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02-18, 07:53 PM
#4281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小佐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3-02-19, 01:14 PM
#4282
今天把喇叭拉離側牆5公分,再toe in一點,在調整之前形體過大,音像在某些頻段會凸出喇叭前方又改善許多,在六面密閉空間,喇叭的擺位差異越加明顯,可惜拉不寬坐不遠,音場規模還是局限了,本來求音場寬大,空氣感豐富,大是大了,形體也變大,得不償失,還是拉近一點好了。
拉寬會形體變大的主因就是距離側牆太近,沒有這個問題的人當然還是拉越寬越好,當然也要能坐更遠。
此篇文章於 2013-02-19 01:20 PM 被 AndyChu 編輯。
-
The Following 11 Users Say Thank You to AndyChu For This Useful Post:
BHMzero,heartsnow,hidoson,jackH,kib,oioioamigo,sancoba,二仁,伊凡,將軍,小佐
-
2013-02-19, 02:00 PM
#4283
 作者: AndyChu
今天把喇叭拉離側牆5公分,再toe in一點,在調整之前形體過大,音像在某些頻段會凸出喇叭前方又改善許多,在六面密閉空間,喇叭的擺位差異越加明顯,可惜拉不寬坐不遠,音場規模還是局限了,本來求音場寬大,空氣感豐富,大是大了,形體也變大,得不償失,還是拉近一點好了。
拉寬會形體變大的主因就是距離側牆太近,沒有這個問題的人當然還是拉越寬越好,當然也要能坐更遠。
從聲學來看就是離側牆過近, 第一反射音與直接音到達耳朵的時間差過短, 大腦會把直接音與反射音視為同一來源而造成音量變大, 什麼都不變得條件下形體就大了,
雖然空間已經經過處理, 但是如果第一反射點吸音的位置設置的比較窄, 移動喇叭位置或多或少都會改變吸音的量, 自然造成這種現象
能離遠一點還是遠一點好, 少點干擾, 聲音會更平衡
兩喇叭間的距離, 到喇叭與聆聽位置的距離有個最佳比例, 我自己試驗出來的距離大約是
兩喇叭間的距離為喇叭到聆聽位置距離的85%, 每個人可能不一樣, 但是喇叭到聆聽位置的距離要比喇叭間的距離還要長應該是不會變的
拉到距離一樣甚至是該短的變長, 聲音都會不凝聚, 聽來空空的
Andy可以開班授課了~~~~
此篇文章於 2013-02-19 02:15 PM 被 chsiang 編輯。
原因: 加
-
The Following 1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AndyChu,BHMzero,eric_hsu,ethan.yang,hidoson,jackH,milescheng,Morrislee,oioioamigo,sancoba,伊凡,將軍,小佐
-
2013-02-19, 02:06 PM
#4284
 作者: AndyChu
今天把喇叭拉離側牆5公分,再toe in一點,在調整之前形體過大,音像在某些頻段會凸出喇叭前方又改善許多,在六面密閉空間,喇叭的擺位差異越加明顯,可惜拉不寬坐不遠,音場規模還是局限了,本來求音場寬大,空氣感豐富,大是大了,形體也變大,得不償失,還是拉近一點好了。
拉寬會形體變大的主因就是距離側牆太近,沒有這個問題的人當然還是拉越寬越好,當然也要能坐更遠。
你終於能體會,也能確實地用文字表達,代表你的確知道方向了.
給你個讚!!

StevenCheng將軍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將軍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3-02-19, 02:22 PM
#4285
 作者: chsiang
從聲學來看就是離側牆過近, 第一反射音與直接音到達耳朵的時間差過短, 大腦會把直接音與反射音視為同一來源而造成音量變大, 什麼都不變得條件下形體就大了,
雖然空間已經經過處理, 但是如果第一反射點吸音的位置設置的比較窄, 移動喇叭位置或多或少都會改變吸音的量, 自然造成這種現象
能離遠一點還是遠一點好, 少點干擾, 聲音會更平衡
兩喇叭間的距離, 到喇叭與聆聽位置的距離有個最佳比例, 我自己試驗出來的距離大約是
兩喇叭間的距離為喇叭到聆聽位置距離的85%, 每個人可能不一樣, 但是喇叭到聆聽位置的距離要比喇叭間的距離還要長應該是不會變的
拉到距離一樣甚至是該短的變長, 聲音都會不凝聚, 聽來空空的
Andy可以開班授課了~~~~
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真是太好了,有種音響玄學變成科學的踏實感覺,調整會比較有方向,而不是經驗法則,try&error法則.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milescheng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3-02-19, 02:33 PM
#4286
 作者: chsiang
從聲學來看就是離側牆過近, 第一反射音與直接音到達耳朵的時間差過短, 大腦會把直接音與反射音視為同一來源而造成音量變大, 什麼都不變得條件下形體就大了,
雖然空間已經經過處理, 但是如果第一反射點吸音的位置設置的比較窄, 移動喇叭位置或多或少都會改變吸音的量, 自然造成這種現象
能離遠一點還是遠一點好, 少點干擾, 聲音會更平衡
兩喇叭間的距離, 到喇叭與聆聽位置的距離有個最佳比例, 我自己試驗出來的距離大約是
兩喇叭間的距離為喇叭到聆聽位置距離的85%, 每個人可能不一樣, 但是喇叭到聆聽位置的距離要比喇叭間的距離還要長應該是不會變的
拉到距離一樣甚至是該短的變長, 聲音都會不凝聚, 聽來空空的
Andy可以開班授課了~~~~
問題是:
有幾個人真的願意或可以這樣做???
