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05-21, 12:09 AM
#1301
Eton兄,we are ready to pull the trigger.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john925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3-05-22, 01:03 AM
#1302
John925兄,DoP 還不夠優,DSD 原生檔格式一路到底的播放方式,就是 Trigger Point 到了。
夢想 davidchang兄曾提到的架構,更具像的樣子。
DSD 2.8/5.6M or PCM 24/96, 24/176.4, 24/192 audio files in external thunderbolt SSD array box --thunderbolt light cable -->
Mac Pro 2013 --thunderbolt light cable-->
Thunderbolt external box with SDIF-2 BNC out ->
DSD/PCM DAC with SDIF-2 BNC in -> Audio system
就是他了!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Eto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3-05-22, 07:51 AM
#1303
 作者: Eton
John925兄,DoP 還不夠優,DSD 原生檔格式一路到底的播放方式,就是 Trigger Point 到了。
夢想 davidchang兄曾提到的架構,更具像的樣子。
DSD 2.8/5.6M or PCM 24/96, 24/176.4, 24/192 audio files in external thunderbolt SSD array box --thunderbolt light cable -->
Mac Pro 2013 --thunderbolt light cable-->
Thunderbolt external box with SDIF-2 BNC out ->
DSD/PCM DAC with SDIF-2 BNC in -> Audio system
就是他了!
Eton兄,目前我們走SDIF的就是原生DSD喔,不是Dop!
以光纖傳輸,目前已經有usb 3.0轉光纖的產品,在國外已有不少人使用。至於thunderbolt轉光纖,我想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john925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3-05-22, 03:53 PM
#1304
沒錯 John925兄,SDIF-2 界面裡跑的是 DSD 原生 (也可跑 PCM),但是現今掐住脖子的是電腦的 USB 輸出,DoP是在這裡呀!把DSD"打包"在PCM的封包裡,傳輸到DAC後"解包"再一段一段接回成DSD數位串流,這方式可說是OK而已。我在夢的是,用最快的界面 Thunderbolt 比 USB 3.0 快一倍,最乾淨的傳輸 - 光,不妥協的傳輸方式 - 直接跑DSD,不要被 PCM 包住,那感覺不好,呵呵。
 作者: john925
Eton兄,目前我們走SDIF的就是原生DSD喔,不是Dop!
以光纖傳輸,目前已經有usb 3.0轉光纖的產品,在國外已有不少人使用。至於thunderbolt轉光纖,我想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Eto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3-05-22, 09:09 PM
#1305
Eton 兄,
dsd 打包成 DoP 傳給 dac 後,無需再轉成 dsd 格式,廠商應是直接給後面 FPGA 完成轉換,此與 dsf / dff 經 FPGA 轉換並無不同。您可以想像 DoP 是 dsd 的另一種格式,與 dsf 或是 dff 一樣處於同等地位。
網路查得,例如 Emmlabs XMOS USB 應就是如此,並沒有轉為 dsd 格式,而是將 DoP 直接给後面的 FPGA 完成轉換。
 作者: Eton
沒錯 John925兄,SDIF-2 界面裡跑的是 DSD 原生 (也可跑 PCM),但是現今掐住脖子的是電腦的 USB 輸出,DoP是在這裡呀!把DSD"打包"在PCM的封包裡,傳輸到DAC後"解包"再一段一段接回成DSD數位串流,這方式可說是OK而已。我在夢的是,用最快的界面 Thunderbolt 比 USB 3.0 快一倍,最乾淨的傳輸 - 光,不妥協的傳輸方式 - 直接跑DSD,不要被 PCM 包住,那感覺不好,呵呵。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jlee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3-05-23, 12:36 AM
#1306
謝謝 jlee 兄,FPGA 是ㄧ種硬體轉換,絕對優於軟體轉換,DSD over PCM 還是委屈了 DSD 格式,寄人籬下啊...
