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5-08-10, 11:18 AM
#2411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5-08-10, 02:24 PM
#2412
其實樓上上所述的是所謂的AO優化
以windows sever 2012 R2 為基底
使用Audiophile Optimizer
將系統作完善優化
再來使用Fidelizer將所有資源全都丟給HQPlayer
HQPlayer再來掛載Jplay
而且這種優化方式也可以使用在CAT雙機
這是它們那一派的優化方式
另外Audiophile Optimizer、HQPlayer、Jplay、Fidelizer
這幾個優化軟體的作者都有在做聯繫
所以都會儘量對軟體做互相配合
因為使用Audiophile Optimizer
電腦是完全無法使用其他功能的
所以我自己個人則在Window10之下使用HQPlayer+Jplay+Fidelizer
比起單獨用Jplay來說,聲音又好上數階
這樣音質雖說比那些極致的玩法輸上很多
但這種是最不影響日常電腦處理的優化方式
另外目前音響級的USB3.0的線材只有看到這條
Wireworld Starlight 3.0傳輸線
此篇文章於 2015-08-10 04:11 PM 被 羅年浩 編輯。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羅年浩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5-08-11, 09:23 AM
#2413
 作者: psycho
好東西!也許入門者用這個會比較簡單?
我看了內容,基本上跟著我走『簡化版 8.1』與其他幾篇硬體優化方法的同好,與這個SCRIPT幾乎相同,可以不必測試。
再者,這個優化SCRIPT只是把『會影響聲音的WIN功能停用』,而不是『刪除』。不知道什麼鬼原理?『刪除』的聲音會遠遠遠遠比『停用』還要好『非常非常多』!!什麼原理那真是鬼才知道。所以這些優化SCRIPT適合現在開始追CAT的同好。如果你已經跟隨我很久了,『千萬』不能用!用了反而可能有害喔!詳情就懶得解釋了......總之它會與psycho派優化CAT打架就是。
請問刪除"WIN功能"具體指的是??
透過NTlite之類的工具修改Windows安裝iso??
之前您提供的文章只有提到在service.msc中停用
服務.
-
-
2015-08-11, 03:45 PM
#2414
 作者: 羅年浩
其實樓上上所述的是所謂的AO優化
以windows sever 2012 R2 為基底
使用Audiophile Optimizer
將系統作完善優化
[恕刪]
我猜應該『不只』如此,真的只有這樣子,一定會被我的JPLAY CAT電到天邊。理由就是『停用』與『刪除』的結果會相差很多,請看下一段的解釋。
 作者: Higuma
請問刪除"WIN功能"具體指的是??
透過NTlite之類的工具修改Windows安裝iso??
[恕刪]
跟我講話用什麼『您』不您的?下次罰酒一桶!!
因為涉及著作權問題所以得低調,總之網路上有很多WINDOWS的簡化版,就是讓WINDOWS完全沒有安裝很多驅動程式與服務或功能;這些『驅動程式』與『服務』或『功能』就算『停用』了,照樣會嚴重破壞聲音;所以只有『刪除』掉才會有最好的聲音。至於到底要刪掉那些才有最好的聲音就別問我了,鬼才知道!!
只能一一去測試那一家『簡化版』『矇到了』聲音最正確;我是用那一家的簡化版就不多說.....
OK,那麼很多外國人都製作『FOR AUDIO』的簡化版,為何我不用?理由也太簡單了,正因為他們設計成FOR AUDIO。
FOR AUDIO,這就表示如果他的AUDIO與我不合,那就完蛋。可惜至今沒有法國人搞FOR AUDIO的法文版WIN,不然可能會看到我用法文版WIN當成CAT了。
一般音響燒友搞的FOR AUDIO WINDOWS OS,通病就是要求背景很黑,結果暫態不夠,聲音或許很有質感(?修飾)或悅耳,但是從『極緻』的角度對我來說是不合格的。最簡單的例子就是 JPLAY,他們推薦的聲音模式我一概不推......