而這個問題的前身,有個前提就是:
你的喇叭在所屬的空間是否過大,包括能量!!
所以,很多人會以為換了某些器材或增加道具就能改變"質";
事實上是自欺欺人!!
因為主軸錯了,後頭又能搞多好???
此篇文章於 2013-02-19 02:39 PM 被 將軍 編輯。

StevenCheng將軍
-
The Following 1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將軍 For This Useful Post:
AndyChu,BHMzero,edwardmos,eric_hsu,Eton,heartsnow,hidoson,jackH,kib,Leo Yeh,LSP000,oioioamigo,tvec,伊凡,小佐
-
2013-02-20, 08:57 AM
#4287
 作者: chsiang
兩喇叭間的距離為喇叭到聆聽位置距離的85%, 每個人可能不一樣, 但是喇叭到聆聽位置的距離要比喇叭間的距離還要長應該是不會變的
拉到距離一樣甚至是該短的變長, 聲音都會不凝聚, 聽來空空的
請教上述兩喇叭間的距離是以高音單體到高音單體之間的距離來算,還是以喇叭箱體之間的距離來算,此外喇叭到聆聽位置的距離是兩支喇叭與聆聽位置所構成的等腰三角形的腰長,還是單純喇叭到與聆聽位置平行那一點的距離?請您賜教!
-
-
2013-02-20, 09:20 AM
#4288
 作者: momonana
請教上述兩喇叭間的距離是以高音單體到高音單體之間的距離來算,還是以喇叭箱體之間的距離來算,此外喇叭到聆聽位置的距離是兩支喇叭與聆聽位置所構成的等腰三角形的腰長,還是單純喇叭到與聆聽位置平行那一點的距離?請您賜教!
高音單體到高音單體的距離
以及
等腰三角形的腰長
-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3-02-20, 09:53 AM
#4289
擺放寬度跟座位距離沒有一定的,不過脫離不了這個邏輯,需要因喇叭而異,主要是中、低音營造出來的氛圍跟氣勢,大喇叭比較全面,坐遠過兩隻喇叭的距離會比較能欣賞到錄音的全貌,小喇叭需要坐近一點、喇叭擺放很多情況需寬度長過聆聽位到兩隻喇叭的中心點的距離。
喇叭擺放本來就是要取得聆聽位跟這個空間的最佳共鳴點,聽感第一,原因是只有你、音響是你的、空間是你的、時間是你的,你愛怎麼聽覺得好都隨你,理論都是事後為了這個結果來說明的,世界上的科學很多都是事後諸葛的,大多都是先發現現象再去研究如何的。
為你喜愛的找出喜愛的理由,用科學的方式解釋你為什麼喜愛,科學並不一定要拿來說明對錯的,因為找不出理由的現象不納入科學,所以你的喜愛不一定是科學的。
科學與人文通常是對立的。
此篇文章於 2013-02-20 10:08 AM 被 AndyChu 編輯。
-
The Following 11 Users Say Thank You to AndyChu For This Useful Post:
dandy,eric_hsu,ethan.yang,Eton,hidoson,hojuiyang111,jackH,LSP000,oioioamigo,將軍,小佐
-
2013-02-20, 11:40 AM
#4290
 作者: AndyChu
理論都是事後為了這個結果來說明的,世界上的科學很多都是事後諸葛的,大多都是先發現現象再去研究如何的。
為你喜愛的找出喜愛的理由,用科學的方式解釋你為什麼喜愛,科學並不一定要拿來說明對錯的,因為找不出理由的現象不納入科學,所以你的喜愛不一定是科學的。
科學與人文通常是對立的。
朱兄說得好,
容小弟加一句,要注意事後諸葛的過度武斷解讀,
一個現象常常背後有幾多理論影響,小心別用單一理論去解釋一個現象.
-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hojuiyang111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