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6-10-24, 10:58 PM
#2971
 作者: psycho
多謝你們推薦啦!有空我會去聽聽看,才剛剛被 MICROMEGA 的新擴大機 M1 嚇了一跳,目標有可能是他們將新推出的純後級擴大機...:)
只有純後級怎麼用?? 不是應該M1+純後級一起嗎
-
-
2016-10-25, 07:56 AM
#2972
-
-
2016-10-25, 09:22 AM
#2973
 作者: psycho
大笨牛,當然是先試試直入後級的滋味,擁有超一等的訊源,應該可以賭賭看....... 
VR用電腦? 也不是不行.....但你的H模式能調音量嗎??
-
-
2016-10-25, 10:47 AM
#2974
 作者: Higuma
VR用電腦? 也不是不行.....但你的H模式能調音量嗎??
JPLAY 提供BIT-PERFECT的音量衰減法,理論上應該是透過DAC的24BIT規格,把16BIT的輸入進行刪BIT數的音量衰減,理論上這是最頂級的音量控制器,當然要玩玩看!!當然輸入的是HI-RE就沒輒了。
這種理論上最頂級的前級,應該會讓不夠格的訊源與後級都死得非常難看,所我才要等高水準的純後級進駐後再說.....
-
-
2016-10-25, 09:20 PM
#2975
 作者: psycho
JPLAY 提供BIT-PERFECT的音量衰減法,理論上應該是透過DAC的24BIT規格,把16BIT的輸入進行刪BIT數的音量衰減,理論上這是最頂級的音量控制器,當然要玩玩看!!當然輸入的是HI-RE就沒輒了。
這種理論上最頂級的前級,應該會讓不夠格的訊源與後級都死得非常難看,所我才要等高水準的純後級進駐後再說..... 
BIT-PERFECT跟數位VR完全矛盾,而且我也不覺得他能提供多好得VR演算法.
使用24Bit來處理數位VR只是最基本的......But,我也沒打算質疑這部份,總之
JPlay有保留VR功能就是了.
那就等你實證直入後級的效果摟,不要又是只剩一張嘴啊
-
-
2016-10-25, 11:07 PM
#2976
 作者: Higuma
BIT-PERFECT跟數位VR完全矛盾,而且我也不覺得他能提供多好得VR演算法.
使用24Bit來處理數位VR只是最基本的......But,我也沒打算質疑這部份,總之
JPlay有保留VR功能就是了.
那就等你實證直入後級的效果摟,不要又是只剩一張嘴啊 
Higuma兄,
數位VR和bit-perfect並不會互相矛盾,只要數位VR的位元深度和輸入訊號的位元深度差別,足夠音量控制使用。
如教授所述,如果使用CD規格的訊號,位元深度為16bit,而DAC可處理的位元深度假設為24bit,則有8bit的空間(256階)可以拿來做音量控制。
只要音量控制的音量不低於16bit,就還是bit-perfect。
其實256階以音量控制來說,已經算是非常夠用了。
但是,前級的功能,不是純粹只有訊源選擇和音量控制而已。
可以完整的驅動後級,更是一台優良前級所應具備的能力。
常看到有網兄說,以前需要前級,是因為唱頭輸出都很小,需要放大。
而現在的訊源輸出都是line output,最基本都有2Vrms(也就是大約+/-2.8Vpp),
而後級的靈敏度幾乎都是低於這個值(通常落在0.5V~1V左右)。
也就是說,訊源和後級之間就算沒有前級,訊號電平要讓後級全功率輸出也是綽綽有餘。
在這裡小弟提供一個在自己系統上的經驗讓各位參考一下。
小弟的DIY前級裡,有一個4:1的變壓器模組。
也就是訊號經過這個變壓器模組之後,電壓會降低4倍,但是阻抗會降低16倍,也就是電流會增加4倍。
一開始小弟是將這個變壓器模組放在前級輸入和音量控制之間。
因為小弟的音量控制是用CS3310,容許的輸入電壓不大。
為了避免過載,所以用了這個變壓器模組壓低輸入電壓。
但後來小弟覺得,既然訊源也幾乎都是自行DIY的,輸出電壓大小都能自由控制。
只要控制訊源輸出電壓不超過CS3310的輸入電壓,就不必使用這個變壓器模組了。
想到這裡,就將這個變壓器模組從CS3310音量控制之前,移到前級輸出的位置,也就是CS3310之後。
修改之後,雖然進CS3310的電壓比原始設計大了4倍,但前級輸出經過了這個變壓器模組之後,電壓又被縮小了4倍,
