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6-04-11, 06:19 PM
#2651
看起來Z97X-UD7這張板子在電源的投入並沒有像Z68X-UD7一樣瘋狂,所以好聲的關鍵也許不完全在這個部份,
應該說主板上關於CPU旁的電源投入對聲音的影響是正相關,但可能不是影響最大的地方?
C236+XEON對比現在的Z170+i7已經沒有像以前一樣的CP值了
所以,現在有幾張GIGABYTE與ASUS的Z170的板子在比較,這兩天都在看主機板,看得真煩!
不像CPU直接攻頂沒懸念~
記憶體用Kingston 3000系列8G x4也沒懸念~
以海韻為例好了,X400->X460->X750->X850->X1050->X1250
昨天我才做了一輪測試(還發生主板掛點的悲劇..),X4系列升級到X750 or 850升級感明顯,但是X850到X1250就不是那麼容易聽出來了。
因為X750現在已經停售,所以CP值最高的點應該是落在X850這顆。
按照這個例子,衝G1頂級主機板的動力就少了許多,尤其賽口大用的Z97X-UD7在電源上也並不是瘋狂的堆料就能出好聲..
另外,Z68 < Z77 < Z87 < Z97 < Z170這點我個人持保留態度。
從Intel的策略來講,應該是一個完整的世代交替或是有重要更新才有升級的價值。
例如CPU腳位變更(CPU增加指令集),或是從外掛非原生USB3.0Chip改為原生USB3.0,甚至是現在的Intel USB 3.1 Chip等等..
這樣的討論才會更有意義,同一家公司的同一個產品線,有時候世代更替之後主板的用料反而是降級的(Z68X->Z97X的UD7就很明顯)!
 作者: psycho
看看,信 psycho CAT 得 新天新地唱片 之永生...... 
1、看起來 UD7是24相供電,UD3才8相?我只知道這個幾相供電對於CPU超頻時的供電力有直接關係,結果它與音響的HI-FI正確性一樣正相關。
2、C23"6" =:= Z系列,C23"2" =:= H系列,所以信"6"者才會得永生。的確想試試最高階的C236看看?
3、我相信 Z68 < Z77 < Z87 < Z97 < Z170 啦!只要確定是同樣UD7等級的即可。我後來在中壢新組的 G3258+Z97X-UD7,把我新竹的 Z68UD7 打得滿地找牙、完全不用比。
麻煩的是Z170好像沒有UD7只有 Z170-SOC FORCE ?而且還是E-ATX規格超大板。
此篇文章於 2016-04-11 06:28 PM 被 pawaslider 編輯。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awaslider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6-04-11, 10:20 PM
#2652
 作者: pawaslider
看起來Z97X-UD7這張板子在電源的投入並沒有像Z68X-UD7一樣瘋狂,所以好聲的關鍵也許不完全在這個部份,
應該說主板上關於CPU旁的電源投入對聲音的影響是正相關,但可能不是影響最大的地方?
C236+XEON對比現在的Z170+i7已經沒有像以前一樣的CP值了
所以,現在有幾張GIGABYTE與ASUS的Z170的板子在比較,這兩天都在看主機板,看得真煩!
不像CPU直接攻頂沒懸念~
記憶體用Kingston 3000系列8G x4也沒懸念~
以海韻為例好了,X400->X460->X750->X850->X1050->X1250
昨天我才做了一輪測試(還發生主板掛點的悲劇..),X4系列升級到X750 or 850升級感明顯,但是X850到X1250就不是那麼容易聽出來了。
因為X750現在已經停售,所以CP值最高的點應該是落在X850這顆。
按照這個例子,衝G1頂級主機板的動力就少了許多,尤其賽口大用的Z97X-UD7在電源上也並不是瘋狂的堆料就能出好聲..
另外,Z68 < Z77 < Z87 < Z97 < Z170這點我個人持保留態度。
從Intel的策略來講,應該是一個完整的世代交替或是有重要更新才有升級的價值。
例如CPU腳位變更(CPU增加指令集),或是從外掛非原生USB3.0Chip改為原生USB3.0,甚至是現在的Intel USB 3.1 Chip等等..
這樣的討論才會更有意義,同一家公司的同一個產品線,有時候世代更替之後主板的用料反而是降級的(Z68X->Z97X的UD7就很明顯)!
其實我比較建議是換成海韻P系列或是Antec HCP系列
之前測過X750跟P860,等級差有夠多,不是區區100W的差異而已
另外那個不是主機板用料降不降的問題
而是Z87、Z97這世代的CPU電壓調整模組建立在CPU內部
因此主機板不必像Z67、Z77世代般可以堆料
但從Z170世代開始,CPU電壓調整又放回主機板中
所以又可以開始堆料了
但因為CPU的功耗比相較以前提升很多
因此主機板的相位供電不必用到20相位如此喪心病狂
只要區區10相位就可以超頻到5G以上(主要看CPU體質)
變成這世代還是要看主機板設計才是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羅年浩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6-04-11, 10:52 PM
#2653
Hi 羅兄
感謝您的回覆!
我目前的新電腦關鍵零件選項如下,請各位指教:
CPU : i7 6700K(不打算超頻,純粹是看數據選擇的)
M/B : Gigabyte Gaming GT or G7(其實主機板是最難選擇的!)
