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6-04-13, 10:48 PM
#2671
 作者: pawaslider
麻煩大家那麼久,電腦裝好了,配備跟大家報告一下。
CPU i7 6700K
MB Gigabyte Gaming GT
RAM 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4G*4(因為上不了3000,所以換成HyperX Fury 2400 8G*4)
SSD Toshiba Q300 pro 128G
PSU Corsair AX1500i(為了怕前輩們吵架,海韻P1200我也買了)
Case NZXT H440 Plus(PSU過長,只能裝直立式機殼)
就這樣,晚點灌好Candy10再來玩玩看。
===========過夜分隔線============
2016/4/13
聲音糟透了!
AX1500i這顆拋開聲的狀態實在令人失望..
首先是完全沒有低頻可言,中頻、高頻也都相當薄聲。
用巴哈的郭德堡(鐵琴)第30軌來試聽,先前那種聲音的包圍感完全消失,低頻的下潛與量感連海韻的X400都比不上。
雖然可以確認中高頻解析度變高(不是因為沒有低頻的原因),但鐵琴的聲音如果不是人為"收音"則不應該收那麼快,
聽感上就是每一個音都只聽到前80%,後面20%跟消失了一樣。
總之聽音樂的失落感很強。
這顆拋還有一個特別(討厭)的地方,就是使用20A的母頭,所以這兩天要再搞一條PSOCC+ATL20A母頭來餵他試試看。
最後要說的是,因為變因太多,所以跟之前的Audio PC來比較是完全沒有意義的。
反正就是又進入run in地獄了...
Sent from my iPhone using Tapatalk
新組的電腦至少跑上300HR以上才穩定
不過你AX1500i可以先接上舊的電腦來聽
但是我跟你說拉,如果你接上舊的電腦發覺低頻少一截是正常的
越RUN會越下潛,但是拿來跟跟HCP1300來比,就是少一個檔次
再來這顆收放速度過快,而且過度亮麗圓滑,不過細節很高很細膩
包覆感與聲音的縐褶感我覺得是最大問題,像是看一個PS過的風景照片
沒有臨場感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羅年浩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6-04-14, 12:04 AM
#2672
其實我已經算是不嗜低頻的玩家,只是昨天剛開聲的時候那個鳥聲實在太誇張!
如果低頻量感能夠追上X400,基本上我就能接受了。
比如說那張巴哈的鐵琴郭德堡的第30軌、TOSI第一張sarasate的卡門幻想曲、小牧神等等,
X400已經能夠提供適量的量感及下潛度,雖然不爽,但已是可以接受的範圍。
重點是,中高頻的部分細節一定要夠,而且這個部分一定不能有過度的修飾。
我現在用的DAC算是橫向音場很廣的類型,如果聲音的密度不夠會很難聽,希望過幾天他能給我驚喜!
不然就讓賽口大師吞下去,我再去買一顆HCP1300回來玩~
 作者: 羅年浩
新組的電腦至少跑上300HR以上才穩定
不過你AX1500i可以先接上舊的電腦來聽
但是我跟你說拉,如果你接上舊的電腦發覺低頻少一截是正常的
越RUN會越下潛,但是拿來跟跟HCP1300來比,就是少一個檔次
再來這顆收放速度過快,而且過度亮麗圓滑,不過細節很高很細膩
包覆感與聲音的縐褶感我覺得是最大問題,像是看一個PS過的風景照片
沒有臨場感
-
-
2016-04-14, 12:30 AM
#2673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6-04-14, 12:32 AM
#2674
另外我說的HCP1300的正面優點就是反面
相較於AX1500i就是沒這麼通透細緻、粒粒分明、滑順亮麗
聲音比較粗點,但是細節量不會輸AX1500i
聲音沒有這麼華麗、通透
分離度沒有AX1500I高
算是樸素的聲底
可以說AX1500i表面還是PS過的光滑亮麗的肌膚
但無法看見肌膚上的紋理
而HCP1300則是相反
看的見粗糙的肌膚
不加裝飾更加現實不唯美
-
-
2016-04-14, 01:02 AM
#2675
說實話,我也不喜歡真空管的聲音,雖然audiomat已經沒有多數真空管機的嚴重缺點,但我還是選擇晶體機。
1.Control PC的CPU有很重要嗎? 我還想降成G系列耶~
2.我是想用用看ASUS頂級的ITX或是M-ATX主機板有沒有能力做好JPLAY的工作,所以單機撥放也會測試,放心!
