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頁,共435頁 第一第一 ... 305355395403404405406407415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4,041 到 4,050 共計 4343 條
  1. #4041
    註冊日期
    2008-04-08
    文章
    352
    Thanks
    211
    Thanked 379 Times in 145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查看文章
    那只好在無響室裏聽了?
    雖然喇叭是音響系統中最後一環的換能器,
    但是我們在聽的並不是喇叭本身的聲音。
    應該把喇叭看成一個觸發器,我們在聽(或感受)的,其實是喇叭觸發這個房間內的空氣所引發的震動能量。
    無響室是把到各個牆面的能量都吸收掉,這麼一來喇叭觸發房間內空氣的效率極差,因此聽到的會是很稀薄的聲音。
    房間內會產生殘響,但那個殘響是很短不會讓人產生聽覺上的認知的。

    這也順便解釋了為何我們也不會選在浴室內聽音響。一個房間如果大家講話有自然的飽滿能量又不會產生回音,那應該就可以拿來聽音響了。
    此篇文章於 2013-01-04 02:10 PM 被 martin 編輯。

  2. #4042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預設

    在自然空間的錄音, 大多會錄下場地真實的殘響,

    而在錄音室的錄音, 則有可能在重吸音地方的錄製, 並在mixing時添加殘響, 潤澤聲音, 讓它聽起來有"水分",

    為什麼要這樣做? 因為比較好控制, 比較能有整體性, 又或因為每個配器錄製的時間地點不同等......

    但是, 不論是人工或者場地自然的殘響, 都取決於mixing時後的環境以及錄音師對聲音的認知,

    錄音師mixing時, 不論空間多麼趨近於完美, 終究還是不完美, 所以再怎麼mixing也不會與"現場"一樣,

    這時候聲音就已經被"污染"了,

    而到家用環境進行播放時, 聲音又將被空間再次"污染",

    同樣地, 沒有完美的空間, 所以不可能"還原現場", 因為源頭就與"現場"不一樣了,

    那能不能完全還原錄音裡的東西, 也不可能, 因為就跟當初錄音師mixing時一樣, 回不去了~

    我們在討論的時候, 都太過於侷限在文字上面,

    殘響什麼叫長? 什麼叫短?

    頻譜要平? 什麼叫平? 跟死人心電圖一樣叫平? 那樣的"平"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很多人根本沒有聽過這種"平"怎麼評論好不好?

    頻譜有沒有共識, 有, 我寫過,

    殘響呢? 有沒有共識? 也有, 我也寫過, 15~20ms以後聲音的能量下降20dB! 然後再拉起約5dB左右形成均勻的擴散場,

    這是共識, 卻非標準, 都不易達到! 只能大家各自努力,

    所以重點應該在於一個空間究竟會不會嚴重扭曲重播的效果, 會, 那就要改進, 不會, 就專心聽音樂,

    要"原音重現" "如臨現場"那只是形容詞罷了!

    那只是一種人把自己經驗的總成投射到聽到的聲音的一種"驚嘆的方式"罷了, 畢竟連現場收音的錄音師也很難界定什麼才是"原音"吧!?
    此篇文章於 2013-01-04 04:58 PM 被 chsiang 編輯。

  3. The Following 8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4. #4043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預設

    另外我極不認同無響室裡面聲音很OOXX這種說法, 真的有在那種環境聽過, 才說這種話嗎?

    我有聽過, 當然不會是百萬音響, 在無響室裡, 撇開那種極度安靜造成的心理壓力, 聽到的聲音與空曠的戶外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差異,

    戶外的聲音不飽滿, 這是當然的, 因為聲音都跑掉了, 但是卻不是虛, 機器功率大一點, 一樣聲音很飽滿威猛

    直接音越多, 就越接近源頭的聲音, 會不會是討喜的聲音呢? 我持保留態度, 但是一碼歸一碼, 不要混淆

  5.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6. #4044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chsiang 查看文章
    另外我極不認同無響室裡面聲音很OOXX這種說法, 真的有在那種環境聽過, 才說這種話嗎?

    我有聽過, 當然不會是百萬音響, 在無響室裡, 撇開那種極度安靜造成的心理壓力, 聽到的聲音與空曠的戶外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差異,

    戶外的聲音不飽滿, 這是當然的, 因為聲音都跑掉了, 但是卻不是虛, 機器功率大一點, 一樣聲音很飽滿威猛

    直接音越多, 就越接近源頭的聲音, 會不會是討喜的聲音呢? 我持保留態度, 但是一碼歸一碼, 不要混淆

    不飽滿,一定不好聽啊?

  7. #4045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chsiang 查看文章
    殘響呢? 有沒有共識? 也有, 我也寫過, 15~20ms以後聲音的能量下降20dB! 然後再拉起約5dB左右形成均勻的擴散場,

    這是共識, 卻非標準, 都不易達到! 只能大家各自努力,
    侯兄,有圖可看嗎?或有更詳細的資料嗎?

  8. #4046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查看文章
    侯兄,有圖可看嗎?或有更詳細的資料嗎?
    有阿~~



    從圖中可以看到在直接音發出之後的20ms以內, 間接音要被大幅壓低20dB以上,

    而後為了要讓聲音不會太死, 便產生一個殘響場, 低於原來直接音約10dB左右,

    所以說我們可以合裡猜測, mixing的時候其實要的只是"精準", 精準地判定麥克風錄到的訊號如何每一軌完美地交融在一起,

    重點並不在於"完全重現"麥克風收到的訊號,

    但是我看過許多這些錄音室空間設計的討論, 這樣的"共識"要達成其實很不容易,

    所以大家都是盡量去逼進這個"共識", 能達到什麼程度造就每個空間不同的聲音成就,

    當然大家可以辯論錄音室的設計方式與聆聽為主的音響室為未必要相同, 我完全同意, 但是以我自己的標準而言是站在這兩者有很大交集這一方的

    其實我相信大多數人也是在精準與愉悅中取得一個平衡點, 只是我個人比較偏像精準一點而已~~

  9.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10. #4047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預設

    而頻譜呢? 標準我就找到一個了,

    標準定義的平直其實也是個範圍而已, 我完全不想討論平直到底好不好廳, 是不是發燒友想要得, 我之所以提, 只是我敢斷定大多人連平直的聲音都沒有聽過就以訛傳訛說平直是錯的!

    大家都說耳聽為憑, 但是有很多人卻是嘴說為憑啊!



    EBU(歐洲廣播公會)1997訂的,

    簡言之, +/- 3 dB for 50- 2000 Hz and +3/-6 dB for the 2000- 16000 Hz. Smoothing: 33% or 1/3 octave bands

  11. The Following 6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12. #4048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13. #4049
    註冊日期
    2008-04-12
    文章
    3,562
    Thanks
    3,096
    Thanked 6,198 Times in 1,58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chsiang 查看文章
    今天好像講太多了...........
    不會......
    請繼續!!

    StevenCheng將軍

  14. #4050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chsiang 查看文章
    有阿~~



    從圖中可以看到在直接音發出之後的20ms以內, 間接音要被大幅壓低20dB以上,

    而後為了要讓聲音不會太死, 便產生一個殘響場, 低於原來直接音約10dB左右,

    所以說我們可以合裡猜測, mixing的時候其實要的只是"精準", 精準地判定麥克風錄到的訊號如何每一軌完美地交融在一起,

    重點並不在於"完全重現"麥克風收到的訊號,

    但是我看過許多這些錄音室空間設計的討論, 這樣的"共識"要達成其實很不容易,

    這是 control room 的特性?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