RAM : 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8g*4 or 4g*4(有必要裝到32G?)
PSU : Seasonic P860W(等頂級Titan系列出來再換新的P1200 Titan)
CPU選擇參考數據:
http://www.cpubenchmark.net/singleThread.html
記憶體選擇參考數據:
http://www.memorybenchmark.net/latency_ddr4_intel.html
我從使用 Tapatalk 的 MI 5 發送
此篇文章於 2016-04-11 11:30 PM 被 pawaslider 編輯。
-
-
2016-04-11, 11:28 PM
#2654
-
-
2016-04-11, 11:42 PM
#2655
 作者: pawaslider
Hi 羅兄
感謝您的回覆,爬了一些文之後我打算換海韻P860W(對Antec品牌還是沒信心),主機板應該是技嘉的Gaming GT或G7選一張,記憶體用美光原生2400系列,您認為如何?
我從使用 Tapatalk 的 MI 5 發送
我覺得你要換PSU的話乾脆直接衝頂
徘徊到中階的PSU沒啥意義
海韻P1200、Antec HCP 1300,其他的不必考慮
再來海盜AX1500I我最近也有測過,素質真的不錯
相較於P860有很大的提升感,主要表現在細膩度和質感
下潛部分跟P860差異不大
AX1500I這顆走珠圓玉潤的聲底
細膩度高、穩定性高、粒粒分明、圓潤亮麗,通透滑順
但聲音稍微死板、聲音的皺褶無法表現,
細節如蜻蜓點水般帶過,聲音流於表面
雖有營造出大氣感,但包覆力不足
且最大問題是,明明一切前置動作都有出來
但那股力道與低頻的下潛無法表現出來
研判是收放速度過快,以至於剛要表現出來,就馬上被收回
HCP 1300這顆則相反
細節量相同,只不過沒有跟AX1500I粒粒分明的表現
且較AX1500I暖,所以感覺細節稍低稍糊,但實際是差不多的
音場更加巨大,寬闊大氣,包覆感強烈
前後的Z軸更加深邃,低頻能夠更加往前鋪成
力道強勁,低頻下潛很明顯勝過AX1500I
收放自如,動態強大,聲音中每一個細節皺褶都能夠捕捉
聲音相較於AX1500I更加真實現場,更有代入感
若要用壁插來比喻的話
HCP 1300像是雅士AG-P
AX1500I則像是Oyaide R1(沒甜味
稍微看一下Gaming GT感覺好一些,Z170X UD5 TH這張也不錯
若沒有一定要技嘉的話
ASUS可以挑ROG HERO、劍齒虎這幾張都不錯
便宜的話Z170 A,這張精簡且設計不錯
另外我有在PTT上發表這篇文章[心得] PSU稍微比較,Antec1300、海韻X750、P860
IMG_2435.jpg
此篇文章於 2016-04-11 11:53 PM 被 羅年浩 編輯。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羅年浩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6-04-11, 11:58 PM
#2656
 作者: Higuma
其實目前測過這麼多PSU以來
我真的發現那個測值不是最大重點
要看PSU本身設計才是重點
ripple低會影響躁感是沒錯
但相較於此,本身設計才是影響動態的最大因素
像是海盜AX1500I的確ripple數值超強
但動態來說很明顯輸HCP1300一個等級
-
-
2016-04-12, 12:12 AM
#2657
 作者: pawaslider
CPU對於撥放程式有非常重大的影響
通常效能越高,聲音的結像、立體感、資訊量會跟著提升
所以CPU往上超頻也會對聲音造成影響
但有邊際效應,且超頻到一定幅度會產生躁感
所以這部分來說,會分成2個派系
降頻派與高效能派,這需要自己取捨
記憶體就正常來說,效能越好聲音越好
不過也神奇的是,這效能也有幅度之說
像是記憶體可以超頻與降頻,不是一昧的升降就行
不同系統都有最佳選項
但因為MYAV傳說中最好聲的記憶體顆粒廠商倒了
而且DDR4目前還太新,沒有幾個人測試
所以目前沒有一個非常準確好聲的選項
我自己是挑芝奇的DDR4 Trident Z系列拉,憑直覺選的
此篇文章於 2016-04-12 12:20 AM 被 羅年浩 編輯。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羅年浩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6-04-12, 12:39 AM
#2658
綜合兩位前輩所示,PSU換成HCP1300
CPU : i7 6700K
M/B : Gigabyte Gaming GT(沒有偏愛技嘉,純粹是喜歡主機板的配色...)
RAM : 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4g*4
PSU : Antec HCP1300
-
-
2016-04-12, 12:43 AM
#2659
 作者: pawaslider
綜合兩位前輩所示,PSU換成HCP1300
CPU : i7 6700K
M/B : Gigabyte Gaming GT(沒有偏愛技嘉,純粹是喜歡主機板的配色...)
RAM : 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4g*4
PSU : Antec HCP1300
我是建議你HCP1300跟P1200這2顆賭一顆拉
因為某台中店說他們家的CAT都是P1200組的
他們覺得P1200比較強
實在是可惜的是我還借不到P1200來測試
-
-
2016-04-12, 01:02 AM
#2660
P1200新版還沒上市啊...
我從使用 Tapatalk 的 MI 5 發送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