技嘉在頂級小板的網路卡都是用killer,我只愛intel。
3.那我就把FURY2400放在Control PC,再把3000買回來~
4.因為intel的120G我有很多顆,不用白不用,而且Control PC增加容量和速度,有關乎聲音嗎?
5.不管是Audio PC或是Control PC的電源,我都希望能用到最好的,電源是重要的!
6.一週後見分曉!
 作者: psycho
我手上還有一個X460,一個X400,而 COOLERMASTER SILENT PRO 1200 全新的一接上就直接狂電前者的『雙電源』使用;如果說 AXi1500需要RUN,那也RUN太久了......  我看可能你在乎的音響效果跟我不大一樣,這不是缺點喔!其實我在乎的音響特質也跟新天新地box很不一樣,例如說,我就是不喜歡真空管機的聲音.....
1、i3 6100 是不正確的,看cp值就知道要選 i3-6300。
2、嘿嘿......請你幫我測試asus的主機板了,我的經驗真的是技嘉的莫名奇妙比較好,雖然我這個peugeot狂熱者最痛恨的就是寶嘉(技嘉投資的)!這個測試失敗我拒絕負責喔!.....
3、剛剛才看到你的ram改成furry 2400的,大錯特錯!!選用高檔ram不是為了它的速度,而是為了它的體質!能跑3000的高ram,把它降頻成1600,聲音『絕對』比低等級 2400 ram跑1866或2400 都要『好聽』,我測過了。這個我才不幫你回收,你活該.....
4、看不懂你的ssd raid 0是什麼意思?你的ssd是使用raid 0加速存取嗎?但是我『記得』使用raid 0驅動反而浪費電腦資源、聲音變髒、動態變差喔!要不要再測試看看?還是我想太多了。
5、control pc的電源也非常重要,連power的電源線都很重要了。不過,當然是量力而為。我是這樣覺得:因為我的雙cat一定會維持到後端音響系統升級到百萬、甚至數百萬的情況,所以雙cat都直買到頂。
6、如果真的發現axi1500不佳,我一定負責沒問題喔!......... 
此篇文章於 2016-04-14 01:09 AM 被 pawaslider 編輯。
-
-
2016-04-14, 01:08 AM
#2676
其實用文字來描述聲音並達成有效交流真的是很困難的一件事。
就文字上來說,我也更喜歡不加裝飾的聲音,但是通透細緻的聲音是否一定是修飾的結果那就不一定了,
通常華麗會用來形容嚴重染色的聲音吧?
我最在意的部分應該說是聲音的密度。
有密度的聲音才可能會有質感,高頻不刺耳、中頻有適當厚度、低頻不拖泥帶水,這是基本要求。
如果可能,在一個變因較少的場地辦一場集體試聽,大概才能夠有更有效率的交流吧~
 作者: 羅年浩
另外我說的HCP1300的正面優點就是反面
相較於AX1500i就是沒這麼通透細緻、粒粒分明、滑順亮麗
聲音比較粗點,但是細節量不會輸AX1500i
聲音沒有這麼華麗、通透
分離度沒有AX1500I高
算是樸素的聲底
可以說AX1500i表面還是PS過的光滑亮麗的肌膚
但無法看見肌膚上的紋理
而HCP1300則是相反
看的見粗糙的肌膚
不加裝飾更加現實不唯美
此篇文章於 2016-04-14 01:17 AM 被 pawaslider 編輯。
-
-
2016-04-14, 09:17 AM
#2677
我算是華碩高階MB的用家,現在就是Maximus V Gene,
聲音我覺得很好,但華碩主流系列(Pro Deluxe等)我覺得
就沒那麼有吸引力了.