講囂張一點,就是我的音響理念與SOLSTICE/FY、INA、SKARBO、HORTUS一樣『異類(先進? )』,所以現成的音響產品絕大多數都不合我用,只好自己找。如果是音響產品,因為自己不會做音響,只好妥協,幸好還是有一些法國人做的還不錯!而電腦產品,幸好自己的電腦程度還不錯,就可以自己組裝出合胃口的了。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5-08-11, 03:57 PM
#2415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5-08-14, 10:38 AM
#2416
新的轉接頭終於到貨
所以來分享一下最近的測試心得
由於小弟只有一個長芯盛 Adatper
所以以下的心得都是用AB測試的方式來說明的
轉接頭的供電都是5V 2.5A的USB插座供電
PC是Win 10
主要是長芯盛Adapter擺放位置的差異
從友人借來的ww 白金星光 7
以及新購入的ww 星光 7 USB3.0 (1M)開聲後的感想
使用的轉接頭:
1.百元 USB3.0 A公 to A公 轉接頭
2.Yu-Studio USB3.0 B公 to B母+A公 轉接頭
3.百元 USB3.0 B母 to A公 轉接頭
4.Yu-Studio USB3.0 B公 to A公+A公 轉接頭
5.Yu-Studio B公 to B母 + A公 轉接頭
實際接法:
1.PC --> Starlight 7 USB3.0 --> 2號轉接頭 --> 鐵殼USB HUB --> 1號轉接頭 --> 長芯盛 Adapter --> Platinum Starlight 7 --> 5號轉接頭 --> USB DAC
2.PC --> Starlight 7 USB3.0 --> 3號轉接頭 --> 長芯盛 Adatper --> 4號轉接頭 --> 鐵殼USB HUB --> Platinum Starlight 7 --> 5號轉接頭 --> USB DAC
直接從結論來說
2號接的方式比1號好很多
這個估計是鐵殼USB HUB的晶片比長芯盛 Adapter的晶片來的好
所以從HUB到DAC這段最好是不要再有其他東西
而且從PC使用方面來說
2號的方式都沒有出現小弟先前提出的長芯盛 Adapter造成HUB斷訊的問題
不論從聲音音質以及電腦使用度上來說2號的方式都優於1號
小弟系統已升上Win 10
PC到HUB端也替換成Starlight 7 USB3.0的音響線
起初剛替換時
聽感可以說是毫無改變
Yu-Studio USB3.0 電訊分離線已run至少600小時
而Starlight 7 USB3.0剛換上去實在聽不出有任何改變
隔天友人出借Platinum Starlight 7來替換小弟原有的Starlight 7
整體聽感彌補了小弟系統低頻的不足
而且在使用2號接法run一段時間後
漸漸感覺Starlight 7 USB3.0開聲了
而且HUB到DAC只使用Platinum Starlight 7
聲音非常純淨(※這個覺得是HUB的晶片優於長芯盛晶片的效果)
背景也是有種寂靜般的黑
分離度非常好 能夠明確聽出分離感
但是又不是讓聲部頻率各自演奏
而是有很好的整體樂性
小弟系統原先是很缺乏縱深的音場
現在雖然縱深不多
但是不需太仔細辨認就能聽出縱深的分布
有點像是從錄音室變成演講禮堂的感覺
細節部分
確實地感覺到線材提升帶來的影響
只是不太確定到底是白金太出色的緣故
又或者是USB3.0音響線的提升
這部分小弟描述不太出來
只能說的確比起先前來的好
這個測試結果
psycho大早已分享出來
只是小弟先前缺乏轉接頭所以遲遲沒有用2號的方式
這次分享出來也是從其他角度證明psycho大的實驗成果
而且也解決了小弟長芯盛 Adapter導致HUB訊號消失的問題
另外對於小弟先前提到的康寧主動式光纖USB3.0的聽感
小弟是在HM2015的會場試聽網友的系統
Win 10 筆電 (USB2.0孔) --> 康寧 --> 手工USB2.0 A公 to A公 --> DAC --> 擴大機 --> 開放式耳罩
Win 10 筆電 (USB2.0孔) --> ww 白金星光7 --> DAC --> 擴大機 --> 開放式耳罩
當天算是個吵雜的環境
所以對於聽感的描述可能失真
當下對於兩條線的感覺小弟是盡可能在上次的文章中描述出來
不過小弟也不能保證如果拿回到小弟自己的系統中會不會是一樣的聽感
而且這幾天也確實看到有人覺得長芯盛+AOC和康寧的聽感是不同的
小弟的想法是
當天康寧USB的接法或許是被USB2.0訊號給拖累了
不過相對來說當天ww白金也並沒有長芯盛Adapter來轉換USB3.0
誰勝誰負還是很難說清楚的
所以在這邊小弟怕誤導閱讀文章的網友要在這邊再次提醒
上次所比較的文章
是小弟在HM2015試聽後個人的感想
小弟也不能保證對於兩條評價是完全正確
另外小弟是試聽康寧主動式光纖USB3.0 (A公 to A母 10M) 並非其他AOC USB3.0
僅供參考
此篇文章於 2015-08-14 11:33 AM 被 baimoo00 編輯。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aimoo00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5-08-14, 11:53 AM
#2417
 作者: baimoo00
新的轉接頭終於到貨
所以來分享一下最近的測試心得
由於小弟只有一個長芯盛 Adatper
所以以下的心得都是用AB測試的方式來說明的
轉接頭的供電都是5V 2.5A的USB插座供電
PC是Win 10
主要是長芯盛Adapter擺放位置的差異
從友人借來的ww 白金星光 7
以及新購入的ww 星光 7 USB3.0 (1M)開聲後的感想
請問一下baimoo00大
在您那邊雖然鐵殼供電與電訊分離是用普通的USB插座供電
那如果直接與
PC --> Starlight 7 USB3.0 --> 3號轉接頭 --> 長芯盛 Adatper --> Platinum Starlight 7 --> 5號轉接頭 --> USB DAC
中間的鐵殼HUB拿掉的這個方案比較下
多一個鐵殼HUB的聲音會強上非常多嗎?