 作者: jlee
Eton 兄,
dsd 打包成 DoP 傳給 dac 後,無需再轉成 dsd 格式,廠商應是直接給後面 FPGA 完成轉換,此與 dsf / dff 經 FPGA 轉換並無不同。您可以想像 DoP 是 dsd 的另一種格式,與 dsf 或是 dff 一樣處於同等地位。
網路查得,例如 Emmlabs XMOS USB 應就是如此,並沒有轉為 dsd 格式,而是將 DoP 直接给後面的 FPGA 完成轉換。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Eto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3-05-23, 09:44 AM
#1307
光纖固然能隔離地端雜訊,但光電耦合在微觀領域下對時域的干擾也是問題.
不知道TB在這方面能做到捨麼程度.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Higuma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3-05-24, 12:04 AM
#1308
雖然光電轉換一定也有 Noise and Jitter, AT&T ST 光纖在過去的幾部 DAC 上 (Wadia, Theta, dCS Elgar Plus) 已經體驗的聽感上,我總會給第ㄧ名。
也不太需要多傷腦筋哪一條 Glass Fiber 比較好聽 - 少去發燒線的玄學與神話。我對 Thunderbolt fiber 的確有類似的期待。
 作者: Higuma
光纖固然能隔離地端雜訊,但光電耦合在微觀領域下對時域的干擾也是問題.
不知道TB在這方面能做到捨麼程度.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Eto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3-05-24, 12:12 AM
#1309
 作者: Eton
雖然光電轉換一定也有 Noise and Jitter, AT&T ST 光纖在過去的幾部 DAC 上 (Wadia, Theta, dCS Elgar Plus) 已經體驗的聽感上,我總會給第ㄧ名。
也不太需要多傷腦筋哪一條 Glass Fiber 比較好聽 - 少去發燒線的玄學與神話。我對 Thunderbolt fiber 的確有類似的期待。
ST玻璃光纖是很棒的介面,Emmlabs DCC2 SE也有,我會找機會先試試M2tech Evo的ST光纖輸出,之後再試exD的converter的ST光纖輸出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john925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3-05-24, 10:49 AM
#1310
用Thunderbolt光纖只是為了革離電腦的干擾,和到DAC的jitter無關,目前也沒有thunderbolt的dac。
MSB網站上對grounding寫下了very important的註腳,看這
http://www.msbtech.com/products/pro....ge=dac4diamond
update 一下
第一種:(should better)
SSD <--------------------> MAC/PC <============> Thunderbolt外接盒+音效卡 --------------------> DAC
or
第二種:
SSD <--------------------> MAC/PC <============> Thunderbolt外接盒+USB3.0 PCIE --------------------> USB DAC
<============> 採用光纖
這二種只是將音效卡或USB卡從內接改成外接,好處是不用放在電腦機內,受電腦EMI等的干擾
"MAC/PC <============> Thunderbolt外接盒"這段用光纖來資料傳輸的正確性是OK的;
不然這外接盒上的USB3卡不就廢了
所以只要把Thunderbolt外接盒和PCIE卡接上好的線性電源,即可得到沒有電腦雜訊的乾淨訊號。
只要處理好這個外接盒會產生的干擾即可,加鋁片或換好的電容等等; 相信會比處理一台電腦雜訊容易地多。
會影響送入DAC的jitter的只有Thunderbolt外接盒,線材,外接clock
在電腦端不管你要用pc或是mac;用光纖還是銅線;用SSD還是HD或是RAM;都不會對音筫有影響。
要優化的為Thunderbolt外接盒到DAC這段,不是電腦
而撥放軟體會對聲音資料進行Dither等處理,當然影響很大。
目前中意OWC和SONNET的Thunderbolt外接盒,OWC的好像是SONNET代工的(w/d/h 一模一樣),但OWC提供3年保固
聽說內建風扇很吵,可能要改或拿掉,SONNET二個插槽以上的全都內建power,放棄
By the way, 目前有可以解DSD的音效卡嗎?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avidch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