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共101頁 第一第一 ... 3373818283848593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821 到 830 共計 1008 條
  1. #821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2.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3. #822
    註冊日期
    2007-05-23
    文章
    4,982
    Thanks
    2,157
    Thanked 3,874 Times in 1,491 Posts

    預設

    買新照相機了啊,真的把Sony那台全篇幅買下去了啊,讚哦!!!

  4. #823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5.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6. #824
    註冊日期
    2010-07-05
    文章
    197
    Thanks
    1,302
    Thanked 203 Times in 84 Posts

    預設

    chsiang兄,恭喜啊。可以爽一陣子了!

  7.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tungcw99 For This Useful Post:


  8. #825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預設

    找了好久高度適合的麥克風價找了很久......終於找到了.......



    就是這種接座頭讓一般相機腳架不能用




    整體高度不高, 放在沙發上高度剛好可以調整到一般聆聽時的人耳高度




    麥克風也來開箱一下





    XLR的接頭




    麥克風振膜面



    架上腳架之後就是如此



    麥克風前級也來幾張







    至於量測結果嘛......老實說量是量了, 但是結果應該不對........

    本以為很簡單的東西, 其實還真難...........
    此篇文章於 2012-10-20 10:23 PM 被 chsiang 編輯。

  9.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10. #826
    註冊日期
    2010-12-16
    文章
    448
    Thanks
    1,734
    Thanked 561 Times in 243 Posts

    預設

    現在可以唱卡拉OK了嗎???

  11.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sancoba For This Useful Post:


  12. #827
    註冊日期
    2008-04-12
    文章
    3,562
    Thanks
    3,096
    Thanked 6,198 Times in 1,58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sancoba 查看文章
    現在可以唱卡拉OK了嗎???


    StevenCheng將軍

  13. #828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14.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15. #829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預設

    家訪Sancoba (I)

    Sancoba建構的系統很不同於傳統, 正如他對空間處理的觀點一樣,

    空間處理不外乎主動式DSP, 如針對頻率響應的EQ, 又者除了頻率響應之外尚能針對時域進行處理的DRC,

    或者如我自己的重心, 被動式的處理方式, 如吸音板, 擴散板, 低頻陷阱等,

    在我的認知當中, 找論這兩種方法誰好誰壞其實沒有太多意義, 實務上的做法反倒是應該討論的是:

    對於空間有多大的自由度? 預算有多少? 預期達到怎樣的成果?

    不論是主動式或者被動式都有它的優勢以及限制, 能夠互相搭配其實更能在有限的變動下, 以最經濟的方式達到最好的效果,

    而Sancoba對於空間的處理就是這樣的一個態度, 同時也是很好的範例.

    這次藉著協助Sancoba越洋購買Realtraps的機會也得以一窺Sancoba「非主流」的空間處理方式!

    Sancoba是專研DRC的drunkenlife的客戶, 最近他們討論起「什麼是最有效率的空間處理方式」?

    結論是:

    (中)高頻有很高的指向性, 而撥放音樂時其實高頻訊號變化很快, 因此利用DSP的方式來處理各個反射點的見接音, 有時候難免力有未逮,

    適當地吸音(或者某些狀況下擴散)是更有效率的方式, 而要均勻吸收中高頻相對而言並不困難,

    而低頻恰恰相反, 被動式的處理難免占用較多空間, 對於大多數人可能不一定適合, 這那時候DSP就是比較合理的解決方案.

    (其實將軍大的系統也有一點點這樣子的概念, 在這麼完美的空間之下, 還是使用了Accuphase DG-48來修正一點點低頻上的遺憾)

    因此, Sancoba便向我詢問Reaptraps的相關產品, 我便幫他挑選了Mondotrap HF版本,

    HF版本犧牲了一點低頻吸收的能力, 而讓中頻, 高頻的吸收能力更一致,

    因此更適合放在各個反射點作吸音的工作, 當然其本身就很優秀的低頻吸收能力也是對空間整體的聲學狀態有很大的幫助,

    那就讓我們來看看Sancoba的目前的配置方式吧!







    兩片Mondotrap HF各放在左右聲道第一反射點的位置,

    另有兩片放在喇叭後牆的角落專門吸收低頻,

    前面我提到Sancoba建構系統的方式很特別, 到底哪裡特別?