還是說差距不大?
-
-
2015-08-14, 12:15 PM
#2418
 作者: 羅年浩
請問一下baimoo00大
在您那邊雖然鐵殼供電與電訊分離是用普通的USB插座供電
那如果直接與
PC --> Starlight 7 USB3.0 --> 3號轉接頭 --> 長芯盛 Adatper --> Platinum Starlight 7 --> 5號轉接頭 --> USB DAC
中間的鐵殼HUB拿掉的這個方案比較下
多一個鐵殼HUB的聲音會強上非常多嗎?
還是說差距不大?
這個接法需要下班後才能測試
晚上會增加測試文章
不過就小弟個人猜測
聲音應該是等於或小於1號接法的
另外這問題在#2397psycho大有說明
雖然不完全一樣但是類似
另外供電部分
由於沒辦法搞線性電源
所以才會使用USB插座
小弟選擇的是5V 50W 有6輸出 每個輸出2.5A的插座
另外目前有考慮使用PTT的gameguy大前陣子所推薦的
RAL-AC05-03變壓器來給長芯盛供電
感覺這個對於不能使用線供的小弟來說是非常好的選擇
只是購入方式非常麻煩所以還在考慮中
小弟也有考慮是否要使用紙膠帶將USB線的5V都貼掉
假日會去找找好一點的紙膠帶嘗試一下
────────────────────────────────────────────────────────────────────────────────────────────────
增加不使用HUB的測試
直接說結論
有HUB的聲音就是比沒HUB來的好
不論長芯盛 Adapter接的位置
聲音形體、背景、整體音場(橫向&縱深)
在使用ww白金下是很明確的聽得出來差異
感覺上整個聲音都擠在一起
而且是很平面的聽感
背景也有吵雜感
很難想像少個HUB就差這麼多
不用HUB的聽感比接法1來的糟糕許多
此篇文章於 2015-08-14 10:44 PM 被 baimoo00 編輯。
-
-
2015-08-14, 12:40 PM
#2419
 作者: baimoo00
這個接法需要下班後才能測試
晚上會增加測試文章
不過就小弟個人猜測
聲音應該是等於或小於1號接法的
另外供電部分
由於沒辦法搞線性電源
所以才會使用USB插座
小弟選擇的是5V 50W 有6輸出 每個輸出2.5A的插座
另外目前有考慮使用PTT的gameguy大前陣子所推薦的
RAL-AC05-03變壓器來給長芯盛供電
感覺這個對於不能使用線供的小弟來說是非常好的選擇
只是購入方式非常麻煩所以還在考慮中
小弟也有考慮是否要使用紙膠帶將USB線的5V都貼掉
假日會去找找好一點的紙膠帶嘗試一下
在我這邊
長芯盛原本附的變壓器拿去插普通牆壁壁插
與用專線的排插來比較
專線的聲音無疑是較好的
細節較多、動態與形體感更好
所以我認為用更好的電源供給會更強大
但我個人覺得RAL-AC05-03還是比不上明緯600w或是keces的產品
另外我覺得貼5V不一定有好處,雖說細節會再提升個一點
但感情與韻味會減少非常多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羅年浩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5-08-15, 02:34 AM
#2420
 作者: baimoo00
增加不使用HUB的測試
直接說結論
有HUB的聲音就是比沒HUB來的好
不論長芯盛 Adapter接的位置
聲音形體、背景、整體音場(橫向&縱深)
在使用ww白金下是很明確的聽得出來差異
感覺上整個聲音都擠在一起
而且是很平面的聽感
背景也有吵雜感
很難想像少個HUB就差這麼多
不用HUB的聽感比接法1來的糟糕許多
所以意思是說,就算有電訊分離的這個方案
PC --> Starlight 7 USB3.0 --> 3號轉接頭 --> 長芯盛 Adatper --> Platinum Starlight 7 --> 5號轉接頭 --> USB DAC
還是得額外弄一台HUB來重整訊號
這樣的話就明確了
還得花1萬多搞鐵殼+明緯+電訊分離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羅年浩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