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7-12-20, 04:42 PM
#3131
 作者: tetsuka
哈哈。其實教授跟小弟的想法還是沒有交集。教授認為我帶去的音樂錄音水準不夠所以在教授家播放不好聽,而我是認為教授家系統聲音質感細節不夠所以只能播放頂級錄音作品才會好聽。
最近大家談教授家的系統,一直提到質感這個詞,為了避免雞同鴨講,我覺得有必要釐清什麼是「質感」。根據劉漢盛的音響二十要,質感=傳真度,不過從教授過去的文章中來看,質感和傳真度是兩回事,顯然劉漢盛的質感定義和教授不同,但教授沒明確定義過「質感」,所以我也不是很確定教授所謂的質感是指什麼(或許教授有定義過,只是我沒看到)。
我個人對質感一詞也一直想不到該怎麼定義比較好,目前想到的說法是「悅耳的程度」,但這個說法和「好聽、不好聽」一樣含糊且過於主觀。
大家對「質感」會如何定義呢?
-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ee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7-12-20, 07:54 PM
#3132
 作者: Deen
最近大家談教授家的系統,一直提到質感這個詞,為了避免雞同鴨講,我覺得有必要釐清什麼是「質感」。根據劉漢盛的音響二十要,質感=傳真度,不過從教授過去的文章中來看,質感和傳真度是兩回事,顯然劉漢盛的質感定義和教授不同,但教授沒明確定義過「質感」,所以我也不是很確定教授所謂的質感是指什麼(或許教授有定義過,只是我沒看到)。
我個人對質感一詞也一直想不到該怎麼定義比較好,目前想到的說法是「悅耳的程度」,但這個說法和「好聽、不好聽」一樣含糊且過於主觀。
大家對「質感」會如何定義呢?
質感我會想到 " 音色 " 表達的完整度。
舉例,例如豎笛,聽真的豎笛是這個音色,音響播放音色的完整度愈高就是質感愈好。
這是我自己的認知。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earflight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7-12-20, 08:38 PM
#3133
 作者: dearflight
質感我會想到 " 音色 " 表達的完整度。
舉例,例如豎笛,聽真的豎笛是這個音色,音響播放音色的完整度愈高就是質感愈好。
這是我自己的認知。
嗯,看來你的定義和劉漢盛「質感=傳真度」是一樣的(不只是像真的豎笛,而且是像錄音中的"那支"豎笛)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ee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7-12-20, 08:52 PM
#3134
Hi-Fi與質感有差別。質感對我來說也難以清楚地定義
同一首音樂,mp3與wav檔的差別也是質感的差別
以人聲我來形容的話就是,mp3的人聲像感冒,唱起來無力,wav的聲音比較飽滿
但這中間可定義的差別是什麼?我說不上來。
或許只能照字面上的講,「聲音的品質」就稱為質感。
類似衣服的品質,我們不一定知道衣服用什麼材料與工法做的,但摸一摸就能知道品質好不好。
或許可以這麼說
Hi-Fi代表播放時,能播出樂譜中該有的樂器都有。達成的就可以稱為Hi-Fi。
而質感就是播放出來的聲音有多接近原始錄音的真實樂器。
此篇文章於 2017-12-20 09:38 PM 被 yuntree 編輯。
原因: 補充
-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untree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7-12-20, 09:12 PM
#3135
 作者: Deen
最近大家談教授家的系統,一直提到質感這個詞,為了避免雞同鴨講,我覺得有必要釐清什麼是「質感」。根據劉漢盛的音響二十要,質感=傳真度,不過從教授過去的文章中來看,質感和傳真度是兩回事,顯然劉漢盛的質感定義和教授不同,但教授沒明確定義過「質感」,所以我也不是很確定教授所謂的質感是指什麼(或許教授有定義過,只是我沒看到)。
我個人對質感一詞也一直想不到該怎麼定義比較好,目前想到的說法是「悅耳的程度」,但這個說法和「好聽、不好聽」一樣含糊且過於主觀。
大家對「質感」會如何定義呢?