    原來目前Sancoba一頭陷入黑膠類比的世界, 那既然是類比, 怎麼做DRC呢?

    請看:







    Bergmann的唱盤下面居然擺放了Ayre的A/D轉換器QA-9!把唱放輸出的訊號轉換成數位訊號餵給Mac mini並透過DRC做處理,

    處理完的訊號再傳給Playback Designs的MPS-3轉換成類比訊號進行放大!

    真的是非常特別的處理方式!

    聲音的話先跟各位賣個關子, Realtraps Mondotrap HF的效果如何呢?

    經過實際的測量, 第一反射點有與沒有Mondotrap HF的狀況下, 差異整整達到20dB以上!

    簡言之幾乎就是將第一反射點的干擾給移除了!

    那低頻呢? 有沒有幫助, 當然有, 不過實際上量測出來的差異大約在3~5dB!

    感覺好像差異不大!? 實際上這不意外, 因為絕大部分低頻陷阱都是在80Hz以上效率比較高, 一但80Hz以下,

    要嘛就是體積要更龐大, 要嘛就是數量要夠多才能夠有效抑制,

    以目前的擺設3~5dB我認為是很合理的, 而且量測顯示, 放了低頻陷阱, 低頻殘響確實被吸收了不少, 拖與轟的感覺會少非常多!

    不過這也是Sancoba導入DRC的重要原因之一, 畢竟不可能每個人都像我一樣在小小的空間中放了總共11片的低頻陷阱!


  16. The Following 8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17. #830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預設

    家訪Sancoba (II)


    那麼實際聽起來的效果如何呢?

    我無能比較沒有加入低頻陷阱以及DRC前的聲音, 只能轉述Sancoba的說法,

    他說加入低頻陷阱確實讓低頻變得更凝聚扎實, 解析更高, 更下沉, 轟拖的感覺少非常多,

    而從測量的角度來看, 似乎也確實反應這樣聽感的差異,

    比較起上一次尚未加入低頻陷阱的圖形, 在第一波的兩次測量的差異上, 確實改變地有限, 約略3~5dB之間, 原因還是在於低頻陷阱對於頻率的突起與凹陷雖然能夠一定程度地把這些變異平順化, 但是卻有兩大限制:

    1. 需要一定程度的覆蓋面積,
    2. 對於房間尺寸產生的共振效應作用有限 (反過來說也代表要處理這個共振效應需要的不是寬頻類型的低頻陷阱)

    雖然頻譜只有3~5dB的差異, 但是如果進一步觀察瀑布圖就可以發現, 低頻的尾巴被收得更乾淨了!

    請注意, 這裡所謂"低頻的尾巴"並不是指被錄製下來的訊號, 而是指空間的因素而讓低頻擺盪揮之不去的轟拖感,

    有時候這樣的現象被誤認為是彽頻飽滿有力, 而實際上這是空間所照成的一項非常嚴重的失真! 這種失真會掩蓋中高頻的細節, 更不用說原本低頻該有的層次感, 解析力通通都被抹煞了!

    加上低頻陷阱, 大約在250Hz~90Hz左右的"尾巴"都被收得比尚未加入低頻陷阱之前要乾淨許多!

    OK, 那加入DRC之後整體的聲音又是如何呈現呢?


    那晚, 我聽到的是一個舞台效果很好的聲音, 相對位置, 層次, 音像大小, 解析力都有非常高水準的表現,

    聲音的質感與密度都非常的優秀! 錄音的辨別度非常的高, 雖然Sancoba的類比系統也通過AD/DA轉換讓DRC進行處理,

    但我並沒有察覺到所謂"膠味"有變淡或者是不見了的現象, 相反地, 反而是更能辨別數位與類比的差異,

    舉例來說, 我們聽了潘美辰的錄音, 黑膠與CD的差異之大, 不需要專心聆聽都能發現!

    這個經驗也讓我自己再次驗證, 其實數位對於類比訊號的還原所造成的失真隨著科技的進步確實是非常小了, 面對同一個等級的類比以及數位系統, 其實最大的差異還是來自於源頭,

    也就是錄音本身!

  18. The Following 7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