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8-03-15, 08:56 PM
#251
 作者: stchen
bchsieh兄,
您在教授另一討論串提到 "如果磁環夠大,線也夠長的話,可以多繞個一圈,效果等於夾四顆磁環..."
不太懂多繞個一圈的意思, 是譬如電冰箱的電源多繞個一折, 還是一圈(打結嗎?), 再套上磁環?
Thanks~
stchen兄您好,實際使用法如下圖 (取自http://support-hk.canon-asia.com/con...19800.html):
G0052974.gif
但這方法不建議用在高用電(>100瓦)的電器電源線上,會有過熱發生火災的可能。
如果用電量高的電器,最好的方式就是夾一堆磁環上去。
-
The Following 6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8-03-17, 09:08 AM
#252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stche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8-03-18, 05:59 PM
#253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8-03-18, 08:03 PM
#254
 作者: psycho
[恕刪]
例如:我為了讓CAT播放可以模擬黑膠的聲音特色,動用EQ程式把中頻拉了2個DB,結果就導致人聲與長笛播放時,音量不必開大聲,高音單體就發出震動與爆裂聲了。把EQ關掉,總體音量就算加了6DB,高音單體還是正常發聲呢!所以音量的絕對值反而不重要,拉EQ造成暫態延展器的增強效果才是重點。
[恕刪]
教授,您的EQ中頻拉2dB會破音,EQ關掉後,擴大機音量加了6dB卻沒破音,是因為前者是數位音量過載,後者只是類比音量而已。
只要錄音時headroom抓得不夠,EQ往上拉一點點就會爆掉。
這跟擴大機音量轉大聲時的喇叭破音原因是不同的。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8-03-18, 08:46 PM
#255
記得bchsieh兄提過.... "磁環" 是加在 "非音響" 的迴路上~~~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LSP000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8-03-19, 10:54 AM
#256
 作者: psycho
雖然說磁環的優點無庸置疑,但是stchen這個心得怎麼好像是『吃暫態』的負面示範啊?...... 
首先,不確定『高音糊掉了』是什麼聽感?FUG746唱片我也沒下手  ,然而人聲是中頻滿載的發聲樂器,因此只要中頻拉一點點EQ,敏感的音響系統就會誤以為高音單體出問題了。
例如:我為了讓CAT播放可以模擬黑膠的聲音特色,動用EQ程式把中頻拉了2個DB,結果就導致人聲與長笛播放時,音量不必開大聲,高音單體就發出震動與爆裂聲了。把EQ關掉,總體音量就算加了6DB,高音單體還是正常發聲呢!所以音量的絕對值反而不重要,拉EQ造成暫態延展器的增強效果才是重點。
因此『有一個喇叭的高音糊掉了』我猜想應該是音響系統有一個環節被殺音響,然後居然會被『磁環』救了?怎麼讓我覺得這反而是旁證磁環會吃掉中頻的暫態??
這也可以解釋為何上述那麼多同好通通得到正面改善效果,原因非常簡單,中低價位的音響系統絕對無法好聽又HI-FI,只要有一點點『好聽』,其實就是突顯中頻而壓抑超高、超低頻的效果。因此,如果音響系統組合之後中頻突顯地太誇張,這時吃掉中頻動態反而會造成負負得正的現象了。
我自己還沒時間測試,但是看起來上述測試的音響同好可能要小心注意一下了.....   
感謝教授指點;
不過要更正一下~
週末假日小弟的音響音量是無法開大聲的, 怕會被太太K; 小弟今早趁太太帶小孩去上學,
開大聲了, 高音還是如教授所提"高音單體就發出震動", 後來調小聲一點, 耳朵貼近喇叭高音單體, 還是有震動, 這個震動的結果透過空氣傳到耳裡, 也起了共震;
小弟回想起喇叭剛買聽了差不多一年, 突然高音單體壞了, 代理商修完後到現在也兩年多了, 或許也快掛了; 只是聽人聲特別突顯, 尤其是FUG746的第2曲特別明顯, Néère也會有一些~
另外小弟的咖啡機, 奶泡壺已經無法做出奶泡,出來的都是牛奶, 週六電源線上裝上一個磁環, 居然神奇的出現許久不見的奶泡 ~
p.s. 小弟磁環是夾電箱內非音響專線的水火線~
此篇文章於 2018-03-19 11:03 AM 被 stchen 編輯。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stche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8-03-31, 01:20 PM
#257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Dee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8-03-31, 04:51 PM
#258
 作者: Deen
我發現我公司附近的水電材料行有賣類似的圓梯形橡膠小圓柱,不過中間有彈珠寬的洞貫穿整個柱體,不知道和Kent兄買的這種無洞的,效果上有什麼差別?之後買到大創墊材後一起來試試看 
Deen兄,小弟用的就是您所說的這種橡膠圓柱,中間有孔貫通,但是只有一面有開孔,另一面只剩下一片薄薄的橡膠膜封住而已。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8-08-03, 02:54 PM
#259
 作者: bchsieh
教授,您這是大哉問....
震動的科學原理很簡單,但很難在現實生活中簡單控制。
抑振材料的材質,墊材和器材接觸的位置,接觸面的大小,器材的重量等等,全部都有關係,很難有一個簡單的大原則。
小弟沒有試過貴的墊材,所以沒辦法推薦任何音響用墊材產品。
但以過去實際測試過的墊材中,最沒有副作用的,一個是厚重的實心木板(厚度至少1吋以上),
另一個是大創的透明黏性避震墊(已經改版兩次,最早期的淡藍色材質效果最好,可惜四五年前就改版了,已經買不到了)。
附件 31639
尤其是後者,墊在任何器材下方,包括書架喇叭,幾乎都是正面的效果,聽不太出來有負面的缺點。
小弟買了一大堆,目前所有器材下面都只有墊著這個大創墊材。就連器材互疊似乎影響也不大。
記得別放在原廠的腳墊下方,要直接墊在機身底板。
至於要墊在底板的哪裡,要墊三個地方還是四個地方效果最好,都必須多試試。
但由於這種墊材很薄,所以下面必須再用東西撐起來。
小弟用的是圓柱型工業用橡膠墊。
用大木塊也行,但請注意木塊的大小一定要大於墊材才不會讓效果打折。
重一點的器材,每個支撐點至少要用兩片相黏才不會被壓扁失去作用。
基本上越重的機器要用越多層。
怎麼判斷墊材有沒有作用?
墊好之後,用手輕推前面板,如果機器會輕微前後震動,就表示有作用。
不會震動,就表示被壓扁了; 而如果墊太多層,震動太大,會不會有反效果?小弟還沒試過就是了。
至於排插和地盒是不是對震動比較不敏感?小弟認為跟器材一樣敏感....
以您的構想,小弟猜測如果找一個結實的木桌,把排插和地盒放在木桌上,用大創墊材墊起來,應該有不錯的效果。
如果要再講究一點,還可以用多層複合的方式,也就是「木頭-大創墊材-木頭-大創墊材」這種方式來試試看。 
謝兄,請問大創淡藍色是這個嗎?
-
-
2018-08-03, 03:33 PM
#260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