基本上,我是以超頻的體質在挑選,不是因為我自己要OC,
而是極端OC就MB而言就是在反應他的訊號品質 供電能力,
是一個很綜合的壓力測試.一張眼圖測試晃動宣染嚴重,DC ripple
難看的MB,在極端OC下肯定是最早出局的.捨麼幾相電源只是像
擴大機堆多少大電容一樣,一種直觀但不確實的挑選參考.在高電壓
高時脈 高溫下還能維持電路訊號在標準規範內,並提供穩定充沛的電源
撐住工作在臨界點的元件穩定運作,這些OC體質,我認為是更有意義
的參考點.
當然另一個路線就是找真正工作站級的MB,還可以搭配ECC RG RAM,
只是Bios就完全沒有設定空間了,但如果本來就不想對硬體參數搞東搞西,
Xeon E3甚至E5的Intel原廠工作站MB或Tyan SuperMicro的相關產品
我覺得都很不錯.他們在眼圖 電源品質的控管上會比消費級嚴格很多.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Higuma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6-04-14, 10:06 AM
#2678
所以,是不是能這樣理解:
一張以超頻玩家為目標客群的主板,如果在極端超頻的環境裡面能夠通過燒機測試(畢竟我們沒有儀器可供測試),
聲音也沒問題,那就是一張好主板?
 作者: Higuma
我算是華碩高階MB的用家,現在就是Maximus V Gene,
聲音我覺得很好,但華碩主流系列(Pro Deluxe等)我覺得
就沒那麼有吸引力了.
基本上,我是以超頻的體質在挑選,不是因為我自己要OC,
而是極端OC就MB而言就是在反應他的訊號品質 供電能力,
是一個很綜合的壓力測試.一張眼圖測試晃動宣染嚴重,DC ripple
難看的MB,在極端OC下肯定是最早出局的.捨麼幾相電源只是像
擴大機堆多少大電容一樣,一種直觀但不確實的挑選參考.在高電壓
高時脈 高溫下還能維持電路訊號在標準規範內,並提供穩定充沛的電源
撐住工作在臨界點的元件穩定運作,這些OC體質,我認為是更有意義
的參考點.
當然另一個路線就是找真正工作站級的MB,還可以搭配ECC RG RAM,
只是Bios就完全沒有設定空間了,但如果本來就不想對硬體參數搞東搞西,
Xeon E3甚至E5的Intel原廠工作站MB或Tyan SuperMicro的相關產品
我覺得都很不錯.他們在眼圖 電源品質的控管上會比消費級嚴格很多.
-
-
2016-04-14, 12:35 PM
#2679
 作者: pawaslider
所以,是不是能這樣理解:
一張以超頻玩家為目標客群的主板,如果在極端超頻的環境裡面能夠通過燒機測試(畢竟我們沒有儀器可供測試),
聲音也沒問題,那就是一張好主板?
我覺得這符合我個人的使用經驗以及各CAT玩家群族認為高階MB比低階理想的共識.
因為採用華碩的CAT族群很少,而以技嘉來說,主打超頻體質的也就是那些高階主版.
我覺得也可以反過來,把CAT族群常推的那些MB,去超頻社群(ex:滄者極限)看看對應的
超頻測試與說法.就我的經驗,大致上是match的.所以ROG EVGA這些OC界的一線產品,
我覺得都是值得嚐試的選項.
順帶一提的是Dram模組,被狂搶的Kingston T1 2000C8本身就是屬於超頻玩家取向的模組.
其實換個更簡單的想法,除了極限超頻與專業工作站,還有捨麼應用領域能讓廠商有認真投入
電路設計 訊號品質控制的動力與利基?
此篇文章於 2016-04-14 05:30 PM 被 Higuma 編輯。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Higuma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6-04-14, 10:49 PM
#2680
走向超值而極緻的 HI-FI電腦訊源(連載)
戰況回報
今天搞了一條PSOCC+ATL紅銅公母頭(20A母)電源線餵PSU,結果完全反映出我對此線材剛開聲的經驗;只有中頻還可以,高低頻完全瞎掉。要是我不曉得這條線的特性,真的會想打人!不過突然發現這樣的特性倒是蠻適合國內某些愛管機的族群~
聽普朗克的雙鋼琴很棒,TOSI的第二張第一軌也不錯,聽到小牧神就可憐了...
音場深度很差,短笛被籠子罩著,定音鼓尺寸小好多...
run in地獄待續...
Sent from my iPhone using Tapatalk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pawaslider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