Deen兄的發言總是直接切入重點相當準確。
我自己對樂器聲音質感的定義是無限的接近真實樂器在現場演奏的音色,喇叭發出越接近真實樂器的音色就是質感越好。
但是要達成質感的提升卻是需要系統整個空間感、動態、細微聲音細節、解析度整體全方面的總合提升,當然錄音本身的好壞影響更是大。
好幾年前小弟去國家音樂廳欣賞日本作曲家田中公平擔任指揮,演奏田中公平他自己本人作品的交響樂演出。其中有一首曲目我一聽到就馬上喜歡上了,回家後馬上去收藏收錄這首曲目的CD原聲帶。當時小弟還沒開始用CAT當訊源器材等級也是跟現在完全不能比,我一播放現場聽到的曲目後實在是聽不太下去。整首曲目要動態沒動態、要解析沒解析、要空間感沒空間感,跟現場演出比起來感覺簡直像是在聽收音機。不過現在在小弟目前的系統上聽同一首曲目已經有8-9成滿意度了,雖然原聲帶收錄的演出樂團跟空間跟國家音樂廳聽到的完全不一樣但是現場感覺到的氣勢跟感動有找回來了。
-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etsuka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7-12-20, 09:35 PM
#3136
去百貨公司伸手摸一下 DAKS 毛料襯衫, 再摸摸你平日上班穿的, 相信你一定會對質感很有感覺; 但想把這感覺用文字表達出來, 那可就要看個人造詣了.
更何況現在是在談聲音!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LSP000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7-12-20, 10:06 PM
#3137
 作者: Deen
最近大家談教授家的系統,一直提到質感這個詞,為了避免雞同鴨講,我覺得有必要釐清什麼是「質感」。根據劉漢盛的音響二十要,質感=傳真度,不過從教授過去的文章中來看,質感和傳真度是兩回事,顯然劉漢盛的質感定義和教授不同,但教授沒明確定義過「質感」,所以我也不是很確定教授所謂的質感是指什麼(或許教授有定義過,只是我沒看到)。
我個人對質感一詞也一直想不到該怎麼定義比較好,目前想到的說法是「悅耳的程度」,但這個說法和「好聽、不好聽」一樣含糊且過於主觀。
大家對「質感」會如何定義呢?
其實psycho說的質感很簡單,所有他說不清楚的部分就是了.
簡單來說,質感只是他的代稱,用來在他不知怎麼解釋時使用,
最後再接一句"我不要質感,我只要如臨現場的快感啦".
--------------------------------------------------------------------------
認真回一下,就我個人而言,我不太喜歡用質感來描述,取而代之
的是用類似 紋理感 音色層次 音色立體感 和諧自然感等詞彙.
或著psycho引用的說法"細節本身的豐富度",我覺得也很貼切,
如果是工科人.............我覺得可以理解成,傅立葉級數能展開
到多少項去逼近原始曲線,項次越高,音色層次越細膩豐富 立體感
越好,聽起來也越自然和諧,當然"細節本身的豐富度"也越好.
至於psycho說的細節,可以想像成是在一個多重訊號複合系統下,
有多少原始訊號被引入,而"細節本身的豐富度"則是在描述這些訊號
在疊加後被近似到多深的項次.......然後Psycho只在乎前N項的主成分,
因為他能用總譜 動態 細節去跟你說明,至於N+m以後的項次,
"我不要質感,我只要如臨現場的快感啦".
-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Higuma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7-12-20, 10:26 PM
#3138
今晚把這兩天教授和tetsuka上傳的音檔都聽過,拉摩大鍵琴好好聽,是我聽過最美的大鍵琴
 作者: tetsuka
剛剛看了教授的回文後我再仔細比較了每個聲部樂器的細節後,的確是501EMINew.wav比500EMIGROC.wav 來得好太多了。
500EMIGROC.wav的各聲部樂器幾乎糊在一起分離感聲音細節不好,而我會覺得500EMIGROC.wav低音比較有力看來就是教授所說的聲音加料沒錯。
這兩個檔我聽起來最大的差別是,500EMIGROC矇矇的,弦樂的高頻不見了。
 作者: tetsuka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Qc...qvEeiXgDgg3Sx2
這首Blossom一開頭有幾聲很結實的低頻會有點衝擊心臟的感覺,可是到教授家播放則是軟趴趴的所以請大家可以試著播放看看。
那天tetsuka 和教授聽這首時,我在音響室外吃東西,所以沒聽到,今晚聽時,開頭的腳踩大鼓是有衝擊感,不過妙的是,衝的是太陽穴,不是心臟XD
 作者: tetsuka
這兩首nano dac解不了,所以直接HDMI進環擴來放,音色很美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ee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7-12-20, 11:36 PM
#3139
1. Hi-Fi = high fidelity = 高傳真 ------- 這個要怎麼解讀?看過很多種說法,看官們自己決定.
2. 我喜歡Higuma 網兄解釋質感的方式,對我來說非常容易理解. 讚!
3. 要是沒記錯,搥心肝的低頻好像是60-80Hz,賽口家這裡剛好凹下去⋯⋯⋯⋯⋯⋯⋯
此篇文章於 2017-12-20 11:39 PM 被 kevintran 編輯。
-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kevintra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7-12-21, 01:28 AM
#3140
-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