		
			 
			
				
					小弟前兩天將3顆電容並聯起來給DT2使用,並聯3顆電容的感想是聲音質感大幅提升不過動態方面沒甚麼變化跟教授的感覺差不多。我只有在最後一顆電容到DT2這一段使用香堡DC線,其他部分都是使用Acoustic Revive SPC-REFERENCE MKII喇叭線自製的DC線。
 
 不過昨天把剩下的1顆電容接上給NAS來使用後,除了聲音質感又提升了一些之外動態表現感覺也提升了一點。
 或許像NAS這種有內接硬碟瞬間電流吃比較大的設備,在並聯電容後對聲音動態會比較有提升效果吧。
 
				
					此篇文章於 2019-01-30 12:15 AM 被 tetsuka 編輯。
				
				
					原因: 修正錯誤用詞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etsuka For This Useful Post:
		
	 
	
		
                        
                                
                                        
                                                2019-01-28, 10:20 PM
                                        
                                
                                
                                        
                                                #4619
                                        
                                        
                                        
                                
                        
		 
		
		
		
		
			 
			
				
					
	應該是並接吧,串接容量就減小了。串接只起到均壓的作用,而這個電容的耐壓足夠高了。
		
			
			
				
					  作者: tetsuka   小弟前兩天將3顆電容串接起來給DT2使用,串接3顆電容的感想是聲音質感大幅提升不過動態方面沒甚麼變化跟教授的感覺差不多。我只有在最後一顆電容到DT2這一段使用香堡DC線,其他部分都是使用Acoustic Revive SPC-REFERENCE MKII喇叭線自製的DC線。
 
 不過昨天把剩下的1顆電容接上給NAS來使用後,除了聲音質感又提升了一些之外動態表現感覺也提升了一點。
 
 或許像NAS這種有內接硬碟瞬間電流吃比較大的設備,在串接電容後對聲音動態會比較有提升效果吧。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ucyga For This Useful Post:
		
	 
	
		
                        
                                
                                        
                                                2019-01-28, 11:18 PM
                                        
                                
                                
                                        
                                                #4620
                                        
                                        
                                        
                                
                        
		 
		
		
		
		
			 
			
				
					
	PBA1500F  +極 ==> 電容1接點A ==> 電容2接點A ==> 電容3接點A ==> DC接頭+極
		
			
			
				
					  作者: ucyga   應該是並接吧,串接容量就減小了。串接只起到均壓的作用,而這個電容的耐壓足夠高了。 PBA1500F  -極 ==> 電容1接點B ==> 電容2接點B ==> 電容3接點B ==> DC接頭 -極
 
 我的3顆電容接法是這樣子的應該是串接吧?
 還是我誤會了其實3顆電容的接法不是這樣子接的嗎?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etsuka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您不可以發表回覆您不可以上傳附件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