所以當音量設定相同的情況下,修改前後的聲音大小是完全相同的。
也因此沒有期望聲音會有任何改變。
但是一開聲之後,小弟著實嚇了一大跳。
修改前後的聲音有天壤之別。
修改之前,如果想要聽到動態,必須調整到一定的音量。
只要音量轉小,音場縮水不說,低頻也跟著不見了。
但修改之後,無論音量大小,都可以有完整的高低頻延伸。
小聲聽也可以聽到低頻的punch。
因此,小弟覺得是否能充分驅動後級,看的不是電壓,而是電流大小(換句話說,就是輸出阻抗高低)。
一般來說,訊源的輸出阻抗大約介於50~200歐姆之間。
由於廠商一般預設消費者會使用前級,所以不太會將輸出阻抗壓得非常低。
而如果前級的輸出阻抗能比訊源更低,應該就更能完整的驅動後級。
換句話說,如果一台訊源的輸出阻抗非常低,就算不加前級,也會有很好的聲音。
甚至還有可能加了輸出阻抗不夠低的前級,聲音反而變差也說不定...
此篇文章於 2016-10-25 11:11 PM 被 bchsieh 編輯。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6-10-25, 11:48 PM
#2977
 作者: bchsieh
Higuma兄,
數位VR和bit-perfect並不會互相矛盾,只要數位VR的位元深度和輸入訊號的位元深度差別,足夠音量控制使用。
如教授所述,如果使用CD規格的訊號,位元深度為16bit,而DAC可處理的位元深度假設為24bit,則有8bit的空間(256階)可以拿來做音量控制。
只要音量控制的音量不低於16bit,就還是bit-perfect。
其實256階以音量控制來說,已經算是非常夠用了。
看來我觀念有誤,我一直以為數位VR是對訊號做即時
DSP處理,所以需要更多的位元深度,但同時做完處理
後,原來的data就完全改變了.
所以看起來,數位VR只是在原來的data後面掛一個指示,
讓後端DA處理的時候能根據指示調整音量(相對的電壓擺幅?),
也就是說da晶片都支援一個標準協議,能根據協議內容處理這個
音量指示這樣? 還是我其實又想錯了??
-
-
2016-10-26, 08:38 AM
#2978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6-10-26, 09:51 PM
#2979
 作者: bchsieh
Higuma兄您好,
所以實際上,如果真的要達到256階的音量控制,就只會是無損(lossless,可以看作是廣義的bit-perfect),而不會是狹義定義的bit-perfect。
舉例來說:
假設原始訊號是7,二進位為111。
16bit input -> 24bit DAC之後,
音量全開為7x256,二進位為11100000000。
音量減一格為7x255,二進位為11011111001。
音量減兩格為7x254,二進位為11011110010。
以此類推。
請注意當音量大小不為2的指數時,最前面三個位元就不再跟原來相同了(上例為111)。
所以不符合狹義的bit-perfect。
但bit-perfect的精神,其實是lossless,也就是無損。
所以如果以廣義的定義來說,要說這是bit-perfect數位音量控制,也沒有太大的問題。 
感謝謝兄的說明,這樣看起來數位VR確實沒啥問題,但之前看過您針對
數位VR在S/N比上的損失與類比VR做比較,結論還是比較推薦類比VR.
不知道上述的問題是怎麼發生的? 因為單純做*1~256的乘法計算似乎
相當衛生乾淨??
此外就實際經驗,即使以24bit規格輸出,透過電腦端調整音量,聽起來就是
比較不理想,只是確實比16bit模式好不少,不知道問題原因是在??
此篇文章於 2016-10-26 09:55 PM 被 Higuma 編輯。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Higuma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6-10-27, 08:50 AM
#2980
此篇文章於 2016-10-27 08:53 AM 被 bchsieh 編輯。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