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tetsuka 提出的新變項,在台灣買了一個PCHOME上的跳線轉接頭99元,RUN了24小時左右,測試結果.........
其實這己經是整體音響系統的整體變因了...:) 我的音響系統非常強調『暫態的完整性』,對『方波間的JITTER』比較不在意,加上五十萬元級的 AUDIOMAT 3 REFERENCE後更是把方波間的JITTER之影響用錢打到幾乎不必去考慮的地步;更換成一台五萬元級rendzaw改裝的es9018 dac,情況就會變不同了。
測試的音樂檔就是本討論串一開頭的雙鋼琴,可怕的 solstice/fy 錄音。
使用 五萬元級rendzaw改裝的es9018 dac 情況:
real-cable網路線+跳線轉頭 的聲音乾淨度 > 加上router+msp600 > real-cable網路線 直連。
router+msp600 的聲音暫態 >> real-cable網路線+跳線轉頭 > real-cable網路線 直連。而這個情況造成『殺音響』,其實整體聲音是 real-cable網路線+跳線轉頭 較佳無誤。
但是如果使用 五十萬元級的 AUDIOMAT 3 REFERENCE:
real-cable網路線+跳線轉頭 的聲音乾淨度 >=:= 加上router+msp600 >> real-cable網路線 直連。
前兩者很難區分了,但是全面狂電第三者無誤。
router+msp600 的聲音暫態 >狂電> real-cable網路線+跳線轉頭 > real-cable網路線 直連。前兩者基本上是完全不用比,直接踢到外太空去。
所以結論是:一定價位以下、或者音響系統沒有那麼hi-fi(<=這的確是日本燒友常見的大問題),網路跳線並且網路線本身品質佳,是很不錯的cp值走向無誤。
但是遇到我這種 hi-fi性能無限要求的瘋子,那還是:『越多香爐越少鬼』,無誤喔!.....:)
從我們這樣的討論,我更確定投資五十萬元的DAC完全是正確的了;因為電腦轉盤真的太正確,正確到普通DAC根本無法承受它的強大性能;依我猜測,除非是幾個耳朵跟我一樣變態的『專聽HI-FI』的瘋子,否則二十萬元以下的DAC,恐怕不容易發現這種『暫態的完整性』與『方波間的JITTER』TRADE OFF的問題。加上MSP600的 ROUTER,暫態一定無條件更佳,『方波間的JITTER』也一定有一點點損失;而這種情況是非常殺音響的。相對的,real-cable網路線+跳線轉頭 的暫態不完美,『方波間的JITTER』明顯降低,這種情況是任何音響系統都很容易發現『改善』現象的情況。
當成一個長遠追求的目標也不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